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 德

 

      康德 (Immanuel Kant, 1724 - 1804 AD) 是德国著名哲学家,他着力论述理性的局限,主张宗教的核心是道德。他被公认为启蒙运动时代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其《纯粹理性批判》(A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等著作,在哲学、伦理学和神学方面皆有深远影响。

 

 

 

康德其人[27]

 

     主后一七二四年四月二十二日晨五时,康德出生在东普鲁士哥尼斯堡 (Königsburg) 的马鞍匠约翰. 乔治. 康德的家里。按旧普鲁士历法,那天正是圣以马内利(Immanuel) 节,所以给他取了这个《圣经》中的名字。约翰. 康德一家充满了敬虔派的精神。康德坚持认为:人们对敬虔派可以说东道西,但敬虔派的信徒却是一些严肃而超群出众的人。他们具有高尚的人类情操 ---- 稳重、乐天和任何欲念都破坏不了的内心宁静。他们既不怕困境也不怕压迫。任何纠纷都不能使他们产生仇恨和敌对的情感。康德的双亲希望他将来做牧师,他却受拉丁文老师的影响,想作一名古文学学者。

 

            葛伦斯和奥尔森是这样描述康德的:

 

 

 

    康德的一生看来平淡无奇。他生长、就学、执教,甚至死于同一个地方 -- 东普鲁士的哥尼斯堡。一七五五年至七0年,他在哥尼斯堡大学作不支薪的讲师,后来被聘为该校逻辑学和形而上学的教授。他一生未娶,也从未到外地旅游,生活古板严谨,据说他每天下午三点三十分必定外出散步,当地的妇女都以此对钟。他直到五十七岁才首次发表重要著作 -- 《纯粹理性批判》 (1781)。然而此书一出,即震撼了哲学家,在思想界掀起滔然巨波,其余波至今未息。[28]

 

 

 

      其实,康德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古板。他学识广博、思想活跃、喜好交结、穿戴入时。早在大学四年级他就开始独立撰写物理学著作《论对活力的正确评价》,想对笛卡尔主义者和莱布尼兹主义者之间有关测量动能的争议作出裁决。前者认为,动能与速度成正比;后者却坚持,动能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康德主张,一种情况下用笛卡尔公式,另一种情况下用莱布尼兹公式。只是,他并不知道,六年前 (1743) 达兰姆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

 

F = mv2/ 2

 

 

 

康德在他第一部著作中不仅表现出追求真理的倔强态度,也表现出想把两个极端合理地调和起来的明显愿望。

 

康德把做一个大学教员当作自己的理想。后来他终于如愿以偿。他教的科目非常广泛。自然地理是康德最喜爱的一门课程。极强的记忆力、生动的想象力、对一切细枝末节的留心和善于从中塑造完整形象,使他能生动而准确地描绘出异邦的情景。康德虽然足未出户,却似乎漫游了环球,远涉了重洋,跨越了荒漠。多年后,他被选为彼得堡科学院院士,主要原因是他所写的地理方面的著作。

 

康德说过:“我不是为天才讲课,他们自己会给自己闯出道路的。我也不是为傻瓜讲课,为他们不值得花这么大的力气。我是为那些水平中等并想把自己培养成将来能胜任工作的人讲课的。”讲课时,他通常是从靠近自己的听众中选择一个对象,按此人的表情来判断自己讲课的效果。因此,教室中任何微小的紊乱都会打断他的思路。有一次讲课时,他的精力非常不集中,课讲得不如平时。事后他说,因为他的注意力受到前排正对他坐着的一个学生的干扰:这个学生的上衣掉了一颗扣子! 他的一个学生曾说:“他那灵活机智的谈吐,具有明白易懂、富于表现力和思想深刻的特点。这犹如晴天的闪电,他用这些闪闪发光的东西来点缀自己的言谈和讲课。他善于用通俗方式表达深邃的思想,使自己那些紧张而疲倦的听众从思辩的云端回到谙熟的大地。”             

 

康德矮小 (1. 57) 、瘦弱,淡黄色的头发,灵活聪明的蓝眼睛,高高的前额,文雅的举止,十分引人注目。他穿着打扮讲究入时。康德不欣赏时髦,认为那是好虚荣的表现;但他说:“做一个时髦的蠢人比做一个不时髦的蠢人要好。”熟悉康德的人都说他是一个善于交际和通情达理的人。他热爱自己十分繁忙的工作,也注意休息和消遣,善于把深入思考的学者风度同文质彬彬的举止结合起来。他说,“谁能保持青春,谁就是一个幸福的人……。”工作之余,他喜欢在咖啡馆或酒吧间消磨时间,打打台球,晚上也玩玩牌。有时他回家已是午夜。他坦承有一次喝得迷迷糊糊地连家都找不着了。

 

康德的工作日是从早晨五点钟开始的。午饭是他一天中唯一的一次饮食,非常丰盛,一直持续到四、五点钟。他从不单独吃午饭,常请朋友来家用膳。这样可以心情愉快,增加食欲。他从不拒绝人家的邀请,乐于到别人家里作客。他谈吐聪明机智、生动活泼,是社交场合的灵魂。他的一个朋友断言,“根据著作和讲义来认识康德的人只知道半个康德。这位智者在交谈中才完全吐露衷曲。”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知识变得越来越宽广,能够引人入胜地谈论任何题目。午饭后是散步的时间。回家后便料理家务,晚上用来阅读轻松读物 (报纸、杂志、小说),十点进入梦乡。

 

谈到友谊,他喜欢用一句谐语:“亲爱的朋友,朋友是不存在的。”其含义是:他十分珍视友谊,把友谊摆在爱情之上,认为友谊不仅包含爱情,还要求相互尊重;他一直在寻找这种友谊,有时他以为已经找到了,然而事实上他身边从来没有一个人能和他的精神兴趣完全一致。  

 

说到守时,康德是从教训中学到的。常居哥尼斯堡的英国商人约瑟夫. 格林是康德的朋友。格林务实,他教会康德严于守时。据传,一次他们说好第二天早上八时乘格林的马车到郊外旅行。第二天早上,八点的钟声一响,格林便乘上马车飞驶而去。在一座桥边遇到气喘吁吁的康德,竟然不顾康德的大声呼喊扬长而去。康德很快养成了守时的习惯。每天晚上他都在七时准时离开格林的住所。只要康德从格林家一出来,准是七点钟,可以用来对表。  

 

      康德一辈子独身。独身在哲学家中并不希奇,柏拉图、笛卡尔、洛克、莱布尼兹、休谟都没有结婚。心理学家说是康德对他母亲的崇拜,妨碍了他对别的女性的喜爱;但康德自己说:“当我需要女人对时候,我却无力供养她;而当我能够供养她的时候,她已经不能使我感到对她的需要了。”“男人如果没有女人便不能享有生活的乐趣,而女人没有男人则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看来,康德的独身实为环境所迫。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康德越来越相信独身使他走了运。        

 

教诫比遵循教诫容易。哲学史上说教与行为不一的例子比比皆是。康德也并不是任何情况都遵行道德的成规的。他有时很小气 ( 特别到了老年 ) ,有点怪僻、急躁、吝惜 (甚至在物质生活富裕的时候),不能容忍反对意见。为环境所迫,有时他也会耍滑头、使手腕。但总的说,他的行为与他在伦理学著作中所概述的那种内在自由人格的理想是相符的。

 

      他曾有机会到外地迁升,由于对改变自己的习惯的惧怕,他在哥尼斯堡终其一生。他曾被推选为大学校长,先后当选为柏林科学院院士、彼得堡科学院院士和西恩 (意大利) 科学院院士。康德于一八O四年二月十二日十一时逝世,享年八十岁。生前他表示,死后第三天安葬,尽可能从简,只需他的亲朋参加,遗体葬在普通墓地上。结果却是另一种情形。全城的人连续十六天来瞻仰遗容。灵柩由二十四个大学生抬着,随后是驻防军军官团和几千同胞的送殡行列。康德被葬在大教堂北侧的教授墓穴中。这是一座古老的建筑物,几年后就完全倒塌。一八0九年,它被拆除,在原地建筑起一个回廊,取名为“康德柱廊”。但柱廊到十九世纪末期就破残了。后来在墓地上盖了一座哥德式的小教堂。这个小教堂也没能久立。一九二四年,康德墓又重被翻修,才成为今天的样子。         

 

 

 

康德的先验哲学

 

      在康德的时代,认识论有两个哲学传统,即英国的经验主义 (Empiricism) 和欧洲大陆的唯理主义 (Rationalism)。前者认为人的一切知识皆从经验而来;后者却坚持,理性可以认识一切,凡不能用逻辑或科学证明的,都不可信。康德的认识论则在二者之间,另辟蹊径。

 

首先,他认为知识是从经验开始的,但知识并不是从经验起源的。也就是说,一切知识都开始于经验、却不局限于经验。康德以前的哲学都把人看作是知识的消极的容器;无法解释支离破碎的经验如何能变成系统的知识。康德主张人的意识在认识过程中的能动作用,从而解答了这个难题。除了经验外,人的知识还源于人自身固有的认识形式或能力;这种认识形式或能力是先天或先验 (在经验之前) 的。康德称这种先天的知识形式为“范畴”,如量 (单一性、多样性、总体性)、质 (实在性、否定性、限制性)、关系 (实体、原因、交互性),和样式 (可能性、存在性、必然性) ,等等。经验的知识是个别的、因而是偶然的;先天的知识则是普遍的、因而是必然的。在康德看来,知识是由两种原素产生的:人所经验到的东西是“原料”,是知识的可能性;这些“原料”需要被组织、分类,填到先天的范畴的结构、网眼中去,使之条理化、系统化而成为知识,这就是认识过程。先天的范畴是知识的必然性。康德相信,数学的原理具有先天性。一个饥饿的的婴孩会迳直地向奶瓶爬去。[29]  因为他 () 有先天的概念:两点之间,直线的距离最近!所以,单有经验并不足以产生知识。康德把自己的哲学称为先验哲学。

 

可是,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如果人不断地把自己的网眼、概念加诸于经验,岂不等于戴着有色眼镜看世界了吗?康德的回答是:是的;因此,人只能认识事物的现象,而不能认识事物的的本质或本身 (即他所谓的“自在之物”)。康德是启蒙时代的儿子,同时又超出了那个时代;他在高举理性的同时,也指出了理性的局限。他反对科学至上、理性至上。他提醒人们注意,有些领域是科学无法企及的。他断然否定自然神论用科学对神的存在、灵魂的不朽等自在之物的论证。

 

经验主义发展到最后,出现了休谟的怀疑论 (Scepticism)。休谟认为,人们按事件的先后秩序所归纳出来的因果关系只是人主观的设想;人经历到的只是一连串的印象,而不是事物的本质。人们对外界事物的认定,就像对因果关系的认定一样,只不过是人的理智的一种惯性活动罢了。他认为,外界事物的本质是不可知的。休谟的怀疑论引发了对以经验主义为基础的自然神论的质疑,极具挑战性。康德说,正是休谟将他从“教条昏睡症”中唤醒过来。[30] 但康德并没有完全否定经验的重要性。然而,他把世界分为能够认识的“现象”和不能认识的“自在之物”的观点,是一种不可知论的危险倾向。康德认为自己不是一个不可知论者。他热爱科学,关心事物的进步。康德强调,人们对自然界的经验,特别是关于它的秩序、恒定和和谐,就预设了一个因果律可以运作的世界。如果这个世界完全是随机和混乱的,人们就不可能归纳出任何因果关系。这样,康德就和休谟分道扬镳了。[31]

 

 

 

康德的理性宗教

 

     康德认为,道德是宗教唯一稳妥的基础。为了说明自然现象,他并不需要神;但当话题转到人的行为时,即使不到“没有神就寸步难行”的地步,“最高本质”的概念也是非常有益的。他认为,人的心中都有一个道德律,这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虽然他不能说明道德律从何而来,但他认为,人的行为的最根本问题就是道德的自律。他指出,任何行为都是受命式的,可分为两类。第一类叫假言命令,行为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被视为一种手段。第二类叫绝对命令或无上命令 (categorical imperatives),是仅仅为道德律所支配而尽的义务,不为任何别的目的,行为本身就是必须的。康德认为,只有后者才能称为道德。他在《道德形而上学根本原理》中说:

 

 

 

   一个善意之所以为善,非因它所履行、或所举的功效,也非因它的内容达成某些预定目的,而单是为了决意之故 -- 意思是,它本身便是善了;…… 纵使这个善意受到了逆境劣运的特殊阻碍,或如某种类似继母的虐待恶遇,以致缺乏力量,不能达成应有目的;即使它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而仍毫无成功,只徒然地剩下一个善意 ,它仍好比一块宝石保有其自身的光辉,在其本身具有全部价值而无亏。[32]

 

 

 

      基于道德,康德推论道:1) 幸福是每个人的欲望 (所需要的)2) 道德是每个人的责任 (义务)3) 把二者结合起来的就是最高的善;4) 这个“最高的善”是应该追求的,因为它是最高的善。所以,要将求幸福与尽义务结合起来,必须假设神的存在;由于没有人能在今生达到最高的善,故必须假定有来生,以便继续追求。这里,神的存在和灵魂的不朽是分别作为结合的“能力”和今生以外的“时间”而假定的。[33] 1789年,康德与造访的一位俄国文学家作了一次三小时的长谈。他说:

 

 

 

   现实是我们的裁决。人永远也不会完全满足已经得到的东西,而总是努力去获取。在我们追求我们还想要占有的东西的途中,死亡就会来到。即使把一个人所希望的全部给他,他也马上会感到这个全部并不就是全部。由于我们的愿望在今世还不能如愿以偿,我们就把希望寄托于来世。…… 当我们谈到来世的时候,这种可能性并不等于事实。但是知性在权衡各种情况之后,强令我们要相信来世。……

 

      但是在我们谈到我们的裁决、谈到来世生活等等时,我们就已经假定有一个永恒的创造性的理性的存在了,就已经假定一切都是为了某种目的而存在的,一切都托福于造物主。这是为什么?怎样做到?……        

 

      但是在这里最有智慧的哲人却承认自己愚昧无知。在这里,理性之火熄灭了,我们处于黑暗之中只有幻想在这个黑暗中奔驰,并创造出不寻常的东西。[34]

 

 

 

      这样,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完全推倒的东西 -- 人的自由、 神的存在、灵魂不朽等,却在《实践理性批判》中作为假设而被恢复过来。为此,德国悲观哲学家叔本华 (Schopenhauer, 1788 -1860 AD) 曾予以辛辣的嘲讽。他把康德比做在化妆舞会上向素不相识的美女献殷勤的人;舞会结束时,这位舞伴摘下假面具,原来是他的妻子!康德说要建立没有神的宗教只是一个假面具;假面具后面隐藏的,是一副司空见惯的宗教道德的面孔。但是,叔本华并不了解,对康德来说,宗教并不是道德的原因,而是道德的结果。康德的宗教哲学是直接和他的伦理学相连的。人类的能力不足以使人们将追求幸福的权力和他们的道德义务结合起来,故必须承认神是世界的统治者。无神论者会说,这纯属臆造。但康德是有宗教信仰的人,他说得要谨慎得多:“当人们说每个人都为自己创造了一个上帝时,其含义尽管可疑,但却决不应受责备。 ”[35]

 

      康德的理性宗教在当时有一定积极意义。首先,他将信仰植根于道德,强调人们要注重道德,听道,也要行道。其次,自然宗教是因“知”而信;理性宗教是因“行”而信。康德用道德的“行”来连结科学的“知”和宗教的“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时的自然主义与宗教的冲突和矛盾。[36]

 

 

 

康德的《圣经》观

 

      阿尔森. 古留加在《康德传》中,记录了康德对《圣经》的一些看法。

 

康德始终是以历史的观点来观察宗教的。康德论述道,恐惧产生了诸神,而诸神又设立了禁令;害怕触犯禁令、对已经犯下罪过的恐惧,  就产生了杀生以赎罪的思想。下决心自我牺牲的人,把自己比作神,这样就产生出受难的“圣子” (使徒) 的形象,他既是神,又是人。康德认为,人们的原始状态实际是无宗教状态,后来才有早期的尚未完善的宗教形式,即“神灵供奉”,可以用敬献祭物、遵守教规的方式求取上天的赐福。实质上,这是按“我给予你,你给予我”的原则进行的交易。第三阶段是理性信仰。理性的宗教是对善、对自己的道德潜能的纯真信仰,不带任何利益得失的杂质,不把责任转嫁给最高的力量,目的在于达到内心的完善。康德说,恐惧产生神,但是后来,他把良心也列为产生神的原因。正是良心才是宗教事业发展的主要调节者。康德认为,基督教是人类道德 -- 宗教发展的最高阶段。爱是从哪里来的?康德力图从历史上考察。爱不是上天的赠与,而是大地的赠与,是本能的变形。他把基督教作为一种道德原则、一种仁爱的纲领来接受。他把宗教的信条变成假设。“神是假设”,这是他草稿中的一句话。“神,并不是存在于我之外的东西,而只是我的思想。”康德对神始终是抱怀疑态度的,但他却不是一个反对神的人。[37]

 

      这样,在康德的眼里,《圣经》只是一个历史文献,没有什么权威可言。他认为,十条诫命是“强制性的诫律”,只专注事情的表面;摩西想要建立的只是一个政治团体,犹太人教不是宗教;基督教的产生意味着对旧约信仰的全部否定,“教会通史”是从基督教开始的。在新约中,耶稣基督的意义只在于“他以自己神圣的生和死提供了一个真正合乎神意的人道典范”。他否定神迹,断言把祈祷作为与神相交的手段的人“神经有点错乱”。他认为,“和约伯一起”是“犯了阿谀神的罪过”;为了表明自己对上天力量的敬虔而屈膝和跪拜,就如向神祈求一样,是违反人的尊严的。他反对去教会崇拜,反对宗教仪式。在《万物的结局》一文中,他嘲讽了《圣经》关于末日审判的思想。[38] 显而易见,除了一些关于道德方面的教训外,《圣经》中康德能赞同的地方已所剩无几了。

 

更有甚者,在《万物的结局》这篇文章中,康德与法国自由思想大声呼应。当时伏尔泰曾讽刺说,在摩西十诫中没有忘记有关修建厕所的指示。康德照伏尔泰的精神摹拟出一个关于人出现在大地上的《圣经》故事。在这个故事中,康德一反自己认真、严谨的作风,情节荒诞、用词粗俗污秽,亵渎《圣经》的用心是十分明显的。[39] 鉴此,康德遭到普鲁士国王的严厉申斥 (以私人信件的方式)。康德在回信中,除保证今后不再公开发表有关宗教的意见外,他还为自己辩解说,他是非常尊重基督教的。但是,白纸黑字,怎能涂抹掉?这是康德在自己的历史上写下的不光彩的一笔。

 

康德作为一位有深远影响的思想家、哲学家,其是非功过,可圈可点,自有评说,不是本书的议题。但是,如果要把康德冠以“一个真诚的基督徒知识分子”、“实际卫护了基督教的忠义之士”之名,[40]    笔者就有异议了:康德是一个真正的基督徒吗?他所卫护的宗教是基督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