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比喻的历史

奥斯邦指出,教父时期和中世纪时期,比喻的基本解释法为寓意法。比喻的每一部分都被重新解释,赋予灵意,以描绘基督教的真理。愈到后期,对细节愈加考究。[i] 到了中世纪,则用“四层诠释法”:每一个比喻或一段经文,都要找出历史、灵意、道德、类推这四层意思(参见本书第一章)。下面是俄利根和奥古斯丁灵意解释比喻的两个例子。

一个灵意解经的例子是俄利根(Origen)对十个童女的比喻的解释。他说那五个聪明童女所拿的灯代表五种天生触觉,必须适当地使用调整;油代表对话语的教导;卖油的代表教师;油价代表坚韧不屈。同样,这种解释是任意武断的,因为《圣经》中没有一处显示这比喻应如此解释。[ii]

奥古斯丁对“好撒玛利亚人”这个比喻的解释,更在细节中寻找灵意:[iii]

有一个人从耶路撒冷下到耶利哥去 = 亚当

耶路撒冷 = 天上的和平之城

耶利哥 = 月亮,象征亚当终将会死亡

强盗 = 魔鬼及其使者

剥去他的衣裳 = 即夺去他的永生

打他 = 说服他犯罪

半死 = 就人的生命来说,他还活着,但灵性死了,所以是半死

祭司和利未人 = 祭司的职分和旧约的事奉

撒玛利亚人 = 意指守护者,所以是基督本人

包扎他的伤处 = 意指把“罪的辖制”捆绑起来

= 美好的盼望所带来的安慰

= 劝勉人在灵里火热工作

牲口 = 基督道成肉身的肉体

旅店 = 教会

第二天 = 复活之后

两钱银子 = 对今生和来生的应许

店主 = 保罗

对于今天的读者,恐怕很难想象,像奥古斯丁这样博学聪明、思想深刻的教父,竟会如此解释这个比喻。对奥古斯丁的灵意解释,费依和史督华评论道:

这一切或许新奇有趣,我们却可以肯定这并不是耶稣的意思。毕竟,这比喻的上下文清楚地显明所讲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谁是我的邻舍?),而不是神与人的关系;此外,我们无法想象耶稣会用这种愚笨的方式来预言教会和保罗的事。[iv]

宗教改革时期,改教家们虽然拒绝寓意法、主张字义解释,但在解释比喻上,却不一致。马丁路德对“好撒玛利亚人”比喻的解释,大致仍按教父的说法;加尔文则拒绝这样的解释,不主张赋比喻以灵意。但是,奥斯邦指出,“直到十九世纪下半叶之前,加尔文的呼声显得很寂寞。许多牧师书架上仍有特仁慈(Richard Chenivix  Trench)的《我们主的比喻注解》(Note on the Parables of Our Lord, 1841)一书,其中仍是采用俄利根和奥古斯丁的路线。”[v]

奥斯邦继续指出,现代对比喻的研究始于朱立策(Adolf Ju/licher)的《耶稣的比喻》(Die Gleichnisreden  Jesu1888)。他主张比喻只有一幅图画,只教导一个要点;比喻不是寓意故事,不能作灵意解。陶德(C.H. Dodd)的《天国的比喻》(The Parables of the Kingdom1966)更主张,比喻必须从耶稣的生平和教导、尤其从对天国的教导来解释。这些书的影响至今仍很大,朱立策的观点仍被许多人接受。只不过,对他们过分强调一个比喻只有一个重点以及对比喻与寓意故事的生硬划分,学者提出了除了修正。再者,朱立策属于十九世纪的自由派,他的倾向是将比喻道德化,不重视其中的末世要点,将耶稣讲道中充满活力的国度重点,转变成关于道德的纯粹的人文主义,必须被修订。[vi]

奥斯邦认为,最佳的解释比喻的方法是,同时注意到比喻的历史和文学的层面。过于强调比喻的“背景”或“处境”,会贬低比喻的故事层面;而过于着重比喻的美学和文学,将悲剧或喜剧等文学模式应用到比喻上,比喻就会失去推动听众作决定的力量。比喻毕竟不属于美学或诗歌,它们不能与社会情景脱节。所以,奥斯邦主张,每一个比喻都要按它在书卷中的上下文来解释。[vii]

 




[i] Grant R. Osborne著,《基督教释经手册》,刘良淑译(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1999年),第337页。

[ii] Roy B. Zuck著,《基础解经法》,杨长慧译(香港:宣道出版社,20012版),第266页。

[iii] 参见:G. Waldemar Degner著,《释经学的理论与实践》,刘秀珠译(台湾新竹:信义神学院,1998年,第237-238页;Gorden D. Fee and Dougla Stuart, 《读经的艺术--瞭解圣经指南》,魏启源、饶孝榛译(中华福音神学院出版社,1999年),第162-163页。

[iv] Gorden D. Fee and Dougla Stuart, 《读经的艺术--瞭解圣经指南》,魏启源、饶孝榛译(中华福音神学院出版社,1999年),第163页。

[v] Grant R. Osborne著,《基督教释经手册》,刘良淑译(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1999年),第337页。

[vi] Grant R. Osborne著,《基督教释经手册》,刘良淑译(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1999年),第330337-338页。

[vii] Grant R. Osborne著,《基督教释经手册》,刘良淑译(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1999年),第330338-3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