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看上帝給我們的律法:
馬太福音5:17-18,「莫想我來要廢掉律法和先知。我來不是要廢掉,乃是要成全。我實在告訴你們,就是到天地都廢去了,律法的一點一畫也不能廢去,都要成全。」這話我們不敢講得太確定,就是將來在新天新地裡,科學的法則跟現在法則是不是還是一樣?不過這也許不需要多去想。從這話來看,不管是道德或者科學法則應該都不會改變,包括在將來在新天新地裡面。不應該在新天新地裡,「說謊」就變成一件好事情;不應該在新天新地裡,「欺騙」就變成一件好事情。我想這原則應該是不會改變的。我們從聖經長期來瞭解是這樣。律法是上帝永恆的旨意。
第二個,律法是我們人生活的準則,目的是要人能夠蒙福。我再次說,這律法包含自然的法則。當我們照著自然法則去做的時候,我們的生活應當是舒服一些的。這是讓我們蒙福的。可是這裡我們主要講的是「道德的法則」。當我們照著道德法則去做的時候,是比較會讓我們蒙福的。
羅馬書2:7,「凡恆心行善、尋求榮耀、尊貴,和不能朽壞之福的,就以永生報應他們;惟有結黨、…就以忿怒、惱恨報應他們。…先是猶太人,後是希利尼人。」簡單地說,不管受到好的待遇或壞的待遇,一個是順從上帝的律法,就得到祝福;一個是違反上帝的律法,就受到禍患。
申命記28章提到,「如果你聽從耶和華你神的話,遵行以下一切的誡命,誡命也是律法。當你遵守律法的時候,就會有…的福氣;如果你違反上帝律法的時候,就會有…的禍患。」所以,律法是我們生活的標準,目的是希望我們「守」,希望我們避免那些神禁止我們的,而我們可以幸福。
第三個是審判的標準。很不幸的是,律法固然是獎賞的標準,你按著律法去做,做了多少賞多少。可是在人的罪惡裡面,我們比較體會得多的是審判的標準,是處罰的標準。但不要忘記,獎賞的標準應當是繼續有的。包括你們這麼辛苦來上課,按著律法獎賞是一定是有一些的了。
羅馬書2:12-15,「凡在律法以下犯了罪的,也必按律法受審判。…因為律法的功用刻在他們心裡。」保羅在這裡說的話,是現代的法學家和非基督徒都不會同意的。現在的法學家和基督徒都不同意有一個普遍的標準;現在都是講相對主義,就是各有各的看法、各地有各地的風俗。天下沒有一種生活方式是絕對地好,這點我也同意。不過,他們講的,常常是人和人之間的差異是那麼大,這點不合聖經。
聖經裡告訴我們的是不管是猶太人和外邦人、基督徒和非基督徒,我們都是活在一個世界裡。我們沒有活在兩個世界。每一個人都是活在上帝造的、管的世界裡;這個世界也都在上帝的法則中進行。今天一個回教徒跳樓自殺、佛教徒跳樓自殺、基督徒跳樓自殺,都一樣地,掉下去摔死。這是自然的法則。道德的法則,其實也都是一樣的。這就是羅馬書第2章這裡講的,這裡的重點,神沒有偏待人。
羅馬書2:14,這些「沒有律法的外邦人」,意思就是這些沒有「成文法」的外邦人。外邦人他們沒有十誡,上帝沒有把上帝的旨意用文字清楚地寫給他們,如同上帝用文字清楚地寫給以色列人那樣。外邦人沒有摩西五經、外邦人沒有十誡;可是,他們還是有法律,還是有上帝的法律。羅馬書2:14:「沒有律法的外邦人,若順著本性行律法上的事,他們雖然沒有律法,自己就是自己的律法,這是顯出律法的功用刻在他們心裡。」社會學家和法學都不同意,除非他們是很虔誠的基督徒。他們都會說:「沒這種事!」「哎呀!你看像我們中國人有些地方是一夫一妻,有些地方是一夫多妻,有些是多夫一妻,各有各的風俗習慣的。中國人死是怎樣埋葬的,西藏人死的時候是放在野地裡給秃鷹吃掉,大家的想法都不一樣。」這些都是胡說八道,各位不要這麼輕易就被這些人類學家的胡言亂語給騙了。因為,固然有不同的葬法,但是,有一些基本的原因,覺得這樣是對死人最好的,還是有的。你就算是在小偷之家長大的,當你(小偷)的錢被偷走的時候,也是憤怒的。你不會因為天天偷人家的錢,就認為這被偷是很好的事。
我們必須深深相信一件事情,上帝律法的功能是刻在人心裡的。這點當然也是有兩個作用,一個作用就是:不信主的人多多少少還是知道該做的事情、是非和對錯。甚至就神學家的看法和羅馬書第一章前面所講的,連對上帝的認識都已經是刻在人的心裡了。不僅是對上帝的認識,上帝的法則都刻在人心裡了。那功能已經刻在人心裡了,只是人就是故意不相信神,所以就越來越昏迷了。刻在人心裡叫人知道,即使不信主的外邦人,他多少知道該做什麼事,他就去做這些事。可是很多時候他沒有做這些事情,那刻在他心裡律法的功能,造成的是會將來審判他。沒有一個人在將來審判的時候可以說:「我不知道」,即使是白癡。因為聖經是這樣講的。聖經講,因為律法的功能刻在他心裡。
律法是神的旨意,律法是我們生活的標準,律法是將來審判人的標準。這是神原來立定律法的。尤其是第一和第二個,是非常好的。但是,律法引起了很壞的結果。律法的第四點,律法成為了罪的權勢。這一點我們很少去想。
哥林多前書15:56,「死的毒鈎就是罪」,表示我們犯了罪就好像被那毒鈎螫了一下,就會死。「罪的權勢就是律法」。什麼叫「罪的權勢」?英文應該是罪的能力(the power of sin)。「罪的能力就是律法」,罪能夠發揮它的作用就是藉著律法。這我們很難想像。
我們想,罪的權勢,或者讓罪能發出來的。你想,可能是貪婪,或者是慾望。慾望讓罪來轄制我們。我們可能會這樣想。我們可能會說:肉體是罪的權勢,因為我們肉身有很多不良的傾向,所以罪可以藉著這個來。叫我們強姦、叫我們貪污、叫我們殺人、叫我們罵人、叫我們說謊等等。各位這些都是錯誤的看法。
我們可能需要花相當多的時間來講,「罪的權勢是律法」。我們一開始講,法律是好的,法律是上帝的旨意,是上帝善良純全美好的旨意。可是這美好的旨意,美好的東西,卻被罪使用來轄制人、奴役人。這話的意思就是,律法使人犯罪。羅馬書7:5,「因為我們屬肉體的時候,那因律法而生的惡慾就在我們肢體中發動,以致結成死亡的果子。」
我沒有看那些猶太人的解經書,我不知道猶太教是怎麼想的。就我們中國人來講,法,尤其是成文的法,從來沒有被我們很肯定。我們中國不是法治,而是德治,希望道德來統治我們。當然道德有道德的法則,可能也是因為這樣,一直到今天中國大陸我覺得是絕不尊重法律,不管是人民或政府,政府法律隨時為政策方便就改嘛!人民是能違法就違法。我們台灣呢?也不尊重法律,我們也是能違法就違法,起碼交通規則,我也是這樣,方便、沒車我就轉。法律好像通通是給笨蛋用的,不管商業上或是醫院裡面。你在日本或是德國,半夜三更,什麼人都沒有,紅燈亮了,他們還是站在那裡等著。甚至有一次日本大地震的時候,什麼都垮了,紅綠燈還沒有垮。紅燈,災民也站在那裡。他們對法律是崇拜、崇敬。
這裡面最少有一個因素是聖經,詩篇119篇,「祢的律法、祢的道理、祢的法則,多麼純淨、多麼美好,使我有智慧……」等等。法律是上帝的旨意,所以在西方基督教的傳統裡,這是不可以侵犯的,包括最神聖的天子也不可以侵犯。天子在萬民之上,卻在律法之下。我們現在連法學家、法官,我都不覺得有這種想法:就是「那個東西」有一種神聖不可侵犯的成分,「那個東西」不是上帝的、摩西的法則而已,那個包括我們平常在生活中我們給的一個規定,包括公司的規定、教會的規定、醫院的規定,法律和權柄有關係,這是上帝一層層設下來的權柄。
可是,保羅卻說,這非常美好的法則,不管是在科學上非常奇妙的法則、定律,或道德的法則,是罪惡的權勢。羅馬書7:5說,「律法會產生惡慾」。這我們就非講講不可了。我想提醒各位,今天我們在華人教會裡,我們還是想用法律來治理人,一個人怎麼聖潔、一個人怎麼善良、一個人怎麼成聖,通通是走律法主義的路。我承認法律不可以少、律法的要求、規定是一定要有的,那是因為我們是罪人。但是,不管你是主管或是被管的,一定要記得這點;「律法是一無所成的。」這是希伯來書的話。當然一無所成主要是在講在神面前不能稱義;但是在維持外在秩序來講,還是有它的價值。需要有法,需要教人尊重法律,包括商鞅變法這些的事,也是叫人尊重法律,但是還是對統治者方便才這樣做,而不是法律本身有什麼神聖。
那,現在這裡講到「律法產生了惡慾」,是什麼意思呢?意思是說,我們看十誡會產生惡慾嗎?「除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你會產生什麼惡慾呀?那我們不要看法律了,我們不要看十誡了。以前會想到「法律會挑起我們的惡慾」,大概是「不可姦淫,會挑起我們想到姦淫的事情」,這個有可能。但是,如果只想到這點,應該只想到墮落的人。「挑起的惡慾」恐怕多少,甚至在伊甸園裡,還沒有罪惡時候,就有了。
「律法生的惡慾」,我們先用比較粗淺的講法,就是說,「不可姦淫」,我們往往就想到姦淫;「不可偷盜」,往往想到偷盜;說「除我以外不可有別的神」,我們就想到可以有別的神,甚至說我自己就要做神。法律的規定,使人常常會有相反的慾念產生,這個我覺得是有可能,這樣解釋是可以的。
但是,他這裡講的,恐怕是要比這個更多一點。這恐怕又要講到我一開始講的:法律的規定,很自然地都是叫你們去遵守,不管是「誡」或者「命」:誡是禁止;命是「要」。「命」是「你要孝順父母」,「誡」是「不可姦淫」。不可的叫「誡」,要你去做的叫「命」。不管是禁止你做的,或者是命令你要去做的,法律都是要讓你有某種行動、做或不做、想或不想、說或不說。
是不是可能在上帝造人的時候就會有這種結構:當法律規定的時候,我馬上想到:「我要遵守。」問題就在這裡:當上帝規定法律,而你說「我要遵守」的時候,可能就讓人的自主產生。「我要遵守」,實際上應該講的是「我要靠祢的恩典遵守」、「我要信祢而遵守」。實際上,規定法律的時候,神應該是希望人對神有更大的依賴和順從。可是,法律規定的時候,可能會產生一種「惡慾」,就是「我自己來」。這就有問題了。
我們用小孩子做例子。你規定小孩子做什麼,他就不做什麼;規定他不做什麼,他就要做什麼。叫他那個不要玩,他就要玩;叫他去看電視,他就不要,還來煩你。我們可以說「法律挑起惡慾」有這個層次。但我說可能有更多的層次。當你說小孩子不要怎麼樣怎麼樣的時候,他回說「你不要管啦!」這就是想要自己來。在這裡表達的,兩種都有。
而人一旦想要自己來,不要上帝的時候,那就很危險了。所以在7-8節那裡說到,「我本來不知道什麼叫貪心」。這個「不知道什麼叫貪心」可能也是一個比較概括的說法,可能未必也不是不知道,只是在那個沒有發揮得很清楚的時候。但是當「不可貪心」一旦成為上帝的一個律法的時候,那我可能就想「好,我自己來不貪心」、「我自己來脫去上帝的約束」。
當亞當夏娃不是罪人的時候,可能都會產生「我自己來」、「我守或我不守」、「我聽或不聽」…,結果是不聽。在這時候,我們已經有各種貪心的罪惡在我們裡面了。在律法發動的時候,我們就有各樣的貪心的念頭。這裡講得有點深,但是我們是在說:非常美好的律法,因為人的要求自主、人的想要自主,就結成了各樣罪惡的果實,就是死亡。
第五點,律法引發上帝的憤怒和咒詛。羅馬書4:15,「律法是惹動憤怒的;哪裡沒有律法,那裡就沒有過犯。」這些經文,包括羅馬書、加拉太書,都是被不信上帝的人忽略或者不懂的。我們講,律法的目的,是讓人因為遵守而得福的。可是,律法的結果,是人不遵守律法而惹上帝的憤怒。惹上帝的憤怒就帶來上帝的咒詛。所以加拉太書3:10:「凡以行律法為本的,都是被咒詛的。」「行律法為本」就是人要靠著自己來遵行,包括靠自己的意志來遵行上帝的話,那都是被咒詛的。人要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那是被咒詛的。人要自己來做,而不是靠上帝的恩典來做上帝規定的事,也是被咒詛的。
倒過來,你有信心,什麼都蒙福。信心就是對上帝的信靠和順服。加拉太書接下來告訴我們為什麼是這樣,「因為經上記著:『凡不常照律法書上所記一切之事去行的,就被咒詛。』」申命記17章、耶利米書11章也講這話。這裡的重點有兩個,再加一個耶穌的話,就有三個,讓我們絕對被咒詛。
第一個是「常」。因為上帝是完美的,上帝的律法的要求也是完美的,所以你不「常」,也就是你不永遠、也就是你不百分之百遵行律法,就被咒詛。你行了百分之九十九,你天天奉公守法、你天天來公司上班,做得很好。你有一天晚了一秒鐘,那一秒鐘就叫你被咒詛。因為上帝要的是完美。
第二個字是「一切」。你不可以有一個時候不守上帝的律法,你也不可以有一件事沒有守上帝的律法。路德常常強調,我們對人傳福音,也要傳律法。因為只傳福音,「上帝多愛你!」,人越聽越輕慢神。你要傳律法,尤其對那些驕傲自大、自以為了不起的。其實,你不傳福音,就不會有律法;不傳律法,就不會有福音。傳律法,讓人知道「你該死了」,那才知道「福音」是多大的福音。你講那多豐富的福音,必須講到我們是多大罪惡,這福音才顯得出來。路德常常講,把上帝的律法跟人講,可以讓人看到自己的罪惡。
第三個,就是「內心」。上帝要你守的律法,不但是「常」、不但是「一切」,而且是從「心裡」做的。這在登山寶訓講得最清楚。如果你講得清楚「聖靈與我們同在」的話,那就會叫所有的人撕裂心腸了。因為天下沒有一個人敢講他是「內心」沒有罪惡。而神是看內心的。人沒有辦法遵守律法、人如果去遵守律法,就會發現自己遵守不了。
馬太福音5:48,「你們要完全,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雅各書2:10,「只在一條上跌倒,他就是犯了眾條。」這不是新約講而已,舊約十誡裡有一條,很明顯顯出是現在的法律不會這樣做的。在耶穌的解釋下,就更不會這樣做。
十誡裡從第二條到第九條,都不好遵守,但還是可以遵守到的;這裡看起來都還是外在的行為。但第一條和第十條是無法遵行或難以遵行的。第十條,出埃及記20:17,「不可貪戀人的房屋…,並他一切所有的。」這條誡命是講你的心裡,不是講你的行動。不是講你把別人的房屋強佔過來,這不是講你把別人的妻子強姦了、勾引了,不是把別人的牛和驢搶過來了,而是「貪戀」。這不是法律能管的。法律不會管這些事情。所以舊約、新約是一致的。
舊約就已經讓你看到了:神要求的,不是外在的行為而已,雖然外在的行為也很重要;神要求的是內心。單就這條「不可貪戀」,任何人不能不承認他犯了這條誡命,他一定犯的。貪戀的意思就是「我想要」。你會貪戀別人的東西,恐怕也表示你對上帝沒給你這個而不滿。所有的誡命不和上帝連在一起的話,都不是太恰當的。
以西結書14:14,「他們只能因他們的義救自己的性命。」這句話倒也不是說有人可以自救。這裡的重點是說:他們因著有信心,而有那個行為發出來。是信心產生的行為使他們得救。
羅馬書3:9,「這卻怎麼樣呢?我們比他們強嗎?決不是的!因我們已經證明:猶太人和希利尼人都在罪惡之下。」沒有一個人不是罪人。
以西結書14:14,還有聖經裡很多地方說,「神會按各人行為審判各人」。有些異端,包括像丁光訓主教說,「人是因愛稱義,不是因信稱義」,在最後審判的時候,沒有人是信耶穌或不信耶穌而得救或滅亡的。得救的,是因為人家餓了給他吃、人家渴了給他喝、人家在監獄裡你去看他;不得救的就是,你不去幫助那些孤兒寡婦和貧困的人。聖經裡很多,包括保羅、耶穌、新約、舊約都有講,一個人行善,神按這個來審判他;一個人行惡,這種人不能進神的國。所以我們在講到人不能靠律法稱義的時候,我們必須誠實地面對:有些經文看起來好像是神要我們行律法稱義。現在有很多人談「新保羅觀」也是這樣講。
聖經是一致的。新約、舊約,我們都是憑信心得救,這點我不需要去多講什麼。有很多地方講,我們憑著律法得救,問題就是有人遵行了這些。聖經告訴我們:沒有人遵行。我們說的有人遵行,那是那些有信心的人活出了這種見證。至於「有人憑著自己的行為得救」,那是不可能。
如果單單講不可貪婪這些事,我們就知道這不是人能辦得到的。我們也不妨看看,耶穌說在審判的時候,丁光訓主教和很多人講的,就是「不是憑著信心,而是看你有沒有好行為」。馬太福音第25章:「把綿羊和山羊分開來」。得救的人就是做好事,「我餓了,你們給我吃,渴了,你們給我喝;我作客旅,你們留我住;我赤身露體,你們給我穿……」等等。你說;「我們沒有做這事啊!」耶穌說:「你只要做在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我們不曲解聖經、不強解聖經。我們看這段經文:得救就是,你到醫院看一個最小的弟兄、你到監獄裡看一個最小的弟兄,就是做在主的身上,似乎這樣就可以得救了。從這一段來看的話,得救很簡單。重點是信心一定要有行為,你不會是一個死的信心。但是,沒有絲毫違反「因信稱義」,就是下面講的,「這些事你們既不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不做在我身上了。」那,我們每個人都要下地獄了。因為這裡講的是,有一個沒做到,你就下地獄了。如果我們有信心,真的信心多少也要有一點行為上的呈現,做在一個最小的弟兄身上,顯出這樣的信心,就可以了。
我這裡不是鼓勵各位不要做好事,我是在駁斥用這經文來說得救不得救的事情。任何人,包括你得救、信了耶穌以後,你又回到律法下,這是非常容易發生的。整個加拉太書、羅馬書都在講這些,如果你又回到律法下的話,你就一定完蛋。羅馬書6:14,「罪必不能作你們的主,因你們不在律法之下,乃在恩典之下。」如果你不要罪來做你的主,你要有信心相信你在恩典之下。如果你一旦說,我要靠著自己來遵守律法的時候,罪的權勢又來轄制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