第肆部 改教后的教会

——改教运动是一场巨大的变动,这变动不但影响教会,也影响国家、经济、文化各方面。改教运动发生在十六世纪,然而整个十七世纪,国家和教会的生活都继续在动荡中,尤其是在英国。

——神的话一直是教会生活与教会增长的基本因素。从五旬节彼得的证道,到屈梭多模和安波罗修时代,直到路德和加尔文的讲道,神的话一直在建立教会和保守教会上占最重要的地位。

——所有基督徒都宣称他们的教导是来自圣经,但是在了解圣经及解释圣经上,彼此却有很大的差别。因此,最终的问题是:「到底什么是圣经真正的意义?」天主教许多教导是根据对圣经错误的解释而来;改教者之所以要改教,是因为他们对圣经真正的意义有了不同的了解。

——改教运动以后,基督教便沿着四条路线,发展出不同的派别:有的接受天特会议所订的信条;有的接受复原派的信仰;有的或多或少偏离前两种信仰;有的完全放弃相信圣经是神的话。

——在这一部中,我们将看到公理派、浸礼派、循道派及莫拉维弟兄会的兴起。我们会提到历史的复原教主义及后来兴起的错误神学——现代主义。同时,也将提到西欧各国在建立教会时期的各种情况和各次运动。

第三十一章 英国教会仍然动荡(1558-1689)

1.英国的改教运动是漫长的

前文已经看到英国教会的独特之处,其特点之一是:英国的改教运动,政治性超过宗教性;强调组织超过强调教义。

另一个特点是:其它国家改教运动多少已进入定局之时,英国仍然处于动荡和改变的阶段,主要是因为加尔文的影响强烈地临到英国教会,而这影响来到英国比到法国、荷兰、苏格兰等地都晚了很久。

2.加尔文的影响

公元1563年的伊莉沙白决议案,并未解决英国的教会问题。当血腥玛利逼迫时,许多复原教徒逃到日内瓦归附了加尔文,公元1558年,伊莉沙白继玛利人后,登位为英国女王,这批信徒便怀着满腔热情、带着加尔文观念回到英国,因此,几乎在伊莉沙白统治一开始,就听列无数鼓吹彻底改教的呼声。公元1563年的决议案根本不能满足他们,因为他们所期望的是看到英国教会被彻底洁净;因此,这批人就被称为「清教徒」(Puritans)。

3.清教徒渴望改革

英国教会清教徒渴望看到每个教会都有热心的、属灵的、善讲道的牧师;他们要求废除当日流行的牧师礼袍、跪着顶圣餐的方式、婚礼中的戒指仪式以及洗礼时划十字的记号。

清教徒认为牧师礼袍使圣职人员成为特殊阶级,无形中联想到天主教祭司的权威。跪着领圣餐的方式,令人联想到天主教的化质说,敬拜临在圣餐的基督身体。婚礼中的戒指仪式则代表天主教以婚礼为七圣礼之一的看法。对清教徒而言,洗礼时划十字的记号,纯属天主教的迷信。因此,他们迫切希望教会把这些「天主教的旧酵」(old 1eaven of Catholicism)都扫除干净。

不久,他们又进一步要求在每一个教会中选出长老来,负起教会惩治的工作。他们也盼望废除主教制,由百姓选出他们自己的牧师,而且所有牧师地位平等。这项要求,是要使教会行政制度由主教制变成长老制。

清教徒运动的领导人物是卡特赖特(Thomas Cartwright),他是剑桥大学的神学教授。早期反清教徒的首脑人物是惠特吉夫(John Whitgifi),在他的阴谋下,卡特赖特被撤职;此后,卡特赖特便过着流浪与受逼迫的日子,但他仍继续为长老派清教徒主义(Presbyterian Puritanism)不遗余力地劳苦工作。

虽然清教徒反对英国教会的主教制及许多仪式、条文,但他们绝不脱离教会;他们仍愿留在教会中,从内部加以改革,以便照加尔文日内瓦教会的模式,塑造英国教会。

4.分离派脱离英国教会

分离派信徒认为,从内部改革英国教会的工作,不是绝望就是一项冗长乏味的事工。因此,他们决定脱离英国教会,故被称为「分离派」(Separatists)或「不同意者」(Dissenters)。在教会行政制度方面,他们强调每一个教会都是独立自主的,没有一个教会可以干涉另一个教会。因此,他们又称为「公理派」(Congregationalists)或「独立派」(Independentists)。

留在英国教会及脱离英国教会的人,都接受加尔文信仰。

公元1620年在美国普里茅斯(P1ymouth)建立殖民地的,就是分离派信徒,他们也叫「天路客」(Pi1grims)。几年后,建立麻萨诸塞湾殖民地(Massachusetts Bay Colony)的,则为一批清教徒(Puritans)。

5.清教徒获得优势

伊莉沙白死后四十年内,清教徒都在受压及逼迫之下。直到公元1640年的「长期国会」(Long Parliament),长老派清教徒才占大多数。他们立刻肃清议会,将两位最反对清教徒的人物:斯特拉福伯爵(the Ear1 of Sirafford)与大主教络得(Archbishop Laud)送去审问、定罪及斩头。

国王查理对这些事甚表不悦;他决定将国会中反对党五位领袖加上叛国罪名,但是下议院拒绝交人。

于是国王决定动用武力,使国会屈服。他离开伦敦,前往诺丁安(Nottingham)发动战争,使英国陷入内战之中。

在国王这边的是贵族与士绅;由于他们的英勇与骑术被称为「保王党」(Cavaliers)。在国会这边的是店员、农夫及小部份高阶层份子。保王党都有飘长的髻发,而对敌的一方却留着短发、显出头形,因此被讥为「圆头」(Roundheads)。

战争初期,国王这边占优势。在国会军队中,有一位农夫,名叫克伦威尔(Oliver Cromwell),他以睿智的眼光,看出真正的难处,他对一位清教徒国会议员汉普登(Hampden)说:「一批穷酒保和学徒,绝不能打倒贵族。」

克伦威尔是历史上伟人之一。身为骑兵团团长,他表现出高度才干与勇气。他的军团成为出名的「克伦威尔军团」,所向无敌。全体团员都有宗教信仰,他们不起誓、不喝酒、唱着诗、迈向战场。

一个二万一千人的军队按照「克伦威尔军团」的方式组织了起来。这是一个充满宗教热诚的团体,是十字军以来没有见过的现象。这支军队中,大部份军人是敬畏神、心中火热、吟唱圣诗的清教徒。没有战事的时候,他们就在一起读经、祷告、唱诗。

纳斯比之役(Battle of Naseby)中,保王党像风前的糠批溃散,国王被迫投降,审讯之后,国王被判为暴君、卖国贼、谋杀者及公敌,必须处以死刑。公元1649年一月卅日,查理一世走上了伦敦皇宫前的断头台,当时有极多群众在场目睹国王的死刑。

6.威斯敏斯特会议(The Westminster Assemb1y)

在战争进行中,国会决定改革教会,于公元1643年废除主教制,并在威斯敏斯特召开会议,以制订信条及教会行政制度。大会有一百二十一位教牧代表及三十位信徒代表参加,其中除公理派与圣公宗外,大部份是长老派清教徒。由于苏格兰人在战争时给过帮助,所以也将一些席位给苏格兰代表;虽然他们没有投票权,但在会中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威斯敏斯特会议成为英国教会史中一次划时代的会议。会中制订了「崇拜指南」(Directory of Worship)以取代过去的「公祷书]。这本「崇拜指南]至今仍被长老派及公理派教会所采用。会中也订立了有名的「威斯敏斯特信条」(Wotminster Confession),这是改教运动时期,复原教主义最后一份伟大的信经。此外,也为讲道解经预备了「大本信仰问答」(Larger Catechism);并为教导儿童预备了「小本信仰问答」(Shorter Catechism)。

此次会议非常成功;威斯敏斯特信条及两本信仰问答,都是加尔文派或改革宗教义的最佳文件。

公元1648年,国会通过接受这些文件,只将威斯敏斯特信条作了些许修订。这份信条也在苏格兰全国大会中通过采纳。加尔文派在英国教会所做的改教运动,至此可以说是大功告成。同一年,欧洲大陆的三十年战争,也因韦斯发里亚和约的签订而告结束。

7.清教徒统治结束

纳斯比全胜、和查理一世去世后,军队地位变成了至高无上。大部份军人属于独立派,克伦威尔本人则倾向公理派。国会宣告英国教会的行政体系采长老派,但因受到军队的压力,要使全英国纳入长老派是不可能的。

从公元1649到1653年间,英国是一个共和政体,克伦威尔被任命为摄政,因此,实际上是军人专制。在克伦威尔治下,各宗教团体都得到相当多的自由,尤其是「不从国教者」(Nonconformists)和「不同意者」(Dissenters)。甚至连最令人讨厌的贵格派信徒(Quakers),克伦威尔也对他们友善。自从内战以来,大约有二千个主教制下的圣职人员,失去他们赖以维生的职业,过着贫困的日子。

8.王权复兴时代

公元1658年九月三日,克伦威尔去世,由他的儿子理查(Richard)继承父亲的遗缺。英国人民普遍对严厉的清教徒主义所施的重轭感到不满;于是从国外将查理一世的儿子请回英国,并加冕为为查理二世。这次司都亚王朝(House of Stuart)重得王权,在历史上称为「公元1660年复辟」(Restoration of 1660)。

复辟后国会做的第一件事是,宽赦所有在内战时与查理一世交战的人,但最高司法院的委员们除外,因为他们将查理一世送上断头台。

公元1662年五月,国会(现在是强烈的安立甘派)通过一项新的「教会统一条例],将「崇拜指南」(或称公祷书)修改了六百处之多,目的在脱离清教徒主义;并且宣告不许使用修订本以外的任何崇拜仪式。约有二千名长老派教牧人员,因拒绝接受而被免职,过着穷苦的生活。

苏格兰国会在逼迫信徒上,可与英国逼迫不同意者的方式媲美。苏格兰复原教徒称为「立约派」(Covenanters),他们像鹿一样被人到处追赶,甚至那些躲在山洞里秘密聚会的信徒,也被拉出来淹死。

在英国为信仰受苦的大批圣徒中,有一位可怜的思想家,名叫本仁约翰(John Bunyan)。

另一位清教徒,名叫弥尔顿(John Mi1ton);出生贵族世家、受过高等教育、并具罕有才华;他在眼睛、孤单、贫苦中,写下了伟大的基督教史诗「失乐园」(Paradise Lost)。

逼迫的结果,使清教徒不得不脱离英国教会。过去他们曾希望留在教会中,从内部改革教会,现在他们被迫采取分离派的立场,他们也成了「不同意者」。

查理二世的一生都摇摆在不信和迷信天主教之间。公元1685年,在临终前,他接受了罗马天主教信仰。他的兄弟詹姆士二世(James II)继任国王,是个热诚的天主教徒,一心要在英国恢复天主教。于是他与废除「南特诏谕」的法王路易十四(Louis XIV)自由崇拜:(1)发誓效忠威廉与玛利。(2)拒绝教皇权柄、化质说、弥撒、向马利亚和圣徒祷告。(3)接受「三十九信条」。这样便使复原教不同意者的各宗派,可以在英国有自由而且得以公开。这些不同意者包括:长老派、公理派、浸礼派和贵格派,人数加起来约为当时英国总人口的十分之一。

这项「信仰容忍法案」并不应用在罗马天主教徒和不信三位一体教义的人身上。

研讨问题:

  • 1.清教徒想怎样改革英国教会?为什么英国人反对清教徒的统治?
  • 2.清教徒与公理派教徒有什么不同?
  • 3.注意:英国于父元1648年的战争中,宗教和政治因素如何掺杂在一起?克伦威尔是军事、政治,还是宗教的领袖?
  • 4.研读成斯敏斯特信仰问答,找出它与海得堡信仰问答的不同。
  • 5.解释下列名词:威斯敏斯特会议、长期国会、分离派、卡特赖特、本仁约翰、查理二世、圆头、保王党、信仰容忍法素。
  • 6.为什么在所有国家中,英国第一个给予人民大量信仰自由?

第三十二章 公理派 浸礼派

1.布饶恩(Robert Browne)

在改教运动后,所有兴起的宗派中,公理派(Congregationalists)最接近历史的复原教主义(historic Protestantism)。在教义及崇拜方面,他们属于加尔文派;他们是为了教会行政制度的问题而脱离英国教会。

要了解这个团体,必须溯源到十六世纪。

第一个在英国传播公理派思想的人是布饶恩。公元1581年,当伊莉沙白在位时期,他在诺立赤(Norwich)组织了一个公理派教会,因而被送进监狱。从监狱释放后,他带着大部份会友逃到荷兰的密得尔堡(Midd1eburg)。当日荷兰是欧洲难民的避风港,许多英国分离派信徒,在这儿找到安全之所。

布饶恩在密得尔堡出版了一本书,名叫「一本教导真基督徒生活言行的书」:书中阐释了公理派原则。这套有关教会行政体系的原则,至今仍为公理派教会使用。

简而言之,公理派主义所强调的是:每个教会独立自主;各教会选择自己的一位牧师、一位教师、数位长老及数位执事;教会间,彼此没有管辖权,却以弟兄友爱之情互相帮助;在需要时,各教会可以派代表在一起开会,案件可以在会中提出思考,并加讨论;会议的决定,各教会可以自己决定是否要采纳。

2.公理派主义(Congregationalism)

的成长历史一次又一次证明:监禁不但不能阻止运动,往往鼓励运动的发展。公元1587年,在伦敦一位名叫巴饶(Henry Barrow)的律师及一位名叫革林武得(JohnGreenwood)的牧师,因为举行分离派聚会而遭逮捕并监禁。在狱中,他们写了几篇文章,攻击安立甘派和清教徒派,并带出公理派原则。这些文章,被偷运到荷兰出版,将公理派思想更加广传,也赢得许多信徒。

由于巴饶和革林武得的文章而归入公理派的人中,有一位清教徒牧师、名叫强生(Francis Johnson)。当公元1592年,公理派教会在伦敦成立时,强生被选为教会牧师,革林武得担任教师。第二年春天,巴饶和革林武得因为不肯承认女王伊莉沙白在教会中有最高权柄,而上了断头台。国会通过一项法规,宣告所有不服女王最高治权、拒绝到主教制教会聚会,及参加非公祷书所定仪式聚会的人,一概放逐。因此,大部份伦敦公理派信徒都逃到阿姆斯特丹(Amsterdam),强生也在那儿,继续做他们的牧师。

3.一本新译圣经

公元1603年,詹姆士一世(JamesI)接续伊莉沙白继承英国王位。清教徒在新王上任时,立刻联名上书请愿,提出各项要求。于是在国王面前举行了一次主教们与清教徒之间的会议。该会虽未通过清教徒的要求,却决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出版一本新译圣经。这项决议,带出了公元1611年所出版的英王御译圣经(King James Bib1e)。这本圣经,直到今天仍为说英语者所通用。

这次会议中,安立甘派大获全胜,并规定清教徒和分离派一致附从。

4.斯弥特(Smyth)、布鲁斯特(Brewster)、罗宾孙(Robinson)

公元1602年,当伊莉沙白在位的最后一年,兴起了一次分离派运动。这次运动开始得很小、很谨慎,结果却带出长远影响,深具意义。

期弥特原为英国教会的牧师,后来接受了分离派原则,在干期巴罗(Gainsborough)成立一间教会;不久,邻近乡村的人都来加入,于是,又在斯克洛比(Scrooby)的布鲁斯特家中,成立第二间教会。大约于公元1604年,一位学问渊博、和蔼可亲,名叫罗宾孙的人,成为这个教会的牧师。罗宾孙原来也是英国教会牧师,后来接受分离派原则。

由于大逼迫临到,干斯巴罗教会于公元1607年迁到阿姆斯特丹;斯克洛比教会也于公元1609年迁到荷兰的莱登(Leyden)。这间在莱登的公理派教会,后来在新大陆教会历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5.浸礼派(The Baptists)

斯弥特和他的会友们在阿姆斯特丹接触到门诺派信徒,在门诺派的影响下,他们也采纳了浸礼派原则。有一部分会友于公元1611或1612年间,回到英国,在伦敦建立了第一间浸礼派教会。

同时,荷兰的浸礼派又受到亚米纽斯主义(Arminianism)的影响。亚米纽斯主义是不接受「预定论」的;那些接受亚米纽斯主义的浸礼派信徒,后来被称为「普通浸礼派」(General Baptists)。

罗宾孙在莱登的教会中,有一位名叫雅各(Henry Jacob)的人,他回到英国守特瓦(Southwark)成立了一间公理派教会。公元1633年,有些人退出这间教会,因为他们接受成入浸礼及加尔文主义。这一派后来被称为「特别浸礼派」(particular Baptists)。

6.克伦威尔倾向公理派

克伦威尔并不属于任何教会,但他非常倾向公理派主义。他得势后,给与公理派信徒许多好处;他使当日公理派中最能干的一位神学家欧文(John Owen)担任教会的高级职员及牛津大学的副校长;许多公理派信徒都被擢升到很高的职位。

7.威斯敏斯特信条被采用

在克伦威尔的影响下,公理派主义越来越趋重要,只是信徒们尚未组成一个宗派;因此必须将公理派长老们召集在一起开会,以制订一份信条。公元1658年九月廿九日,正当克伦威尔死后第廿六天,大会在伦敦的萨浮宫(Savoy Pa1ace)举行。会议中制订了「公理派信仰与制度宣言」。大部份与会的领袖人物都参加过威斯敏斯特会议;因此,他们几乎将加尔文派的威斯敏斯特信条全部放进他们的信条中。

萨浮宣言中,有一段是「那稣基督所规定的教会制度与组织」,该段肯定地宣告,他们只采纳公理派原则的教会制度与组织。

8.逼迫与奋斗

当克伦威尔在位时,公理派非常得势;但这短期的优势,立刻被查理二世复辟及詹姆士二世的逼迫所取代。公理派、长老派、浸礼派和贵格派都遭到逼迫。这一批不同意者联合起来,推翻了詹姆士二世,将威廉和玛利送上王座。藉着公元1689年的「信仰容忍法案」,他们都得到相当多的宗教自由。从此以后,英国的公理派、长老派、浸礼派和贵格派继续为获得宗教的完全自由与平等,并肩努力。经过漫长的奋斗,一直到十九世纪,他们的联合努力总算得到成就。公元1828年,英国终于取消了反对不同意者的特殊法令,同时准许不同意者在大学、政府及军中任职。现在公理派和其它不同意者得以往英国享受各种权利;而这个国家是以历史悠久的英国圣公会(Episcopal Church of England)为国家教会(State-Church)。在国家教会中,主教是当然的上议院议员,拥有庞大的捐赠,也有权向百姓抽税,同时可以管理大学及一般教育;这些特权加起来,给英国国家教会极多利益。

今天,英国的不同意者仍然在为宗教信仰谋求完全平等而努力。他们认为,达到平等的唯一途径是废除以圣公会为国家教会。

9.衰退与成长

十八世纪时,由于一些严重的错误,教会生活大受亏损。公理派教会人数减少,有些教会关闭,浸礼派教会也因错误教义的影响而衰退。

然而就在这时,循道派(Methodist)开始属灵大复兴。这次运动所带出来属灵的冲力,大大帮助了其它宗派;公理派、浸礼派都得到好处:信徒大量增加、衰残的教会复兴、新的教会成立;本地与海外宣道工作、主日学工作、基督教文字工作及慈善工作都因此兴起。

公元1832年,英国和威尔斯的公理派教会成立联合组织,这个组织包括许多有钱、有影响力的人物,也有许多学识高深、极具才干的牧师,并包括设备完善的教育机构,许多社团,及高水准刊物。

长老派与公理派聚会时,吟唱诗篇经文;浸礼派则最先开始唱圣诗。

公理派和浸礼派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都接受各教会独立自主的看法;他们都不太关心信条,这一点浸礼派比公理派更甚,因他们拒绝被信条所捆绑。

十九世纪后半期,全世界找不到几个可以和司布真(Charles Haddon Spurgeon)相比的传道人;他属于浸礼派,除了不信婴儿洗礼外,他是个道地的加尔文派。

研讨问题:

  • 1.公理派的基本教导是什么?
  • 2.研究英王御译圣经的起源,特别注意在导言中,译者对国王的称呼。
  • 3.克伦威尔对公理派主义的态度如何?为什么英王复辟后,他和公理派教会的关系改变了?
  • 4.解释下列名词:布饶恩、斯弥特、司布真、萨浮宣言,公元1611年。
  • 5.普通浸礼派和特别浸礼派的不同在哪里?
  • 6.荷兰莱登的公理派教会有什么重要性?

第三十三章 亚米纽斯主义贵格派

1.与原初的复原教主义分道扬镳

公理派脱离了原初的复原教主义,是为了教会组织与行政制度;浸礼派则是为了成人受浸问题。

现在要另外谈到两个脱离基督教历史性信条的团体:贵格派主义认为,在圣经以外,神今天仍然对个人有启示。亚米纽斯主义虽相信「因信称义」的真理,但他们太强调「人的自由意志」,以致抹杀了「神的主权」。

2.亚米纽(Jacobus Arminius)

亚米纽斯主义是从一位名叫亚米纽斯的人而来。公元1560年,亚米纽斯生在荷兰的奥得瓦特(Oudewater)。在他还小的时候,西班牙人来,毁了他的家乡,也杀害了他的父母和亲友。他被一些有爱心的荷兰人领养,长大后进入莱登大学受教,在校内表现优异。由于他的天资,阿姆斯特丹市长资助他出国深造;在日内瓦,他赢得加尔文继承人伯撒的好评;他也前往义大利进修。

回国后,亚米纽渐于公元1588年成为阿姆斯特丹改革宗教会的牧师。在当时被公认是一位博学能干的牧师;他讲道时,内容清晰、口才流利、善于表达,吸引了无数听众。渐渐地,他开始不能完全赞同改革宗教义。当时他已是莱登大学神学教授,虽然他仍然相信三位一体、基督的神性、藉基督十架代赎之工而得救的真理,他的教学却越来越有脱离传统加尔文主义的趋势。

我们还记得:当伯拉纠强调人的善行之时,奥古斯丁是以人类全然堕落来反驳他。现在亚米纽斯的观念,使我们又联想到伯拉纠,因为他也否认人类完全败坏。

亚米纽斯没有完全反对「神的拣选」,但他强调:神的「预定」是根据他「预见」那些会相信的人。他的领导相当微妙,他间接否认「神的拣选」,使「神的拣选」基于「人的行动」。因此,在表面上,他持守「神的拣选」的教义;事实上,是破坏这教义。他教导说:基督是为全人类而死;人可能从恩典中失落。他否认圣灵的工作是不可抗拒的。

他所训练出来的年轻传道人,将他的教导带进教会。当全国引起神学争论之际,这位肇事的牧师亚米纽斯却于公元1609年去世了。

3.多特会议(The Synod of Dort)

为了解决争论,在多特召开一次会议,会期自公元1618年十一月十三日至公元1619年五月九日。多特会议是改革宗教会有史以来最大的会议,出席代表不仅来自荷兰改革宗教会,也来自英国、德国、瑞士各地的改革宗教会,法国及德国偏远地区虽被邀请,但因路远,不克出席。

这次会议一致通过拒绝亚米纽斯的教导,除将其定罪外,又在「多特法规」(Canons of Dort)中,说明了改革宗的真正教义。「多特法规」的制订,是改革宗教会在信条制订过程中的最高水准。

比利时信条、海得堡信仰问答及多特法规,是今日荷兰及美国改革宗教会的信条和教义的准则。

4.亚米纽斯主义(Arminianism)

继续存在今天在荷兰仍有一小群亚米纽斯派存在,也有一间神学院在阿姆斯特丹。然而,亚米纽斯主义却在英国产生相当大的影响,渗入了安立甘教会和绝大多数不同意派的教会中。卫斯理约翰(John Wes1ey)采纳了亚米纽斯主义,成为卫斯理循道派的信条。今天,美国大部份教会都接受这教义。

5.贵格派创立者弗克斯(George Fox)

在英国,十七世纪是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这期间产生了一些杰出人物,其中一位便是贵格派创立人弗克斯。

弗克斯是个织工的儿子,长大后成为一名鞋匠,他所知道唯一的一本书就是圣经。当时,英国教会中极其缺乏信仰的真诚和实际。十九岁时,弗克斯被一位信徒邀去酒会;那一天,年轻的弗克斯为这批基督徒世俗化的表现,异常伤痛;他心中切切地渴慕真理和真诚的信仰。

6.弗克斯的教导

弗克斯是一位极其严肃而敬虔的人,他坚信圣经,但是他认为:「如果没有圣灵的光照,圣经对一个人而言,永远是一本封闭的书。」弗克斯称圣灵的光照为「内心之光」(Inner Light)。第一批接受弗克斯教导的人,叫做「真理之子」(Children of Truth),后来他们被称为「真光之子」(Children of Light)。他们深信在他们心中有一样东西会指示他们对与错,把他们从虚假带进真实,从低级进入高级,从污秽进入清洁,他们称它为「基督之光」(Christ's Light)。这光不但照亮他们的心灵,也带给他们生命、能力与喜乐;因此,他们又称它为「神的种籽」(Seed of God)。

弗克斯不利用任何教会,也不采用任何信条或神学,他根本不相信神学院、神学训练或全职事奉。

贵格(Quakers)这个名字的由来并不确定。可能是导源于有一次弗克斯叫一位英国长官要「因主的话而战栗」。有些人则说是因为早期弗克斯的门徒非常热诚,在聚会中,尤其是祷告时,因情绪激动而战栗,他们的敌人就给他们取外号叫「战栗者」(Quakers)。然而,他们很不同意这个名字。他们最喜欢约翰福音中主那稣所说的:「我称你们为朋友」;因此,他们喜欢被称为「朋友」。他们的组织,不称为教会,而叫「朋友会」(Society of Friends)

他们聚会的地方非常简单,里面没有讲台、没有乐器。也不唱诗。他们坐在一起,安静地等候圣灵的感动。如果经过一段时间没有圣灵的感动,他们就静静地离开;但有时圣灵会感动一位或数位「朋友」,不论是男或女,这些被感动的人就站起来分享他们的信息。在信息之间,有时也会渡过一些完全沉默、痛苦难捱的时光。

「朋友们」不信「誓言」和「战争」,他们相信并履行「以善生善」的原则。他们也相信,圣灵的引导不仅是在聚会中,也在日常生活中。因此,他们也常安静地等候圣灵对他们日常生活问题及决定的引导。贵格派教徒尊重所有人类的尊严及价值,这一点使彭威廉(William Penn)善待印第安人,也使他们的会友不支持任何战争,成为反奴隶运动中的领袖,在战争及灾难的救援工作中,大有声望。

7.贵格派人数激增

跟从弗克斯的人增加得很快,因为在英国有许多人对当日教会不冷不热、充满世俗的光景非常不满。公元1654年时,只有六十位贵格派信徒;四年后,增加到三万人。

他们被残酷地逼迫;虽然如此,人数仍然增加。他们有强烈的宣教热诚,远赴欧洲、非洲、美洲各地,宣传弗克斯的看法。当逼迫停止,他们传道的热诚也减低了;又因严格的惩治,失去不少会友;新归主的人也很少。

他们穿特别的服装,以示分别。当我们到美国宾州的贵格派社区时,就可以看见他们独特的装束。

今天,在英国大约有二万二千名贵格派信徒;在爱尔兰有二千人;在美国有十一万五千名信徒,美国的胡佛总统便出身自贵格世家。

研讨问题:

  • 1.亚米纽斯所教导的教义是些什么?哪些教会接受他的教义?为什么至今无法解答这教义中的问题?
  • 2.研读「多特法规」,找出其中改革宗的信仰,并说明T.U.L.I.P.几个字母代表什么?
  • 3.弗克斯的跟从者曾得到不同的称呼,请分别列出,并选出你认为最合适的一个,说明合适的原因。
  • 4.列出贵格派信徒尊重人性尊严及价值的实例。为什么今天基督教对于圣经中有关社会的教导,应用得这么少?
  • 5.解释下列名词:伯拉纠、彭威廉、朋友会。
  • 6.为什么贵格派在英国、美国均大受逼迫?

第三十四章 敬虔主义 莫拉维弟兄会

1.路德派教会中的新运动

施本尔(Philipp Jacob Spener)是敬虔主义(Pietism)之父,于公元1635年生在德国西部,与本仁约翰及弗克斯同时代,属于路德派教会。

施本尔的时代,路德派教会已被「死的道理」充满,教会所强调的就是如何保守教义的纯正及如何防备偏离路德派教义,既不能感动人,也不叫人信主,更不能勉励信徒过有见证的生活。对信徒的要求是:知道信仰问答、参加聚会、听教义式讲道、参加圣礼。他们不必参与教会事奉,也从来不提基督徒灵命长进或属灵经历。有些牧师的生活和他们的职份不相称,甚至有许多还未真正得救。教会内部则充满酗酒及不道德的事。

施本尔就是在这样的宗教气氛下长大;但是年轻时,他读了一本德国神秘主义派神学家亚仁特(Johann Arndt)的书,书名是「真基督教」(True Christianity)。这本书不但更新了他的个性,而且所留下的印象,后来又因他读清教徒的著作更加深了;巴克斯特(Richard Baxter)的著作对他影响尤深。有一段时期,他住在日内瓦,和改革宗教会牧师很有接触,但他一直是忠实的路德派信徒。

公元1666年,施本尔成为法兰克福(Frankfort)教会的主任牧师,他立刻改善对信仰问答的教导;在自己家中,他聚集一小批不以做「宗教徒」为满足的信徒们,他们在一起读经、祷告,及讨论上个主日施本尔的讲道。这种小聚会的目的在栽培信徒进入更深的灵命。这种聚会后来被称为「敬虔小会」(Collegia Pietatis);因此,在路德派教会中所开始的新运动就称为「敬虔主义」(Pietism)。

2.施本尔深信基督教是活的生命

为建立一个更热诚、更属灵的基督教,施本尔在教会里成立许多「教会中的小教会」(ecclesiolae in ecclesia)。这些小教会就是在当地教会中「一同研经、彼此关怀」的小组。施本尔相信,基督教不仅是一套头脑知识,更是活的生命。他认为为教义争论是没有益处的,而传道人需要加强训练。他要求传道人都当有个人的属灵经历,并且在生活上有见证,配得上神的呼召。讲道不可以用教义式或争论式,乃要造就信徒灵命及所有听众。他认为真基督徒必然有火热的事奉,而且是从「重生」开始的。

他和清教徒一样,极力反对看戏、跳舞、打牌;而当时,这些事对路德派信徒而言,是无关紧要的。他也主张在吃、喝、生活方面要节制。

施本尔的活动针对当日路德派教会中的弊病,因此遭到强烈的反对。他在法兰克福及德力斯登(Dresden)两地艰苦地牧会后,前往柏林。在柏林工作愉快,直到公元1705年去世之日。

3.富朗开(August Francke)

这时在来比锡大学有一位年轻的老师富朗开。他于公元1687年经历了灵命的重生,当时他二十四岁。他前往德力斯登和施本尔住了两个月,并且加入敬虔主义运动。公元1689年,他回到来比锡,开始向学生及市民讲道,立刻就有许多人跟从他。然而,困难也接踵而至;学生们从此荒废学业、批评其它教授和牧师,引起很大的反惑,使富朗开不得立足于来比锡。他迁到耳弗特城,在那儿照样引起困扰。于是施本尔把他请到新近创立的哈勒(Hal1e)大学任教;富朗开立刻使哈勒大学成为敬虔主义的中心。他在该大学工作到公元1727年去世之时。

富朗开精力充沛,又有组织能力,他本着敬虔主义精神,于公元1695年开办贫童教育,并设立孤儿院。

富朗开虽然没有钱,但他深信神垂听祷告,后来果然从德国各地寄来捐款。虽然他靠祷告,但并不忽略本份,他善于利用各种宣传方法,引起世人对他的工作的兴趣。他的学校后来成为知名学府;虽然开始时很小,后来成为很大的教育机构。

4.富朗开推动宣传工作

复原派教会一开始就不忽略宣教工作。但是改教运动后的第一个两百年间,许多力量都耗费在宣教战争及与天主教之间的奋斗上,直到十八世纪初期,复原教宣教史才开始了新纪元。

丹麦国王腓勒德力四世想在他的印度殖民地上建立宣教据点。敬虔主义派由于关心灵魂得救,自然赞成宣教工作。富朗开任教哈勒大学时,已经挑起学生们宣教的热诚。因此,当丹麦国王寻找赴印度的宣教士时,他在哈勒大学找到了富朗开的学生们。

十八世纪中,哈勒大学至少有六十位学生前往海外宣教。其中最出名的一位是史瓦茨(Schwartz),他从公元1750年开始在印度传教,一直工作到公元1798年生命结束时止。

5.敬虔主义的严重缺点

公元1727年富朗开去世之时,是敬虔主义的顶峰时期,此后再也没有出过像施本尔及富朗开这样的领袖人物。敬虔主义派并未脱离路德派教会,因此,一直无法知道他们到底人数有多少。但,敬虔派的确给灵性冷淡的路德派教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虽然敬虔主义为德国教会带来祝福,但敬虔主义本身也有严重的缺点。在敬虔派出现之前,路德主义已经走到一个「专重知识」的极端;敬虔主义就是针对这个冷淡麻木教会而出现的反应,但是它却又走到另一个「注重禁欲、严格舍己」的极端。富朗开不给学校孩童有大多机会玩耍;敬虔主义到一个地步,甚至变成苛刻与吹毛求疵;对于非敬虔派的人都称他们为不属灵;对于不会讲自己得救经历的人,则不承认他们是基督徒。敬虔主义也不关心教义;十七世纪,路德派强调教义;敬虔派强调生活。由于他们低估了教义的重要,结果反倒为后来的自由神学主义(Liberalism)及现代主义(Modernism)铺了路。

6.弟兄合一会

公元1415年胡司死后,波希米亚(今日捷克西部)大逼迫,将胡司派逼到隐藏所,但未将他们完全摧毁。他们脱离国家教会后,躲进森林深处,于公元1457年成立了弟兄合一会(Unitas Fratrum),以「弟兄」彼此互称,因此一般人称他们为波希米亚弟兄会。这个弟兄会和公元1530年重洗派在瑞士成立的瑞士弟兄会不同,请勿将它们混淆。

路德时代,弟兄合一会已有二十万信徒,并建立了四百间教会,他们热心于传福音及教育工作。公元1501年,他们最先开始使用圣诗集。他们的领袖与路德及加尔文联络的结果,使教义也越来越健全。

反改教运动及三十年战争(公元1618一1648年)的洗劫,几乎将这个教会扫荡殆尽,只剩下一小部份「余民」。弟兄合一会最后一位主教柯墨纽乌(Comenius)(公元1592-1670年)也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称这批「余民」为「隐藏的种籽」(Hidden Seed),后来历史的演变果然证实了他的话。

7.亲岑多夫伯爵(Countvon Zinzendorf)

亲岑多夫是早期奥国贵族的后裔。公元1700年生在德力斯登,父亲是撒克森法庭官员,也是施本尔的密友,因此施本尔也做了亲岑多夫的教父。从小亲岑多夫就有很强的宗教意识;一幅那稣钉十架的画,上面写着「我为你被钉死,你为我做何事?」给他带来长远而强烈的印象。他一生被基督的爱所激励,怀着一股赤诚的心愿,要拯救灵魂,领人归主。

十岁时,他被送到富朗开在哈勒的学校。在那儿,他立刻显出领导的恩赐。他在男同学中组织了一个社团名叫「芥菜种会」(The Order of the Grain of Mustard Seed)。这个社团的宗旨是:「促进个人敬虔生活及世界宣道工作」。甚至他在九岁时,已经读过一篇东印度宣教士的报导,后来他说:「从那时起,宣教员担就在我心中滋长。」十二岁时,他和一批同学立下严肃的誓愿说:「无论在什么环境,都要承认基督,并要带领各种人归向基督。」

但是他的家庭反对他成为宣教士,要他在政府工作。他为顺从父母,自公元1716到1719年间,进威登堡大学修习法律。在威登堡时,他虽已决定加入敬虔派,却很欣赏路德派的教义。后来他进入撒克逊政府工作,第二年,他用一部份继承而得的遗产,在距德力斯登七十哩的柏帖多弗(Berthelsdorf)买下了祖母的大批地产。

8.赫仁护特(Herrnhut)

一位名叫克利斯丁大卫(Christian David)的木匠,多年来努力将弟兄合一会余民聚在一处,同时,自己也成为敬虔派信徒。他请求亲岑多夫准许这批「隐藏的种籽」在柏帖多弗避难。亲岑多夫并不认识弟兄合一会,只知道他们正为信仰遭受逼迫;因此,出于同情心而答应了。公元1722年,大卫得到准许,带两个弟兄会家庭过去。到公元1727年时,已有几百位弟兄会住进柏帖多弗。这期间,亲岑多夫读了一本柯墨纽乌所写的书,详述弟兄会的信仰及实践;读完该书后,亲岑多夫得到一个信念,就是神已经呼召他把古代弟兄会重新组织起来,成为宣教事业的推动力。

他把地产的一部份给弟兄会;他们便在那儿建立了「赫仁护特」,意思是「主的居所」(Lord's Lodge)。亲岑多夫辞去政府的职位,定居在赫仁护特。他利用当日「准许新村镇自行管理」的法律,自行订立条规,建立基督徒社区,并按施本尔原则,在教会中成立小教会。

因为这些人来自波希米亚的邻城莫拉维亚(Moravia),又是古代弟兄会的「余民」,所以被称为「莫拉维弟兄会」(The Moravians)

9.莫拉维弟兄会组织教会

公元1727年八月十二日,在赫仁护特的一次圣餐聚会中,全体都感到圣灵强烈的工作,于是订该日为弟兄会再生之日,而正式成立了莫拉维教会。

亲岑多夫和一些莫拉维弟兄们发展出一些特殊的看法;他非常强调基督是信仰的中心,以致讲道和圣诗都很重感情。基督的受死占据了亲岑多夫整个思想,尤其是基督肋旁的枪伤,常使他充满幻想及感情。不过,亲岑多夫和莫拉维弟兄们,后来渐渐放弃了这些特殊的看法。

亲岑多夫属于敬虔的路德派,他本希望莫拉维弟兄会能依施本尔的「敬虔小会」及「教会中的小教会」原则,加入路德派;但至终莫拉维弟兄会还是组织了自己的教会,有主教、长老、执事。不过它的行政制度看起来不像主教制,倒像长老制。

亲岑多夫喜欢建立纯莫拉维村镇,镇里只有莫拉维弟兄会会员可以拥有地产,一切商业、工业大权操在教会手中。美国宾州的伯利恒城、拿撒勒城及利替兹城均按这种构想建立。今天莫拉维教会分布在德国、英国及美国。在撒克逊的「赫仁护特」仍为全球事工中心,每十年在此举行一次大会。

10.莫拉维弟兄会首创宣教事工

亲岑多夫以莫拉维教会为基督的精兵,差往世界各地为主争战,使全球归顺基督。莫拉维弟兄会是复原教中最先认真地遵行基督「大使命」的教会。结果他们在非洲、亚洲、格陵兰、拉布兰及美洲印第安人中,展开了宣教工作。其中最伟大的宣教士当属蔡斯伯革(Zeisberger)。公元1808年,他年届八十七岁高龄,已经在北美印第安人中工作了六十二年,这是宣教纪录中工作年代最长的一位宣教士。

今天莫拉维弟兄会仍在格陵兰、拉布拉多、阿拉斯加、西印度、南非、东非、维多利亚、昆士兰、西藏及北美印第安人中工作。

莫拉维教会仍然很小,全美国不超过七万信徒,但在遵行「大使命」方面,他们对其它宗派有极大的影响,这影响力和他们教会的人数不成比例。由于敬虔派亲岑多夫的带领和激励,使莫拉维弟兄会首先点燃了复原教宣教工作的火炬。

研讨问题:

  • 1.敬虔主义以什么方式反应当日路德派教会的光景?
  • 2.为什么敬虔派教会有强烈的宣教负担?
  • 3.敬虔主义有什么缺点?
  • 4.施本尔的弟兄会和莫拉维教会有什么关联?
  • 5.哪些事影响亲岑多夫,使他不作传统的路德派信徒,而成为一个大有影响力的敬虔派信徒?
  • 6.解释下列名词:胡司、富朗开、敬虔小会、教会中的小教会、赫仁护特、波希米亚弟兄会、瑞士弟兄会。

第三十五章 苏西尼主义, 神体一位论, 现代主义

1.基督教教义的特色

我们已经看见不少复原派教会脱离原初的复原教主义,而且脱离的原因及程度都不同。

全世界宗教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多神论(Polytheism)和一神论(Monotheism)。多神论相信宇宙间有许多神存在;一神论相信宇宙间只有一位真神。若你遇到一个相信许多神明的人,你可以立刻断定他是异教徒。

然而,并非所有持一神论的人都是基督徒。假如你对一位犹太教徒或回教徒说:「宇宙间只有一位真神。」他会回答:「这没什么希奇,我也相信。」因为犹太教、回教和我们一样,都相信一神论。但假如你继续对他说:「这位真神有三个位格:圣父、圣子与圣灵」,他一定回答说:「我才不相信」,而且他会告诉你,他不是基督徒。一个真基督徒必然相信基督是神,因为没有一个否认基督是神的人是基督徒。因此「三位一体」(Trinity)是基督教教义的特色。它将基督徒和信多神的异教徒分别出来,也将基督徒与非基督教一神论的人(如犹太教徒及回教徒)分别出来。

根据尼西亚信经,全世界基督教会都接受基督的神性,连希腊正教与罗马天主教都接受这个信条;但苏西尼主义(Socinianism)不相信尼西亚信经。

在脱离起初的复原教主义各宗派中,公理派和浸礼派距离最近,因为他们只为一个原因而脱离:公理派为教会行政制度,浸礼派为反对婴儿洗礼。

贵格派、敬虔派与莫拉维弟兄会为强调基督徒生活,放弃基督教教义而脱离起初的复原教主义。亚米纽斯则为了一项教会多年争论的教义而脱离:奥古斯丁和加尔文都接受「预定论」,认为人得救是出于神的主权,人的命运由神决定。亚米纽斯则强调人的「自由意志」,认为一个人对自己的得救有最后决定权;根据亚米纽斯的教导,一个人的生死大权,操在人手中而非在神手里。

2.苏西尼主义否认三位一体

苏西尼主义因两位义大利人而得名:勒略苏西尼(Laelius Socinus)和他的侄子浮士妥苏西尼(Faustus Socinus)。虽然表面上他们属于天主教会,但他们却采纳与教会基本真理相背的教义。勒略苏西尼放弃法律转修神学,公元1550到1551年间,他住在威登堡,和墨兰顿结为朋友。

瑟维特被处火刑后,勒略开始对三位一体教义作严肃思考。为了满足自己,他把自己对这个题目的看法都写下来,这些看法和教会传统看法很不同。也许是怕遭到与瑟维特相同的命运,他没有将所写的材料出版。

勒略苏西尼宣传他错谬道理的方法很特别,他不公开坦诚地宣布自己的看法,而是利用一些巧妙的问题,暗中为他的看法在人心中铺路。

当他的侄子俘士妥在瑞士巴塞尔进修圣经时,勒略把没有付印的手稿寄到浮士妥手中,这些文字大大影响浮士妥的思想。公元1579年,浮士妥苏西尼前往波兰,在那儿开始出版自己对三位一体不合传统的看法,以致引起很大的争论。

浮士妥死后一年,即公元1605年,在波兰的拉寇市(Rakow)出版了一本「拉寇问答书」(Racovian Catechism),该书大部份出于浮士妥苏西尼的手笔,因此奠定了苏西尼主义的信仰。勒略苏西尼和浮士妥苏西尼都不承认基督的神性。他们说:「基督只是一个人,虽然他是有史以来最好的一个人。」他们也攻击基督钉死十架为人类众罪付出赎价的教义。他们并否认「人类全然堕落、无法自救」的看法。浮士妥的门徒们在他的墓碑上刻着说:「大巴比伦(天主教)倾倒了,路德毁其根,加尔文破其墙,苏西尼坏其基。」

他的著作大为广传,在荷兰、英国、美国都带出很大的影响。

3.苏西尼主义变成神体一位论(Unitarianism)

十八世纪时,英国的苏西尼主义变成了神体一位论。

林西(Theophilus Lindsey)是英国圣公会的牧师,他发出一道请愿函,要求国会准许牧师不必接受三十九信条而只须对圣经效忠。这份公函的动机显示苏西尼派牧师不肯相信三十九信条,因为该信条承认基督的神性。这份请愿公函竟然获得二百五十多人的赞助签名。但当公元1772年呈给国会时,遭国会否决。

于是林西牧师退出圣公会,而于公元1774年在伦敦组织了神体一位会(Unitarian Church)。

公元1779年国会修改信仰容忍法案,通过以接受圣经取代接受三十九信条。这个修正案为安立甘教会打开了通向各种异端的大门。再过不久,国会又通过取消对「否认三位一体者」的刑罚。

英国神体一位论强调人得救是藉基督的个性,而非藉他所流的救赎之血。他们宣称,拒绝一切「人所编的信条」,但是,他们当然也有自己的信条,这是无可避免的。

神体一位论严重地侵入长老派及普通浸礼派教会,摧毁了他们的灵性生活,教会很快地衰退。另一方面,公理派及特别浸礼派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他们的人数增加,教会兴旺。在信仰容忍法案时期,本来是长老派教会人数最多;现在公理派和特别浸礼派的人数则远远超过了他们。

4.现代主义(Modernism)不信超自然复原

教各派虽然有过份强调理性的趋势,但仍把圣经放在理性之上。现代主义则将头脑放在圣经之上。也就是说,把理性放在信心之上。这种态度乃导因于现代科学与哲学精神。

现代主义者都不相信超自然的存在。他们不信神迹,所以不接受童贞女怀孕及基督的神性。他们不信圣经,也不信圣经无误;他们认为圣经不是神的启示,乃是人的记录,而且不是全人类的记录,乃是古代犹太人的宗教观念与经历的记录。

现代主义远远地脱离起初的复原教主义,与历史的基督教一刀两断。现代主义思想已经或多或少渗透进复原教大部份教派中。

研讨问题:

  • 1.苏西尼主义及神体一位论的主要教导是什么?
  • 2.瑟维特和勒略苏面尼有何相同的看法?
  • 3.谁是神体一位论的创导者?这种信仰在哪些地方传布?
  • 4.「现代主义」的「现代」是什么意思?什么是新正统主义(Neo-Orthodoxy)?谁是巴尔特(Karl Barth)?
  • 5.解释下列名词:拉寇问答书、林西、三十九信条、三位一体、预定论。

第三十六章 循道派

1.卫斯理家庭

撒母耳卫斯理(Samuel Wes1ey)是英国国教在爱普窝(Epworth)村的教区牧师。他的妻子苏撒拿(Susanna)是个极其坚毅的女人。他们生了十九个孩子,其中八个夭折,第十五个是约翰(John),第十八个是查理(Char1es)。这两个孩子成了教会历史的重要人物。

公元1709年,爱普窝教区牧师住宅被焚,约翰和查理几乎烧死;那时约翰刚六岁,一生无法忘怀自己从火焰中被救的景象,他常自称是「从火中抢救出来的一根柴」。

2.「圣洁会」(The Ho1y C1ub)

两个男孩都很会读书,后来相继进入牛津的基督教会学院(Christ Church College);约翰于公元1720年入学,查理过六年也进该校。约翰成绩极佳,被选为林肯学院的研究生。获得此项荣誉必须先接受圣职,故此,约翰于公元1725年在英国圣公会被立为执事;三年后,被立为牧师。

这时,他的父亲撒母耳卫斯理已经年迈,因此,有一段时期约翰回到爱普窝教区,做父亲的助手。

约翰不在牛津时,他的弟弟查理和另外两位同学组织了一个社团,目的在互相切磋。不久,他们花许多时间读有益基督徒灵命的书。当公元1729年,约翰回到牛津时,他立刻成为这个团体的领袖,也吸引不少同学加入。渐渐地,这个团体的宗旨变成「实际经历奉献的基督徒人生」。

社团里的团员开始前往牛津监狱做探访工作,也开始实行有纪律的禁食。其它牛津的同学们讥笑约翰和他的团友,而戏称他们为「圣洁会」。因为当时大部份学生部过着放肆的生活,而这个社团里的人却过着循规蹈矩的生活,于是有些同学为他们取绰号,称他们为「循道派」(Methodists)。

3.卫斯理弟兄遇到莫拉维宣教士

公元1735年,撒母耳卫斯理去世,本来约翰愿意继续先父之爱普窝教区的工作,但这时俄格托普(Og1ethorpe)将军呼吁人前往美洲新殖民地乔治亚(Georgia)宣教,约翰和查理的寡母积极鼓励他们应召出去,她说:「如果我有二十个儿子,我乐意把他们都送出去宣教,虽然我会再也见不到他们。」于是,这两兄弟便于公元1735年十月,离开英国,远航美洲。

这是一次风浪汹涌的航程,好几次船都濒临翻覆的险境。船上有二十六位莫拉维弟兄会的宣教士,他们在汹涛骇浪中,非常平静安详。他们不但祈祷神的护佑;还在大浪冲刷甲板时,喜乐地唱诗赞美神。约翰卫斯理深深感到,这批莫拉维信徒对神的信心是自己从未经历过的。他又从他们的生活和交谈中,学到许多功课。

抵达乔治亚后不久,约翰卫斯理遇到亲岑多夫的同工施旁恩伯(Spangenberg),当时他负责莫拉维教会在该殖民地的宣教工作。施旁恩伯间约翰卫斯理说:「你认识那稣基督吗?」约翰卫斯理回答说:「我知道他是世人的救主。」施旁恩伯说:「对的,但你自己是否确知他已经拯救了你呢?」这个问题使约翰卫斯理整整苦恼了三年,因为他没有肯定的答案。

卫斯理两兄弟在乔冶亚勤奋工作,约翰又有极强的语言恩赐,能够用德、法、义、英数国语言讲道。为了栽培基督徒灵命生活,他仿照大学时代的方式,组织小组团契;但由于缺乏策略,及勉强信徒遵行严格规条,使这两兄弟的工作一败涂地。查理病倒,于抵达殖民地当年就回英国。约翰也于公元1738年二月一日回国。

从宣教工作的角度来看,美洲之行对卫斯理兄弟而言是一场败绩;但从灵性造就的角度来看,这段「乔治亚插曲」对约翰卫斯理而言,是灵命成长极重要的一部份。

有十年之久,约翰卫斯理不断与罪搏斗,努力遵行律法,但一直无法从罪中释放,也得不到圣灵的印证。他自己写着说:「因为是靠行律法而非凭信心。」

4.卫斯理兄弟的归正

约翰于回到英国后第一个礼拜,便认识一位莫拉维教会的弟兄贝勒尔(Boh1er),他正等候前往乔治亚宣教。贝勒尔传讲完全顺服、立时悔改、靠主喜乐的道理;他于动身前,在伦敦组织了「桎梏巷会」(Fetter-Lane Society),约翰卫斯理加入该会为会员,但他们兄弟二人都尚未获得心灵的平安。

公元1738年五月廿一日,查理卫斯理在一场大病中悔改归正。三天后,同样的经历临到约翰。那一天,约翰很不情愿地前往安立甘教会在阿得斯格街(Aldersgate Street)的一个聚会,会中有人宣读路德罗马书注释的序文;约翰卫斯理记述他当天的经历说:「九点差一刻,我听到路德描写神如何藉着人归信基督而在人心中作改变之工,我感到心中有一股异常的温暖;我知道我已经真正归信基督,单靠基督,得蒙救恩,而且得到凭据,知道他确已除去我的罪孽,救我脱离了罪与死的律。」

这次经历带来深远的影响,从此定规了约翰卫斯理对悔改归正的看法,他认为悔改归正是一种「立时的经验」(instantaneous experience),而且在这经验之前会先有一段长期而痛苦的挣扎;他认为一个人必须能确实说出他个人悔改归主的时间和地点。但,这次经验后,他自己仍摸索了相当长的时间,才进入毫无恐惧、完全自由、充满喜乐的境界。

既然莫拉维教会信徒给卫斯理这么大的帮助,他便决定多多了解他们,而于归正后三个礼拜,前往德国会见亲岑多夫,并在赫仁护特住了两个礼拜。然而,约翰卫斯理不能完全赞同他们,因为他个人在宗教信仰上较多主动、较少神秘性,而莫拉维信徒则着重默想、沉思,并强调依靠神。

5.英国教会的光景

约翰卫斯理漫长的一生几乎涵盖了整个十八世纪。这期间,英国和法国为了争夺领导地位而陷入长期、痛苦的竞争之中;也在这世纪中,大英帝国的势力伸张到印度、北美、澳洲和南非。在工业革命之下,新机器发明、生产加强、大都市兴起、英国的农业社会起了改变;工业时代导致英国人民生活全面的变化。

这段时期,英国的教会光景是可悲的。无论是安立甘教会,或不同意者所设立的长老派、公理派、浸礼派教会都受到苏西尼主义及亚米纽斯主义的影响。大部份讲道缺乏热诚,都是一些枯躁乏味的道德论调。除了少数例外,大部份牧师都不做超过本份的工作,所做的也是例行公事而已。教会的高薪职员有低薪助手可以为他们做事;许多传道人不但忽略自己的本份,反而忙于亲睦地主,陪乡绅们打猎、喝酒、打牌。

十八世纪前叶,英国的道德光景尤其低落,对神普遍的不信,加上粗俗和强暴,使公共娱乐变成非常低级,酗酒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

然而,十八世纪也不尽全然黑暗:安立甘教会的柏克莱主教(Bishop Berkeley)是一位充满宣教热诚的人,他前往罗得岛(Rhodelsland)宣教。罗威廉(William Law)写了一本影响约翰卫斯理极深的书,书名是:「忠诚与圣洁生活的呼召」。直到这时,讲英文的信徒仍然反对在崇拜中唱圣诗,除非是唱诗篇经文。公元1707年,华滋(Isaac Watts)的圣诗集出版后,大家的态度才改变。公元1719年,华滋又出版一本大卫之诗圣诗集。他的诗歌充满对神深度敬虔的表达,无愧是「英国近代圣诗的鼻祖」。

在英国有许多祷告、读经及灵命追求的会社(societies)。布锐(Bray)牧师鉴于人们对圣经与基督教文字的需要,而于公元1699年成立了「基督教知识促进会」,该会又导致公元1701年「海外福音广宣会」的成立,后者发展成一个强大的宣道团体。这两个团体均属于圣公宗安立甘教会,他们不断扩展工作,一直继续到今天。

英国当时是经济和军事成长,宗教与道德衰退,就在这种光景中,约翰卫斯理和他弟弟查理及朋友怀特腓德(George Whitefield)开始了伟大的事工。

6.约翰卫斯理是杰出讲员

虽然许多教会不给卫斯理兄弟讲道的机会,但他们常在前面所提的「会社」中讲道。

公元1739年,怀特腓德开始在布里斯多(Bristol)附近向矿工们露天布道。不久,他邀请卫斯理兄弟加入。「露天讲道」在当时是一件崭新的尝试,约翰卫斯理起先对这种讲道相当犹豫,因为他认为只有在教堂中讲道才合乎宗教的庄严性。然而过不久,他就发现矿工们非常贫穷、从不踏进教堂,他们对福音一无所知,而且灵性饥渴;他也想起那稣在世经常露天讲道的事实;因此,约翰卫斯理便于公元1739年四月二日举行第一次露天讲道。

这就是约翰卫斯理杰出的讲道事业之始,这事业一直延续了五十年之久。他骑在马背上,足迹踏遍英国、苏格兰和爱尔兰。卫斯理虽然没有怀特腓德戏剧性的讲道能力,但他的讲道是诚恳的、实际的、大胆的,很少有讲员像他那样有果效,然而,他也激起不少人的敌对,在他讲道时,时常引起暴民的反动。

7.循道派会社

约翰卫斯理不但是一位伟大的讲员,也是一位伟大的组织家。公元1739年,他在布里斯多成立了第一个循道派会社;公元1739年五月十二日,在该城建立第一座小礼拜堂。在伦敦,本来参加莫拉维派「桎梏巷会」的循道派信徒,与卫斯理一同退出该会,改在一间破旧的铸造厂聚会,并于公元1740年七月成立纯循道派的「联合会社」(United Society),虽然卫斯理与莫拉维派保持友善,但莫拉维派与循道派,自此分道扬镳。

卫斯理一直无意脱离英国国家教会,因此他一直到晚年都没有成立一个新宗派或教会。但同时,他又不忍心看到自己工作的果效流失。所以他定意保守并栽培信徒的灵命。在卫斯理开始伟大的讲道生涯前,英国已经有许多「宗教会社」,于是卫斯理便以这个方式应用在他的事工上,他把那些因为听他的讲道而信主的人聚在一起,组成「会社」。

有兴趣的人可以加入其它会社为会员,只有听他讲道而信主的人才可以加入他组织的会社。这些信徒必须继续领人归主。不但如此,卫斯理证明一种「会票」(society tickets),颁给有资格的会员;每三个月更换一次,利用这种会票制度,卫斯理可以淘汰那些暂时相信或假冒相信的人。

为了布里斯多礼拜堂的债务,他又带出一套重要的循道派编制法。他把所有会社中的会员分班编制;每班十二人,有一位班长;班长的责任是每周向每个会员收取一辨士;这样做,不但可以收集相当数目的捐款,更重要的是,还能照顾会员的灵命。

过不久,卫斯理就需要助理同工,他本盼望由受过圣职的人担任讲道工作,却找不到这种人;因此,公元1742年,麦克斯腓(Maxfield)成为第一位平信徒讲员。后来,卫斯理聘请了不少平信徒讲员;工作越开展,平信徒工作人员越增加,他们分担财务管理、主日学及病人采访等工作。

起初,循道派会社只分布在伦敦、布里斯多及邻近地区,卫斯理总是亲临各地探望。但工作不断扩展,这种探望的工作逐渐不可能做到;卫斯理便于公元1744年第一次把各地讲员聚集在伦敦开会,而创始了后来循道派组织系统中的最高单位——「年会」(Annual Conference)。

两年后,又把工场分成几个「联区」(circuits),每区指派几位旅行讲员。再过不久,又为各区安排助理人员,负责各区一般事务,这些助理人员后来被称为监督。

由于平信徒讲员在知识上缺乏装备,卫斯理认为他们最好在一个地方工作不超过六至八个礼拜;于是开始了后来很流行的「巡回讲员」(itinerant preacher)制度。

查理卫斯理也担任了几年巡回工作,他娶了一位富有的女子为妻,经常陪他骑马到各处旅行,她也在查理的聚会中领会众唱诗。查理是循道派圣诗作家,一共写了数千首圣诗,其中有许多非常流行,不但循道派教会中,至今所有说英语的教会仍然采用。查理没有约翰那样强壮的身体,公元1756年以后,查理便很少出外旅行,他先在布里斯多工作,从公元1771到1788年,他一直在伦敦工作,直到去世之时。

8.循道派成立教会

卫斯理鼓励平信徒讲员多多进修,他虽未设立神学院,却写了很多材料,供应这些讲员在家自修;他的著作对平信徒讲员有很大影响。

约翰卫斯理邀请安立甘教会主教为这些平信徒讲员按立圣职,但未蒙应允。而他自己仍坚持未经按立圣职的人不可主持圣礼。这样一来,对已按立之传道人的需要越来越大,卫斯理无法承当这份压力。按规则只有主教有权按立牧师,但卫斯理深信在初期教会时代,长老和主教(监督)是相同的职份;既然他自己曾经是英国国家教会的长老,卫斯理便于公元1784年九月一日在布里斯多按立了两位牧师。当时他不觉得其重要性,但事实上,这次行动代表了与英国教会的决裂,也使循道派教会自此成立。

卫斯理于公元1791年三月二日在伦敦去世时,虽已年届八十七高龄,但他的眼睛没有昏花,体力也没有衰退,正如摩西一样。

9.卫斯理的方法

卫斯理采用的方法,不但新而且具革命性;它们在三方面和当时一般教会所行的截然不同:

第一,卫斯理在露天讲道,这是极不寻常的事。当然,那稣在世时不但在会堂讲道,也在山上、海边、路上讲道;但当教会成立后,大部份讲道部在教堂中进行。露天讲道本来不合卫斯理的原则,只因教堂的门都向他关闭,使他转向不进教堂的人讲道,于是露天布道变成唯一可行之途。

第二,卫斯理在任何有需要的地方讲道,这一点也不寻常。因为在英国及其它国家,牧师只能在他自己的教会或教区中讲道及做牧养工作。卫斯理在英国、苏格兰、爱尔兰各地都侵犯其它牧师的教区;当别人批评他时,他说:「全世界都是我的教区(The world is my parish)。」卫斯理这样做是为得着那些不进教堂的人;这么重大的工作却被教会牧师所忽略,甚至还有牧师忽略牧养自己教区的信徒。卫斯理由于关怀失丧的灵魂,不得不侵入别人的教区,使他经常遭到强烈的批评。

第三,卫斯理让未受按立的人讲道,这点和当时一般教会制度恰好相反。在一般教会中,只有正式受过圣职的人才能讲道,但为着饥渴心灵的需要,又在缺乏全职传道人的情况下,卫斯理只得采用这个方法。

当平信徒麦克腓德开始在伦敦讲道时,卫斯理想立刻自布里斯多赶回去制止这事;但他的母亲对他说:「约翰,千万不要以为我赞成这事,但你必须小心处理这事,尊重这位年轻人,因为他和你一样蒙召出来讲道;你要观察他讲道的果效,同时,你自己也当听听他讲道。」卫斯理遵照母亲的话去行后,欢呼说:「这事是出于主,愿主成就他所喜悦的事!」就这样,约翰卫斯理开了平信徒讲道之例,直到今天,仍有许多教会采用这种方式。其实,改革宗教会法规第八条早已为有恩赐的平信徒打开受封之路,但这条路一直未经采用,直到卫斯理才将它付诸实行。

10.卫斯理的信仰

卫斯理的神学和正统复原教主义大致一样:他相信基督的神性、神迹和宗教的超然性。他与浸礼派不同的地方是,他相信也实行婴儿洗礼。

有一点他与传统的复原教主义完全不同:卫斯理属于亚米纽斯派,他公开反对加尔文主义。怀特腓德则为强烈的加尔文派,他于公元1770年去世后,卫斯理便在年会中,清楚地表明自己采亚米纽斯主义的立场。

因着爱灵魂心切,他脱离了英国国教教会而采用新方法;也是出于这份爱灵魂的心,他严厉地反对加尔文主义。他深信罪的权势,以及基督宝血的功能,在讲道时,他大胆指责当时鄙下的罪行,尤其是酗酒和赌博;他渴切带领他们归向基督,可是他认为加尔文的预定论和拣选论会拦阻人悔改归正;为此,他拒绝加尔文主义,抓住亚米纽斯的自由意志论,因他深信,人的归正是出于个人的意志和拣选。

11.卫斯理的影响

今天在英国、苏格兰、爱尔兰及美国都有循道派信徒,而且又分成不同宗派。这些宗派人数加起来,数目虽然庞大,还不足以表达卫斯理工作的全部,因为他所带出来的影响,确实是惊人的。

首先,他把整个英国改造过来。英国在卫斯理兴起之前与之后截然不同。他在英国创立了一个全新的宗派,虽有许多会友自安立甘派、公理派及浸礼派教会转来,但大多数会友过去从未属于任何教会。

不但如此,他为当时许多垂死的教会带来生气。有些教会深受卫斯理传福音热诚的影响,不但兴旺成长,也成了卫斯理循道派教会改善全民生活的助力。

许多无知、粗俗、残暴、酗酒的现象自英国消失;许多杰出人物得到他工作的影响,其中包括有名的圣诗作家约翰牛顿(John Newton)、十八世纪后期的伟大英国诗人寇佩尔(Cowper)、从事反奴运动的威伯福土(Wilberforce)、改善监狱的浩瓦得(Howard)、主日学会创办人雷克斯(Raikes)。

总之,卫斯理及循道派在英语世界的影响,是无法估计的。

研讨问题:

  • 1.约翰卫斯理时代,英国教会的缺点和优点是什么?
  • 2.卫斯理改用新方法是由于神学观点、理智决定,还是被环境所逼?
  • 3.卫斯理如何组织信徒?
  • 4.列出所有你能找到的查理卫斯理所写的圣诗。
  • 5.为什么卫斯理那么担心平信徒讲这一事?有恩赐的平信徒,虽然未受正式训练,是否也可以被按立为牧师?
  • 6.卫斯理为何反对加尔文的预定论?
  • 7.列出并简述卫斯理的影响。
  • 8.解释以下名词:圣洁会、桎梏巷会、莫拉维弟兄会、爱普窝。
  • 9.怀特腓德如何影响卫斯理?
  • 10.莫拉维弟兄会如何影响卫斯理?

第三十七章 东方教会与罗马教会

1.东方希腊正统教会

基督教发源于东方,因此,东方希腊正统教会(Eastern Greek Orthodox Church)是它古老的分支;虽然很多基督徒几乎忘记希腊正统教会的存在,但这个教会却一直存留到今天;而且在全球教会中,占有重要地位,因它拥有两亿信徒,分布在土耳其、叙利亚、希腊、巴尔干国家及苏联。

希腊正统教会对西方拉丁教会在改教运动时期的大变革一无所知。它仍默默持守着尼西亚、君士坦丁堡、迦克墩、以弗所各次大会所议决的神学信仰。

数世纪之久,希腊正统教会守住与亚拉伯、土耳其回教主义对抗的前锋阵线,成为防止回教主义冲入西欧的大水坝。上百万希腊正教信徒数世纪之久在回教徒统治之下;数千名信徒用他们的血印证了信仰;世界上没有一个教会像他们一样付出这么多殉道者的生命。他们与非基督教宗教短兵相接,以致「三位一体」的信仰,不仅是信经的一部份,更进入他们的骨节、骨髓之中,成为他们生命的一部份,使他们甘愿为它受苦、为它而死。

从君士坦丁堡派出去的宣教士,将希腊正教形态的基督教传到了苏联。直到公元1917年革命时为止,它一直是苏联的国教。那时,宗教被看为鸦片,是国家进步的拦阻;教堂被关,政府在全国推动无神论教育;虽然官方宣布「宗教自由」,聚会崇拜却受到很大的限制;苏联领导阶层为了要消灭宗教,鼓励儿童从小参加反宗教活动,并强调反宗教的科学论调。

公元1961年,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大会中,东方希腊正统教会正式加入普世基督教协会(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使东方教会开始在复原派占多数的组织中活跃起来。

2罗马天主教会

天特会议后,罗马天主教又稳稳地向前推进了四百年,直到最近才有一些反传统的改变。到处都有一些复原教徒转信天主教,或天主教徒改信复原教的事。在义大利、西班牙、法国,有数千天主教徒脱离天主教,但也未加入复原教,他们和一切教会断绝,成为所有宗教的头号敌人;大部份人成了共产党徒。在这同时,现代主义也侵入丁罗马天主教中。

十七世纪,荷兰南部的以柏(Ypres)主教杨森(Jansen)成为一个反对运动的首脑,他的看法吸引了许多法国天主教徒;巴黎附近的坡若亚(Port Royal)女修道院变成该运动的中心;杨森派被那稣会反对,在那稣会影响下,法王路易十四大大逼迫杨森派信徒。公元1710年,坡若亚所有建筑物均被拆毁。杨森运动的结果是在荷兰成立了一个小小的杨森派天主教会,该教会存留至今。杨森主义在天主教主义大洋中,只不过是一个小浪头。

公元1773年,教皇革利免十四世废止了那稣会,却又于公元1814年,在教皇比约七世(Pope PiusVII)手下,再度恢复。从此以后,那稣会一直是教皇宝座后面强大的势力。

在那稣会的影响下,公元1870年的梵谛冈会议(Vatican Council)宣布教皇无误,也就是说,所有教皇所说有关教会的话和决定绝无错误。十五世纪以来,强调大公会议超越教皇的说法,至此永被否决。虽然这项特权很少被教皇使用,但于公元1950年十一月时,大大帮助了教皇比约十二世对教义的宣告,他宣布将马利亚的升天(Assumption of Mary)加入天主教教义之中。这项教义的意思是:马利亚的身体和灵魂都被带进天堂。

虽然罗马天主教拒绝改教运动,但它仍受到改教运动的影响;在改教运动后,罗马教会虽仍保持天主教特色,但在各方面都有改善。今天在复原教国家中的天主教会,不论圣品人员或一般信徒,在生活与道德上显然都比在天主教国家中的天主教会标准较高。

过去天主教不鼓励信徒读圣经,曾在一些正式的宣告中,严严地禁止平信徒使用圣经。现在天主教采取较温和的政策,有时甚至鼓励读圣经,但必须采用教会所规定的版本,这一点显然是受复原教大量印发圣经的影响。哥伦布武士团(Knights of Columbus)在强调他们的看法时,也是以圣经为根据。

教皇约翰二十三世是一位大有影响力的人物,他不但在政治方面有成就,也注意拉拢天主教和复原教及东正教的关系。他对普世教会合一的努力,遭到来自教廷红衣主教的反对,但美国的红衣主教却非常支持,他于公元1962年召开了自1870年以来的第一次大会议,可惜的是,他在会议决定生效之前便去世了。

米兰红衣主教当选为继任教皇保罗六世(Paul VI),说明了该项政策及一些新措施已经获得大多数人的支持,弥撒可以用本国语言举行,对进化论态度改变等,都显出这个天主教会已和过去大不相同。

公元1962年时,美国天主教徒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三十九,好些大城变成了天主教中心,以致影响到政治。当第一位天主教总统当选后,复原教徒担心美国会遭到外来势力(教皇势力)的控制。政府与教会学校或教区附属学校的关系,使政府在学校经费补助问题及宗教教育问题上,必须透过最高法院来表明态度。虽然这些问题不能很快解决,但政府对各宗教的宽大态度却显然有进展,而且政府之间,开诚布公的会谈越来越多。

最令复原教徒不明白的是:罗马天主教在强调普世教会合一的同时,又宣告新的、不合圣经的教义,如马利亚升天说等;这样只有更加深了复原教和天主教之间的鸿沟,而这鸿沟正是他们目前在努力跨越的。

研讨问题:

  • 1.希腊正统教会分布在哪些地区?为什么这个教会不像西方教会那样具有影响力?
  • 2.罗马天主教所宣布的「教皇无误」是什么意思?
  • 3.罗马天主教室称地上只有一个基督的身体一-教会。你能为各种不同宗派辨护吗?请找出罗马天主教在全世界各地的教会中各种不同的信仰与作法。
  • 4.今天在罗马天主教会中有什么新的、重要的发展?
  • 5.解释以下名词:扬森派、哥伦布武士园、普世教会合一、教廷红衣主教。

第三十八章 德国与英国的宗教生活

1.路德派教会中教义的争论

墨兰顿在改教运动一开始便是路德的密友与助手。但他后来结识慈运理,又与加尔文建立友谊。一段日子以后,他开始在某些教义上不能赞同路德的看法。路德在世时,他没有将自己歧异的观点说出来;路德死后,他开始让人知道他的看法,以致成为路德派中第一个明显的争论。

墨兰顿去世多年后,于公元1577年订立了「协同信条」(Formula of Concord),这是一份对路德派主要教义表示赞同的声明书。

不久,又有新的争论出来:一位路德派神学家加历斯都(George Calixtus)(公元1586-1656年),与改革派、安立甘派及天主教思想家多有接触后,极力反对在自己宗派中有这么多不愉快的争论。他认为,路德派与改革派、天主教之间的差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基督徒的生活。他教导说:「教会有圣经和使徒信经就已足够了。」他的看法虽然缺乏远见,但仍吸引不少人跟从,因为人们早已厌倦了教义的争论,以及争论所带来的痛苦。

公元1645年召开的会议中,加历斯都的看法遭到强烈反对,于是争论又继续了好多年。到加历斯都去世之时,大家也已争论得筋疲力尽。

这时期中,德国尚须忍受三十年战争所带来的苦果。军队自四面八方而来,扫荡整个德国;城市农场全遭毁坏,许多百姓惨被屠杀,城里乡下均因掠夺而陷入困境。在这样悲哀的情况下,没有人再关心教义;因此,「强调生活不谈教义」的「敬虔主义」,成为当时德国人所欢迎的。

然而,敬虔主义却为现代主义铺路;在现代哲学培养下,现代主义很快在德国各大学及各教会中普遍传开,使教会深陷在灵魂的挣扎之中,相信连路德也认不出自己所创立的教会。

十九世纪,正统派仍有几位能干的护教者,如:亨斯登伯(Hengstenberg)和查恩(Zahn),这些人不但学识高深,对圣经也有单纯的信心,他们坚信圣经是神永无错谬的话语。

2.自然神论(Deism)

十八世纪中,最影响英国宗教生活的是自然神论。十七世纪时,长老派曾努力使自己成为英国国教,结果如梦幻减、没有实现;因为十八世纪时,苏西足主义在长老派中居优势,凡接受苏西尼主义、不信三位一体教义的人,都脱离长老派,自行组织「神体一位会」(Unitarian Churches),以致长老派在英国不再居重要地位。

自然神论证源于英国,但它的影响远及法国、荷兰与德国。自然神论相信一位神的存在,也相信他造世界;但是他们把神和世界的关系比喻成表匠与表的关系:一个表匠做好表,上了链,就让它自己走;同样,神创造了一个伟大的世界后,他不再管这个世界,只让它依循自然自己运行。

因此,自然神论否认神迹、不信基督代赎的功劳和圣灵使人重生的工作;他们怀疑圣经,也剥夺宗教中自然的成份。

自然神论所提倡的道德与是非观念,属于较低级的一种。在当时的美洲殖民地,有富兰克林和杰弗逊两位伟人接受自然神论;从富兰克林所说的格言,可以看出自然神论对他的影响,他说:「诚实是最好的政策。」他的意思是:「我们应当诚实,因为诚实不会吃亏。」他却没有说:「神命令我们要诚实。」或说:「诚实是一件「对」的事。」

3.低派、高派和广派教会运动

当英国被亚米纽斯主义、苏西尼主义、自然神论同时冲击时,兴起了循道派运动。这个运动为英国带来强大的属灵和宗教复兴。这复兴震撼了英国国家教会,也震憾了不同意派教会,造成英国宗教和道德生活全面的改变;这股复兴的炽热,熔化了自然神论的坚冰,使冻结的宗教生活再度流畅。

循道派运动有两位伟大的领袖,他们是约翰卫斯理和怀特腓德。我们已经知道卫斯理的生活和工作,现在要提到怀特腓德的工作。

怀特腓德和卫斯理在许多地方上很相似,但两人在一些重要的观点上不同:两人都是「牛津人」,都是安立甘教会的牧师,都为拯救灵魂心灵火热,都不把自己局限在一个教区中,都关心不进教堂的人,都在露天讲道,都是伟大的讲员,但怀特腓德更具吸引力。

卫斯理是亚米纽斯派,怀特腓德是加尔文派;卫斯理是组织天才,怀特腓德毫无组织能力;结果是:卫斯理留下一个强大的循道派教会,怀特腓德影响了数千人,却从未组织过一个教会。他们继续留在安立甘教会中,在那里,他们成立了「低派教会」(Low Church)或称「福音派教会」(Evangelical Party)。

低派教会的人属于温和的加尔文派,他们反对崇拜中复杂的仪式,他们充满宗教的热诚,过敬虔的生活;如果怀特腓德也有组织才干,今天加尔文主义在英国的影响会比现在大多了。

安立甘教会的趋势越来越令人担忧:卫斯理掀起的大复兴,使成千人脱离安立甘教会,怀特腓德带领的低派教会,也渐渐远离传统的安立甘教会。不同意者、天主教及低派教会协力要废除安立甘教会比其它教会更享特权的法律。眼看着,安立甘教会即将不再是英国国家教会;因此,一些安立甘教会领袖们惊慌了起来,他们聚集讨论如何遏止这个趋势,于是这些人就组成了「高派教会」(High Church Party)。

十九世纪前叶,高派教会代表着恢复罗马天主教形态的运动。著名的领袖有歧布勒(Keb1er)、纽曼(Newman),和溥西(Pusey)。由于这些人都出身牛津大学,因此他们所带领的运动也叫「牛津运动」(Oxford Movement)。

高派教会主张继续罗马天主教的传统与作法,他们赞成祭司有赦罪的权柄;他们不喜欢教会在政府的治理之下。

这个运动正式开始于歧布勒在牛津的演讲,讲题是:「民族的叛道」(The National Apostasy)。同一个月中,一系列的单张开始印发,一共有九十种单张,大部份出于纽曼手笔;这些单张使这次运动又称为「单张运动」(Tractarian Movement)。

对纽曼而言,英国国家教会是个介于天主教和复原教之间的中庸之道。然而,当一系列单张逐渐印发出来后,它们的内容越来越具罗马天主教色彩,以致牛津主教出面命令停止印行。

公元1845年十月九日,纽曼加入天主教会,有上千人跟从他;其它大部份高派教会的人仍留在英国教会中,继续发挥他们的影响力。教会崇拜仪式仿效罗马教会,越来越复杂。高派教会在安立甘教会中的力量,至今仍在成长。

另一个「广派教会」(Broad Church Party)也在安立甘教会中兴起。这是受到德国思想影响而发展出来的一派。把德国观念带到英国的人物是科尔雷基(Co1eridge)。

广派教会强烈主张应有一个「国家教会」(State Church)。他们把教会看成国家的一个部门,正如陆军、海军都是国家的部门一样;他们要每个公民都成为这教会的一份子,为了达到目标,他们主张国家教会中可以容忍任何形态的信仰存在,不受信经的限制,每个人可以按自己所喜欢的去相信,因此他们被称为广派教会。

广派教会份子在教义观点上越来越趋自由,他们不知道真理和谬论、光明和黑暗、信与不信不可能同时存在于一个组织中。

4三次不从国教者运动的兴起

十九世纪时,不从国教者(Nonconformists)或不同意者(Dissenters)渐渐在英国获得与安立甘教会或圣公会等的地位。不从国教者的人数稳定地成长,到今天已占英国人口的一半,大部份属于中产阶级,有不少讲员及学者;然而,在学术上和福音工作上,他们还是不能与安立甘国家教会抗衡。

过去一世纪中,英国不从国教者兴起了三次不同的运动,分别带出不同的影响:第一个运动是一位长老派牧师珥运(Edward Irving)所发起的。他强调使徒时代的「恩赐」(包括说方言、预言、医病)必须恢复,人只要有信心就可以得着恩赐。很快地,他深信在自己教会中已经有几个人得到这些「恩赐」。他虽被革职,仍然继续讲道;不久,教会中有十二个会友被指派为「使徒」,并且坚信他们就是圣灵的工具。

接受珥运看法的人,自称「大公使徒教会」(Catholic Apostolic Church),并采用复杂的崇拜仪式。全教会信徒等候基督于短期内再临;最后一位「使徒」死于公元1901年,但这教会至今仍然存留。

第二个运动是针对当时安立甘教会灵性冷淡的光景而兴起的。许多「弟兄会」(Brethren)在爱尔兰及英国西部兴起,他们以信心及基督的爱作为合一的力量。

自从达尔比(John Nelson Darby)在他们中间工作后,弟兄会人数激增。达尔比是普里茅斯附近的一位牧师,因此弟兄会又称为达尔比派(Darbyites)或普里茅斯弟兄会(P1ymouth Brethren)。达尔比努力传布他的观点,并在瑞士、法国、德国、加拿大、美国各地成立弟兄会。

弟兄会根据圣经,教导「所有信徒皆祭司」的教义,所以他们不接受被按立过的牧师,也反对信经,因为他们相信圣灵会将他们在信心中合一,并引导真基督徒按使徒的方式敬拜;他们拒绝所有宗派主义,但他们从初期开始,仍不得不采用某些惩治法规;今天他们分裂成六个团体。

早期英国弟兄会中有一位著名的人物,是布里斯多的乔冶穆勒(GeorgeMul1er),他因富朗开的激励,成立孤儿院;这项孤儿院工作以凭信心而闻名。

第三个运动是救世军(Sa1vation Army),由一位前任循道派牧师卜维廉(William Booth)所发起。他首先在威尔斯的卡迪夫(Cardiff)带起成功的属灵大复兴,以后又在英国开始类似的工作,到公元1878年,发展成军事形态的组织,称为救世军。今天全世界有八十一个国家,有救世军的组织。

救世军不是教会,他们专做慈善工作,并举行街头布道。几乎在每一个城市都有一个救世军中心,在那儿接待孤苦零丁、无家可归的人,也在那儿举行福音聚会。

研讨问题:

  • 1.加历斯都的观点是什么?为什么会导致这种看法?
  • 2.伯拉纠主义、苏西兄主义和负然神论的基本看法一样吗?
  • 3.到底是哪些看法上的歧异,造成高派教会、低派教会和广派教会?
  • 4.说明下面三个团体所强调的信仰:大公使徒教会、普里茅斯弟兄会、救世军。
  • 5.解释以下名词:协同信条、卜维廉、纽曼、不从国教者。

第三十九章 改革宗教会大受逼迫

1.胡格诺派兴旺

公元1598年的南特诏谕使胡格诺派(法国的加尔文派)获得许多自由,从那时起一直到公元1685年南特诏谕被废除时止,法国大约有一百万胡格诺信徒、八百间教会及八百多位牧师。胡格诺信徒包括社会的各阶层,有贵族。士绅、工匠、专业人员与农夫,但大多数人属于中产阶级,他们都是商业界、银行界、工厂及专业的领袖人物,在各社区中,胡格诺信徒往往是少数人,却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因此「像胡格诺那么有钱」成为当日流行的一句话。

胡格诺派聚会的地方大部份是简单的木造房屋,有的很大,可以容纳七、八千人聚会,而且总是挤满渴慕的听众。在主日,往往一天有四场讲道。他们总是慷慨奉献,支持当地工作及外地受逼迫的圣徒。教会里实行严格的惩治,举凡触犯安息日及轻浮行为都被严厉禁止。

这时期的胡格诺派共有四个学校,分布在西丹(Sedan)、蒙陶本(Montauban),奈姆(Nimes),及扫墨尔(Saumur)。这些学校规模庞大,不但设备完善,而且有当时最好的师资。

2.路易十四逼迫胡格诺派

到公元1648年时,西班牙已经失去欧洲强权的地位;荷兰共和国虽处于黄金时代,却与英国在互争商业及海上的霸权;德国因受三十年战争的影响而处于疲惫状态;因此在这时候,欧洲最强的势力要算是法国了。

法国是一个天主教国家,法王路易十四雄心勃勃,他要在有生之年扩张法国的疆土,他所觊觎的地方包括西班牙、荷兰及德国的莱茵河谷地区,他也计划降服英国。

身为一位专制暴君,路易十四最恨复原教主义,尤其是加尔文主义,因他知道加尔文主义强烈主张宗教及政治自由。

路易十四于公元1685年废除南特诏谕;因此,大逼迫又起。法国改革宗教会有上千信徒为主殉道,有几百人放弃信仰,约有五十万到八十万胡格诺信徒逃到德国、荷兰、英国及美国,他们的离开使法国工商业遭受重大打击。

这次逼迫使法国改革宗教会几乎失去所有信徒,只剩几千「余民」,他们重新把自己组织起来;接着发生的,是教会历史中最伟大的英雄史迹之一。

这批「余民」退到深山荒野,所谓「荒漠」的地区中。政府下令屠杀所有胡格诺派,连妇女也不例外;留在国内的几位牧师,几乎全被杀尽。逃到国外的牧者,有时偷偷越境,回国探望这批分散的羊群。每次相聚都带来莫大的鼓舞与喜乐。即使没有牧师,他们仍然冒着生命危险,继续聚会。其中有一位最勇敢的牧师,名叫布若孙(Brousson),他来回边界好几次,经历数次惊险的逃亡,最后终于被捕,并在一万人面前处死,群众痛哭,被他的英勇坚毅所感动,甚至有许多天主教徒因他的感召而归信了复原教。

这次残忍的逼迫,将胡格诺派逼到不顾一切、盲目狂热的地步。公元1702年到1710年间,他们与逼迫者展开恐怖的游击战,造成巨大的损失。

3.库尔(Antoine Court)与拉波(Paul Rabaut)

公元1715年,路易十四去世后,逼迫暂时中止,却又于公元1724年再度以新的气势爆发。参加复原派崇拜的男人被抓去当军舰厨房里的奴隶,女人终生监禁;不把儿女送进天主教学校就读的父母,课以重罚;凡让复原派举行聚会的市镇,全体需缴罚款。

虽在逼迫的压力下,「荒漠」教会仍继续成长,但是他们的教会生活完全没有组织。后来将教会重新组织起来的功臣是库尔,他被誉为「法国改革宗教会的恢复者」。库尔生于公元1695年,五岁时父亲去世,坚毅的母亲禀承先夫的信仰,勤慎地给儿子造就训练;在幼小的年龄,母亲已经将他带去参加胡格诺派的秘密聚会,因此库尔很小就有了敬畏神的心;青年时期,他决定奉献自己,作个传福音的人。

库尔常到分散在各处的胡格诺信徒中作探访工作,发现他们没有组织、紊乱无纪的情形,便于公元1715年八月召集了一次会议,当时他才二十岁。他虽然未曾进过大学,但藉着自修得到相当高的教育,对于改革宗教义有充实完善的装备。虽然年轻,却有丰富的才干及说服力,因此库尔立刻成为胡格诺派的领袖,他在这次会议中的演讲,给他们带来新的热诚和勇气。

逼迫夺走了法国改革宗教会所有的牧师,而按照加尔文的传统,改革宗教会是不让平信徒讲道的;在缺乏讲员的情况下,只有暂时让读完神学的学生讲道,但教会仍持守只许按立牧师讲道的条例。「荒漠」改革宗教会会友们一致通过在他们中间有两位有资格作讲员,即库尔和科尔德兹(Corteiz)。科尔德兹比库尔年长,因此他被送到瑞士去接受按立;回来后,他再接立库尔为正式牧师。

为了当时的需要,库尔于公元1730年在瑞士洛桑(Lausanne)创办了一间神学院,训练传道人,因为洛桑是法国政府的逼迫鞭长莫及之地。神学院极其简陋,只有一间二楼的房间作为课室,却有许多极具恩赐、完全献身的年轻人,在那狭小简单的房间中受造就。这间洛桑神学院又被称为「死亡学校」,因为大部份受完训练回到法国改革宗教会事奉的传道人,迟早会成为逼迫下的牺牲品。

拉波比库尔小二十三岁,当他二十岁时,将自己献身于法国改革宗教会。库尔曾经描写「荒漠」教会的精神为:「一种苦修、内省、智能、殉道的精神,它教导信徒天天向自己死,治死私欲,预备自己,在神呼召的时候,勇往直前,面对折磨与绞架,将自己的生命献上。」而拉波就是这种精神的具体表现。

拉波在库尔的洛桑神学院进修一段时期,他充满热诚,又是一位有恩赐的讲员,具有天赋的吸引力。他在法国改革宗教会工作五十六年,经历说不尽的艰困,时常冒着生命的危险,然而「蛇的灵巧」使他可以躲避政府的追捕,他确实不愧为「荒漠教会的使徒」。

4.教会渡过法国革命

哲学家与法国领袖们开始推动一股容忍的精神;当时有名的思想家特尔革(Turgot)说服了公元1774年登基的年轻国王路易十六,决定停止对复原教徒的逼迫。于是胡格诺派在整整九十年逼迫时代后,总算获得政府的认可。

拉法叶(Lafayette)将军在美国帮助了独立战争后,带着满腔宗教与政治自由的精神回到法国;藉着他的影响力,废除了所有反复原教的法律,而订立了公元1787年的容忍诏论。

两年后,法国革命爆发,为法国带来一个新政府;新成立的国会准许改革宗教会自由敬拜及恢复教产。然而,到公元1793年时,这个政府被无神论者所操纵,他们恨恶所有宗教,无论是天主教或复原教均遭逼迫。由于这次逼迫极其恐怖且彻底,以至公元1793年至1794年间,被称为「恐怖时代」(Reign of Terror)。许多胡格诺信徒虽逃过了天主教的逼迫,却牺牲在无神论者的手下;年老体弱的拉波被丢进监狱;不计其数的复原教徒与天主教徒,在逼迫中放弃了信仰。

法国革命过后,改革宗教会将分散的信徒及废坏的教堂重新组织及整修;法国的新元首拿破仑颁布法令,使改革宗、路德宗及天主教一律平等,而且政府为所有教会提供经济支持,只是教会与教会学校必须接受政府的管理。

今天在法国的七十万复原教徒中,约有六十三万属于改革宗,其它则为路德宗。「现代主义」也渗入法国改革宗教会,以致法国只有几间教会真正持守传统的改革宗信仰。

5.德国的改革宗教会

公元1648年订立的韦斯发里亚和约,使德国的改革宗教会和路德宗教会享有同等权利。改革宗信徒大部份分布在莱茵河区各省及布兰登堡省,也就是今天的普鲁士。公元1685年,当南特诏谕废止时,成千上万的法国胡格诺信徒逃到布兰登堡避难。

莱茵河区的巴列丁奈省(Palatinate)是德国改革宗信徒最多的地方,在这省内有海得堡市和著名的海得堡大学。十六世纪时,两位教授:郎新奴(Ursinus)和俄勒维安奴(Olevianus)在这儿写成海得堡信仰问答(Heidelberg Catechism),是改革宗信徒最清楚、最完善的表白之一。该信仰问答于公元1563年出版。

海得堡大学是德国改革宗的大本营及教育中心;韦斯发里亚和约订立后,这间大学完全属于改革宗,但是耶稣会却狡黯地逐步破坏改革宗教授的立场。公元1719年发行了「新版海得堡信仰问题」,这一版多加了一句话:「天主教的弥撒是可咒诅的偶像崇拜。」因此,耶稣会尽全力要除灭这本书,却没有成功,只是从改革宗手中夺走了海得堡两间最大的教堂。

随着时代的推进,「现代主义」的热力逐渐蔓延,对德国改革宗的影响不小。海得堡大学本来是加尔文主义的褓姆,但到十九世纪初,竟变成德国「唯理主义」(Rationalism)的中心之一。

公元1817年,普鲁士国王下令,强迫路德宗与改革宗联合;当时软弱的改革宗教会只能提出微弱的抗辩。联合以后,除了在靠近荷兰边界的两个小地区外,改革宗教会在德国几乎完全消灭。

6.苏格兰的长老教会

威廉和玛利当政时,长老教会是苏格兰的国家教会,在继任的皇后安妮(Anne)的统治之下,国会通过一项法案,这法案引起无止境的难处,因为它恢复了「平信徒委派权」(lay-patronage);也就是说,国王和郡主有权委派他所拣选的人,在苏格兰讲道;但他们所指派的牧师,往往是会众所不喜欢的人。因此,这个法案造成许多问题,到一个地步,甚至改写了苏格兰长老教会的历史。

公元1740年,尔斯金(Ebenezer Erskine)和几位牧师大胆反对平信徒委派权而遭革职,引起了教会第一次分裂。后来,由于基勒斯比(Thomas Gilespie)拒绝参加一位由平信徒委派之牧师的就职典礼,又引起另一次分裂。

每次分裂都得到许多热心信徒的支持。这几批脱离国家教会的信徒们,于公元1847年另组了协和长老教会(United Presbyterian Church)。

由于这些热心信徒的离开,国家教会的灵性随之低落;再加上自由主义的渗透,便兴起了所谓的「温和主义」(Moderatism)。在平信徒委派制度下,他们委派一些温和主义者,或自由主义者担任牧师。但信徒们所期望的是忠于传统信仰的牧师,在这种情形下,于公元1843年,有四百七十四位牧师在查麦士(Thomas Chalmers)的领导下,退出国家教会,另外组织了苏格兰自由教会(Free Church of Scotland)。

查麦士不但是苏格兰一位忠于传统信仰的真理斗士,也是一位杰出的讲员、社会改革家、神学教授和宗教领袖。

到此时,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信徒脱离了国家教会,使信仰和热诚也消失殆尽。但,国家教会并未从此一蹶不振,因为脱离者的热诚有时也在国家教会中产生感应,挑起新的复兴之火;而且,到公元1874年时,这项「平信徒委派权」终于被废。

公元1900年,苏格兰自由教会和协和长老教会合并,成立了苏格兰长老教会(United Free Church of Scotland)。

7.瑞士的改革宗教会

现代主义与不信的思潮侵入各地改革宗教会,包括瑞士、法国、德国、荷兰和苏格兰等地。

十九世纪前期,瑞士有三位伟大的布道家:马兰(Malan)、微内(Vinet)和哥得(Godet);在他们的影响下,有一次大规模的复兴,加尔文信仰再度在讲台上被传讲。但是,过不久,马兰就被禁止讲道;于是他带领一批信徒脱离国家教会,另组自由教会(Free Church)。然而,现代主义也逐渐垄断这个新教会;到今天,瑞士自由教会只剩大约一万名信徒。

8.匈牙利的改革宗教会

在加尔文时代,匈牙利己经热诚地接受了加尔文主义;匈牙利改革宗教会又于公元1567年采纳了瑞士信条(The Confession Helvetique)。

当哈布斯堡王朝的鲁道夫决定要镇压该运动时,匈牙利人在波士开(Etienne Bocskay)的领导下,为争自由举兵起义。他们的胜利,迫使鲁道夫签署维也纳和约(Peace of Vienna),匈牙利终于获得宗教自由。因此,波士开的像被刻在日内瓦改教运动纪念碑上,作为永久纪念。

历世历代以来,改革宗信徒最多的国家就是匈牙利。虽然今日匈牙利的主要宗教是天主教,而且在共产主义统治之下,但改革宗信徒仍有约二百万。

匈牙利加尔文派信徒,移居美国的不多;因此只有一个拥有四十个教会的小宗派,原来名叫「马扎儿改革宗教会」(Magyar Reformed Church),公元1958年时,改名为「匈牙利改革宗教会」(Hungarian Reformed Church)。

9.荷兰的改革宗教会

公元1618年至1619年举行的多特会议,将亚米纽斯主义定罪,并订立了改革宗信仰规程,称为多特法规(Canons of Dort)。这个法规加上海得堡信仰问答及比利时信条,合成荷兰改革宗教会的信仰准则。然而多特会议无法将亚米纽斯主义完全自荷兰铲除,也无法阻止脱离传统复原教主义的行动。十九世纪一开始,改革宗教会便陷在极度的低潮中,改革宗教义被讥为过时的论调。

几年以后,一些新的生机出现,将低潮的光景扭转过来,有不少因素影响当时的教会:

首先是马兰和微内的影响传到了荷兰,引起高阶层社会人士灵性的大复兴。

然后是数千位中、下层热心的信徒,在几位牧师领导下,使国家教会再度根据信经与教会法规复兴起来。但他们遇到政府和教会当局的反对,便于公元1834年造成一次大分裂;许多信徒不顾当局及暴民的逼迫,毅然脱离国家教会,成立基督徒改革宗教会(Christian Reformed Church)。又于公元1854年,在甘本(Kampen)设立神学院,训练他们的传道人。其中两位最出名的领袖人物是舒德(Scholte)和范饶特(Van Raalte),他们在公元1847到1848年间,带领会众前往美国爱阿华州及密西根州。这样,便使公元1834年大分裂的影响,由荷兰带到了美国。

然而,荷兰加尔文主义历史中更大的复兴,是藉着一位神重用的伟人凯波尔(Abraham Kuyper)所带出来的。

10.凯波尔的归正宗

凯波尔生于公元1837年十月廿九日;在莱登大学读书期间,他就以一本拉丁文写的书,赢得全国竞赛的首奖;在大学时代,他也吸收了现代主义思想。

毕业后,他成为比士得(Beesd)乡村教会的牧师,教会中许多信徒持守传统的改革宗信仰;他们大胆地向这位年轻、学问渊博、受过训练的牧师表示反对他的主日讲道:尤其是一位老太太,她的谈话经常给凯波尔深刻的印象。于是他开始转向加尔文,严肃地研读他的拉丁文原著,这样的学习研究,终于把凯波尔完全改变过来,使他从现代主义转到加尔文主义。从那时起,一直到一生的结束,他都成为加尔文主义伟大的战士。

11.凯波尔的领导

带着强烈的宗教热诚及一心要恢复荷兰改革宗教会的情怀,凯波尔开始了一项活动,这活动延续半世纪之久,使他的朋友和敌人都极其讶异。奥古斯丁的名著「上帝之城」,不但启发了查理曼、教皇贵格利七世及加尔文,也启发了凯波尔。他所进行的这项伟大事工,不但要恢复教会,而且要将基督教原则应用在生活的每一个层面,包括政治、社会、工业、文化及教会圣职等。

他从乡下的比士得教会,进入大城乌特列赫(Utrecht)的教会,再继续进入阿姆斯特丹更大的教会;他组织了基督徒政党,进入荷兰国会公元1880年,他在阿姆斯特丹根据改革宗原则,创立「自由大学」(Free University),因为该大学不受政府和教会的控制而定名为「自由大学」;凯波尔成为大学中最出名的教授。

公元1886年,他带领许多信徒脱离国家教会,这是第二大规模的一次。而他又于公元1892年,在阿姆斯特丹会议中,促成基督徒改革派教会与新脱离团体的联合,而组成「荷兰改革宗教会」(Reformed Churches in the Netherlands),这个新宗派拥有七百间教会及三十万信徒。

公元1901到1905年间,凯波尔成为荷兰总理;他在讲道、演讲、教学之外,还要在国会中参与辩论及写作。他是一位伟大的演说家,更是一位伟大的著作家;他写的小册,一本接一本地出版;他还担任周刊及日报的编辑,同时,还写了许多书。

成千上万的人听过他的演讲;他于公元1898年做了一次全美国旅行演讲;荷兰、德国、法国、瑞士、英国、苏格兰及美国,都有千千万万人读过他的书;他的许多书被译成英文;也有许多美国人为了读他的原著,特地去学荷兰文。

凯波尔有惊人的恩赐,他能将深邃的思想以清楚、简单、有趣的方式表达出来。他不愧为一位博学的学者、精深的思想家、高水准的文学家。

12.凯波尔的改革

自从改教运动以来,许多团体脱离了原初的复原教教义;这些离开的团体在三方面是一样的:第一方面是,他们都对当时冷淡没有生命的复原教会不满。例如浸礼派、贵格派、敬虔派、莫拉维弟兄会及循道派运动。第二方面是,他们都坚持基督教的基本教义。第三方面是,他们都想医好复原教会里的弊端。

凯波尔的工作也是针对当时腐败的情形而兴起的,但为了工作有效起见,他采用完全不同的改革方法。第一,他回到原先的复原教主义;他不但攻击旧的异端,更向新异端挑战,当时其它团体都未采取行动制止现代主义的发展,他却勇敢地出面反对。

第二,他坚毅地面对教会本身的败坏情况,藉着进入教会里面工作来改革教会本身。他不轻视教会,也不越过教会,乃是在教会里面做工;当教会不能容忍时,他就被排挤出去。

第三,他不眠不休地投入复兴教会的事工;他鼓励信徒参与活动,远超过循道派的热诚。他不但激励他们去做本地和外地的宣传工作,也鼓励他们将十字架的旗帜带进教育界、政治界、劳工界,及社会改造之中。他不像有些团体看轻教义,相反的,他极重视教义,因为他知道,教会的生命与成长端赖健全而有系统的圣经教导,而且应当是不折不扣地将真理的长度、宽度和深度都教导信徒。

为了将十架旗帜带进生活的各层面,他尽量避免其它人所犯的错误,而采用一套全新的方法。他接受浸礼派把政府和教会分开的看法,但他不认为应当将政治和信仰分开。他组织了一个基督徒政党,让这个政党在政治上带出基督徒的原则,而不是让教会干涉或控制政治。

凯波尔有好些同工,如若革士(Rutgers)和巴文克(Bavinck)都是非常能干的人。但凯波尔是唯一鹤立鸡群的天才创业者。全世界任何地方都找不到一处像荷兰一样,带出了原初复原教主义的大复兴。

在这个稳健的、活跃的基督教大复兴中,凯波尔的影响远远超越了他祖国的疆界。直到今天仍然可以在南非、东印度、南美一部份、加拿大、美国等地,感受到他强大的影响力。

研讨问题:

  • 1.胡格诺派以哪些方式回应他在法国所受的逼迫?
  • 2.法国不同政府对胡格诺派采取不同的态度是什么?
  • 3.法国不同政府对天主教所采取不同的态度是什么?
  • 4.谁是海德堡信仰问答的作者?第一次在哪一年出版?哪一年出修订版?
  • 5.「平信徒委任权」是指什么?请将它与希尔得布兰时代的「授衣礼」作个比较。为什么苏格兰信徒反对这个方法?
  • 6.匈牙利改革宗教会采用什么信条?请列出改革宗教会所采用的各种信条。
  • 7.十九世纪荷兰改革宗教会有什么复苏的现象?
  • 8.列出并简述凯波尔对改革宗信仰的贡献。
  • 9.解释以下名词:波士开、库尔、拉波、荒漠教会、拉法叶、南特诏谕。
  • 10.为什么德国改革宗教会几乎完全消失?

第四十章 教会再度增长-自公元1500年到现在

1.教会的增长

教会第一个大增长时期是从公元1年到400年间,也就是五旬节到奥古斯丁的时代。在这段时期中,教会这支基督的精兵征服了横跨整个地中海区域、文明鼎盛的罗马帝国。

教会第二个大增长时期约从公元500到1000年间,在这段时期中,教会征服了没有文明的北欧异教民族。然而同时,教会也失去不少已得的领土,沦入阿拉伯回教徒手中;回教徒也征服了印度,至今情况依旧。

公元1000年以陆,教会失去许多东方的领土,都陷落在土耳其回教徒手中,只将欧洲西南角的西班牙从回教徒手中再度得回;这块地方虽小,也是教会在这期间唯一收回的失土,却具有长远的影响。

从公元1000到1500年间,大致而言,教会没有征服新的地方,也无法继续扩张,因为它的四周都被封锁住了:北边没有新的地方可去,西边是大西洋,东边和南边则被回教徒的坚墙所挡,那是一堵无法跨越的高墙。

2.大发现给教会带来新世界

历史上的数次大发现,把整个局面扭转过来。这些航程使汪洋从「拦阻」变成「大道」,使教会可以绕过回教徒所筑的障碍向外发展。

此外,土耳其回教徒向西欧的侵犯,亦于公元1683年被波兰英雄索比斯基(Sobieski)的军队遏阻在维也纳。过不久,匈牙利及巴尔干国家也自回教徒手中夺回,归人丁基督教世界。

虽然新发现为教会打开绕过回教阻隔之路,但真正去使用这条路的尝试仍然不多。另一方面,回教徒又在非洲征服大幅地区;犹太人仍然是十字架的仇敌,有时甚至成为教会险恶的对手。总之,「大发现」把全世界展现在教会面前;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让教会看到,还有这么多未得之地,亟待教会的努力。这条新路为教会打开了第三个大增长时期。

3.天主教的宣教工作

公元1500至1600年间,各次大发现的航程大部份是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的壮举,他们都属罗马天主教。自公元1517年改教运动开始,到公元1648年韦斯发里亚和约时止,复原教一直忙于和天主教的斗争,以致在新宣教时代的前一百五十年内,所有宣道工场都只有罗马天主教的工作。

耶稣会的创始人罗耀拉,是激发天主教会做宣教工作的功臣。天主教徒受到激励后,热诚地前往新发现之地,为教会得人;这样做,同时也可以弥补宗教改革运动所带来的损失。

由于罗耀拉的启发,方济沙勿略(Francis Xavier)成为新时代天主教第一位伟大的宣教士。沙勿略于公元1542年抵达印度,他在那儿工作到1549年,然后再到日本。在日本,他带领许多人信主。公元1552年,在将要进入中国传道之际,他去世了;他的工作由其它宣教士继续。

西班牙宣教士将菲律宾、南美、中美与墨西哥归入天主教势力之下。法国耶稣会宣教士在加拿大奎北克省、大湖沿岸、密西西比河流域及路易士安那州设立天主教会。西班牙宣教士则在佛罗里达州及加利福尼亚州沿岸设立天主教会。

今天,天主教宣教工作继续在锡兰、印度、日本、韩国、蒙古、非洲、澳洲、太平洋群岛及北美印第安人中进行。天主教宣教工作几乎全部由修道会的修士们担任。

4.复原教的宣教工作

复原教最早期的宣教工作是富朗开(August Francke)和敬虔派信徒所开始的。最伟大的宣教士是史瓦茨(Christian Schwartz),他从公元1750年起到1798年去世时,一直在印度传教。自公元1732年起到今天,莫拉维宣教士是最热心宣教工作的一批人。

复原教全球性宣教工作的冲力,来自于克理(Carey)(公元1761-1834年),他被称为「现代宣教工作之父」。公元1792年,克理组织了第一个浸信宣道会;第二年(公元1793年),他带着全家前往印度宣教,家产的丧失、印度政府的反对,都不能阻止他的宣教工作。他最伟大的工作是翻译圣经,他把全本或部份圣经译成二十六种印度语言。

今天,所有复原教会都投入了宣教工作,基督要我们将福音传到地极的大使命,在我们这个时代,终于可以付诸实行。基督教已经建立在非洲、印度、韩国、日本、南美及太平洋群岛上。

5.宣教的结果

严格地说,宣教工作只是传扬福音;但当提到宣教的结果时,就关系到传扬福音后的果效。我们要问:「这些异教徒听见福音后,他们接受基督教到什么程度?」

若以信教的人数及信主后每天过新生活的角度来看,似乎宣教的结果并不太大,而且往往令人灰心,以致有人会问:「这样做到底值得吗?」

为了对宣教的结果能有客观而公正的判断,我们必须先了解宣教工作的困难及它真正的拦阻:

第一,许多宣教士资格不够。曾有一段时间,人们认为:如果一个人缺乏做牧师的才干,至少可以在宣教工场上做得很成功。今天大家终于看清:一个宣教士必须和牧师一样具备许多知识和才干,此外,他还要比本地牧师有更多的知识装备和技术,因为他必须学习并了解宣教的对象,尤其是他们的语言、历史、生活习惯和宗教。

宣教工作的另外一个拦阻是:宣教士传道的对象大部分都很无知。他们不会读也不会写,而且非常迷信;和其他人一样,他们不喜欢「外国人」,而宣教士大部分来自外地。

同时,他们和我们一样,喜欢依附先人的信仰,正如我们所唱的诗歌:「先贤之信,真诚坚贞,我愿至死虔守此信。」我们不愿放弃祖先传下来的信仰,异教徒也不顾丢弃他们先祖教导的信仰。因此,只有圣灵在他们心中工作,才能叫他们放弃迷信的异教,相信基督,接受救恩。

另一个困难是:异教徒往往因挂名的基督徒对基督教产生错误的看法,许多名为基督徒的人,实在不是基督徒,他们进入大学,吸收了现代主义信仰,还以为是接受了福音。

也有宣教士是现代主义派的,他们挂着基督教的名义,在异教徒中传讲假的福音。

我们把以上因素都放在心中,再来看宣教的结果,就会惊讶这项事工的成就。虽然困难重重,果效仍然显著,我们只能说:「这是出于基督的大能;他是教会的建立者,也是教会的拥有者;他是活的,而且不断动工;是他亲自扩张他的教会,他的大能超越了环境的困难、人的软弱、教会的失败;他还要继续动工,直到世界的末了!」

在异教徒中工作的宣教士们,是处于「基督军队」和「撒但军队」交战的火力中心。这批福音的先锋们,经历到、也感觉到,双方元帅都有强大的力量。

历世历代有非常多伟大的宣教士,你至少应该认识克理(Carey)、布锐纳德(Brainerd)、李文斯敦(Livingstone)、戴德生(Taylor)、慈韦买(Zwemer)、慧新嘉(Huizenga)及其他人。

研讨问题:

  • 1.为什么十六世纪新大陆的发现对教会的宣教工作有这么大的影响?哪些人为天主教做宣教工作?
  • 2.为什么复原教没有立刻在新大陆做宣教工作?
  • 3.为什么宣教士需要更多的训练?
  • 4.研读一位或两位宣教士的生平。
  • 5.解释以下名词:罗耀拉、沙勿略、克里、富朗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