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創世記》第一章∼第三章

創一:1 和創一:2 之間有時間間隙嗎?

「起初神創造天地。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創一:1-2)

有人主張,創一:1 是上帝的第一次創造,創一:2 是上帝的再創造,所以,這兩節經文之間有漫長的時間間隔。這種觀點被稱為「間隔論」(the gap hypothesis)或「重造論」(the recreation theory the ruin-reconstruction hypothesis)。

「間隔論」可追溯到主後十七世紀。荷蘭抗羅宗神學家伊皮斯科比烏(Simon Episcopius,1583-1643AD)想確定撒但墮落的時間,率先提出此觀點。但此假說的創立者和宣導者應該是蘇格蘭神學家錢莫士(Thomas Chalmers,1780-1847AD)。二十世紀初,藉著美國的牧師兼律師司可福(Cyrus Ingerson Scofield,1843-1921AD)所編注的《司可福串注聖經》(The Scofield Reference Bible),「間隔論」得以廣泛傳播。直到 1970 年代,仍有學者著書支持「間隔論」。[1]

「間隔論」的立論與依據

「間隔論」主張:創一:1 是上帝的第一次創造;由於撒但的犯罪、墮落,上帝的懲罰使地變成「空虛混沌,淵面黑暗」;上帝在此基礎上重新建造。所以,在創一:1 與創一:2 之間,有一段漫長的時間間隔(the gap);不過,間隔期有多長,則無法確定。

「間隔論」的主要依據如下:

1) 主後十八世紀和十九世紀初葉,地質學家和古生物學家發現,有些地層被扭曲、翻轉(老地層覆蓋在新地層上面),有的地層甚至被挪移;火山爆發和地殼板塊的擠壓、碰撞;許多生物物種的突然絕滅;等等。這些現象與上帝的仁慈、大能不協調,似與受造物的悖逆、犯罪有關。

2) 創一:2 的「空虛混沌」的原文是兩個希伯來文的名詞 tōhû bōhû;在聖經中 tōhû 單獨出現過多次,但 tōhû bōhû 聯在一起出現,或在同時在一節經文中出現,在舊約《聖經》 中只有三次,除創一:2 外,另兩處是:「耶和華必將空虛的準繩,混沌的線鉈,拉在其上。」(賽卅四:11b),和「先知說:『我觀看地,不料,地是空虛混沌;我觀看天,天也無光。』」(耶四:23)[2] 聯繫上下文,在後兩處經文中,「空虛混沌」或「空虛」 與「混沌」都是負面的,與人犯罪有關。此外,先知以賽亞說: 「創造諸天的耶和華,製造成全大地的神,祂創造堅定大地,並非使地荒涼(tōhû),是要給人居住。」(賽四十五:18) 因此,創一:2 中的「空虛混沌」和「黑暗」不是上帝的創造,而是罪惡帶來的後果。

3) 支持「間隔論」的人認為,創一:1 中「神創造天地」的「創造」的原文是 bārā  ́,是從無到有的「創造」;而「因為六日之內,耶和華造天、地、海,和其中的萬物」(出二十:11)的「造」的原文是`āsāh,是「重新建造」。

4)「地是空虛混沌」中的「是」的原文字是動詞 hāyâ;「間隔論」的支持者中,有學者稱,這個動詞在舊約《聖經》中出現過一千多次,大多是「變成」之意,只有二十幾次是「是」的意思。[3] 因此,「地是空虛混沌」應是「地變成空虛混沌」,即,第一次創造已被上帝的懲罰摧毀。

「間隔論」值得商榷之處

1)「空虛」(tōhû)和「混沌」(bōhû)是押頭韻的同義詞(alliterative synonyms),是可以通用或互換的。[4]《和合本》把tōhû譯為「空虛」,《思高本》和《現代中文譯本》卻譯為「混沌」,《呂振中譯本》則把它譯為「沒有定形」。

「空虛」(tōhû)一詞在舊約出現多次,基本意思是「虛空」 (伯廿六:7)、「虛無」(撒上十二:21;賽廿九:21)、「荒涼」(申卅二:10;伯六:18)。耶和華「創造、堅定大地,並非使地荒涼(tōhû),是要給人居住」(賽四十五:18),tōhû 可看著與「有人居住」相對映,意指無人居住的荒蕪、不毛之地。

「混沌」(bōhû)的中文意思是「不分明」、「界限不清楚」;如上所述,該詞的原文 bōhû 在《聖經》中只出現過三次,而且都與 tōhû 聯用,其基本意思可能也是「空無一物」。《和合本》將它譯為「混沌」,可能是受到英譯本和七十士譯本的影響。總之,「空虛混沌」最基本的意思是「荒蕪」,「不適合人居住」。[5]

「空虛混沌」是描述一種狀態,它的成因要根據上下文來判斷。聯繫上下文,賽卅四:11、耶四:23 兩處的「空虛混沌」都與上帝的審判有關,都是負面的。但是,創一:2 的「空虛混沌」的上下文沒有提到受造物的犯罪,連一點暗示都沒有。所以,不能因為前兩處經文的「空虛混沌」與罪有關,就推論此處的「空虛混沌」一定是撒但犯罪的結果,而不是上帝的創造。

創一:2 中,「淵面」(tehôm),基本意思是「深淵」(伯廿八:14;賽五十一:10)、「深水」(出十五:5;結廿六:19)、「深洋」(詩卅三:7,一四八:7),就是包圍著地球的大水。[6]「淵面黑暗」的意思是:在大水之上,是一片黑暗。《聖經》中,「黑暗」常與「罪惡」、「審判」、「死亡」連在一起,是「邪惡」的象徵;但這卻不是「黑暗」的惟一意思。「黑暗」也可能是上帝創造的一部分。上帝曾宣告:「我造光,又造暗;我施平安,又降災禍;造作這一切的是我耶和華。」(賽四十五:7)

上帝在第一天造了光以後,「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開了。神稱光為『晝』,稱暗為『夜』。有晚上,有早晨,這是頭一日。」(創一:4-5)「晚上」的基本特徵就是「黑暗」。約伯論及上帝創造大海時說:上帝「用幽暗當包裹它的布」(伯卅八:9)。詩人也說:「祂以黑暗為藏身之處,以水的黑暗,天空的厚雲,為祂四圍的行宮。」(詩十八:11)。[7]「黑暗」的含義,是正面還是負面的,根據上下文才能確定。

2) 創一:1 的「創造」(bārā  ́)這個字本身不明確含有「從無變有」的意思;但在《聖經》中,它的主語大都是上帝自己。[8] 此處的上下文提到上帝只是用祂的話語創造,沒有提及任何材料;因此,這似乎賦予了創一:1 中的 bārā「從無變有」的含義,是任何受造物不能相比的。但是,bārā  ́還有其他含意,比如,它有時指造出「嶄新」的事物。《創世記》第一章的後半部分記載:第五天「神就造出大魚和水中所滋生各樣有生命的動物」(創一:21a);第六天「神就照著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照著祂的形象造男造女」(創一:27)。《聖經》沒有提及上帝是怎樣造的水生生物,但清楚說明第一個人亞當是上帝用塵土造的(創二:7),不是「從無到有」的創造。但是,「神就造出大魚」和「神就照著自己的形象造人」兩節經文的「造」的原文都是 bārā  ́。可能的一個理解是,水生生物是上帝在六天的創造中,首先創造的能活動的生物,而人更是祂的嶄新創造。[9]

希伯來字 ‘āsāh 是舊約《聖經》的常用動詞,其主語有時是上帝 ,有時是人;常被譯為「作」、「行」、「造」、「製造」、「建造」、「創造」、「遵行」、「施行」,等等,沒有「重新建造」 的含義。[10] 而且,在一些平行經文中,bārā  ́和` āsāh 似乎是被當作同義詞、被交替使用的。比如:

「神賜福給第七日,定為聖日,因為在這日神歇了祂一切創造(bārā ’)的工,就安息了。」(創二:3)

「因為六日之內,耶和華造(‘ āsāh)天、地、海,和其中的萬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華賜福與安息日,定為聖日。」(出二十:11)

這兩節經文的「創造」和「造」都是指上帝的六天創造,但創二:3 使用 bārā  ́,出二十:11 卻使用` āsāh[11] 又如:

「祢,惟獨祢,是耶和華。祢造(‘ āsāh)了天和天上的天,並天上的萬象,地和地上的萬物,海和海中所有的,這一切都是祢所保存的;天軍也都敬拜祢。」(尼九: 6)

「創造(bārā ’)諸天,鋪張穹蒼,將地和地所出的一併鋪開,賜氣息給地上的眾人,又賜靈性給行在其上之人的神耶和華,祂如此說:⋯⋯」(賽四十二:5)

這兩節經文論及神創造天、地、海和萬物,應該指上帝的六天「創造」;同樣,《聖經》的作者分別使用了 bārā  ́及 `āsāh[12] 可見,bārā  ́與`āsāh 的含義的差異不是絕對的,不宜用以推論是「第一次創造」或「重新建造」。

3) 有學者指出,「地是空虛混沌」(創一:2)中的「是」的原文字是動詞 hāyâ,一般應解讀為「是」;當 hāyâ 後面的名詞有前置詞 le 時,hāyâ 可被解讀為「成為」、「變作」。但是,創一:2 中,hāyâ 後面的名詞沒有前置詞 le,故應解讀為「是」。 [13] 不過,對這一觀點,學者的意見似不完全相同。《和合本》、 《思高本》、《新譯本》等中文譯本,都將創一:2 hāyâ 譯 為「是」;英王欽定本(KJV)、美國新標準修訂版(NRSV)、 猶太研讀本聖經(Jewish Study Bible),也將 hāyâ 譯為「是」(was being);但是,華人信徒廣為使用的新國際版(NIV)雖將hāyâ 譯為「是」(was),但同時又加了一個註:「或可能『成為』(or possibly became)」。

4) 有學者指出:科學研究發現,火山活動、地殼板塊擠壓、 碰撞,並非只造成災難、破壞,它們在提供地球上的生物的生存條件方面也有積極作用。[14]

對「間隙論」的評估

「間隙論」的長處是:

1) 相信《創世記》第一章關於神的六天創造是真實的歷史。

2) 努力按字義解釋《聖經》經文。

3) 有較強的護教意識。在「間隙論」問世的十八世紀中葉,正是進化論崛起的時候。按照「間隙論」,進化所需要的時間都可以塞到創一:1 和創一:2 之間,這就緩解了《聖經》與進化論的張力。司可福說:「把化石交給遠古的創造,科學與《創世記》的宇宙起源論述沒有衝突。」[15] 德克(Finis Jennings Dake)在他編寫的《德克注釋聖經》(Dake's Annotated Reference Bible)中也寫道:「當人們最後同意了地球的年齡後,把很多年(超過歷史的 6000 年)置於《創世記》一章 1 節與一章 2 節之間,《創世記》和科學就沒有衝突。」[16]

間隙論」的短處:

1)「間隙論」的短處是缺乏強有力的《聖經》依據。

2) 護教是必要的,但必須立足於嚴謹的釋經。《聖經》不是科學著作。過分強調《聖經》與科學的協調,容易誤解《聖經》,是不足取的。

結論

創一:1 與創一:2 之間,看不出有時間間隔。「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可以理解為是上帝創造的一部分,是上帝的創造的一個階段。「祂創造堅定大地,並非使地荒涼,是要給人居住。」(賽四十五:18) 所以,當大地的一切條件都預備妥當後,上帝最後才造了人。

有人也許會質疑:全能的上帝為甚麼不一下子就把地造好呢?答案是:不知道。因為,人們同樣可以問:上帝完全可以在一瞬間造好天、地、萬物,為甚麼卻要用六天呢?新約《聖經》 記載,主耶穌醫治病人時,所用的方法也不盡相同。比如,主耶穌醫治瞎眼的人:有時,主耶穌對瞎眼人說:「你去罷;你的信救了你了。」病人的眼立即能看見了(可十:51-52);有時,祂用手摸病人的眼睛,他們的眼就開了(太九:27-30); 有時,祂用唾沫和泥抹在病人眼睛上,要病人到西羅亞池去洗,一洗就能看見了(約九:6-7);有時,祂會吐唾沫在病人眼睛上,並按手在他身上,使病人有了模糊的視力,然後再按手在他眼睛上,使他的視力完全(可八:22-25);等等。我們的上帝是無所不能和憑己意行萬事的。作為渺小的受造物,我們沒有權力置疑造物主的行為,更不可能規範造物主的行為。

在上帝的創造週中,「一天」是多長時間?

這是一個貫穿教會歷史的古老的議題,而且至今沒有共識。 有關的文章、書籍繁多,涉及的面很廣。在此,筆者僅簡要地 介紹目前在福音派內部最為流行的三種觀點,並予以評估。

字義解釋
「字義解釋」(Literal Interpretation)又稱「太陽日解釋」 (Calendar-Day Interpretation)。它主張:創造週是上帝創造天 地萬物的真實歷史記述;上帝按第一天至第六天的順序創造; 每一天是廿四小時。這是猶太人和基督教會的主流觀點。
「字義解釋」的依據:
1)這是按字義解經所得到的最自然、最平白的解釋。
2)雖然「天」或「日」的希伯來字「yôm」(單數)在《聖 經》中可表示不同的時間跨度,但聯繫上下文就可以區分。比 如,「神稱『光』為晝(yôm),稱暗為『夜』。有晚上,有早 晨,這是頭一日(yôm)。」(創一:5)在這節經文中,第一 個「yôm」,指白天(晝);第二個「yôm」,包括白天和晚上。 「創造天地的來歷,在耶和華神造天地的日子(yôm),乃是這 樣。」(創二:4)在這節經文中,雖然「日子」用的是單數名 詞yôm,但聯繫《創世記》第一章,上帝的創造歷時六天,所以, 這裏的 yôm 是幾天。[17]
3)有學者統計,在《聖經》中,當「yôm」與「一」、「二」 等數字聯用,或與「有晚上,有早晨」聯用時,都是指廿四小時。 所以,創造週的每一天也應是廿四小時。[18]
4)「當紀念安息日,守為聖日。六日要勞碌作你一切的工, 但第七日是向耶和華 ― 你神當守的安息日。這一日你和你的 兒女、僕婢、牲畜,並你城裏寄居的客旅,無論何工都不可作; 因為六日之內,耶和華造天、地、海,和其中的萬物,第七日 便安息,所以耶和華賜福與安息日,定為聖日。」(出二十:8-11)這是以色列人出埃及、進迦南途中,耶和華上帝在西奈山 向他們頒佈的「十條誡命」中的第四條:守安息日(星期六)。 守安息日是守廿四小時;可見,創造週的第七天是廿四小時, 那麼,創造週的每一天也應解讀為廿四小時。
「字義解釋」的難點:
1)在第一日,上帝已經創造了光;而且,把光、暗分開了。 這說明,太陽不是惟一的光源。何況,上帝就是光(約壹一: 5a)呢!地球上的一天是廿四小時。因為地球在繞太陽公轉的 同時,又以廿四小時轉一圈的速率自轉。可是,耶和華上帝在 第四日才造了太陽(「大的大光」):「於是神造了兩個大光: 大 的 管 晝 ,小 的 管 夜;... ... 有 晚 上 ,有 早 晨 ,是 第 四 日 。」( 創 一: 16-19)太陽的功用是「分晝夜,作記號,定節令、日子、年歲」 (創一:14)。那麼,人們今天面對的問題是:在太陽尚未受 造的頭三個創造日,怎麼可能是廿四小時∕天的太陽日呢?
有的「字義解釋」的支持者回應說,耶和華上帝在第一天 就造了光:「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這是頭一日。」 (創一:3-5)這光可能就是太陽的光,即,太陽可能在第一天 就存在了;只是,在直到第四天,太陽才顯露出來,可以從地 球上看見。所以,頭三個創造日也是廿四小時∕天。如果真是 這樣,當然也講得通。但是,就必須把「神造了(`āsāh)兩個 大光」解讀為「神顯露出兩個大光」,這恰恰違背了「字義解釋」 所堅持的按字義釋經的原則。
2)按照創造記錄,「神就照著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照著 祂的形象造男造女。......神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有晚上, 有早晨,是第六日。」(創一:27-31)上帝是在第六天造的男人和女人。對照《創世記》第二章,神首先造了男人(創二: 7),然後造了女人(創二:22)。也就是說,在男人受造和女 人受造之間發生的一切事情(創二:7-22)都應在第六天:神將 男人安置在伊甸園,使他修理看守(創二:15);神把所造的 野地的各樣野獸和空中的各樣飛鳥都帶到那人面前,讓他與牠 們為伴,並為牠們起了名字(創二:19-20a);那人在一切活物 中尋找,卻沒有遇見自己的配偶(創二:20b);神讓那人沉睡, 取他一條肋骨造了女人(創二:21-22)。
上帝是無限、全能的;但人是有限、有所不能的。僅僅為所有飛禽走獸命名這一項任務,那人就是不吃、不喝、不睡覺,也難以在廿四小時內完成。因此,第六天長於廿四小時,是合 理的推斷。[19]
3)與頭六個創造日不同的是,創造週的第七日沒有「有晚 上,有早晨」這一短語。奧古斯丁認為,「第七日尚未完成」。 新約《聖經》記載,當主耶穌在安息日醫治了一個癱子而被控 告犯了安息日律法(約五:1-16)時,主耶穌對逼迫祂的猶太人 說 :「 我 父 作 事 直 到 如 今 , 我 也 作 事 。 」( 約 五 : 1 7 ) 按 邏 輯 推 理 , 主耶穌是說:因為聖父在安息日作工,所以聖子耶穌有權柄在 安息日也作工;上帝的安息日標誌上帝的創造的完成,但上帝 仍在做工。如此看來,主耶穌似乎沒有把創造週的第七日解釋 為廿四小時。[20]
4)按照《創世記》第一章,上帝在第六天創造了包括恐龍 在內的「地上各樣的活物」和人(創一:28)。如果創造週的「天」是日曆天,那麼,恐龍和人應是在廿四小時內先後被造的, 是同時生活在地球上的。按照古生物學和地質學,陸上的恐龍 已在中生代的白堊紀(Cretaceous)和新生代的第三紀(Tertiary)的交接期(距今約 6500 萬年)的生物大絕滅中絕滅。至今沒有 發現任何人與恐龍共存的證據。

「天/時期」解釋
「 天 ∕ 時 期 」 解 釋(` Day-Age ́Interpretation) 主 張: 創 造週是神的創造的真實記錄,是按第一天到第六天的順序進行 的;但是,創造週的「天」的時間跨度不確定,不一定是廿四 小時,可能代表多日,多年,多個世紀,甚至是地質學上的一 個地質時期(age);創造週中相接的天之間可能有重疊。美國 一些著名的基督教保守派神學家,如賀治父子(Charles Hodge 1797-1878&ArchibaldAlexander1823-1886),華飛德(Benjamin Breckinridge Warfield 1851-1921),巴斯威爾(J. Oliver Buswell 1895-1977),海瑞斯(R. Laird Harris 1911-2008),博義斯(James Montgomery Boice 1938-2000)等,都是此種解釋的支持者。[21]

「天∕時期」解釋的依據:
1)太陽第四天才被造,所以,頭三個創造日的本質很難理 解,不應該是廿四小時∕天的太陽日。
2)創造的第七日沒有「有晚上,有早晨」的時間定界,不 應是廿四小時。
3)先知摩西對神說:「在祢看來,千年如已過的昨日,又 如夜間的一更。」(詩九十:4)使徒彼得勸勉基督徒說:「親 愛的弟兄阿!有一件事你們不可忘記,就是主看一日如千年, 千年如一日。」(彼後三:8)時間是上帝創造的;上帝又在時 間中創造。上帝的時空觀與人的時空觀不相同。此外,按人的 習 慣 ,談 到「 一 天 」時 ,總 是 從 早 晨 開 始 ,說「 有 早 晨 ,有 晚 上 」;而上帝論及創造天時,卻恰恰相反,是從晚上開始:「有晚上, 有早晨。」這本身就隱藏著創造的奧祕。[22] 所以,創造天不宜 解讀為廿四小時∕天的太陽日。
4)按照《聖經》的用法,「yôm」(單數)可以表示一段 時間,不一定是廿四小時。除了創二:4 是表示「六天」外,多 處是表示一段時間,如,「年間」、「年日」、「日子」:「以 色列王比加年間」(王下十五:29),「我們所盼望的日子」(哀 二:16),上帝「發怒的日子」(哀二:21),等等。[23]

「天∕時期」解釋的難點:
1)按照《創世記》第一章的記載,上帝首先創造了綠色的 和有花的植物(第三天),其次創造了太陽(第四天),然後 創造了昆蟲(第六天)。如果一個創造天等同與多年甚至一個 地質時期,那麼,夜間的時間一定很長;綠色植物長期不見陽光, 怎麼行光合作用呢?如果第三天與第六天之間相隔很多年,需 要靠昆蟲傳播花粉的蟲媒植物怎麼能繁衍、生存下去呢?當然, 如果前後相接的創造天之間有重疊,這個問題就不存在了。但 是,「前後相接的創造天之間有重疊」的觀點,並無經文依據。
2)如果一個創造天的時間跨度相當與一個地質時期,似乎能緩解《創世記》與天文學、古生物學、地質學等自然學科的
張力;其實不然。因為創造的順序與自然學科認定的順序是格 格不入的:[24]

《聖經》的創造記錄
地球的存在先於太陽、眾星 生命首先被造在陸地 先有植物,後有太陽 先有鳥類,後有爬行動物
「架構」解釋
自然學科的認定
太陽、眾星的存在先於地球 生命最先始於海洋 先有太陽,後有植物 先有爬行動物,後有鳥類
1.《創世記》第一章~第三章 日」中用的是數詞,而不是序數詞,有詩體的形式。[27]
3)有學者注意到,創造週的經文精心運用了象徵性的數字: 十、三、七。比如,在這段經文中,「神說」出現了十次:其中, 三次關乎人類,其餘七次關乎其他受造物;「各從其類」出現 了十次;「神看著是好的」出現了七次;等等。這顯示此段經 文的結構是經過慎密組織的。[28]
4)六個創造日含有兩組「三日」的強烈對稱: 或者,頭三天的創造是分離之工,建立居所,後三天的創
「架構」解釋(Framework Interpretation)亦稱「文學」解 釋(Literary Interpretation),是近數十年開始流行的解釋。這 個解釋主張:創造日是普通的太陽日(廿四小時∕天),但這 七日是包含在一個比喻性的整體之內的;創造週的記載是真實 的歷史,但其文體是「半詩體」與「半散文」的合併體,不宜 完全按字面來解讀;創造記錄的要點是創造與上帝的關係,及 創造對人類的意義,而不是創造的時間和機制,故此,創造記 錄的順序可能不是按時間,而是按主題安排的。[25]

「架構」解釋的依據:
1)有學者指出,雖然創造的記錄中找不到希伯來詩章的韻 律,但讀原文能體會到字句的旋律,讓人聯想到「讚美詩」的文體。[26]
2)艾基新(Gleason L. Archer)指出,在希伯來文中,有 定數的名詞通常與定冠詞相連,只有詩體式的希伯來文才把定 冠詞刪除;而六個創造日都沒有定冠詞,如,yôm  ́ehād,應譯 為「 一 日 」(day one), 而 不 是 hayýôm harison( 第 一 日,the first day);yôm seni, 應譯為「二日」(a second day),而不是 hayýôm hassenî(第二日,the second day); 等等。也可說是,「六日」中用的是數詞,而不是序數詞,有詩體的形式。[27]3)有學者注意到,創造週的經文精心運用了象徵性的數字: 十、三、七。比如,在這段經文中,「神說」出現了十次:其中, 三次關乎人類,其餘七次關乎其他受造物;「各從其類」出現 了十次;「神看著是好的」出現了七次;等等。這顯示此段經 文的結構是經過慎密組織的。[28]
4)六個創造日含有兩組「三日」的強烈對稱: 或者,頭三天的創造是分離之工,建立居所,後三天的創造是裝飾之工,充滿居民;

第一日光被造 第二日天空被造和水被分隔 第三日旱地和植物被造
第四日光體被造 第五日飛鳥和水生生物被造 第六日陸生動物和人被造
頭三天創造的是無生物或不會移動 的生物,後三天創造的是會移動的生物,如經文所總結的:「天 地(頭三日的創造)萬物(後三天創造充滿天地之物)都造齊 了。」(創二:1)第三日創造的植物既是不會移動的受造物, 卻是地球最早的居民。植物的繁殖,成為動物的食物,從而開 始了第二系列(後三天)的創造。按這樣的架構,太陽和星體 的受造被置於第四天,介於兩組創造系列之間,是符合邏輯的, 與創造的實際順序無關。[29]
5)有學者主張,創一:1 ~二:3 和創二:4 ~三:24 是 兩個創造記錄;而這兩個創造記錄之間有難以調和的不一致。 比如,第一個記錄說上帝先造植物,後造人,第二個記錄卻說 上帝先造人,後造植物;第一個記錄說上帝已經造了植物,第 二個記錄卻稱因為沒有水、無人耕種,所以還沒有植物生長。他們認為,這表明,創造週的記錄,不宜完全按字面解讀。[30]

「架構」解釋的難點:
1)「架構」解釋認為創造記錄的文體是詩章和散文的合併 體,那麼,如何區分哪些經文是散文、應按字面解讀,哪些是 詩章、不能按字面解讀呢?
2)按照「架構」解釋,創造記錄有兩組「三天」的強烈對稱, 因而主張這個記錄是精心的藝術編排,而不是按創造的順序的 實際記載。但這種推理是值得商榷的:先造架構、空間,後造 萬物充滿其中;先造居所,後造居民;這是很合邏輯的。所以, 六天創造的記錄,可以既是上帝創造的實際順序,又是最雄偉 的藝術史詩。
3)許多學者指出,《創世記》第一章的創造的完整記錄, 是《創世記》第二章的背景;第二章的重點,是描述人及他的 生活環境。比如,「野地還沒有草木,田間的菜蔬還沒有長起來, 因為耶和華神還沒有降雨在地上,也沒有人耕地。」(創二:5) 這是耶和華創造植物以後,一些地區的情形,並不是說耶和華 還沒有創造植物。因為,耶和華創造了植物,並不表示植物覆 蓋了地球每一個地方,也不意味著菜蔬會自動地在任何地方生 長。有雨水的地方,才有草木;有人耕種的地方,才會長菜蔬。 如果耶和華還沒有創造植物,降雨之地,也不可能有草木;人 努力耕地,也不可能長出菜蔬。筆者曾寫道:
底本說把《創世記》第一章和第二章分別劃入 P 來源 (寫於被擄或被擄後期)和 J 來源(寫於主前第九世紀),
認為這兩章關於創造的平行記載是彼此衝突的:第一章說
人最後被造,而第二章的創造次序則是人(二:7)、植 物(二:9)、動物(二:19)和女人(二:21-25)。然而, 這種觀點是很膚淺的。其實,這兩章的記載不是衝突的而 是互補的。第一章是創造的梗概,第二章則詳述人的受造 和人生活的環境伊甸園;第一章是年編式的,第二章是論 題式的。第二章介紹了亞當與夏娃、伊甸園、分別善惡的 樹、和神在恩典中與亞當所立的「工作之約」(Covenant of works),乃是為第三章的人的墮落作鋪墊。古代近東 的碑文也展示類似的文學風格:首先簡扼地稱揚統治者的 英勇行為,繼而詳細記述特別的勝利。所以,《創世記》 第二章並不是創造過程的記錄,因為神不可能在創造人的 居所之前就先造人;同時,一個真正的創造記錄也不可能 遺漏記述太陽、月亮、星宿、地球和海洋被造過程。[31]
《創世記》第一章和第二章的記載並沒有衝突、矛盾,故 無須用「架構」解釋來協調。

對三種解釋的評析
一、各個解釋的長與短
「字義」解釋按希伯來文的「yôm」(天,日的單數)自身 的意思,以及當它與「一」、「二」等數詞連用時在其他經文 中的意思,把上帝六天創造中的一天解讀為廿四小時∕天的太 陽日,是符合「文法-歷史」解經法的字義解經原則的。按這 樣的解讀,神是在一百四十四小時內創造了天地、萬物和人的, 就斷然拒絕了一切形式的進化的觀點。面對科學主義高漲、進 化論廣為流行的現實,堅持「字義」解釋,表現出對上帝的話
語的忠貞和持守真道的勇氣。 但是,我們最看重的,不僅僅是「文學觀念」(Literalistic
sense)的字義,即,文本最自然的意思,而是「釋經觀念」 (hermeneutical sense)的字義,即,《聖經》作者想對讀者表 達的意思,[32] 要較準確地把握經文的「釋經觀念」的字義,除 了明瞭部分字、句、短語的意思外,還必須縱觀相關經文的意 思。因此,單按帶有數詞的「yôm」在《聖經》用法,就推斷創 造週的頭三天、第六、七天也是日曆天,就顯得牽強了。
「天∕時期」解釋考慮到上帝與人的不同時空觀,主張創 造天的時間長度不確定。它的長處是不把太陽受造前的頭三個 創造日解讀為日曆天。但是,如果把創造週的一天等同於一個 地質時期,不僅會面臨許多難處,而且也化解不了創造記錄與 自然學科觀點的張力。
「架構」解釋是近數十年開始在福音派流行的觀點。筆者 以為,「架構」解釋的最大優點是突出了創造記錄的神學信息。 創造記錄的重點不是創造的時間或機制。創造記錄的兩個高潮 是人類受造和安息日;人類是創造之工的冠冕,安息日是創造 之工的目的。人類的本質不在於工作。作為有上帝的形象的人, 只有當他們仰望造物主,並與之建立神聖、親密的關係時,才 能找到人生的意義,才能真正進入安息。[33]
「架構」解釋強調,創造記錄是藝術編排,並非按創造的 實際順序記載。這樣可以解決一些釋經難題。比如,如果太陽 不是第四天、而是在第一天受造,就化解了是否有「無太陽的 太陽日」的爭論了;日、月、星辰比植物晚受造,也不成問題了。 布洛謝(Henry Blocher)說:“這一解釋好處良多,讓一些人 可以大鬆一口氣,因此具有極大的吸引力。但我們不能因為它給我們方便,便接受它,而是要看經文中是否真有這個指向。”[34]
布洛謝認為,經文確實指向「架構」編排。但是,筆者的 問題是:即便創造記錄顯示兩組「三天」的強烈對稱,也不能 因此就肯定創造記錄不是按時間順序記載的。也就是說,「對 稱的架構」與「不是按創造的時間順序記載」之間,並無因果 關係或必然聯繫。從「對稱的架構」跳躍到「不是按創造的時 間順序記載」的結論,可能有維護《聖經》無誤的護教動機。 護教是可嘉的。但護教的立論是否有堅實的經文依據,是否經 得起推敲,是更重要的。
如前所述,創造記錄是詩章與散文的合併體的觀點,使人 難以把握解讀它的原則,因此,「架構」解釋可能被人誤用。 事實上,支持「架構」解釋的神學家中,有人就聲稱創造記錄 不是真實的歷史記錄,只是一個隱喻,表明上帝是造物主而已。 [35] 基督教信仰植根於創造的歷史性。如果否定創造記錄的歷史 性,就抽掉了基督教信仰的根基。這好比有人說「福音書中關 於主耶穌復活的記載不是真實的歷史記錄,它只是一個隱喻, 表明主耶穌活在每個信徒的心裏」一樣!這一危險,尤須儆醒、 警惕。
關於創造日的時間跨度,筆者傾向認為:一個創造日不是 精確的廿四小時;但一個創造日究竟是多長時間,現在難以定 論。

二、這三種解釋的共同點:
雖然這些解釋,在創造的順序和創造日的時間跨度方面, 有不同看法,但他們之間的共同點是:相信《聖經》是神啟示 的話語,沒有任何錯誤;相信《創世記》第一章是真實的歷史記錄,不是虛擬的寓意或神話故事。 因此,三種解釋都相信耶和華上帝是獨一的上帝,是祂按自己的旨意創造了天地萬物。也就是說,耶和華上帝之外的一 切,都是耶和華上帝創造的,都是受造之物。這樣,《創世記》 的創造記錄,就與其他民族那些將自然之物神化和擬人的多神 的傳說,從根本上劃清了界限。
這三種解釋也都相信:亞當是上帝按照祂自己的形象和樣 式造的,是上帝的特殊創造,是上帝創造的高峰;因而確定了 人生的意義和目標是「榮耀上帝,享受與上帝的同在」;亞當 是人類的始祖,是人類與上帝立約的代表;《創世記》一至三 章記錄的始祖的犯罪、墮落,與上帝的救贖和應許,是基督教 信仰的歷史根基。
在所有的生物中,只有人有上帝的形象,別的生物都沒有 上帝的形象;這是橫在人類與其他生物之間的一道不可逾越的 鴻溝。因此,有上帝的形象的人,不可能從沒有上帝的形象的 任何生物「進化」而來。這樣,在人類的起源上,就斷然拒絕 了一切形式的、關於人是純粹是從別的生物隨機演變而來的觀 點。
筆者以為,上述這些共識,正是《創世記》第一章向人們 傳達的核心信息,是非常寶貴和需要持定的。

三、如何對待各種解釋之間的分歧
對待這些分歧的態度,說到底,是謙卑。這一點,筆者在 本卷書中將一再強調。
如上述的評析,每一種解釋,既有經文依據充分、他人不 易駁倒的「強項」,也有經文依據不強、或不甚合理的「軟肋」。 沒有一種解釋的完美無瑕的。持不同觀點的人,應該認真學習其他觀點的長處,省視自己的短處,彼此學習。 遺憾的是,人們很容易把自己的觀點絕對化,以為自己完
全正確,別人完全錯誤;對自己的觀點「揚長避短」,對別人 的觀點則「揭短避長」,甚至扭曲對方的觀點,自設「稻草人」, 予以批判。
比如,有人就批評堅持「字義」解釋的人,是「出於對傳 統的赤忠、習慣,或是出於一種面臨叛教威脅而產生的反射性 頑固。」[36] 這種批評,完全無視「字義」解釋的經文依據。
又如,有些堅持「字義」解釋的人則批評「日∕時代」解 釋是向世俗妥協,向進化論敞開大門。其實,「日∕時代」解 釋與進化論之間不一定有必然聯繫。認為一個創造日代表一個 不確定的時間段,主要是因為無法將太陽受造前的頭三個創造 日解讀為廿四小時∕天的太陽天。主張一個創造天代表一個長 的時期的人,是基於《聖經》啟示的上帝的時空觀與人的時空 觀的差異,他們不一定贊成進化論。早在主前第二世紀,猶太 偽經《禧年書》(Book of Jubilees)就寫到:上帝曾對亞當說: 「你吃(分善惡樹上的果子)的日子必定死!」(創二:17b) 亞當違背上帝的命令,吃了禁果後,活到九百三十歲死了,差 七十年才到一千年;在上帝眼中,一千年等於一日。所以,亞 當是在吃禁果的那一日之內死的!事實上,一些基督教神學家 主張「日∕時代」解釋,是遠遠早於達爾文的進化學說的。[37] 也許,緩解《聖經》與進化論的張力,是有些人支持「日∕時代」 解釋的考量之一,但卻不能說,凡主張「日∕時期」解釋的人, 都贊成進化論。
再如,有人批評「架構」解釋否定創造記錄的歷史性,因 為它主張創造記錄是「半詩體」,是藝術編排。藝術、文學常人被置於歷史性的對立面;一提到「文藝」,就聯想到「虛構」。 其實,這種批評是比較偏頗的。所謂「歷史性」,就是作者告 訴讀者:所講述、記載的事情是真實地在時空中發生過的,儘 管記載中可能含有象徵性的表述,也可能不完全按實際的時間 順序編排,或者沒有記錄所有的細節。[38] 其實,《聖經》既是 上帝賜下的真確、無誤的啟示,又是一部無與倫比的文學巨著; 「摩西之歌」(出十五:1-18)、「底波拉和巴拉的歌」(士 五:1-31)、「哈拿的頌歌」(撒上二:1-10),都是以詩歌的 形式追述上帝拯救以色列人的歷史;「馬利亞之歌」(路一: 46-55),頌讚救主耶穌的降生;福音書是完全真實的,但它不 是完全按事件的時間順序編排的;等等。

上帝的六日創造,是在史前時期、在超然狀態中完成的。人們的思考則局限在時間空間之中、人的邏輯之下。創造日的時間跨度發生爭論,原因是《聖經》沒有清楚地論及。其實,如果上帝若清楚地論述,人們也不一定能夠領悟。比如,「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創一:3)上帝從無到有地、用祂 的話語創造了光。如果《聖經》把上帝創造光的過程詳細記錄 下來,不知道那將是怎樣浩瀚的巨著!很可能,人根本讀不懂! 又如,地球被造三日後,太陽才被造。那麼,在頭三個創造日, 地球是否有公轉和自傳呢?如果有,其機制是甚麼呢?如果沒 有,地球上怎麼會「有晚上,有早晨」呢?不贊成「字義」解 釋的人爭論說:沒有太陽的頭三日,怎麼可能是廿四小時∕天? 從人看,這是有道理的;但從神看,小事一樁。反對「天∕時 期」解釋的人質問道:如果一個創造日是漫長的時期,長期沒 有昆蟲,蟲媒植物如何繁殖?堅持「架構」解釋的人理直氣壯 地辯解說:如果創造記錄是按時間順序記錄的,那麼,沒有太陽的第三天,綠色植物如何行光合作用?但是,換個角度想想, 這些難題,在上帝眼中又算得了甚麼呢?
關於創造記錄中創造日的時間跨度問題的爭論,雖然貫穿 於教會的歷史中,但教會的大公會議從未對此作過裁定,也沒 有將任何一種觀點寫入信經、大公決議之類的正式文獻中。這 顯示,創造日的時間跨度問題,不是基要信仰問題。
《創世記》所啟示的核心信仰,必須持守。這些核心信仰 不應因對創造日的時間跨度的不同解釋而受到任何削弱或損害。 面對末日的不信的世界,這尤需儆醒不倦。同時,在持定這些 核心信仰的大前提下,對創造日的時間跨度,應允許有不同解 讀的空間。不應該為尚不明白的事爭論不休,更不應因此破壞 聖靈賜下的合而為一的心,導致上帝的家紛爭,甚至分裂。

地球年老还是年轻?

地球的年齡,也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其中,主要有兩種對立的觀點。一種是「地球年老論」,主張地球已有 四十五.六億年的歷史;另一種是「地球年輕論」,認為地球 至多不超過一萬年的歷史。兩者差別懸殊,對比強烈。
過去相當長的時期,人們只能依據不同的生物化石決定, 哪些岩石比較年老,哪些岩石比較年輕,被稱之為岩石的「相 對年齡」。一個世紀以來,人們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測年法」, 確定岩石形成的時間,被稱為岩石的「絕對年齡」。地球有 四十五.六億年的歷史,主要來自「同位素測年法」的資料。「地 球年老論」的支持者認為,「同位素測年法」基本可靠,故接 受它的結論。「地球年輕論」的擁護者則認為,「同位素測年法」 很不可靠,因而拒絕它的結論。所以,關於地球年齡的爭論,在很大程度上演變為「同位素測年法」是否可靠的爭論了。 這裏,筆者將主要圍繞「同位素測年法」,作一些探討。

同位素測年法
同位素的英文是「isotope」,源自希臘文的字根「iso」和「topos」,意思是「相同的地方」。同位素是一組元素,在它們的原子中,質子(proton)和電子(electron)數目相同,但中子(neutron)數目不同;因為它們的質子數目(即原子序數)相同,故在元素週期表上處於相同的位置。比如,碳原子中,12 碳(12C),13 碳(13C), 和 14 碳(14C), 雖 然 分 別 有 6、7和 8 個中子,但都有 6 個質子,所以它們是同位素:12C(12 =6 個質子+ 6 個中子),13C(13 = 6 個質子+ 7 個中子),和14C(6 個質子+ 8 個中子)。現在已知的同位素,已超過二千種。鈾(Uranium)元素至少有廿八種同位素。有的同位素是穩定(沒有放射性)的,有的則是不穩定(具有放射性)的。12 碳和 13 碳是沒有放射性的穩定同位素,14 碳是具放射性的不穩定 同位素。[39]
放射性同位素不斷輻射射線或粒子,如阿爾法( )射線或 粒子(含有 2 個質子和 2 個中子,相等於氦原子核),貝塔( )粒子(游離電子)和伽瑪( )射線;與此同時,蛻變為別的 元素。這個過程稱為「衰變」(decay)。最初的放射性元素又 稱為「母元素」,蛻變形成的元素叫「子元素」。母元素衰變 到一半所經歷的時間叫「半衰期」(half-life),可用 t1⁄2 表示。 科學家發現,一種放射性同位素的衰變速度與該放射性元素的 母元素的濃度成正比:母元素濃度越高,衰變的速度越快;隨素的半衰期是恆定的,也就是說,母元素從 1 → 1/2,或從 1/2 → 1/4,或從 1/4 → 1/8,如此類推,所經歷的時間跨度都是一樣 的。若以母元素的含量為縱坐標,以衰變時間為橫坐標,所畫 的線不是一條直線,而是一條曲線。比如說,一個放射性同位 素的半衰期是一萬年,其衰變曲線如下:

母元素的衰變,可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殘留母元素(%)=初始母元素(%)×(0.5)半衰期的次數其中,半衰期的次數=時間 ÷ 半衰期。例如,時間是 10,000 年,半衰期為 250 年,那麼,半衰期的次數就是 40(= 10,000÷250)。
假設,初始母元素是 100%;半衰期的數目是 10,那麼, 殘留的母元素= 100×(0.5)10 = 0.098%
科學家已 出很多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如 [40]:

1905 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英國物理學家羅塞福 (Ernest Rutherford,1871-1937)首先提出,放射性同位素衰變 過程也許可以用於測定岩石的年齡:測定岩石樣品中放射性同 位素的母元素與子元素的比例,可計算該放射性同位素經過了 多少個半衰期,從而推算岩石形成的時間。[41]
放射性同位素測年法,一般被用來測定各種不同類型的花 崗岩和玄武岩等火成岩(igneous rocks)的年齡。火成岩是由地 底噴發出的熔岩冷卻而成的。含有世界上大多數的化石的沉積 岩(sedimentary rocks),如沙岩(sandstone)、頁岩(shale) 和石灰石(limestone)等,一般不適用於放射性同位素測年法。 因為沉積岩的岩石不是直接由熔岩冷卻而成,而是由許多先前 已經存在的岩石的碎粒組成的。[42] 一個世紀以來,放射性同位 素測年法已被廣泛應用,積累了不少經驗,並在不斷改進之中。
放射性 238 鈾衰變為穩定的 206 鉛要經過十四個步驟 [43],比 較複雜,所以 238 鈾∕ 206 鉛不太常用於測定岩石的年齡。
放射性 14 碳的半衰期較短,為 5,730 年,常用於測定生物 遺留物的年齡。這種測年法是由美國物理化學家利比(Willard F. Libby, 1908-1980)於二十世紀四○年代首先提出來的,並因此 獲諾貝爾化學獎。大氣中的碳,主要是穩定的 12 碳。宇宙射線 轟擊地球大氣層,產生游離中子。一些游離中子撞擊非放射性 的 14 氮的原子核時,14 氮俘獲一個中子,放出一個質子,就生 成了放射性的 14 碳:
14 氮+中子→14 碳+質子 這些 14 碳下到地球表面,與氧結合,生成二氧化碳(CO2)。這樣,空氣中除含非放射性 12 碳組成的二氧化碳外,也含有少 量具放射性的 14 碳組成的二氧化碳。綠色植物行光合作用時, 從空氣中吸入二氧化碳,12 碳和 14 碳都進入植物體,成為細胞、 組織的一部分。當動物直接或間接攝入植物後,12 碳和 14 碳就 變為牠們身體的一部分。14 碳會不斷衰變為 14 氮。但由於植物 不斷從空氣中吸入二氧化碳,動物又不斷攝取植物,所以生物 體內的 14 碳與 12 碳的比例和空氣中 14 碳與碳 12 的比例是一樣的。 但是,當生物死亡後,不再從空氣中吸收新的二氧化碳;14 碳繼 續衰變。這樣,生物遺體中的 14 碳的含量會不斷減少。測定生 物遺體中 14 碳的含量,與空氣中 14 碳的含量相比,就可以計算 出生物死亡的年代。生物遺體中的 14 碳越少,其死亡的時間也 越長。
不難看出,放射性同位素測年法的可靠性,須基於以下三 個前設:
第一,在岩石形成的初始狀態,只含放射性母元素,不含 它的子元素,這是衰變的原點。
第二,岩石是一個封閉體系,即,自岩石形成後,放射性 母元素和子元素既沒有流失,也沒有從外界攝入;
第三,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人們的測定是準確的,並且, 自岩石形成後,一直是恆定不變的。
然而,實際情況與上述前設是有出入的。比如,科學家 發現,有些剛從熔岩冷卻形成的岩石,放射性母元素與其子元 素,已經同時存在。這樣,用放射性同位素測年法測出的岩石 的年齡就會比岩石的實際年齡大。此外,科學家也發現,在有 些岩石中,只有子元素,沒有它的母元素。這些「無父母」(「parentless」)的子元素,可能是從岩石周圍的環境中進入的。為此,科學家們付出諸多努力,盡可能減少測年法的誤差。 比如,科學家們現在普遍使用一種方法,稱為「等時線測 年法」(Isochron Dating)。它的原理,簡略地說,是這樣的: 在相同年齡的岩石中,所含的放射性同位素 A 的母元素的分布 是不均勻的。母元素多的地方,其衰變生成的子元素也多;母 元素少的地方,其衰變生成的子元素也少。在測定該岩石的年 齡時,取多個樣品,分別測定它們中母元素和子元素的含量。 然後,以母元素的含量為橫坐標,以子元素的含量為縱坐標作 圖,每一個樣品就在座標圖上有一個相應的點。如果這些點可 連成一條直線,這條直線就叫做「等時線」(isochron)。等 時線似可表明兩點。其一,該岩石自形成後,母元素和(或) 子元素沒有流失或從外攝入。其二,這條直線的延伸部分與縱 坐標的交點,可看作是該岩石形成時已有的子元素的含量(圖 1-2)。反之,如果座標圖上的各點不能畫出一條直線,可能就 表明岩石形成後,所含的母元素和(或)子元素有流失或從外 攝入。一旦出現這種狀況,就得重新採樣或使用別的放射性同位素。

岩石樣品中放射性同位素 A 的含量越高,其蛻變生成的子元素的含量 也越高,兩者成正比,由此畫出的直線,稱為「等時線」。等時線的
延伸部分與縱坐標的交點 D,則被視為岩石形成時子元素的含量。
又如,科學家們不斷改進已有的測定方法。放射性 40 鉀 (40K)衰變為非放射性的 40 氬(40Ar)和 40 鈣(40Ca),半衰期 為 12.5 億年,是現在用以測定岩石年齡的最常用的方法之一。40 鉀衰變時,11.2% 變成 40 氬,88.8% 變成 40 鈣。氬是氣體,鈣是 固體。在熔岩階段,其中的氬氣應該逃逸出去,而鈣則可能殘 留在內。岩石自冷卻後所含的 40 氬,很可能是 40 鉀衰變的產物。 因此,測定岩石年齡時,大多依據 40 鉀∕ 40 氬的比例,而很少参照41 鉀∕ 40鈣的比例。

即便如此,科學家仍發現,在岩石形成時,仍可能有氬氣殘留在內。這些氬氣常常存在於岩石所含有的小氣泡中。空氣 中的氬氣,除了 40 氬外,還有 36 氬;兩者的比例是已知的。因此, 被測定的岩石的 40 鉀的含量低的時候,岩石小氣泡中的氬的存 在,對測定的結果就會產生較大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岩石小 氣泡中的氬氣就必須從計算中減除。為此,鉀-氬(K-Ar)測定法被改進為氬-氬(Ar-Ar)測 定法。放射性 40 鉀和非放射性 39 鉀在岩石中是普遍存在的,兩 者的比例似乎也是固定的。也就是說,從 39 鉀的含量就可以推 算出 40 鉀的含量。39 鉀原子有一個特性:當它從外面吸收一個 中子後,就會變成氬的一個同位素,39 氬(39Ar),其半衰期很 短,為 269 年。在測定岩石年齡時,先將岩石樣品放置在發射 中子的核反應爐中幾小時,岩石樣品所含的 39 鉀就會有一部分 變成 39 氬;所生成的 39 氬的量與岩石中的 39 鉀的量是成正比的。 因此,從 39 氬的含量,最終能推算出岩石中 40 鉀的含量。這樣, 岩石樣品中 39 氬∕ 40 氬就可視為岩石樣品中放射性 40 鉀母元素 與衰變產生的子元素 40 氬的比例。然後,將岩石樣品置入爐中 加熱,在不同的溫度下,分別測定樣品所釋放的 39 氬和 40 氬的 含量。這樣,就可推算岩石的年齡。氬 - 氬法定優點有兩個。首 先,氬氣的含量易於被準確地測定,而且所需的岩石樣品很少。 其次,如果在溫度梯度中,在不同溫度測出的 39 氬與 40 氬的比 例是相同或相近的,樣品中母元素 40 鉀和子元素 40 氬在岩石形 成後就可能沒有流失或攝入,其測定的岩石年齡就比較可靠; 否則,測出的岩石年齡就不可靠。[44]
再如,由於岩石自形成後,所經歷的環境(如高溫、高壓、侵蝕等)是極為複雜的,單一的測年法難以奏效。所以,同一 個岩石樣品,常常用不同的放射性同位素來測定它的年齡,相 互校對,以期得到一個比較可靠的年齡。
總之,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希望同位素測年法能夠得到 比較可靠的岩石年齡。

「地球年老論」的依據
美國物理學家魏恩斯(Roger C. Wiens)2002 年撰文,基於 放射性同位素測年法,總結了「地球年老論」的如下證據 [45]:
第一,丹麥的西格陵蘭島(Western Greenlang)有地球最古 老的火成岩 ― 片麻岩(Amitsoq Gneisses),它的年齡已被多 次測定過。在 1991 年前,科學家們用不同的同位素測年法,完 成了對它的年齡的十二次獨立測定。測定的結果非常接近,在 36.2-36.5 億年之間。
第二,全世界幾百個從事放射性同位素測年的實驗室,用 不同的方法,都得到地球年老的結論。
第三,幾乎所有半衰期短於五億年的放射性同位素在地 球上已經不存在了。其合理的解釋是:地球的年齡相當老(幾 十億年),以至於半衰期短於五億年的放射性同位素衰變淨盡、 無法測定了。當然,地球的年齡也不會太老,因為半衰期長於 五億年的放射性同位素在地球上仍然存在。
有些半衰期很短的放射性同位素,如 14 碳(半衰期 5,730 年),10 鈹(Beryllium-10,或 10 Be,半衰期 152 萬年),和 36 氯(Chlorine-36,或 36Cl,半衰期約 30 萬年),在地球上仍然存在, 因為它們可經由宇宙射線的轟擊,不斷地被產生出來。
第四,一些非放射性的測年法,如數算沉積於中、高緯度的深湖湖底的紋泥或季後泥(varves)、地球兩極冰芯的年輪, 也可作為地球年齡的參照。例如,夏天生成的冰,含的氣泡較 多,冰的晶體也較大。因此,積冰也有「年輪」。目前,獲取南、 北兩極冰芯的鑽孔已可深至 9,000 英尺。不過,離地表越深,冰 層經受的壓力也越大,冰會被擠壓,會給數算「年輪」帶來一 定困難。而且,由於火山活動等原因,有些冰層會被融化,「年 輪」會減少。現在,鑽探的冰芯的年輪已可數算到 16 萬年以前。 這表明,地球的年齡肯定比 16 萬年更老。
第五,科學家們用放射性同位素測年法測定從小行星 (asteroids)墜落到地球上的隕石的年齡時,發現它們幾乎都是 45.6 億年;而月亮岩石樣品的年齡,大多沒有超過 41 億年,少 數則達到 44-45 億年。許多科學家認為,太陽系的所有星體,是 在 45-46 億年前同時形成的。
第六,科學家測量超新星(supernova)的光線中的放射性 元素的半衰期,發現它們與地球上同類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 相同的。而這些科學家觀察到的超新星的光線是億萬年前發出 的。也就是說,億萬年以來,這些放射性同位素的衰變速率是 恆定、沒有改變的。

「地球年輕論」的依據
「地球年輕論」的宣導者認為,地球的年齡只有 6,000 年左 右。其代表著之一的《科學創造論》一書,提出了許多關於地 球年輕的證據。[46] 近年來,他們開展了更多的科學研究工作, 並將其研究結果彙集在 2008 年出版一本新書《幾千年,不是幾 十億年》(Thousands... Not Billions)中,主要從放射性同位素 的角度,質疑「地球年老論」,並相應地提出了地球年輕的證據,列舉如下:[47]

第一,14 碳廣泛地存在於煤炭和鑽石中。
如前所述,14 碳有放射性,半衰期僅為 5,730 年。如果經過 十個半衰期,即 5 萬 7 千 3 百年,生物遺體中的 14 碳的含量將 只有生物剛死亡時的約千分之一(0.098%)。如果經過二十個 半衰期(近 12 萬年),生物遺體中的 14 碳的含量將減少到百萬 分之一,完全不可測了。但是,在過去二十年,發表在專業雜 誌中的幾十篇文章中都報導說,在 14 碳本應消失的許多地層中, 都測定到 14 碳的存在,其含量可高達現代大氣中的 14 碳的千分 之五。[48] 為此,鮑門伽德那(John Baumgardner)等科學家進一 步作了研究。從美國能源部的煤炭樣品庫,他們得到了十個煤 炭樣品。這些樣品都被保存在充有氬氣的低溫下,以免被氧化。 這十個煤炭樣品涵蓋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按照美國地質 協會(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1998 年的地層年代表, 這三個地層時代的年齡如下:

地層時代新生代(Cenozoic) 中生代(Mesozoic) 古生代(Paleozoic)年  齡
6 千 5 百萬年 ∼ 至今
2 億 4 千 8 百萬年∼6 千 5 百萬年
5 億 4 千 3 百萬年 ∼ 2 億 4 千 8 百萬年

他們將煤炭樣品送到世界一流的測定 14 碳的實驗室,測定 其 14 碳的含量。每個樣品取四個小樣,然後取平均值。測定的 結果是,所有十個煤炭樣品中都含有 14 碳,而且不同地層的樣 品的 14 碳的含量差異不大,它們與現代大氣中 14 碳的比率在0.10%-0.46% 之間,但集中在0.27%-0.33%,其平均值是千分之 二點五左右(0.247%)。
鑽石是純碳的結晶。鑽石被認為是在地表以下 150 公里深 處的超常高溫和高壓條件下形成的,後由噴發的熔岩帶到地表。 鑽石是地球上硬度最大的自然物質。它的熔點約為 4,000oC,遠 遠高於一般金屬的熔點。鑽石抗化學、抗污染的能力也很強。 因此,自鑽石形成以來,它的碳應該被「鎖住」,不會與大氣 有任何交流。因此,鑽石可能是瞭解地球物質中 14 碳含量的一 個特別材料。依照已公佈的放射性同位素測年法的資料,鑽石 的年齡有若干千萬年或數億年。
鮑門伽德那和同事們,測定了產於南非和西非的十二顆鑽 石(每顆重約 0.25 克拉)的 14 碳含量。首先,把鑽石砸碎、磨 細、純化,然後熔融,使之轉變為二氧化碳;這些二氧化碳被 壓縮,變成石墨微粒,然後測定其 14 碳的含量。雖然所用的鑽 石樣品是工業級而非珠寶級的,但將它們毀壞的過程,仍是「慘 不忍睹」的。這個測定也是以前的文獻從未報導過的。測定的 結果與上述煤炭樣品的結果相似:十二個鑽石樣品都含有 14 碳, 其平均值為將近為現代大氣 14 碳含量的千分之一(0.09%),約 為上述煤炭樣品中 14 碳含量的三分之一。
這些煤炭和鑽石樣品中的 14 碳是從哪裏來的呢?這些樣品 中的 14 碳含量相近,故不太可能是它們在地層中被污染的結果, 而鑽石則不易被環境污染。樣品中的 14 碳也可能是煤炭周圍的 中子與煤炭所含的 14 氮或 13 碳發生核反應所生成的;或者,這 些 14 碳是由殘留在煤炭中的重放射性元素(如,釷、鈾等)衰 變產生的。如果是這樣,其 14 碳的含量應比煤炭和鑽石樣品中 測定的 14 碳的含量低幾千、甚至一萬倍。因此,一個較合理的解釋是,這些煤炭和鑽石的年輪很年輕,所以樣品中的 14 碳尚 未完全衰變。
按照煤炭樣品中 14 碳與現代大氣中 14 碳的比率,這些煤炭形成的時間應在 4-6 萬年之間,遠遠短於傳統認為的幾千萬年或幾億年。此外,「地球年輕論」認為,大洪水之前,地球上生物圈繁茂,使生物從大氣獲得的 14 碳的含量被「稀釋」,即,生物尚存活時,其體內 14 碳∕ 12 碳的比率較現代大氣中 14 碳∕ 12 碳的比率低。考慮這個因素,上述煤炭樣品的年齡甚至比 4 萬年更短。[49]

第二,在「古老」的花崗岩石的鋯石(zircons)晶體中存 留高濃度的氦氣(helium)。
花崗岩含有不同的礦物晶體,主要有白色的石英(quartz), 黑色的雲母(biotite 或 black mica)和黃色的鋯石。鋯石的化學 名稱是矽酸鋯(ZrSiO4)。化學合成的鋯石是氧化鋯(zirconia, ZrO2),是十二月生日寶石。
由於鋯原子與鈾原子、釷原子的化學性質相似,在一個晶 體中,有一少部分鋯原子可能被鈾原子和釷原子所置換。因此, 在鋯石晶體形成過程中,一些放射性的鈾原子和釷原子會群集 其中,使微小的鋯石晶體有放射性。放射性鈾、釷衰變時,會 釋放阿爾法( )粒子;這些阿爾法粒子與鄰近的電子結合,就 形成氦原子。所以,在較大的鋯石晶體中,常含有一些氦原子。 氦是惰性氣體,不會與其他原子結合形成分子。因為是氣體, 氦會不斷從岩石中逃逸。
為了探測地熱,人們在美國的新墨西哥州鑽探,深到地下 4,330 米,該處的地溫高達 313oC。鑽探中,一些花崗岩石被採 集上來。按照鉛-鉛測定法,這些花崗岩的年齡約為 15 億年,屬於前寒武紀地層。在如此高溫下,經過這樣漫長的地質時期, 人們預期,在這些花崗岩的鋯石晶體中,不再有氦氣存留。可 是,經分析,從地下 1,000 米、1,490 米和 2,900 米採集到的花 崗岩石樣品,它們的鋯石晶體中都存留高濃度的氦氣。
為甚麼花崗岩樣品中的鋯石晶體仍含有如此多的氦氣呢? 一種假設是,鋯石周圍的黑雲母阻止了氦氣的逸散,以致把它 們圈在鋯石裏。但是,分析表明,氦氣在黑雲母晶體中逃逸的 速率比在鋯石晶體裏更高;這種假設被排除了。進而,科學家 們從地下 1,490 米採集的花崗岩石樣品中,分離出一千多顆鋯石 晶體,送到專業實驗室,作氦氣逃逸速率測定:鋯石晶體被加熱, 從 100oC 升至 500oC;在不同的溫度,分別測定逃逸的氦氣量。 結果表明,氦氣逃逸的速率與溫度成正比,溫度越高,氦氣逃 逸的速率越快;以溫度為橫坐標、氦氣逃逸的速率為縱坐標作 圖,得到一條曲線。
按照這些鋯石晶體的年齡是 6,000 年和 15 億年兩種模式, 科學家們計算了鋯石晶體中的氦氣在不同溫度下的逃逸速率, 並作圖。結果,用鋯石有 6,000 年年齡的模式計算出來的、在不 同溫度下氦氣逃逸速率所畫出的曲線,與按實際測定出的資料 所畫的曲線吻合;按鋯石有 15 億年年齡的模式所計算出來的、 在不同溫度下氦氣逃逸的速率,卻比實際測定的速率低一萬倍! 因此,胡門弗瑞斯(Russell Humphreys)等人的結論是:這些鋯 石樣品的年齡很年輕,是 6,000±2,000 年,而非 15 億年。[50]

第三,岩石晶體中的放射性元素在衰變過程中所釋放的動 能粒子,會損傷周圍晶體的原子結構,形成可見的「傷痕」。 這是愛爾蘭地質學家玖裏(John Joly)一個世紀前首先觀察到 的。放射性暈圈(radiohalos),是這種「傷痕」中的一種。鋯石晶體中的放射性鈾、釷原子衰變為非放射性的鉛原子的過程 中,要先後釋放出 8 個阿爾法粒子。這些粒子隨機地向四周發 射,在鋯石周圍的黑雲母晶體中形成深色的球狀「傷痕」。這 些阿爾法粒子的能量各不相同,所形成的「傷痕」的直徑也不同; 能量大的,形成的「傷痕」的直徑也大。因此,鈾、釷衰變在 黑雲母晶體中形成的「傷痕」是像洋蔥一樣的一層套一層的同 心球,故稱之為「暈圈」。這些暈圈的直徑 10-40 微米不等,在 顯微鏡下可以觀察到。
地質學家斯訥陵(Andrew Snelling)和同事,從前寒武 紀、古-中生代、和新生代採集了一百多個岩石樣品,製作了 5000 張切片,對暈圈進行了詳盡研究。研究表明,暈圈存在於 各個年代的岩石的晶體中。帶有暈圈的晶體,如果重新受熱到 150oC,晶體中曾被損傷原子會重新排列,致使暈圈消失。地球的岩石形成後,由於火山活動、地殼板塊運動等,常 常會經受高溫。但是,地球岩石中至今廣泛保留的暈圈,這暗 示地球岩石的年齡不會很長。[51]

第四,對現有的放射性測年法的可靠性的質疑。主要有以 下幾個方面。
首先,雖然現有的文獻顯示,不同的放射性同位素測年法 得到的結果很一致,但支援「地球年輕論」的科學家,對十幾 個在文獻中已報導年齡過的岩石,作了再測定。他們發現,對 同一個岩石樣品,不同放射性同位素測年法測出的結果並不一 致,有的甚至相差幾億年。因此,他們懷疑,現有文獻報導的 資料是經過一定篩選的,不一定全然客觀。[52]
其次,不少研究顯示,即便測定的資料能夠畫出很標準的 等時線(isochrons),不同放射性同位素測年法所測定的同一個岩石的樣品的年齡,仍可能有很大差異。地底熔岩噴發出地表 的過程中,可能將地層已形成的岩石捲入熔岩中;熔岩也可侵 入地層岩石,與岩石發生物質交換;岩石樣品中常發現沒有放 射性母元素的「無父母」的子元素。這些學術界公認的事實, 可能是等時線測年法的結果出現不一致的原因。也就是說,等 時線測年法並不能準確地得知岩石形成時的初始狀況,或者不 能除去岩石所受到的污染(岩石的放射性母元素和子元素,與 環境有交換),其測定結果並不一定可靠。[53]
再者,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不一定是恆定、不變的。
前文提到,放射性暈圈在花崗岩的黑雲母晶體中是普遍存 在的。要形成可見的暈圈,需要約 5 億個阿爾法( )粒子的轟 擊。一方面,按照 238 鈾現在的衰變速率,需要一億年時間才能 釋放 5 億個阿爾法粒子 [54];另一方面,由於 150oC 的溫度就會 使暈圈消失,所以岩石不大可能有一億年的歷史。兩者結合起 來,暈圈的存在,暗示 238 鈾的衰變速率,可能過去比現在快。
斯訥陵和同事在研究放射性暈圈時,分別從芬蘭、澳大利 亞和美國採集了三十幾個前寒武紀的花崗岩石樣品,從澳大利 亞、英國、挪威和美國採集了七十幾個古-中生代的花崗岩石 樣品。研究結果表明,古-中生代岩石的暈圈數目,是前寒武 紀岩石的五倍。他們認為,這說明古-中生代時期,放射性鈾、 釷的衰變速率應明顯高於現在。[55]
奧斯丁(Steven Austin)等人的研究顯示,用不同的放射性 元素測定同一個岩石樣品的年齡得到的結果,並不一致;而且, 有一個普遍的趨勢:使用衰變中釋放阿爾法粒子的同位素,測 出的岩石年齡,老於衰變中釋放貝塔粒子的同位素測出的年齡; 半衰期較長、或原子量較重的放射性元素測出的岩石年齡,於半衰期較短、或原子量較輕的同位素測出的岩石年齡。他們 認為,這說明,釋放阿爾法粒子、或半衰期較長的同位素在過 去的衰變速率,應高於現在。
在自然條件下,放射性同位素的衰變速率似乎是恆定的。 但在上帝的創造週和挪亞大洪水的超自然狀態下,它們的衰變 速率也許是可變的。這雖涉及神學問題,科學未必能給予確證, 但並不等於就不可能。

如何看待在地球年齡問題上的分歧?

放射性同位素測年法測定的地球年齡,究竟有多大的可靠 性?從上述的討論看,目前似難有清晰、準確的判斷。
在「地球年老論」和「地球年輕論」的支持者中,都不乏 敬虔的基督徒。在基督教界,支持「地球年輕論」的機構和事工 有:美國和英國的「創世記中的答案」(Answers in Genesis), 澳大利亞、加拿大、紐西蘭、新加坡、南非、美國和英國的 「 國 際 創 造 論 事 工 」(Creation Ministries International), 美 國 的「 創 造 研 究 社 」(Institute for Creation Research), 美 國 的 「創造研究協會」(Creation Research Society),和美國華盛頓 州的「西北創造論網路」(North West Creation Network)及其 所創建的「維科創造論」(CreationWiki),等等。支持「地球 年老論」的基督教機構和事工則有:「基督徒地質學家協會」
(Affiliation of Christian Geologists),「創造的答案」(Answers In Creation),「 科 學 界 的 基 督 徒 」(Christians in Science), 「 創 世 記 國 際 研 究 協 會 」(Genesis Intern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聖經和科學研究社」(Institute For Biblical and S c i e n t i fi c S t u d i e s ) , 和 「 為 何 要 信 」( R e a s o n s T o B e l i e v e ) , 等 等 。筆者認為,持不同觀點雙方,彼此應該多一些理解、尊重, 少一點誤解、論斷。
「地球年輕論」的支持者對「地球年老論」的批評常常是: 「違背《聖經》,支持進化論。」他們常說:「按照《聖經》 的啟示,地球只有幾千年歷史......」其實,《聖經》並沒有論 述地球的年齡。「地球只有幾千年」的觀點,不是直接來自《聖 經》,而是基於「創造週的一天等於廿四小時」的解讀。正如 前面已經討論過的,創造週的一天的時間跨度究竟是多長,一 直沒有共識;「創造週的一天是廿四小時」只是觀點之一,並 不一定是惟一正確的解讀。所以,主張地球年老,並不一定違 背《聖經》的啟示,這是其一。進化論需要年老的地球;但認 為地球年老,不一定就贊成進化論。這是其二。
此外,地球的岩石形成後所經歷的環境、狀況極為複雜, 非人們能夠充分理解。所以,在測定地球岩石的年齡時,出現 這樣那樣的問題、誤差,是在所難免的。對於放射性同位素測 年法所取得的成果,和科學家們為改進測年法所作的努力,應 予以肯定和尊重。不應因發現該方法產生的誤差,就「攻其一 點,不及其餘」,全盤否定這個方法。
在「地球年老論」一些支持者的眼中,「地球年輕論」的 支持者大多是照字面解釋《聖經》、無視科學成就的食古不化者; 稱他們為「科學創造論者」,已帶有貶義。其實,這種視角亦 有失公允。目前,「地球年老論」是美國科學界的主流觀點。 但是,主流觀點不一定就正確。正如「地心說」曾是科學界的 主流觀點一樣。何況,挑戰主流思想,是勇者的作為。
如上文所述,「創造週的一天是廿四小時」的觀點,並 不是單純地照字面解經,也有相當的解經學的依據。再有,地球年輕論」在 1980 年代的代表作,是莫瑞斯(Henry M. Morris)寫的《科學創造論》(Scientific Creationism,更新傳道 會,1991 年)。書中除了對《聖經》的解讀外,也從科學的角 度,列舉了不少他們認為支持地球年輕的證據。近年來,「地 球年輕論」的支持者中,一些專業人士,如地質學家、物理學家、 地球物理學家等,針對性地作了大量的、甚至開拓性的科學研 究工作,進一步提供「地球年輕論」的證據。本書前面提到的, 是他們工作的一部分。
對於地球的年齡,「地球年輕論」的支持者,有時會從神 學的角度提出論證。這不但無可厚非,而且難能可貴。比如, 有人提出:上帝造人時,造出的亞當是一個成人,即,雖有成 人的樣子,卻是剛剛受造;那麼,上帝是否也會用同樣的方式 造地球,使地球看似年老、實則年輕呢?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 有的「地球年老論」者回應說:「如果真是這樣的話,科學就 被欺騙了。」科學怎麼是被欺騙了呢?科學只是被提醒:上帝 的偉大、超越,和人的渺小、有限。誠然,上帝是藉著祂所創 造的宇宙的浩瀚、有序、和精妙,向人類啟示祂自己(羅一: 20),但這並不是說人類可以窮盡上帝創造的每一個層面(機 制、過程和產品)和所有細節。「隱祕的事,是屬於耶和華我 們神的;惟有明顯的事,是永遠屬於我們和我們子孫的,好叫 我們遵行這律法上的一切話。」(申廿九:29)如果以為渺小、 有限的人的科學研究,可以參透上帝的一切作為,未免過於天 真了。
地球是年輕,還是年老?也許,從地球上的人類看,兩者 必取其一;或者,從不同的時空觀看,兩者可以相容。再說, 支援「地球年輕」或「地球年老」的現有證據,不一定非此即彼。雙方的證據,都可能有對有錯。因為,地球的年齡所涉及的因 素太複雜了。地殼岩石在陸地的平均厚度約為三十公里,在海 底的平均厚度約五公里。[56] 前蘇聯從 1970 年開始,在可拉半島 (Kola Peninsula)開鑽,到 1989 年,達到了地底 12,261 米;迄 今,這仍是探入地殼最深的鑽孔。[57] 這個鑽探深度,只是地殼 平均厚度的三分之一左右。可見,人們對地殼岩石的認知仍相 當有限。筆者希望,對於地球的年齡,有分歧的雙方,能彼此 尊重,繼續探索。也許,將來有一天,真相會大白於天下。或許, 地球的年齡永遠是個謎。畢竟,它是上帝的超然創造的一部分。

為甚麼常聽人說: 《聖經》說地球的年齡是六千年

《聖經》沒有論及上帝是哪一年創造的地球。但是,為甚 麼卻常聽人說,「按照《聖經》的啟示,地球的年齡是六千年 左右」呢?原來,「地球的年齡是六千年左右」的觀點,雖無 《聖經》經文的直接依據,卻是一些《聖經》學者從經文中推 演出來的。此觀點有兩個前設:第一,人類的始祖亞當是六千 年前受造的;第二,上帝的創造週的每一天是廿四小時。這樣, 地球和人是同一年受造的;所以,地球的年齡也應該是六千年。 關於創造日的時間跨度,前文已有討論。這裏主要談談亞當的 受造時間是怎樣被推演出來的。
《聖經》中的家譜
以色列人的家譜主要有三種功能。首先,在家庭或家族層 面上,家譜中的排名,反映一個人的社會地位、特權和義務。 比如,長子的權利和庶子的次等地位。其次,在法律、政治層面上,家譜可為世襲官職、繼承權歸屬、土地的組合及疆界劃 分等的糾紛提供依據和解決方案。第三,在宗教層面上,家譜 可用於鑒定祭司與利未人的身份。[58]
《聖經》記載的以色列人的家譜,主要有兩種形式。第一 種是「上行式」家譜,其公式語為「甲是乙的兒子(ben)」。 「ben」不單是指兒子,也可指「孫子」或「後代」。這一類型 的家譜,通常用來追溯一個人的家世至過去的某些重要人物的 名字,居間人物並不是關鍵所在。第二種是「下行式」家譜, 其公式語為「甲生了(ya lad)乙」。希伯來文動詞 ya lad 不單 指父生子的直接肉身關係,也有「成為某人的祖先」的意思。[59]
《聖經》記載家譜時最常見的更動,是壘縮法,即,從家 譜中略去一些名字。《聖經》的作者這樣縮減名字,要麼是為 了將某人與一位顯赫的祖先連上關係,要麼是為了將家譜中的 人名刪減到一個理想的數目(如,七,或七的倍數)。[60]
比如,有學者指出,雖然在《聖經》中,亞當至亞伯拉罕 這段時間有家譜記載,但是,若按這些家譜確定亞當和亞伯拉 罕的日期,會有相當困難。若將亞伯拉罕的出生日期定為主前 2,000 年,按《創世記》十一章 10 至 26 節的家譜推算,大洪水 的日期就近在主前 2,300 年,比希伯來或巴比倫記錄的洪水事件 的年代晚太多了,很難調和。[61]
同樣,按《創世記》五章記載的家譜推算亞當的年代,也 會有困難。困難來自兩方面。首先,不能確定這個家譜有無刪減; 其次,不知每一代的年日是否可以完全按字母理解。寫於主前 2,000 年的蘇默皇帝名表(Sumerian King List),洪水前有八個 皇帝,共統治了 241,200 年,平均每個皇帝統治 30,150 年。這 個年數很難按字面解讀。《創世記》第五章記載,從亞當至挪亞共十代。其中不少人的壽數都是「五」的倍數,再加上「七」、 或「十四」。希伯來人認為,「七」和「十二」代表「完全」; 「五」和「十」則與人的手指的數目有關。譬如,亞伯拉罕離 開哈蘭是七十五歲(「五」的十五倍),生以撒是一百歲(「十」 的十倍);亞伯拉罕的妻子撒拉死時是一百二十七歲(十二個 「 十 」加「 七 」);約 瑟 被 賣 到 埃 及 時 十 七 歲(「 十 」加「 七 」), 死時一百一十歲(十一個「十」);等等。《聖經》記載的最 長壽者是瑪土撒拉,活九百六十九歲,是雙倍「完全」:他生 拉麥時一百八十七歲(三十六個「五」加「七」),而後又活 了七百八十二年(又是「五」的倍數加「七」);兩次加「七」, 表示雙倍「完全」,所以他最長壽! [62] 因此,《創世記》人物 的年齡是否完全按字面解讀,須謹慎。
還可舉出一些例子。比如,《以斯拉記》記載的亞倫的後 代(拉七:1-5),就比《歷代志上》記載的亞倫後代(代上六: 3-14)少六個名字。[63] 又如,《馬太福音》記載的主耶穌的家譜, 從大衛至主耶穌有兩組(太一:6-17)共廿八代(「7」×4), 比舊約《聖經》記載的幾份相應的家譜刪減了許多,也比《路 加福音》記載的同期家譜四十二代(路三:23-31)少十幾代。[64]
《聖經》記載的家譜有很重要的意義,但其目的不是用來 計算《聖經》人物的準確年代的。如果僅憑《聖經》記載的家 譜推算人物的年代,會面臨幾方面的難處:1)《聖經》記載 的家譜可能有刪減;2)列王的年代可能有重疊(共同攝政或 交疊統治);[65] 3)古代的不同《聖經》版本,如七十士譯本 (Septuagint, LXX),撒瑪利亞的五經,和希伯來文的馬索拉 (Masorah)抄本,彼此的家譜年代數字有出入;[66] 4)《聖經》 家譜中人物的年齡不一定能完全按字面解讀。

關於亞當受造的時間
「亞當在六千年前受造」的觀點,是主後十七世紀愛爾蘭 主教烏雪(James Ussher,1581-1656)從《聖經》推算的。烏雪 是著名《聖經》年代學學者。經過潛心研究,他推算了亞當受 造的時間。據資料介紹,烏雪的推算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 從亞當至所羅門:完全按希伯來《聖經》抄本記載的相應家譜 推算;若按七十士譯本,這一段會多出 1,500 年。第二部分是從 所羅門至聖殿被毀和被擄巴比倫:因這一時期《聖經》沒有連 貫的家譜記載,烏雪不得不參照外族的一些已知事件加以計算。 第三部分是從以斯拉、尼希米至基督降生:《聖經》完全沒有 提供年代資料,烏雪只能根據迦勒底、波斯和羅馬的相關事件 來推算。烏雪推算的結果是:亞當受造於主前 4,004 年,[67] 即, 距今 6,016 年。
除烏雪外,還有三十幾位《聖經》學者也計算了亞當受造 的年代。但他們的計算結果各異,與烏雪的計算也不同。其中, 最早的是主前 5,501 年,最晚的是 3,958 年。[68]

「地球在六千年前受造」?
烏雪主教認為,創造週的每一天是 24 小時。這樣,地球受 造和亞當受造是在同一年。按此推算,地球的年齡,至今也是 6,016 年。
如上所述,《聖經》記載的家譜常常有刪減,不是完整的 家譜。所以,按《聖經》記載的家譜推算亞當受造的年代,一 定比實際的年代短。但是,如果說幾千年太短的話,那麼,再 增加十倍、幾十倍,亞當在幾萬年或一、二十萬年前受造,應該不會與實際年代相差太遠。如果創造週的每一天是 24 小時, 那麼,地球的年齡應是相對年輕的。
可是,創造週的每一天的時間跨度究竟是多長,迄今尚無 定論。因為各種觀點都有長處和短處,至今未有勝出者。如果 創造週的每一天是 24 小時或一千年,地球會很年輕;如果創造 週的每一天代表一個漫長的地質時期,地球就可能很年老,而 人類則相對年輕。
可見,「地球的年齡是六千年」的觀點,是基於兩個前提: 亞當在六千年前受造,和創造週的每一天是 24 小時。但是,這 兩個前提都不一定可靠。所以,「地球的年齡是六千年」的觀點, 也並非可靠。
然而,斯魯德爾(Kevin Sluder)指出,近年的蓋洛普調查 (Gallup poll)顯示,接受調查的美國成年人中,50% 的人都相 信地球的年齡是六千年。理由呢?他們回答說:「《聖經》是 這樣說的。」[69] 為甚麼呢?
原來,主後 1,700 年以降,非常有影響力的、有注釋的英王 欽定本《聖經》(King James Version),開始把烏雪主教的推 算寫進注釋中。在《創世記》的首頁,就赫然寫著烏雪的觀點: 地球是在主前 4,004 年受造的!這不僅在客觀上起到了「廢黜百 家,獨尊烏雪」的效果,而且誤導了讀者,把烏雪的觀點與經 文混為一談。因此,不少讀者誤認為,「地球的年齡六千年」 是《聖經》的啟示。雖然現代的《聖經》譯本已將烏雪的推算 刪除了,但是,許多帶注釋的英王欽定本《聖經》仍在流傳, 誤導還在繼續。[70] 也許,這是現今許多敬虔的基督徒堅信地球 的年齡是六千年的一個重要原因。

小结

《聖經》沒有啟示地球受造的年代。地球的年齡是《聖經》 學者們用不同的方法、基於不同的前設推演出來的。「地球的 年齡是六千年」的觀點只是眾多推算之一,其可靠性也頗受質 疑。任何關於地球的年齡的觀點,無論是「地球年輕論」還是
「地球年老論」,都不是直接來自《聖經》的。將此點牢記心中, 才會以謙卑的態度處理關於地球年齡的分歧。不以「《聖經》 如此說」的大帽子壓人,而能虛心地聽取不同觀點,按照《聖 經》,不斷地省視、矯正自己的觀點。

宇宙大爆炸理論與《聖經》衝突嗎?

宇宙大爆炸理論與《聖經》衝突嗎?
宇宙有多大?宇宙有多老?宇宙是怎麼來的?幾千年來, 這一直是人們最好奇、卻又被深深困擾的問題。關於宇宙起源 的大爆炸理論,是二十世紀科學研究的一項具有深遠意義的重 大成就,為回答這些問題提供了一些線索。但是,有的基督徒, 卻對這個理論持批判態度,認為它與《聖經》的啟示有衝突。 是這樣嗎?筆者試著對此作一梳理。

甚麼是大爆炸理論
大爆炸理論(Big Bang)是二十世紀的科學家提出的關於宇 宙發育的假說。這個假說的許多細節,尚不清楚,科學家們也 有不同觀點,所以,到目前為止,大爆炸理論並不是單一的理 論或單一的模式,而是一系列的理論或模式。這些理論或模式 雖各不相同,但卻有共同的基本點:1)在有限的過去,宇宙有 一個超然的開始;2)宇宙在繼續膨脹;3)宇宙正從初始的極度高溫中冷卻。[71] 「大爆炸」(Big Bang)這個名字是這個假說的「諢名」或「綽號」。最初,是由這個假說的反對者、英國天文學家賀伊 爾(Sir Fred Hoyle, 1915-2001)「發明」的。他反對宇宙膨脹之 說,主張「宇宙恆態」。他帶有諷刺地形容「宇宙膨脹」就像 巨大的「砰!砰!」一樣。英文「bang」就有「砰砰」的意思。 不曾想,這個名字竟被保留下來,並襲用至今。[72]
「大爆炸」並不是「大的『爆炸』」。「大爆炸」不是一個偶然的、雜亂無章突發事件。有學者建議,將「大爆炸」簡潔地描述為:「在遙遠的過去,宇宙曾非常緻密和炙熱,而後,它膨脹了,使自己變得不那麼緻密和炙熱了。」[73] 也有學者說,大爆炸是「一個被精確控制的宇宙膨脹;這膨脹是超越宇宙的造物主經由一個無限或近於無限壓縮的、炙熱的宇宙『種子』實現的。」這些定義雖比較準確,但卻不方便使用;最終,它
只好讓位給「大爆炸」這樣一個使用方便、但卻容易被人誤解 的標籤了。[74]

大爆炸理論的依據
支持這個假說的證據很多。[75] 最關鍵證據的是:證實宇宙 在膨脹,和發現了宇宙膨脹留下的背景輻射。
1914 年,美國天文學家斯理弗(Vesto Melvin Slipher, 1875- 1969) 在 美 國 天 文 學 會(American    Astronomical    Society) 報 告 了一個驚人發現。他的幻燈片清楚地顯示了地球周圍十幾個星 雲的紅移(red shift)現象。這意味著,這些星雲正以很高的速 度遠離地球而去。當時,所有與會的人都站起來喝彩,他們敏 感地意識到,這是一個驚天動地的偉大發現。但是,當時他們並不清楚這一發現的意義何在。斯理弗本人也從未想到他的發 現與宇宙膨脹有任何關聯。他認為,銀河系帶著太陽和地球在 太空漂游,其他星雲的運行只不過是銀河系運行的反映而已。 1925 年以後,斯理弗放棄了星雲的研究,轉向了其他課題。但 是,斯理弗的發現,畢竟是重要的第一步。[76]
幾乎與此同時,已捲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大西洋彼岸,愛 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1879-1955)發表了廣義相對論的一些 數學方程。荷蘭天文學家戴斯特(Willem de Sitter, 1872-1934) 立刻運用這些方程進行運算,隨即宣告宇宙在膨脹中,太空的 星雲以高速彼此分離而去。愛因斯坦本人卻沒有察覺。
在 1914 年斯理弗宣講紅現象的聽眾中,有一位年輕人哈勃 (Edwin Hubble, 1889-1953)。在斯理弗離開星雲運行領域時, 哈勃和赫馬森(Milton Humason, 1891-1972)卻適時地踏了進 來,用洛杉磯威爾遜山天文臺(Mount Wilson Observatory)100 英寸的望遠鏡,繼續斯理弗的工作。赫馬森是自學成才的天文 學家,最初他在威爾遜山天文臺做馬車夫和清潔工人,以「技 術精湛」著稱。哈勃邀請赫馬森與他共襄大業。[77] 果然,他們 很快就取得舉世矚目的成果。
首先,他們發現了銀河外星系。長期以來,人們以為太陽 所在的銀河系就是宇宙的全部。然而,哈勃和赫馬森發現,許 多遙遠的星雲內部都包含極多的恆星,與銀河系星雲非常相似。 也就是說,銀河系只是宇宙中無數星雲之一。這讓許多天文學 家深感不安:這豈不是把銀河系降到無足輕重的地位了嗎?然 而,事實正是如此。這是宇宙浩瀚的第一個確定的證據。
接著,在斯理弗研究的基礎上,哈勃繼續觀察星系的紅移 現象。他們有了更驚人的發現:星系遠離地球的速度和它們距地球的距離成正比,即,離地球越遠的星系,遠離地球的速度 越快,這就是著名的「哈勃定律」。這與戴斯特的計算是一致的。 這意味著,宇宙現在正在均勻地膨脹著。美國天文學家加斯特 羅(Robert Jastrow, 1925-2008)曾這樣形象地闡明哈勃定律:
這個定律的含義可用一個例子來說明。設想一間教 室,其中座位之間的距離是完全一樣的。假設每個人與左 右前後的近鄰相距各三英尺遠。再設想這件教室在迅速膨 脹,在短時間內體積增加了兩倍。倘若你坐在教室的中 間,就會發現你的鄰座們都已經移開去,現在離你已有六 英尺遠了。
然而,一個坐在教室另一端的人,本來離你三百英尺 遠,現在就離你六百英尺遠了。就在你的最近的鄰座移開 三英尺的時間內,那個坐在教室另一端的人已移開了三百 英尺!很清楚,他離開你的速度大多了。
這就是哈勃定律,或稱宇宙膨脹定律。它不但可以應 用在宇宙上,也可用在吹脹的氣球或者烘爐中烘烤的麵包 上。假如那間教室的座位按任何其他的方法移動,它們必 然會在教室的某一個角落碰成一堆。同樣,倘若這些星系 按任何非哈勃定律 的方式向外擴散,它們就必然會在宇宙 的某一個角落中疊成一團。[78]
加斯特羅精闢地說:「就這樣,哈勃跨出了哥白尼所創、 關於人類在宇宙中地位的革命性設想的最後一大步:原來地球 並非宇宙的中心,太陽也不是中心,我們所屬的銀河系也不是 中心,宇宙根本就沒有中心!」[79]

宇宙如果在膨脹中,那麼,若時間倒流,將會回到開始膨 脹的狀態;亦即,宇宙必然有一個開始!這引起了人們更深層 的不安。因此,各種反對宇宙膨脹的理論、假說,科學的、哲 學的,有事實依據的、或是憑腦子想像的,紛遝而至。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兩位年輕的美國物理學家阿爾弗 (Ralph Asher Alpher, 1921-2007) 和 赫 爾 曼(Robert Herman, 1914-1997)與蓋莫(George Gamow, 1904-1968)一起探索大爆 炸理論的各種後果。他們預期,如果宇宙是由大爆炸產生的, 那麼原始火球一定會留下某種痕跡,一定可以在太空中找到某 些餘留的背景微波輻射。當宇宙不斷膨脹時,這種幅射波也會 跟著膨脹,宇宙的溫度也不斷下降。他們計算的結果,現在這 種幅射所代表的溫度是在 -268°C左右。當時,雷達技術進展很 快,靈敏度高,足以探測出這種痕跡。但似乎無人對此有興趣, 或者人們對阿爾弗等人的工作一無所知。
直到1965年,美國電訊公司的貝爾實驗室(Bell Laboratory) 的 兩 位 科 學 家 彭 茲 雅(Arno    Penzias,1933-) 和 威 爾遜(Robert Wilson,1941-)用一種敏感的天線裝置測量銀河 系的電波時,記錄到一些雜音。他們一直以為天線有毛病。但 天線經過徹底檢查,確保無誤後,這些雜音仍然存在,而且從 各個方向測量的結果完全一樣。這顯示,整個地球被從各個方 向來的一種微波輻射包圍著。這輻射不是來自地球本身,也不 可能來自月球、太陽或其他天體;它們似乎來自整個宇宙。這 種輻射的強度所代表的溫度是 -270°C左右。而且,這種輻射的 強度與波長的關係依循的特殊模式,與爆炸所產生的輻射模式 基本吻合。[80] 後來確認,這就是宇宙大爆炸後留下的背景輻射!
1990年,美國的「宇宙背景探測衛星」(CosmicBackground Explorer, 縮寫為 COBE)升空,它避開了地球大氣 層的干擾,所測的資料與爆炸所產生的輻射模式完全吻合,證 實宇宙是一個完全的輻射體,正在消耗所有可用的能量。[81] 至 此,雖然許多細節仍有歧見,但是從整體看,大爆炸假說已無 可辯駁地被確立了。

大爆炸理論對世界觀的衝擊
古希臘人認為,宇宙是恆常不變、無始無終的。永恆的宇 宙也是無神論的重要依據,是許多科學家持守的信條。而大爆 炸假說卻宣稱,宇宙在膨脹中,宇宙必有起點!宇宙若有起點, 人們就必須面對使宇宙開始的原因,必須面對上帝。如果有上 帝,人們就須重新審視人生的目的和意義。這些都是許多持無 神論觀點的科學家不願面對和難以接受的。所以,不少科學家 反對大爆炸假說,出發點不是科學,而是世界觀或神學。
本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的公式已顯示宇宙在膨脹中。但這不符合他的宇宙觀。為了避免宇宙膨脹,他不惜修改自己的公式。愛因斯坦雖然後來公開承認了錯誤,但他私下說:「這個情況(指膨脹的宇宙論)使我惱火。」雖然他多年排斥戴斯特的理論,但哈勃的工作說服了他。據說,愛因斯坦臨終時,對一位探望他的人說,他終於接受了宇宙「有一個開始」的理 念。[82]
在宇宙膨脹的事實已無法否認後,一些學者又竭力想將宇 宙膨脹與宇宙有起點脫鉤。也就是說,他們所努力的,是想證實: 宇宙雖然在膨脹,但仍不需要有起點。
於是,有人提出宇宙衡態論(Steady State),認為宇宙雖 在膨脹,但宇宙可以從一個尚不知曉的地方不斷產生新物質(可能是氫),以填補宇宙膨脹後留下的空間,使宇宙的平均密度 保持不變。但此假說並無事實依據。又有人提出回蕩論(Oscillating Theory)。這個假說承認宇宙是由大爆炸而來,宇宙在膨脹之中;但由於萬有引力,有一天宇宙不再膨脹,進而開始收縮,密度和溫度不斷增高,再變成原始火球,於是又發生大爆炸。如此膨脹、收縮,周而復始,宇宙仍然沒有開始。但研究表明,除非宇宙的物質再增加若干倍,否則沒有足夠的萬有引力可以阻止宇宙的膨脹。退一步說,即便宇宙可以出現膨脹-收縮的迴圈,考慮到「熵」值的增加,這種迴圈也不可能持久,終將停止。也就是說,宇宙仍須有起 點。[83]
英國物理學家霍金(Stephen Hawking)是劍橋大學盧卡斯 講座數學教授。他的《時間簡史》一書,銷量逾百萬冊。此書 被稱為「賣得最多、讀得最少」的書,因為不太好懂。對於霍 金的信仰,眾說紛紜。但他本人強烈地拒絕別人稱他為「無神 論者」。因為他並沒有完全摒棄上帝。他在《時間簡史》中說: 「這些定律也許原先是由上帝頒佈的,但是看來從那時以後, 祂就讓宇宙照這些定律去演化,而不再對它干涉。」[84] 也許, 稱霍金為「自然神論者」更恰當。[85]
作為自然神論者,霍金就要盡力排除上帝對自然的介入。 他在《時間簡史》中寫道:「只要宇宙有一個開端,我們就可 以設想存在一個造物主。但是,如果宇宙確實是完全自足的、 沒有邊界或邊緣,它就既沒有開端也沒有終結 ―    它就是存在。 那麼,還會有造物主存身之處嗎?」[86] 所以,在無法否定宇宙 膨脹的同時,霍金仍希望逃避宇宙的「開始」,從而逃避那造 物主。他推出了量子引力的宇宙模型。

研究宇宙論的學者克萊格(William Lane Craig)指出說, 大爆炸假說的宇宙可用圓錐形表示:尖底代表宇宙的起點,邊 緣是清晰的;宇宙越老,擴張範圍也越大。霍金的模型也是圓 錐形,但沒有尖底;底部是圓的,像一個羽毛球。這樣,由現 在追溯過去,就不會回到一個起點,而是沿著底部的弧形,又 走向未來;如此往返不已。這樣,宇宙就無始無終了! [87] 但是, 霍金也承認,這只是他用「虛數字」或「幻想數字」(負數的 平方根的倍數)顯示的一個數學模型,並非真實的宇宙。[88] 學 者們指出,退一步說,如果霍金的模式代表真實的宇宙,他仍 然無法逃避「起點」的問題。因為,即便沒有單一起點,宇宙 的過去是有限的,所以一定是有開始的。只不過,霍金是用量 子力學單點代替傳統相對論的單點而已。[89]
克萊格指出,其實,早期的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神學家就 推論,論證宇宙不是永恆的,而是有起源的。他們使用的是三 段式論證:1)一切存在起點的,都有成因;2)宇宙存在起點; 3)因此,宇宙有其成因。[90]
第一個命題的真確性,是顯而易見的:凡存在起點的, 總有使它存在的原因。對此,連著名的懷疑論者休謨(David Hume,1711-1776)也不否認。他曾說:「我從來沒有作過荒謬 的前設,說有任何東西可以無因而有。」[91]
無神論者反對「上帝是第一因」的觀點。他們反詰道:「甚 麼是上帝的第一因?」其實,並非一切都需要成因;只有有起 點的才需要成因。上帝是「自有永有」的(出三:14a),是自存、 無始無終的,不需要成因,祂就是第一因。
第二個命題,主要基於數學和哲學的論證:宇宙能進入今 天,說明它的昨天已經結束,它的過去是有限的;假如宇宙的過去真是無限的,而人們能穿過它來到今天,這好像是說,人 能數盡所有的負數來到零一樣!這顯然是荒謬的。
第一、二命題成立,那麼,宇宙必有成因。
如果說一千年來,「宇宙有開始」的命題主要是從數學和 哲學演繹而來的話,那麼,在今天,這個命題已有了堅實的科 學依據。天文學家加斯特羅是美國國家航太總署(NASA)創始 人之一。他寫道:「來自五個獨立體系的證據― 眾星雲的移動, 原始火球的發現,熱力學的定理,宇宙中氦的豐富,和恆星的 生命史,都指向一個結論:宇宙有一個起源。」[92]

宇宙不僅有開始,而且是超然的開始。科學家在研究中發 現,宇宙膨脹過程中的許多現象,都是與自然規律相悖的。對 此,筆者曾寫道:
大爆炸理論的觀點、推論和實際觀測結果中,包含了 許多奇特、不可思議和超越自然律的部分。對此,梁斐生 博士在《真金不怕洪爐火》一書中有詳盡論述。我這裏只 簡要地舉出幾點。
第一,現在多數宇宙學家都認為,在大爆炸之前,沒 有物質、時間和空間。可是,如果甚麼都沒有,爆炸怎麼 會發生呢?而且,宇宙這種「無中生有」的起源是與熱力 學第一定律不相符的。
第二,當一個過程處於初始階段時,冷熱不均衡,熵 質很低,然後冷熱趨於均勻,熵值不斷增高。但英國著名 天文學家彭羅斯(Rnoger Penrose)卻提醒人們,原始爆 炸的火球原是處於熱膨脹平衡狀態,具有極高的熵值。這 又是與熱力學第二定律尖銳地對立。

第三,根據宇宙新膨脹論,在大爆炸發生後的 10-23 (10 的 -23 次方)秒的一瞬間,宇宙澎漲了十倍,其膨脹 速度遠遠地超越了相對論中的光速極限。
第四,正如把衛星發射到預定軌道要求精確的火箭 發射速度一樣,大爆炸後宇宙膨脹的速度快一點、慢一點 都不行。科學家們計算後指出,宇宙膨脹的速度超然地精 確!
第五,現在大多數學者對大爆炸後 10-50(10 的 -50 次 方)秒以後的過程已有不少共識,但對大爆炸後 10-35(10 的 -35 次方)秒之內的情況卻根本無法窺測。因為在這段 時間內,溫度極高,一切自然律都失去了功效。換句話說, 宇宙是在超自然的狀況中產生的。[93]
科學家們發現,宇宙是「恰到好處」的。宇宙中的許多關 係,都是經過精密調控的。如果任何一種關係出問題,地球都 不可能有生物出現。例如,宇宙的物質密度,非常接近臨界密 度。學者們計算:大爆炸剛過一秒鐘,如果宇宙的物質密度只 低於臨界密度的百萬分之一,那麼宇宙的膨脹速度會太快,星 雲、星球都來不及形成;如果宇宙的物質密度僅高於臨界密度 的百萬分之一,那麼,宇宙就會停止膨脹,然後自行收縮。對 此,加斯特羅說:「大爆炸學說對這特別的事實並無解釋;因此, 只有一個友善的動機才能演化出一個支持生命的宇宙來。」[94]
像這樣需要被精調(fine-tuning)關係,科學家們知道得越 來越多。加拿大天文學家羅斯(Hugh Ross)於 1993 年出版的 《混沌初開》(The Creator and The Cosmos)一書中,列舉了廿 五種這樣的關係;到 2001 年再版時,已激增至六十六種關係! [95]當宇宙被刻意創造的性質越來越顯明時,跨學科的「智慧設計 論」應運而生。羅斯寫道:「我和很多研究宇宙特徵的人談過話, 也讀過很多有關的書籍和論文。在其中沒有一個人否認宇宙不 多不少是為適合生命居住而斧鑿出來的。天文學家很自然地傾 向獨立和抨擊一切信仰。只要有機會否定,他們就會把握。但 宇宙的精調和細雕,證據確鑿,到如今我還未聽過任何異議。」
2010 年,霍金(Stephen Hawking)和美國物理學家蒙洛迪 諾(Leonard Mlodinow)在他們的新著《大設計》(The Grand Design)中主張,因為有多個宇宙存在,太陽系只是億萬星系之 一;所以,太陽系這種「恰到好處」的微調,只是機遇、巧合 而已,並不需要歸功於上帝。[96] 然而,有學者指出,已提出半 個多世紀的「多重宇宙」的設想,就目前而論,能否作為「科學」 仍是有疑問的,因為不同宇宙之間無法交流,人們並不能觀測 到其他宇宙;這使「多重宇宙」成為一個無法被檢驗的命題。[97]
但是,大爆炸理論的確立,使不少科學家的世界觀,受到 極大震撼。有的抱怨說:「一位元智者在玩弄著物理、化學、 及生物學。」有的則完成了從無神論者到有神論者的蛻變。[98]
克萊格指出:
形勢與一百年前完全不一樣了。以前,基督徒要面對 似乎不利的證據持守聖經信仰,堅持宇宙不是永恆的,而 是在某一個既定的時間,由無變有造成的。今天,卻已經 時移勢易了。今天要面對不利證據而持守信仰的是無神論 者!⋯⋯基督徒穩站聖經真理上,深知所信的得到了主流
天文物理學和宇宙學的支持。今天扭捏不安的,是無神論 者。[99]

道:
1.《創世記》第一章~第三章 回顧幾百年來基督教信仰與科學的互動時,羅斯精闢地寫日心論學說問世後,十六世紀的學者,很害怕科學會 使上帝及《聖經》失去其尊崇的地位;大爆炸理論確立後, 二十世紀的學者,則害怕科學會使上帝及《聖經》獲得更 尊崇的地位。[100]
對大爆炸理論的評估大爆炸理論從科學角度解讀《聖經》「起初神創造天地」(創 一:1)的偉大宣告 1)無神論者聲稱宇宙是永恆的,不需要造物主。亞里斯多德雖相信有上帝,但他不相信上帝是創造宇宙的那一位,只承 認上帝給宇宙帶來秩序;上帝和宇宙都是永恆的。[101] 但是,希 伯來人一直不接納宇宙永恆的觀點,主張宇宙是從無到有地被 上帝創造的。大爆炸理論則為希伯來人的宇宙觀提供了科學數 據。
《聖經》啟示說,一切都是上帝創造的,連創世之初的「淵 面」、「水」、「黑暗」和「風」(創一:2),也都是上帝造的。 暗是上帝造的:「我造光,又造暗」(賽四十五:7a);水是 上帝造的:「天上的天和天上的水,你們都要讚美祂。願這些 都讚美耶和華的名!因祂一吩咐,便都造成」(詩一四八:4-5); 風是上帝造的:「那創山、造風,將心意指示人,使晨光變為 幽暗,腳踏在地之高處的,祂的名是耶和華萬軍之神」(摩四: 13);深淵是神造的:「沒有深淵,沒有大水的泉源,我已生 出。......祂立高天,我在那裏;祂在淵面的周圍,畫出圓圈。 上使穹蒼堅硬,下使淵源穩固,為滄海定出界限,使水不越過祂的命令,立定大地的根基」(箴八:24,27-29)。 2)其他宗教所宣揚的神,往往是受制於時空的。大爆炸理 論所指向的造物主,是創造時間和空間的,是超越時空的。這 與《聖經》啟示的獨一上帝是一致的。比如,主耶穌禱告說:「父 阿!現在求祢使我同祢享榮耀,就是未有世界以先,我同祢所 有的榮耀。」(約十七:5)使徒保羅說:「就如神從創立世界 以前,在基督裏揀選了我們,使我們在祂面前成為聖潔,無有
瑕疵。」(弗一:4) 3)大爆炸理論所揭示的造物主,既是超越時間和空間的,
就不是屬物質的,是非物質或超物質的實體。[102] 這與《聖經》 的 啟 示 , 也 是 一 致 的 :「 神 是 個 靈 」( 約 四 : 2 4 );「 我 們 因 著 信 , 就知道諸世界是藉著神話造成的;這樣,所看見的,並不是從 顯然之物造出來的。」(來十一:3)
4)加斯特羅在他的書中指出:宇宙起源的許多問題都無從 知曉。如,誰將物質和能量放在宇宙中的?大爆炸是如何開始 的?因為,宇宙最初的一刻,是處於極度壓縮和無法想像的高 溫中,揭露大爆炸原因的一切線索都在那一刻發生的震撼中被 燒毀了。科學家對過去的探索,到創造的那一刻就終止了。到 目前為止,科學似乎永遠不能拉開這創造奧祕的序幕。[103] 他引 用了聖奧古斯丁(Saint Augustine)的話。奧氏先自問:「神在 創造天地之前在作甚麼?」接著自答道:「祂在為發這問題的 人建造地獄呀!」[104]
加斯特羅以下面一段膾炙人口的話,作為《上帝與科學家》 全書的結尾:
對於依靠理性能力而生活的科學家而言,這故事的結局好像一場噩夢。他已攀上「無知」之山,並且快要征服 巔峰。當他攀上最後一塊岩石的時候,他竟受到了一群神 學家的歡迎,這群神學家已在那裏恭候無數個世紀了。[105]
大爆炸理論展現了,作為造物主的上帝的超越性,和作為 受造物的人的局限性。這也正是《聖經》所啟示的重要原則。 這方面的經文很多,例如:
「你考察,就能測透神麼?你豈能盡情測透全能者 麼?祂的智慧高於天,你還能作甚麼?深於陰間,你還能 知道甚麼?」(伯十一:7-8)
「耶和華本為大,該受大讚美,其大無法測度。」(詩 一四五:3)
「誰曾測度耶和華的心〔或作『誰曾指示耶和華的靈』〕 或作祂的謀士指教祂呢?」(賽四十:13)
「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安置在世 人心裏〔『永生』原文作『永遠』〕。然而神從始至終的作為, 人不能參透。」(傳三:11)
綜上所述,大爆炸理論不僅支持「起初神創造天地」;而 且,這位上帝,正是《聖經》所啟示的耶和華。因此,自稱在 宗教上是不可知論者(agnostic)的加斯特羅,[106] 也認為大爆炸 理論與《聖經》的啟示不悖,並將大爆炸理論稱之為「《創世記》的科學故事」。[107] 大爆炸假說與《聖經》不一致的地方
筆者現在發現的不一致的地方,是創造的順序。按照大爆 炸理論,是先有太陽等星體,然後才有地球。但按照《創世記》 第一章,神先創造了地球,第四天才創造了太陽和星體。對於 這個不一致,要麼,大爆炸理論將作修正,要麼,按照「架構」 解釋,創造週六天的記載不一定是按時間先後記載的(見前文 「在上帝的創造週中,「一天」是多長時間?」)。筆者認為, 這一衝突,是屬於細節問題,而且,也並非不能化解。
有人說,大爆炸理論不合乎《聖經》,因為《聖經》從未 說天地是由大爆炸形成的。筆者以為,這種說法不是很站得住 腳。因為,《聖經》不是一部科學著作,沒有記載創造的詳細 過程和機理。《聖經》的著重點是,宣稱耶和華上帝是創造天、 地、海,和其中萬物的永生上帝。大爆炸理論則是科學家根據 觀察到的現象,企圖瞭解上帝創造宇宙的機制或機理。何況, 大爆炸理論並不是在講「爆炸」,而是講宇宙在精密的調控下 膨脹。

大爆炸假說值得商榷之處
如前所述,大爆炸理論是關於宇宙起源的一個假說。它的 大框架基本被確立了,但許多細節尚不清楚。因此,對於科學 家的一些結論,應持更審慎的態度。關於宇宙的年齡,就是一 個例子。學者一般相信,宇宙的年齡為 100-200 億年,或在 140 億年左右。筆者認為,確定宇宙的年齡是很困難的。困難主要 來自幾個方面。

首先,現在推算宇宙年齡的方法之一,是使用哈勃常數; 哈勃常數的倒數就被認為是宇宙的年齡(詳見附錄二)。但是, 哈勃常數的值,並不容易確定。因為它取決於星體遠離地球的 速度和星體與地球的距離。星體遠離地球的速度可根據光譜紅 移來推算;但星體與地球的距離,則很難準確測定。離地球越 遠的星體,測其與地球的距離的誤差也越大(詳見附錄一)。 筆者最近在互聯網上看到一則消息:「2009 年 5 月 7 日哈勃網 站報導,天文學家們通過對旋渦星系 NGC4258 中的造父變星和 Ia 型超新星的研究,再次測定了哈勃常數的值為 74.2±3.6,與 之前的測量結果相近,但精度又提高了兩倍。據此推斷宇宙的 年齡約為 137 億年左右,和 WMAP 衛星的結果十分吻合。」這 與哈勃最初測定的哈勃常數的值(500,後修訂為 526)相比, 已經小了七倍多!雖然,隨著觀測技術的改進,不同學者測定 的哈勃常數的值的差異已開始縮小,但目前仍無共識。
其次,宇宙膨脹的速度並不一定是恆定不變的。宇宙膨脹 速度的變化,直接影響到宇宙年齡的測定。如果宇宙過去膨脹 的速度比現在的膨脹速度快,那麼,宇宙的年齡就會變小;如 果宇宙過去膨脹的速度比現在的膨脹速度慢,那麼,宇宙的年 齡就會變大。可是,對於宇宙膨脹速度變化的細節,目前卻知 之甚少。學者們提出不同的宇宙膨脹的模式。比如,美國橄欖 球狀,或子彈彈頭狀;圓錐體狀,或喇叭狀(圖 1-3),等等。 這樣,根據哈勃常數推算宇宙年齡,就變得更加複雜了。科學 家們並不能確定哪一種膨脹模式是正確的。即便確認了正確的 模式,人們也不知道目前的宇宙在模式中所處的準確位置。這 就無法對宇宙現在的膨脹速度與過去或將來的膨脹速度進行比 較(圖 1-3)。未
來 
 

不同模式中,宇宙膨脹的速度差別很大。況且,很難確定「現在」在
甚麼位置。這些都直接影響到宇宙年齡的推算。
第三,更重要的是,因為宇宙是上帝創造的,所以,宇宙 受造的過程必然具有超自然的性質。宇宙的規律也是上帝創造 的,但上帝絕不會受制於祂所制定的自然律。何況,在宇宙被 造的最初時刻,在那樣的高溫、高壓下,任何自然規律都無法 運作。所以,上帝創造宇宙時的條件與宇宙被造之後的自然環 境是不同的。在嚴格意義上說,「將創造的概念歸於科學的詞 彙是不恰當的,因為科學完全建立在因果關係上,並假設因果 關係在任何時間對任何事物都是適用的。」[108] 然而,作為受造 物的人,作為生活的時空中、受制於自然律的人,科學家卻只 能用現有的自然律來推測宇宙受造時的情況,這是很無奈的事。 這樣的張力無法避免,亦無法消除。但是,有一件事是科學家 可以做到的。那就是,當他們用自然律推演出有關宇宙受造時 的一些結論時,應持儆醒和審慎的態度:這些結論不一定符合 真正的狀況。

現再回到宇宙的年齡問題。現在,科學家都依照「哈勃常數」(H0)推算宇宙的年齡。如果宇宙膨脹的速率不超過光速, 「哈勃常數」的倒數,就是宇宙年齡的上限(詳見附錄二)。 有時也聽人說:「如果宇宙的半徑是 140 億光年,那麼,宇宙 的年齡起碼是 140 億年。因為,光速是不可超越的;當初宇宙 很小,現在膨脹到了半徑為 140 億光年,即使以光的速度膨脹, 也需要 140 億年。」這裏的關鍵是,「光速不可超越」。按照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這是對的。但是,人們應該被提醒:上帝 是可以讓宇宙膨脹的速率超越光速的。按照美國天文物理學家 高夫(Allen H. Guth)的計算,宇宙在開始的 1/ 秒 33 的一瞬間, 體積就膨脹了 1050 倍。梁裴生指出:「根據高夫按照可觀察到 距離(observable distance)計算,在此期間宇宙膨脹的速度竟然 高達每秒 1031 公尺。而其水準距離(horizontal distance)膨脹的 速度,又比以上速度高 1032 倍。這些膨脹速度都遠遠超乎相對 論光速的極限。」如果真是這樣,即使按高夫所說,宇宙的實 際大小可能是現在可見的宇宙的 1023 倍,宇宙的年齡也會大大 小於 140 億年。[109]
小結
宇宙學家克萊格在德國攻讀第二個博士學位期間,曾與妻 子一起出席一個學術會議。在那裏,他們遇見一位東歐的著名 物理學家。那人說物理學毀掉了她對上帝的信仰,「在她眼中, 世界裏裏外外都是一片黑暗。」但閱讀了克萊格的宇宙學的論 文後,她對克萊格說:「我相信有上帝了!謝謝你們幫助我恢 復了對上帝的信心。」然後,克萊格夫婦與她一起學習「屬靈 四定律」。當天晚上,這位東歐的學者自己在屋裏禱告,接受耶穌基督為她的救主;隨即,把鎮靜劑和酒一股腦兒地倒進馬 桶裏......[110]
幾年前,筆者收到了加拿大天文學家、《為何要信》 (Reasons to Believe)機構負責人羅斯寄來的一份通訊。在這一 期通訊中,羅斯講了一個見證。有一次,他乘飛機去外地。當 飛機平穩飛行後,他打開電腦,為他將要作的演講做最後的準 備。不想,當座艙長路過時,他電腦中的幻燈片引起了她的注 意。她小聲地把工作交代給其他服務員後,就過來坐在羅斯旁 邊,一個接一個地問他問題,從宇宙到上帝,從人類到人為甚 麼在這裏,再到人類和她的前途,......最後,一大群人圍了上 來。羅斯向他們講解支持《聖經》的最新科學證據,宇宙及其 宇宙背後的上帝,一個人如何才能在確信在天國有一個位子, 等等。飛機準備降落時,座艙長對羅斯說:「二十多年來,我 一直在尋求這些問題的答案。這麼多年來,你們在哪裏呢?」 筆者很感動。真正的科學是要認識上帝的創造,向人們展示造物主的大 能。基督徒應該支持基督徒科學家,在科學研究中彰顯上帝的 榮耀,開展福音預工。不應因一些觀點(如,宇宙的年齡)的 不同,就全盤否定大爆炸假說,甚至一言以蔽之,籠統地批評 它違背《聖經》。
從事大爆炸研究工作或支援大爆炸假說的基督徒,應該時 刻想到,人有限的理性和科學,不可能窮盡上帝創造宇宙的奧 祕。要始終懷著敬畏上帝的心,謙卑、謹慎,不可將一些科學 推論絕對化。

伊甸是真實存在的地方嗎?

伊甸是一個真實的地方 , 伊甸園在伊甸。《創世記》二章 8 至 14 節,記載了它的地理位置:
耶和華神在東方的伊甸立了一個園子,把所造的人安 置在那裏。⋯⋯有河從伊甸流出來滋潤那園子,從那裏分 為四道:
第一道名叫比遜,就是環繞哈腓拉全地的。在那裏有 金子,並且那地的金子是好的;在那裏又有珍珠和紅瑪瑙。
第二道河名叫基訓,就是環繞古實全地的。 第三道河名叫希底結,流在亞述的東邊。 第四道河就是伯拉河。

「伊甸」(óēḏen)的詞根有三種可能:源於亞喀得文「edinu」,意指「平原」;源於希伯來文「óēḏen」,意為「叫 人開心」;源於烏加列文「ó hdn」或阿拉伯文「óadama」,意 為「水源充足的土地」。也許,最後一種意思更可取。[111]
早期曾有「寓意釋經」的學者,將「有河從伊甸流出來滋 潤那園子,從那裏分為四道」寓意化:「河」代表美善,「四道」 代表希臘哲學的四大美德 ―    謹慎、節制、勇敢和公義,認為這 四道河不是真實的河流。[112] 但是,教會傳統和多數學者都認為, 這四道河是真實的河流。根據這幾道河,就能界定伊甸的大體 地理位置。第三道河「希底結」就是底格里斯河,沿岸有不少 古代重要的城市,如亞述城,尼尼微城等;第四道河「伯拉」, 是 幼 發 拉 底 河 , 在 舊 約 , 有 時 稱 「 伯 拉 大 河 」( 申 十 一 : 2 4 ; 書 一 :4)或「大河」(民廿二:5;書廿四:3;王上四:24)。所以,伊甸應該在美索不大米亞地區。「美索不大米亞」是希臘文,意為「兩河流域」;「兩河」就是底格里斯和幼發拉底這兩條 大河。[113]
不過,第一道河「比遜」和第二道河「基訓」是現今的哪 兩條河?「哈腓拉」和「古實」在何處?現尚無共識。所以, 伊甸的準確位置和範圍,目前還不能確定。
第一道河「比遜」意為「擴展」、「跳躍」,有人認為是恆河或印度河,也有人認為是美索不大米的河流。「哈腓拉」可以是人名,這裏是地名,意為「沙地」,在美索不大米,不是掃羅與亞瑪力人交戰的「哈腓拉」(在巴勒斯坦)。

第二道河「基訓」意為「打開」或「衝破」,有人認為是尼羅河,有人則認為是流入裏海南部的烏遵河(Uizhun,或 Kezel Uzun)。
「古實」,在舊約,通常指非洲的衣索比亞;這裏,有學者認為是在非洲,而有學者認為應在美索不大米,指底格里斯河東部卡施族(Kassites)居住的地方,也可指美索不大米以南一帶 的地方。[114]
猶太史學家約瑟夫、早期教父(如奧古斯丁等)和非洲一 些教會組織都持一種把基訓河等同尼羅河、比遜等同恆河的「廣 闊說」,即,認為伊甸是北起古代蘇默平原、南至尼羅河谷的 廣大地區。但很多學者對「廣闊說」質疑:從《聖經》的記載看, 如果伊甸如此廣闊,《聖經》記載的歷史豈不都可以在伊甸的 範圍內展開了嗎?按照《聖經》,伊甸應該是一個相對狹小的 地方。從一些考古學的推理,英國埃及學家大衛.羅爾(David M. Rohl,1950-)認為,流經伊甸園的四道河都發源於凡湖(今 土耳其東部邊境)和烏爾米耶湖(今伊朗西北邊境)這兩大鹽湖盆地區域,是「亞美尼亞」(Armenia)地區的心臟地帶。因此, 羅爾主張,伊甸的界限是:西邊是東土耳其,北邊是現代的亞 美尼亞和伊朗的亞塞拜然省,東邊是阿爾米耶湖和裏海之間的 地區,南邊則是古爾德斯坦;伊甸園則位於伊朗西北部的阿迪 河谷。[115] 但這種觀點也有待進一步證實。
按現有資料,較為肯定的是,伊甸在亞美尼亞和波斯灣之間的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因為希底結河和伯拉河都在美索不大米,發源于美索不大米北面的亞美尼亞山,流入波斯灣。但是,考慮到大洪水對世界地理的改變,現在恐怕難以得知伊甸的確 切位置。[116]

耶和華上帝是用分別善惡樹的果子 誘使人犯罪嗎?

有人問:耶和華上帝是全知的,祂明明知道人會犯罪,為 甚麼仍要在伊甸園種植分別善惡的樹?這不是引誘人犯罪嗎?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還得從人的受造說起。《聖經》啟示, 人是上帝照著祂的形象和樣式造的(創一:26,二:7)。甚麼 是上帝的「形象」和「樣式」?《聖經》沒有詳細闡明。故此, 人們有不同解釋。基督教的主流解釋是,「形象」和「樣式」 基本應被看為是實體性的或構造上的,是存在人本質裏的東西; 也就是說,它是指人的「所是」(is),而不是「所有」(has) 或「所為」(does)。[117] 具體說,如此受造的人,有尊嚴,在 地上有管理權柄;[118] 能運用理性和語言,回應上帝的啟示,並 與人相交;[119] 在道德屬性上,人有自由意志,有創造性,有良 知,追求靈性的豐盛,渴望永生,等等。[120] 這些,使人與動物 有本質的區別。

上帝造人有明確的目的,就是要人彰顯上帝的榮耀,享受 與祂的同在。上帝對人的旨意,是要人認識、熱愛和順服祂; 要人與鄰舍和睦同居。[121] 但是,上帝尊重有自由意志的人,不 希望他們對祂的順服、熱愛是盲目的、勉強的;人自己可以選 擇是否要順從上帝。同時,上帝也要教導人如何正確地使用自 由意志。
上帝在伊甸園裏種植生命樹和分別善惡樹,要讓人明白, 伊甸園的中心,不是人,而是上帝;人的自由及由此而來的生 活規範都是上帝給予的,人必須受制於生命樹律和分別善惡的 樹的律。人在伊甸園享有充分的自由,繁多的果子中,只有一 種果子不能吃。但是,人應該懂得,真正的自由,是有限制的; 沒有限制,就沒有真正的自由。[122]
這個道理,今天的人比較容易明白。自由不是「隨心所欲」; 「隨心所欲」(如觸犯社會刑律)就可能失去自由。火車須沿 軌道,飛行、航行須按航線。人們常說的「遊刃有餘」、「駕 輕就熟」、「從必然王國到自由王國的飛躍」,都是一個意思: 只有按規律行事,才能事半功倍。正如主耶穌所教導的:「你 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約八:32)甚麼 是真理?主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約十四: 6a);「祢的道就是真理」(約十七:17b)。使徒約翰說:「聖 靈就是真理」(約壹五:7b)。上帝和祂的話,就是真理。因此, 只有遵從上帝,人方可曉得真理,才能得到真自由。這個道理, 人類的始祖是經歷了痛苦,才明白的。
上帝在時空之外,祂預知始祖會犯罪;這不等於說,有了 分別善惡樹,始祖一定會犯罪。在伊甸園,人可以選擇順服上 帝、不犯罪。人可以憑藉理性,認識到天與地之間、上帝與人之間,存在本質的、巨大的差異,存感恩的心仰望上帝,藉著 信靠和順服,享受上帝的同在,經歷上帝的大能和慈愛,在對 上帝的知識上漸漸成長。[123]
上帝不希望人犯罪。分別善惡的樹在伊甸園當中。為了避 免人不小心誤食了它的果子或人藉口說不小心誤食了它的果子, 上帝特地明確、嚴厲地對亞當下達了命令:「園中各樣樹上的 果子,你可以隨意吃;只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 因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創二:16-17)上帝賜給人自由意 志,卻沒有讓人胡亂嘗試;祂把生路和死路對人說得清楚、明白。 祂希望人選擇生路;但祂不強迫人選擇生路。祂讓人自己決定。 然而,人卻選擇了對上帝的悖逆和抗議。
上帝在伊甸園種植生命樹和分別善惡的樹,使人有選擇的 機會,對人是試煉。有了選擇的自由,才須承擔責任;只有承 擔責任,人才能學習、成長。從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中, 人將逐步認識到,只有上帝是真、善、美。這樣,他們對上帝 的信靠和遵從,才不是奴隸般的,而是孩童般的;不是盲目的, 而是清晰思考的;不是被迫的,而是自願的。這是上帝所要的 真正的順服。[124]
罪在宇宙中的來源,《聖經》沒有啟示。但罪在人類中的 起源,《聖經》卻有明確的闡述。人類的罪的起源,是始祖對 上帝賦予的自由意志的誤用:人用上帝賜給的自由意志對抗上 帝永恆的旨意,企圖僭越自己受造物的本位。[125] 至此,人類就 陷於罪中,不能自拔。
然而,上帝並沒有撇棄罪人,祂深愛著在黑暗中、死蔭裏 掙扎的罪人。祂在歷史中不斷施行拯救,最後藉著祂的獨生子 拯救世人、使人重新與祂和好。「如此說來,因一次的過犯,眾人都被定罪;照樣,因一次的義行,眾人也就被稱義得生命了。 因一人的悖逆,眾人成為罪人;照樣,因一人的順從,眾人也 成為義了。」(羅五:18-19)

耶和華上帝為甚麼禁止人吃 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
《創世記》記載:「耶和華神將那人安置在伊甸園,使他 修理看守。耶和華神吩咐他說:『園中各樣樹上的果子,你可 以隨意吃;只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為你吃的 日子必定死!』」(創二:15-17)人們常常問:為甚麼上帝不 讓人吃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難道公義的上帝不願意人能分辨 善惡、要實行「愚民政策」,更便於統治他們嗎?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白這段經文中「分別善惡」 的含義是甚麼。「分別善惡」原文是「知道好壞」、「知道善惡」(參創三: 5)。對此,學者有下列幾種解釋:
一、「分別善惡」最直接的意思,就是指道德的分辨能力。
但是,這種解釋的難處是:上帝怎麼會不讓亞當、夏娃能 夠分辨好壞呢?事實上,上帝頒佈禁令(創二:17)時,人已 經知道順從上帝是好(善),悖逆上帝是壞(惡),不是吃了「分 別善惡樹的果子」才懂得甚麼是「善」、甚麼是「惡」的。
二、「分別善惡」是指性方面的知識和行為(參撒下 十九:34-35)。
這種解釋的依據是:
1)亞當、夏娃吃了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後,便「知道」自 己赤身露體;

2)「知道」在《聖經》可指性行為(創四:1 的「同房」, 原文是「知道」);

3)死海古卷認為,人二十歲才可「知道善惡」,這顯然是 指性行為。
但是,這種解釋的難處是:
1)人擅吃禁果後,上帝說:「那人已與我們相似,能知道 善惡。」(創三:22)這種「相似」不可能指「性」,因為上 帝自身是完美的,不需要性,也沒有配偶。
2)上帝不會禁止亞當、夏娃有性知識和行為。事實上,是 上帝為亞當預備了配偶,使他們「二人成為一體」、「生養眾 多」,是要人有性的知識和行為。
3)「知道」自己赤身露體,不一定與性有關,而是為之感 到羞恥。
三、「分別善惡」是指像上帝一樣全知。
這種解釋的依據是:希伯來人常用對立詞表示「全部」。 比如,「天地」代表宇宙、「左右」表示所有的方向。「善惡」 是兩個對立的詞;「分別善惡」就是像上帝一樣,擁有所有的 知識,例如:
「這事乃出於耶和華,我們不能向你說好說歹。」(創 廿四:50)

「耶和華的眼目,無處不在;惡人善人,祂都鑒察。」 (箴十五:3)
然而,這種解釋的難處是顯然的:《聖經》從未說人能變 成上帝;亞當、夏娃吃了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後,並沒有變成「全 知」。
四、「分別善惡」的意思乃是:人像上帝一樣,有完全的 自主權,自己判斷好壞、對錯;而且,人可有擇善棄惡的能力。
這一解釋有很多經文的支持:
1)「善惡」是法律用語,是法官按證據判斷對錯;「分辨 是非」就是「判斷」。這正像所羅門王的祈禱:「求祢賜我智慧, 可以判斷祢的民,能辨別是非。」(王上三:9)當拉班對亞伯 拉罕的僕人說「這事乃出於耶和華,我們不能向你說好說歹」 (創廿四:50)時,拉班的意思是:既然是出於耶和華,我們 就不能按自己的意見決定,只能遵從。以色列人在曠野漂流時, 耶和華上帝對摩西說的「今日不知善惡的兒女,必進入那地」
(申一:39),也可合理地理解為:那些因年輕、尚不能分辨是非、 不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的少年人,可以允准進入迦南地。
2)符合創一~三章的重點:上帝能判斷好壞、對錯(「看 著是好的」;亞當獨居「不好」),這是上帝獨有的屬性。
總體看,第四種解釋比較合理:「分別善惡」乃是指人不 依賴上帝,要自己判斷好壞、對錯。[126]
明白了「分別善惡」的含義,就容易懂得上帝為甚麼不讓 人吃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了。上帝不讓人吃禁果,絕不是不要 人有智慧。認為上帝不願意人有智慧的想法,正是中了撒但挑 撥離間的詭計:「因為神知道,你們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們便如神能知道善惡!」(創三:5)上帝不讓人吃分別善惡 樹上的果子,是不讓人步入歧途。
分辨善惡、是非、好壞,需要分辨的標準。分辨的標準不 同,分辨的結果也不同。善人和惡人分辨的善、惡,一定是恰 恰相反的。真善美的上帝以絕對喜愛良善、絕對恨惡罪惡的標 準分辨善、惡。然而,當人違背上帝的命令去吃禁果的時候, 就離棄了真善美。女人自行判斷那棵樹的果子「好作食物」、 「悅人的眼目」、「是可喜愛的」之後,又獨自採取行動:「摘 下果子」、「吃了」、「又給她丈夫」、「她丈夫也吃了」(創 三:6)。這一切,都是他們自己在作判斷、作決定。
夏娃粗俗的口腹之慾、毒品般令人上癮的「悅人眼目」的 愛美感、和「使人有智慧」的理性引誘,都在新約《聖經》的「肉 體的情慾、眼目的情慾,並今生的驕傲」(約壹二:16)找到 了回應。悖逆之路,使亞當、夏娃只相信自己的判斷,而不顧 上帝的明確命令;只顧滿足自己眼前的快樂,而全然不顧他們 「必定死」的惡果。[127]
當男人和女人把上帝的禁令置於腦後、用自己的標準去分 辨善惡的時候,他們的善惡觀就整個顛倒了,他們就開始喜愛 罪惡、恨惡良善了。當上帝追究擅吃禁果的責任時,男人立刻 辯解:「祢所賜給我、與我同居的女人,她把那樹上的果子給我, 我就吃了。」(創三:12)他將責任先推卸給上帝,後歸咎於 女人,把自己洗刷得乾乾淨淨!偷吃禁果以後,亞當和夏娃的 兒子該隱把他的弟弟亞伯殺害了,這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宗謀 殺案。而且,該隱還企圖用謊言掩蓋自己的罪行(創四:8-9)。 這事發生在吃禁果之後,是順理成章、不足為奇的。
人順服上帝的旨意,才能得到真正的智慧,確立正確的是非、善惡觀,心中的思念,口裏的語言,實際的行為,才能討 上帝的喜悅。智者說:「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 聖者,便是聰明。」(箴九:10)上帝不讓人吃分別善惡樹上 的果子,完全是為著人自身的好處。夏娃想得著「智慧」,用 的方法卻是「不敬畏耶和華」;所以,她得不到智慧,只得到 了愚昧。
「我主我王能分辨是非,如同神的使者一樣。⋯⋯我 主的智慧,卻如神使者的智慧,能知世上一切的事。」(撒 下十四:17,20)

人犯罪後更像上帝嗎? 上帝害怕人與祂相似嗎?
《創世記》記載:「耶和華神說:『那人已經與我們相似, 能知道善惡;現在恐怕他伸手又摘生命樹的果子吃,就永遠活 著。』耶和華神便打發他出伊甸園去,耕種他所自出之土。於 是把他趕出去了。又在伊甸園的東邊安設基路伯和四面轉動發 火焰的劍,要把守生命樹的道路。」(創三:22-24)
對於這段經文,有人問:「那人已經與我們相似」是耶和 華在始祖犯罪之後說的;難道人犯罪會使人更像上帝嗎?為甚 麼人與上帝相似後,上帝就不許人永遠活著?上帝是怕與祂相 似的人威脅到祂的權柄嗎?
先看第一個問題。「那人已經與我們相似,能知道善惡」 應如何理解?首先,有學者指出,「與我們相似」的希伯來原 文「khd-mmnw」,也可譯為「獨立自主,要藉著它......」。 [127] 其次,這個短語可譯為「那人已經在知道善惡方面與我們相 似」。如前一個問題所述,「分別善惡」是指人獨立自主地分 辨是非、對錯。也就是說,人犯罪後,是在「自己判斷是非」 這一點上,與「隨己意行作萬事」的上帝(弗一:11)相似了, 而非在一切的屬性上與上帝相似。況且,人自行分辨是非的結果,是他們的善惡觀與上帝的善惡觀背道而馳。所以,人犯罪 後,在道德屬性上更不像上帝了。
有學者認為,「那人已經與我們相似,能知道善惡」,乃 是上帝在邏輯分析人的虛假神性:人把自己當作上帝,卻並不 能因此逃離上帝的主權![129]
再看第二個問題。人決定獨自分辨善惡後,上帝不許他們 吃生命樹的果子,是上帝怕他們威脅祂的權柄嗎?答案是否定 的。上帝不怕人在某些地方與祂相似;否則,上帝就不會按著 祂的形象和樣式造人(創一:26,二:7)了。人雖與上帝相似, 卻仍是受造之物,哪能挑戰上帝的權柄呢?!相反,上帝深願 人能跟隨祂、效法祂、越來越像祂。可是,始祖違背上帝的命令、 吃了禁果,是為了「如神能知道善惡」。當人要自己判斷對錯, 就是把自己當作上帝了。這是作為受造物的人的越位、僭越。 創一~十一章記載人的三次犯罪(伊甸園、洪水、巴別塔)都 是這個「模式」,像推羅王一樣,心裏高傲,說:「我是神!」 (結廿八:2)
悖逆上帝,是「必定死」的路。上帝是賜生命的主;拒絕 上帝就是拒絕生命。上帝不許犯罪後的人吃生命樹的果子,因 為人不能在惡性地自主的同時,又擁有「生命」。這個處罰的 本身,隱藏著上帝的憐憫。上帝似乎在對他們說:「你雖然居 心自比神,也不過是人,並不是神!」(結廿八:2b)「你們 如今要知道:我,惟有我是神,在我以外並無別神。」(申卅 二:39a)「我要作你們的神,你們要作我的子民」(利廿六: 12b)。
上帝仍是人類的上帝。這是人類的希望!生命樹並沒有被 砍掉,它仍結實累累,等待著悔改、回歸的人。難怪有人說:「亞當從樂園被趕出去,活在死亡的權勢下,卻是一個心存盼望的 孩子。」[130]

蛇被上帝咒詛後,吃土為生? 在被上帝咒詛前,牠如何行走?

《創世記》三章 14 節記載,當蛇引誘亞當和夏娃犯罪後, 「耶和華對蛇說:『你既作了這事,就必受咒詛,比一切的牲 畜野獸更甚;你必用肚子行走,終身吃土。』」很多人對此節 經文大惑不解,認為有悖常理。
先看「終身吃土」。
從 現在的資料看,蛇是肉食動物。因棲息的環境不同,有 些蛇的食性專一,有些蛇的食性很廣。有的喜歡吃蚯蚓;有的 專吃蝸牛及蛞蝓;體型小的蛇則視螞蟻、白蟻及蟻蛋為美食。 在樹林上層活動的蛇會捕食鳥類、蜥蜴和樹蛙;中下層活動的 蛇就選擇鳥類和鼠類;底棲性的蛇不論是青蛙、蜥蜴或小型哺 乳動物,只要找得到、吞得下的,都是食物。非洲和東南亞的 大蟒蛇則能吞下羚羊和鹿等中型哺乳動物。[131]
按照《聖經》的用法,上帝咒詛蛇「終身吃土」是象徵性的, 比喻敵人「終身受凌辱」。[132] 比如:
「住在曠野的,必在他面前下拜;他的仇敵,必要舔 土。」(詩七十二:9)
「列王必作你的養父,王后必作你的乳母。他們必將 臉伏於地,向你下拜,並舔你腳上的塵土。你便知道我是 耶和華,等候我的必不至羞愧。」(賽四十九:23)

「他們必舔土如蛇,又如土中腹行的物,戰戰兢兢的 出他們的營寨。他們必戰懼投降耶和華,也必因我們的神 而懼怕。」(彌七:17)
從背景資料看,以塵土為食物,是典型的古代文學對冥界 的形容。有的史詩說,冥界是沒有亮光,「以塵土為食物,以 粘土為麵包」的地方。墳墓是冥界的特徵:屍體口中塞滿了塵土; 蛇在地上爬行時,口中同樣塞滿了塵土。[133]
總之,上帝咒詛蛇「終身吃土」是象徵性的,不宜按字面 解讀。對於蛇「必用肚子行走」的咒詛,更多人不以為然:蛇本 來就是用肚腹行走,難道還能用腳行走嗎?蛇若有腳,豈不成 了「畫蛇添足」!是 的,人們現在所見到的蛇,都是爬行。蛇爬行有幾種方 式。一種是,蛇體在地面上作水波浪狀彎曲。彎曲處的後邊施 力於粗糙的地面,由地面的反作用力推動蛇體前進。另一種爬 行方式是履帶式。蛇沒有胸骨,它的肋骨可以前後自由移動, 肋骨與腹鱗之間有肋皮肌相連。當肋皮肌收縮時,肋骨便向前 移動,這就帶動寬大的腹鱗依次稍稍翹起。翹起的腹鱗就像踩 著地面那樣;接著肋皮肌放鬆,腹鱗的後緣施力於粗糙的地面, 藉反作用力把蛇體推向前方。這種運動方式使蛇身能直線向前 爬行,就像坦克那樣。第三種是伸縮運動。蛇身前部抬起,盡 力前伸,接觸到支撐的物體時,蛇身後部即跟著縮向前去,然 後再抬起身體前部向前伸,得到支持物,後部再縮向前去,這 樣交替伸縮,蛇就能不斷地向前爬行。受到驚動時,蛇身會很 快地連續伸縮,加快爬行的速度,給人以跳躍的感覺。在人們的印象裏,蛇似乎爬得很快,故有「蜈蚣百足,行 不如蛇」之說。其實,多數種類的蛇,每小時只能爬行八哩路 左右,和人步行的速度差不多。爬行最快的可能要算非洲的一 種毒蛇,每小時可爬行十五~廿四公里,可是它們只能在短時 間內爬得這樣快,不能長時間維持這種速度。因此,即使遇到 會追人的毒蛇,人是來得及避開的。人們之所以有蛇跑得很快 的印象,是因為一剎那間,尤其是蛇受驚逃走的那一瞬間,蛇 的爬行速度會很快。[134]
然而,這只是人所知道的蛇的行走方式。上帝咒詛蛇以前,蛇一定是爬行的嗎?不一定。2000 年 3 月 17 日的《科學》雜誌,有一則報導:美南衛理公會大學(Southern MethodistUniversity)的古生物學家在耶路撒冷北邊的一個石灰石採石場發現了一個有腳的蛇的化石,將其命名為Haasiophisterrasanctus。這條蛇身長約一公尺,有許多長約二釐米的後腳,腳骨清晰可見;這些後腳一直延伸到尾部。這蛇化石頭和下頜保存異常完好。這是在這個採石場發現的第二塊有腳的蛇化石。早在 1979 年,人們就發現一個。只是,當時以為它是海生蜥蜴 的化石。[135]
此 外,據中國互聯網報導,2009 年 9 月 9 日凌晨,家住四 川遂寧市仁裏鎮的老人段瓊秀,被一陣奇怪的聲音驚醒。她以 為有賊,急忙開燈。環顧四周,卻空無一人。但是,床前牆壁 上的景象,令她倒抽一口涼氣:牆壁上爬著一條長著腳的蛇! 蛇的腳死死抓住牆壁。也許是忽然一亮的燈光和主人的吼聲, 蛇受到驚嚇,它竟翹首望著主人!段瓊秀壯著膽子將蛇打死。 段家發現有腳蛇的消息傳開後,前來參觀的市民絡繹不絕。段瓊秀用筷子把蛇從酒瓶夾出來給大家看。這條蛇有四十釐米 長,小手指拇粗,全身只長了一隻腳,腳長在離它頭部十五釐 米處,兩釐米長,其上還有四個爪子。看見這一條長腳的怪蛇, 人們驚懼不已。蛇為甚麼長腳?記者就相關問題諮詢了西華師 範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周才全。作為資深專家,周老師也從來 沒有見過長腳的蛇,也非常詫異。受周院長委託,他的學生、 遂甯市某單位技術人員龍帥趕到段瓊秀家。龍帥觀察後認為, 由於此蛇還處於亞成體狀態(未長大),且被酒浸泡,色澤有 了變化,是甚麼蛇還需進一步研究,「蛇的腳是怎麼回事?只 要把蛇解剖後分析研究,就能弄清楚了。」蛇類專家看到長腳的蛇都非常震驚,說明這是極其罕見的。 就算解剖了,也未必能知道導致這條蛇長出一隻腳和爪子的原因。[136]
這條蛇的腳有爪子,能緊緊地抓住牆壁,表明它是有功能 的。但是,因為只有一條腿,所以它不像是用來行走的。
上 述新聞頗具震撼性。雖然不能因此斷言,被上帝咒詛之 前的蛇,一定是用腳行走的,但卻也不能排除這種可能性。這 些新聞帶給人們一個不可輕忽的啟示:上帝創造的奇妙、可畏。 書本上沒寫的、自己不知道的、沒聽說過的事情,不一定不存 在。人若畫蛇添足,顯然是愚昧;上帝若造蛇有足,肯定是智慧。 作為渺小的受造物的人,對於偉大的造物主,應該多一分敬畏。

結語
《創 世記》前三章記載了上帝創造天、地、海,和其中的 萬物,人的受造及本質,人的犯罪和上帝的救贖,是非常重要 的,是基督教信仰的根基,須牢牢把握。另一方面,上帝的創造是超然的,因而,是人不能完全參透的。在這樣的張力下, 對這三章的啟示,哪些是必須持守的觀點,哪些是允許存異的 觀點,應有一個大致的區分。筆者認為,以下三點是基督徒必 須堅守的。
第一,六天的創造,是耶和華上帝創造宇宙萬物的真實記錄。
在這個大前提下,創造週的記載是甚麼文體(是敘事體, 或詩體),是否是按實際順序記載的,創造週的一天是多長, 地球和宇宙年老還是年輕,等等,可以有不同觀點。
第二,人是按著耶和華上帝的形象和樣式受造、有耶和華 上帝的生氣的特殊受造物。亞當、夏娃是真實的歷史人物。
因此,主張人類純粹是隨機進化的產物,進而否認亞當、 夏娃是上帝的特殊受造物及他們的歷史性的一切觀點,必須予 以拒絕。
在 「神導進化論」中,有一部分人承認亞當、夏娃是上帝 特殊創造的。這也是天主教的官方立場。教皇約翰.保羅二世 (Pope John Paul II)在 1996 年 10 月 22 日給教皇科學院(Pontifical Academy of Sciences)的一份書面講話中,重申了 1950 年教皇 皮爾斯十二世的通諭(Encyclical Humani generis [1950] of Pius XII),認為「進化論的教義是一個嚴肅的假說,值得更深入的 研究與探討,就像與之相反的假說一樣」的觀點,並說「進化 論不僅僅是一個假說而已」,「已經慢慢的被研究工作者所接受」。 通觀這份書面講話的全文,人們對約翰.保羅二世的對進化論的立場評判不一。但是,有一點是確定的,即天主教神學 的「人論」有它的底線。天主教教會允許信徒自己決定接受或拒絕進化論的各種假說,但其前提是:他們不堅持精神與靈魂 是從物質而來、和不需要上帝創造的立場。[137]
一 些基督徒也採納了天主教的立場。他們主張,亞當的肉 體,是上帝用進化的方法由別的動物變來的;然後,上帝把祂 的生氣吹進亞當的鼻孔裏,使他具有上帝的形象和樣式。這種 類型的「神導進化論」,缺乏《聖經》依據,筆者不敢苟同; 但它持守「人是按上帝的形象和樣式創造的特殊受造物」這一 底線,故筆者可以包容。
第三,亞當、夏娃悖逆上帝,犯罪、墮落,和上帝的懲罰、 救贖,都是真實的。
上述三點,引申出基督教的核心信仰,並得到主耶穌和新、 舊約《聖經》作者的確認和支持。

附錄

附錄一

天文學家如何測算星體的距離 [138]
推算星體與地球之間的距離,是複雜而困難的,不同距離 的星體使用不同的方法。像爬梯子一樣,從近距離到遠距離一 層一層往上爬。每一階段的距離指標倚靠前一階段的距離指標 來校準;致使不準確度不斷積累。所以,星體離地球的距離越遠, 其距離測定結果的不確定性也越高。
一、在太陽系內,星體的距離可以用雷達波測定,依靠克 卜勒定律計算,都比較準確。精確測定太陽與地球的平均距離 (AU)(一天文單位,≈ 1.5×108 公里),是測量星體距離的 基礎。
二、測定距離比較近的恆星,可使用恆星視差法(stellar parallax)。由於地球繞太陽公轉,當地球位於公轉軌道的兩極, 分別觀測某一顆恆星時,它與背景上的其他恆星的相對位置會 有微小改變,這就是恆星視差。以地球公轉軌道平均半徑為底 邊,太陽和地球與該恆星的連線為側邊,就構成一個三角形。 底邊對應的三角形內角稱為視差。其角度有角度制和弧度制兩種單位。在角度制中:
1 度= 60 角分= 3600 角秒 或

1 degree = 60 arc minutes = 3600 arc seconds 或

1 o = 6 0 = 3 6 0 0 "

當底邊對應的內角為 1 角秒時,兩側邊的邊長的差異可以 忽略不計,因此這個三角形可視為等腰三角形。此時,一條側 邊的邊長(太陽或地球與這恆星的距離)稱為 1 秒差距(parsec, 縮寫為 pc)。1 秒差距等於 3.2616 光年,或 206,265 AU(圖 1-4)。

天文學家常用秒視差而不是用天文單位來描述星體的距離。 恆星的視差越大,其距離就越近;反之,恆星的視差越小,離 地球就越遠。
三、測量再遠一些的星體的距離,可用變星(variable star)作距離指標。變星是一種高光度脈衝星,其亮度呈週期性 變化。
「星等」(magnitude)是星體的亮度單位,分為目視星等 (visual    magnitude) 和 絕 對 星 等(absolute    visual    magnitude)。 目視星等或視星等,顧名思義,是人們用眼睛觀察到的星體的 亮度。主前第二世紀,希臘的天文學家西帕恰斯(Hipparchus, 200-126 BC)經過堅韌努力,繪製了標有一千多顆恆星的精確 位置和亮度的恆星星圖。將星體的亮度分為六等,最亮的二十 顆恆星為一星等,眼睛能看見的最暗的恆星為六星等。他的恆 星亮度單位的概念一直襲用至今。1850 年,英國天文學家珀格 森(Norman. R. Pogson,1829-1891)運用光度計測量星體光度, 測定一星等的亮度是二星等的 2.512 倍,以此類推,一星等的亮 度是六星等的(2.512)5 倍(≈ 100 倍)。隨著對星體亮度測定 的精度的提高,星等也越分越細。比一星等更亮的,稱為零星等; 比零星等更亮的,叫負星等(-1,-2,-3,等等)。
然而,目視星等受距離的影響很大。星體的亮度與距離的 平方成反比。距離增加為兩倍,其亮度就要減弱四倍(22)。 一顆離地球較近的星體,看起來很亮,但它自身的亮度並不一 定高;反之亦然,一顆離地球較遠的星體,看起來很暗,但它 自身的亮度可能很高。因此,目視星等不具物理學意義。於 是,天文學家們提出絕對星等的概念:假設星體放在 10 秒差距 (3.2616×10 光年)遠的地方,它的視星等(用 m 表示)就稱為絕對星等(用 M 表示)。比如,太陽的視星等為 -26.70,但 絕對星等卻是 4.75(非常暗)。
現再討論變星。造父變星(Cepheid variable star)因仙王座 星而得名。由於中國古代將仙王座 星稱作「造父一」,所以 天文學家把此類星都叫做造父變星。人們熟悉的北極星也是一 顆造父變星。仙王座    星最亮時為 3.7 星等,最暗時只有 4.4 星 等,週期為五天八小時 47 分 28 秒。造父變星的光變週期有長 有短,大多在一至五十天之間,也有長達一百二十天的,但以
五至六天的最多。 造父變星的一個重要特性是:亮度變化的週期越長,其平均亮度(變星的真實亮度)也越高,極有規律。學者把這稱為 周光關係,並得到了周光關係曲線。這一特性極為重要。如果 兩顆造父變星的光變週期相同,那麼,就可以認為它們的光度 是相同的。這樣,先用其他方法測出其中較近的一顆造父變星 的距離,然後再比較它與另一顆較遠的造父變星的視星等的差 別,就能推算出後者的距離。如是,在測量不知距離的星團、 星系時,只要能觀察到其中的造父變星,就可得知星團、星系 的距離。所以,造父變星被人譽為「量天尺」。美國著名天文 學家哈勃(Edwin P. Hubble,1889-1953)就是借助仙女座星系 中的造父變星,測定了仙女星系的距離。
後來人們發現,造父變星有兩種類型,星族 I 造父變星(或 稱經典造父變星)和星族 II 造父變星(又稱室女 W 變星);它 們有各自的周光關係和零點。光變週期相同的變星,前者的亮 度比後者約小 1.4 星等。用於做距離指標的變星類,除造父變星 外,還有天琴座(Lyra)變星,等等。
四、變星雖比太陽明亮得多,但它們在較遠的星系中的亮度仍嫌黯淡。而且,較遠的星系很難辨認單個的星體。所以, 用造父變星測量銀河外星系距離的實例並不太多。測定遙遠星 系的距離,須借助更亮的星體,如,超新星(supernova,或 nova)等。
遙望星空時,人們有時會驚奇地發現:在某一星區,出現 了一顆從來沒有見過的明亮星星;然而僅僅過了幾個月甚至幾 天,它又漸漸消失了。這種「奇特」的星星叫做新星或者超新星。 在古代又被稱為「客星」,意思是這是一顆「前來作客」的恆星。 人們看見它們突然出現,曾經一度以為它們是剛剛誕生的恆星, 所以取名叫「新星」。其實,它們不是新生的星體,而是正走 向衰亡的老年恆星。
當一顆大品質的恆星耗盡維繫其核反應的所有的氫燃料後, 就失去了一直支撐自身重量的力量,它的核心將開始坍縮,成 為一顆中子星(neutron star),甚至黑洞(black hole)。外層 坍縮的物質遇到這堅硬的「中子核」的反彈,就引起爆炸,恆 星的外層會以極快的速度被拋射出去。如果剩下的核的品質小 於錢德拉塞卡極限(Chandrasekhar Limit,≈ 太陽品質的 1.4 倍, 由已故美籍印度天文學家 Subrahmanyan Chandrasekhar 於 1930 年推導),這顆恆星便可能演化成為白矮星(White Dwarf)。 白矮星可能會從其伴星獲取並積累物質(有時通過合併),從 而提升內核的溫度,由此引發熱核聚變,最終也可能爆炸。
當衰老恆星爆炸時,絕對光度可能達到太陽光度的數十億 倍,中心溫度可達數十億攝氏度。這樣,在短短幾天內,它的 光度有可能將增加幾十萬倍,並且這一光度幾乎不會變化。這 樣的星叫「新星」。如果恆星的爆發再猛烈些,它的光度增加 超過一千萬倍,這樣的恆星叫做「超新星」。天文學家已在銀河系內發現了幾百顆新星。根據估算,在如銀河系大小的星系 中,超新星爆發的機率約為五十年一次。
按照光譜中的不同元素的吸收線,天文學家把超新星分成 兩大類:沒有氫吸收線的,是 I 型;有氫吸收線的,為 II 型。I 型超新星一般都比 II 型超新星明亮。I、II 型超新星中,還可以 根據光譜中其他元素的吸收譜線和光度曲線的形狀,劃分出更 細的類別。比如,Ia, Ib, Ic, II-P 和 II-L, 等等,Ia 型沒有氫、氦 吸收線,有矽吸收線,其光譜峰值中以游離矽的 615.0 納米波長 的光最為明顯。現在一般認為,超新星(I 型和 II 型)都具有一 個相近的光度峰值。這樣,超新星可以成為遙遠距離的指標。 不過,II 型超新星受外層物質的干擾,平均亮度的不確定性較 高。I 型超新星更適合作為距離指示器,用以測量它所在的星系 的距離。
此外,美國天文學家塔利(R. Brent Tulley)和費舍(J. Richard Fisher)1977 年發現,漩渦星系(spiral galaxy)的光度 與自轉速率成正比。這一經驗性關係現被稱為塔利-費舍關係 (Tully–Fisher relation)。測量漩渦星系的旋轉速率,可以得知 漩渦星系的光度;用距離模數公式,就可以找出漩渦星系的距 離。塔利-費舍關係測出的距離,大致與 I 型超新星同級,可互 為對照。
五、1929 年,美國天文學家哈勃發現了哈勃定律。用哈勃 常數和星體遠離的速度,就可以推算星體的距離。這方法可應 用於遙遠的星體,但其不確定性較高(詳見附錄二)。

附錄二
哈勃定律和哈勃常數 [139]

1925 年,當美國天文學家哈勃根據銀河外星系的形狀對它 們進行分類時,他得到一個重要的結論:星系看起來都在遠離 地球而去。這一發現的意義深遠。長期以來,天文學家都認為 宇宙是恆態的,現在卻發現宇宙是在膨脹中。1929 年,哈勃把 他所測得的幾十個星系的數據畫到一張圖上。縱座標是星系譜 線的紅移量,橫座標表示星系的累積視星等。他發現,由星系 的光譜線紅移量所計算的退行速度 v(receding velocity,即,星 體遠離地球的速度,下同)與它們離地球的距離 r(由星體的亮 度推算)成正比;離地球越遠的星系,其退行速度越快。這一 正比關係叫做哈勃定律。星系的退行速度與它離地球的距離之 比,是一個常數,被稱為哈勃常數(Hubble constant)。哈勃定 律的數學運算公式為:

r = v/H0

公式中,  H0 是哈勃常數,= v/r,單位是千米∕秒∕百萬秒差距,或 Km/s/Mpc(為了敘述方便,以下的 H0 將略去單位); v 是星系的退行速度或「紅移速度」; r 是星系與地球的距離。
原 則上說,只要知道了 H0 值和星體的紅移量,就能計算出 任何天體、星系與地球的距離。從另一個角度說,如果知道了 宇宙的大小,再假設宇宙在膨脹,且宇宙邊緣處遠離地球的速度極限是光速 c,那麼公式中的哈勃常數 H0 的倒數就應該是宇 宙的年齡(準確地說,是宇宙年齡的上限):
1/H0 = r/v
但是,實際情況並非如此簡單。問題的關鍵是,準確測定 哈勃常數 H0 很不容易。因為,測定哈勃常數需要測定星體離開 地球而去的速度和星體與地球的距離。星體離開地球而去的速 度可以透過測量星體光譜譜線的多普勒位移求得;但要測量星 體離地球的距離,問題就要複雜、困難得多。因為,如附錄一 所述,測定遙遠星系的距離,要依靠很多假設,不同的距離指 標所給出的距離不同,不確定性很高。事實上,天文學家們測 定的 H0 的值,一直有很大的分歧。
1929 年,哈勃最初把哈勃常數定為 500;1931 年,第二次 測定 H0 為 558,後又訂正為 526。
1952 年德國天文學家巴德(Walter Baade,1893-1960)指 出,仙女星系中造父變星的星等零點應變動 1.5 星等,由此哈勃 常數應修訂為 260。

1958 年,哈勃的學生和學術繼承人、美國天文學家桑德奇 (Allan R. Sandage, 1926-)指出:哈勃當年所說的最亮星體,實 際上位於電離氫區,因此要再加上 1.8 等的星等改正,從而將哈 勃常數降低為 75。
1974-1976 年,桑德奇和塔曼(G. A Tammann)用七種距 離指標的方法將哈勃常數重新修訂為 55,只有哈勃最初測定值 的 1/10 !另一位天文學家德瓦科列爾(de Vaucouleurs),與桑 德奇測量方法一樣,都是以造父變星為起點,其後選用不同距 離的指示體,測得的 H0 卻是 100,兩者相差一倍。
直到近年,H0 值的測定,仍不一致。
1989 年,一些天體物理學家撰文,綜述了幾十年的研究情 況後,認為哈勃常數應該定在 67±8。
2001 年,以美國天文學家威爾金森(David Todd Wilkinson, 1935-2002)命名的人造衛星「威爾金森微波各向異性探測器」 (Wilkinson    Microwave    Anisotropy    Probe,    簡 稱    WMAP) 升 空, 目的是尋找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溫度的微小差異。2004 年 2 月 12 日,美國宇航局公佈了「威爾金森各向異性微波探測器」拍 到的宇宙「嬰兒期」照片。根據這張照片,科學家測算宇宙的 實際年齡是 137 億年。
2008 年 9 月,天文學家巴繞(Aurelien Barrau)著文,認為 哈勃常數的值 H0 > 74。
2009 年 1 月,天文學家利馬(J.A.S. Lima)等人發表文章, 他們得到的哈勃常數H0 為 71±4。
2009 年 2 月,科馬特蘇(E. Komatsu)等十九人發表文章, 公佈他們測定的哈勃常數是 70.5±1.3。
2009 年 5 月 7 日哈勃網站報導,天文學家們通過對旋渦星系 NGC4258 中的造父變星和 Ia 型超新星的研究,再次測定了 哈勃常數的值為 74.2 ± 3.6,與之前的測量結果相近,但精度 又提高了兩倍。據此,推斷宇宙的年齡約為 137 億年左右,和 WMAP 衛星的結果吻合。
有學者指出,哈勃常數測定值的差異,除觀測的系統誤差、 隨機誤差和銀河系內距離指標的標定不確定性等外在因素外, 還有內在原因。例如,不同星系之間由於化學成分、年齡、演 化經歷的不同,恆星自身的亮度也會發生變化。這樣,距離指 標和絕對星等之間的關係就不會一致。即使用同樣的觀測結果, 不同的宇宙學家用不同的處理方法,得到的哈勃常數數值也會 有所不同。
有學者甚至說,哈勃常數已經不再是常數,而是一個隨時 間變化的數值。隨著測定技術和方法的不斷改進,哈勃常數值 的精確度也許會進一步提高。不過,目前對哈勃常數的準確值 作出最後裁定,為時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