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歷史書、先知書、智慧書

《聖經》有關「約書亞的長日」的記載, 如何解釋?

《約書亞記》記載:
當耶和華將亞摩利人交付以色列人的日子,約書亞就 禱告耶和華,在以色列人眼前說:「日頭阿,你要停在基 遍;月亮阿,你要止在亞雅崙谷。」於是日頭停留,月亮 止住,直等國民向敵人報仇。這事豈不是寫在《雅煞珥書》 上麼?日頭在天當中停住,不急速下落,約有一日之久。 在這日以前,這日以後,耶和華聽人的禱告,沒有像這日 的,是因耶和華為以色列爭戰。(書十:12-14)
《約書亞記》第十章記載,當亞摩利王等五個國家的君王 聯合攻打基遍時,基遍人向約書亞求救;約書亞連夜從吉甲率 軍相助,在基遍擊潰敵軍。在追趕敵人時,約書亞求告耶和華 上帝,要日和月亮停住,以便於以色列人追殺敵軍。耶和華上帝聽了他的禱告,日頭在天當中停住,約有一日之久。也就是 說,白天延長了近一天。這就是著名的「約書亞長日」。多年來, 這是個頗具爭議的問題。

對「約書亞長日」的解釋
對「日頭在天當中停住,約有一日之久」有各種解釋。這 裏僅列出三種。
第一,按字面解釋,太陽真的停在天空,使白晝延長了近 一天。這可通過地球停止自轉,地球減緩自轉速度(「不急速 下落」),或地球作「S」形的擺動式自轉(不減緩轉速)等方 式達成。[1] 類似的事件以後也發生過。當先知以賽亞告訴猶大 王希西家,耶和華決定延長他十五年壽數時,希西家向上帝要 一個兆頭,要亞哈斯日晷的日影往後退十度;耶和華上帝就給 了他這個兆頭(王下二十:1-11)。
這種解釋引起強烈質疑。在赤道,地球自轉的速度為 一千六百公里∕小時。一輛時速為一百公里的火車、汽車急剎 車會給車內的人帶來甚麼,人們都有深切體驗。那麼,自轉速 度遠超車速的地球「急剎車」,將帶來甚麼?! [2] 除非圍繞地 球的大氣層,地球表面的江、河、湖、海和建築物,以及地心 的熔融物質能與地球自轉速度的變化同步,那麼,所引發的颶 風、海嘯、江河氾濫、強烈地震、火山噴發,將毀滅一切。[3] 當然,這對上帝並無難處,祂可以在使地球自轉減速或停止的 同時,消除一切災難性的後果。但也有人問,為了一個局部戰 役,上帝需要這樣做嗎? [4]
更重要的是,地球停住或減慢轉速,與別的經文似不協調:

挪亞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拿各類潔淨的牲畜、飛 鳥,獻在壇上為燔祭。耶和華聞那馨香之氣,就心裏說: 「我不再因人的緣故咒詛地(人從小時心裏懷著惡念), 也不再按著我才行的,滅各種的活物了。」地還存留的時 候,稼穡、寒暑、冬夏、晝夜,就永不止息了。(創八: 20-22)
耶和華的話臨到耶利米說:「耶和華如此說:你們若 能廢棄我所立白日黑夜的約,使白日黑夜不按時輪轉,就 能廢棄我與僕人大衛所立的約,使他沒有兒子在他的寶座 上為王,並能廢棄我與事奉我的祭司利未人所立的約。天 上的萬象不能數算,海邊的塵沙也不能鬥量;我必照樣使 我僕人大衛的後裔和事奉我的利未人多起來。」(耶卅三:19-22)
地球完全停住,或地球減緩自轉速度,似與耶和華上帝的 心意相悖。[5]
第二,這段經文中,第十二節「日頭啊,你要停在基遍」 的「停」字(dāh-mam ́),除「停止」以外,還有「靜默等候」 (伯廿九:21)、「緘默無聲」(詩卅一:17)等含義。[6]

同時,《約書亞記》又記載:
耶和華使他們在以色列人面前潰亂。約書亞在基遍大 大的殺敗他們,追趕他們在伯和崙的上坡路,擊殺他們直 到亞西加和瑪基大。他們在以色列人面前逃跑,正在伯和 崙下坡的時候,耶和華從天上降大冰雹在他們身上 [ 冰雹原文作石頭 ],直降到亞西加,打死他們。被冰雹打死的, 比以色列人用刀殺死的還多。(書十:10-11)
於是,有學者解釋說,耶和華聽了約書亞的禱告,天上烏 雲滾滾,冰雹驟降。太陽因此收斂了灸人的酷熱,「緘默」了。 降下的冰雹打死了許多敵軍;以色列人也能趁著涼快的天氣, 在月光下,「夜以繼日」地追趕敵人。對以色列人來說,一日 就頂兩日用了。「這不是『約書亞最長的一日』,反倒是約書 亞最長的一夜。」[7] 有人還說,冰雹的範圍,小到數平方公頃, 大到十幾公里寬、百餘公里長;伯和崙與亞西加之間的距離只 有十幾公里,可以完全被冰雹覆蓋。[8]
這種解釋的長處是,既有一定的解經依據,又不涉及改 變地球自轉速度的棘手問題。但是,其難處仍是沒有經文的有 力支持。雖然第十二節「日頭啊,你要停在基遍」的「停」字 (dāh-mam ́)有「靜默等候」、「緘默無聲」等含義,但基本 意思還是「停止」。再者,第十三節「日頭停留」的「停留」 是另一個希伯來字「gāh-mam ́」,在《聖經》被譯為「站」、「止 住」、「停留」、「侍立」、「耽延」等,並沒有「靜默」、「緘 默」的含義。[9] 把「日頭停留」解釋為烏雲遮蓋太陽,使太陽「緘 默」,顯得牽強。
第三,約書亞禱告後,耶和華上帝使用一種類似海市蜃樓 的光線折射方法,在日落後,使以色列人仍能看清周圍的事物。 這種解釋更缺少經文的支持。
到目前為止,沒有一種解釋是令人完全滿意的。但無論作 何解釋,約書亞禱告後,在特定時空發生的這件事情,肯定有 耶和華上帝的介入,具有超然的性質。

關於「約書亞長日」的天文學證據
在「約書亞長日」的爭議中,最受人詬病的,是關於「約 書亞長日」的天文學證據。
美國創造論學者、牧師瑞默(Harry Rimmer,1890-1952) 寫過不少書,其中一本書叫《科學與聖經的和諧》(The harmony of science and scripture,Eerdmans,MI: Grand Rapids, 1936)。[10] 在這本書中,瑞默引用了耶魯大學教授塔藤(Charles A. Totten)於 1890 年出版的《約書亞的長日與亞哈斯的日晷 — 一個科學的辯護》(Joshua ́s Long Day and the Dial of Ahaz: A Scientific Vindication)一書的部分內容。[11] 塔藤說,一位有 豐富天文學學識的教授,經過極複雜的計算後發現,地球的時 間確實短少了近一天的時間 — 二十三小時又二十分鐘;繼續 讀《聖經》發現,在希西家王時代,亞哈斯日晷的日影又倒退 了十度;按地球在二十四小時自轉一周(3600)計算,十度就 是四十分鐘。這樣,二十三小時又二十分鐘加上四十分鐘,正 好是二十四小時!這就證明了《約書亞記》十章所記載的,日 頭在天上停留了一整天! [12] 經過瑞默的書,這個故事被眾多基 督教書籍、刊物引用、傳播。中國大陸的「福音書房」將瑞默 的書的第八章譯成中文,印成小冊子,叫做「科學眼光中的約 書亞的長日」,並由倪柝聲弟兄作序。[13]
隨著時間的推移,瑞默書中的這個故事漸漸被人淡忘。但 是,到了 1960 年代,這個故事又以新的科學包裝,再次被傳 播開來: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簡稱 NASA)位於馬里蘭州格林灣爾特 (Greenbelt,Maryland)的實驗室的工程師們,為了計算將來要發射的宇航飛船的軌道,正在測繪今後一百年、一千年的太陽、 行星和月亮的位置。突然,他們所使用的電腦先後兩次停機, 並亮起紅燈,卻找不出任何故障。後經一位基督徒工程師提醒, 按《聖經》中「約書亞長日」和「亞哈斯的日晷」的記載,分 別把二十二小時又二十分鐘和四十分鐘加進程式後,電腦就完全恢復正常了。這證實地球時間確實丟失了一天;《聖經》的 記載再次被科學證實了。
誰也說不清,這則故事肇始何人。但它的傳播,卻仰賴 一位名叫何爾(Mr. Harold Hill)的基督徒。何爾是美國馬 里蘭州巴爾的摩一家引擎公司(the Curtis Engine Company in Baltimore,Maryland)的老闆,並自稱是 NASA 的顧問。他發 表演講、刊登文章,傳揚這個令基督徒振奮的故事。但是,面 對越來越多的詢問詳情和原始資料的信件,何爾發了一封正式 的回信,說資料的來源他一時找不到了;一旦找到,立即奉告。 但從此泥牛入海,再無下文。[14] 後來,NASA 的有關人員澄清: 第一,這故事沒有在 NASA 發生過;第二,何爾並不是 NASA 的顧問,他與 NASA 的惟一關係是,他曾參與他們在伽達德 (Goddard)的柴油引擎的工作。[15] 到了 1990 年代,這個故事 再次趨於沉寂。
不論是老故事還是新故事,其核心是關於地球時間丟失一 天的計算。此計算過程極為繁雜,至今沒有人能夠驗證。[16] 筆 者不想捲入細節,只打算從比較宏觀角度,提出這個計算過程 的值得商榷的地方。
1)如果要確定地球的時間缺少了一天,須有一個標準的地 球時間作計算的參照。塔藤引用的這個參照的起始點是:按照 《聖經》記載的家譜,上帝創造天地的第一天,是主前 4,000 年9 月 22 日;[17] 以此計算出,約書亞向上帝禱告時,應為創世以 來的第 933285 日。[18] 筆者在本書的第一部分已討論過,上帝創 造天地的絕對時間,是難以確定的。如果起始點不篤定,計算 結果當然就不可靠。
2)推演地球運轉的歷史,能精確到小時、分鐘,使人難以 置信。何況,經文也只說了一個大概時間,「日頭在天當中停住, 不急速下落,約有一日之久」(書十:13b),並不沒有說日頭 停住了多少小時和多少分鐘。
3)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說:「晷,日景也。」此處的 「日景」,就是「日影」。「寸晷惟寶」比喻時光寶貴。「日晷」
又作「日規」,是用日影定時的一種設計。常言道,「立晷測 影」。[19] 日晷主要由晷針和晷面兩部分組成。晷針投射在晷面 上的日影,會隨時間移動,故可用來定時。晷針須與地球的自 轉軸平行,才能在不同的緯度上使用。也就是說,在北半球, 晷針的末端必須指向地球的北極點,在南半球,則要指向地球 的南極點。晷面的刻度則需運用三角函數的原理計算。按照晷 面的位置,日晷可分為地平式日晷、垂直式日晷、赤道式日晷 等類。最常見是庭園日晷,讓固定的晷針的日影投射在一個標 有時刻的平面上,或在任何物體的表面上。
日晷的早期歷史尚不清楚。世界最早的日晷可能是主前 六千年的巴比倫王國的日晷。中國日晷的最早文獻記載是《隋 書·天文志》,提到袁充於隋開皇十四年(主後 574 年)發明的 短影平儀,即地平日晷。赤道日晷的明確記載初見於南宋曾敏 行的《獨醒雜誌》卷二中提到的晷影圖,晷面是木制的。北京 故宮等處保存的都是清代製造的石質赤道式日晷。到了中世紀, 西方出現了攜帶式日晷,用於航海和天文學研究。

日晷的最大弱點是,陰天、雨天和夜間無法使用。主後 十三世紀,義大利和德國出現了機械鐘。在中國,明、清兩代 已有不少進口和自製的鐘錶,但都為王宮貴府所用。一般平民 百姓還是看天曉時。徹底拋棄日晷,還是近現代的事。即便如 此,現在,美國的特種部隊,仍然喜歡在他們的刀片上刻上一 個簡易的日晷,以便手錶失效時仍能知道時間。[20]
但是,在《聖經》中,「亞哈斯日晷向前進的日影,往後 退了十度」(王下二十:11;賽卅八:8),是中文和合本《聖經》 的翻譯。其實,在和合本中,這兩節經文中的「日晷」和「度」, 是同一個希伯來字,在舊約《聖經》中出現過許多次,和合本 大都譯為「臺階」,也譯作「坡」,「陵」,只有在這兩節經文, 被譯為「日晷」和「度」。[21] 因此,不同英文、中文譯本《聖經》 對此的翻譯不盡相同。現列出幾種:
「亞哈斯日晷向前進的日影,後退了十度」
(the shadow ten degrees backward, by which it had gone down in the dial of Ahaz.)(英王欽定本)
「亞哈斯日晷向前進的日影,後退了十個間隔」
(the shadow back the ten intervals, by which the sun had declined on the dial of Ahaz.)(新標準修訂版)
「亞哈斯臺階向前進的日影,退了十階」
(the shadow go back the ten steps it had gone down on the stairway of Ahaz.)(新國際版)

「亞哈斯日晷上已經下降的日影退了十階」
(the shadow which had descended on the dial of Ahaz recede ten steps)(猶太研讀本聖經)
「亞哈斯日晷向前進的日影,往後退了十度」(和合 本,及其修訂版)
「阿哈次日晷上的日影倒退了十度」(思高本)
「臺階上的日影、在亞哈斯臺階上所照下的、往後退 了十步」(呂振中譯本)
「日晷上的日影,就是在亞哈斯的日晷上已經下移日 影倒退了十級」(新譯本)
可見,在這兩節經文中,究竟是「亞哈斯的日晷」還是「亞 哈斯的臺階」,是「十度」還是「十階」、「十步」,尚難定奪。 即使亞哈斯的臺階是當作一種日晷來使用的,它似乎沒有晷針, [22] 可能是亞哈斯臺階附近的其他建築物的日影投射在臺階上;[23] 晷面也不是圓形或橢圓形的。在這種情況下,將「後退了十度」 等同於「後退了四十分鐘」,顯然不可靠。因此,即便「約書 亞長日」是延長了廿三小時又四十分鐘,加上「十度」,也不 一定是整整廿四小時。
有資料顯示,塔藤的「約書亞長日」計算,使用了地圖推 算法、春分―秋分推算法、曆書推算法等多種方法。[24] 人們可 以質疑它的可靠性,但不宜將它斥之為「謊言」。因為「謊言」已將推算者的動機定界為「撒謊」。此外,對引用這個「天文 學證據」的人、書刊,也無需苛責。例如,大陸的「福音書房」 將此「天文學證據」譯成中文、出版小冊子,倪柝聲弟兄還為 之寫了序。「倪序」全文如下:
處今日科學的時代裏,好像無論甚麼都應當先經過疑 惑,然後才可以相信。這自然是最沒有意思的。探得真理 的條件,並不以疑惑為首要,乃是要持平,無成見。疑惑 乃是成見的一種,所以,疑惑並不會引人到真理之途。
近今所謂新派的基督徒,以為我們不應當囫圇吞棗似 的接受聖經的記載,應當先疑惑。這樣的論調,也是陷入 同樣的弊病。其實人未為基督徒時,自然有揀選之權;但 既經信基督,他的地位就不許他對於基督所高舉的聖經有 所疑惑了。
理邁博士是美國近今一位著名的科學家。看他為科學 考察局局長的地位,就可知他對於科學的知識了。他是一 個基督徒。在他看來,人所謂的基督教老舊信仰,都未曾 與科學反對。他常在各處大學演講,也不知道開了多少青 年學生的眼睛。他對於聖經的難題,多有所發明。這篇論 約書亞記的長日,就是他講演紀錄之一。
我因為看這篇資訊,也許對一般心志薄弱、被不信派 論調所搖動者有益處,所以,就請周先生把它譯成中文出 版。實在說來,我們的信仰,原不必有科學的證明,不過
對於迷信「私家的」科學者,還要藉著這篇來提醒他一下。[25]

毋庸諱言,「倪序」對理邁(Harry Rimmer)的介紹有不 準確之處,使用他書中關於的「約書亞長日」的天文學證據, 也不夠慎思明辨。但任何不帶偏見的人都可以看出,這個序的 重點是:基督徒信仰的根基,不是科學證據,乃是上帝的啟示 — 《聖經》。

對「約書亞長日」的態度
無論怎樣解釋「約書亞長日」和「亞哈斯日晷 / 臺階的日影 的後退」,它們顯然都是神蹟。既然是神蹟,為何一定要科學 求證呢?科學對於神蹟,沒有能力證明或證否。筆者認為,這 應是基本的立足點。
作為基督徒,努力維護《聖經》的權威,熱心傳揚福音,是可貴的。有時,上帝行的神蹟可能在自然界留下某些痕跡。這些痕跡也許能被科學論證。但是,對這類的科學論證,一定要慎思明辨,切忌牽強附會。對那些經不起推敲的「科學論證」,不要人云亦云,以訛傳訛。本意是想藉這些科學論證讓人信服真道,但往往適得其反。以訛傳訛的基督徒,在不信的人的眼中,都成了低智能者。基督徒的無知、輕率,只能使不信者更加不信。不信上帝的人,認為上帝的福音是愚拙。他們的絆腳石,是釘十字架的耶穌(林前一:23),可不應該是基督徒的 愚昧! [26]
基督徒作見證、傳福音,定要杜絕不實之詞。當然,基督 徒對所引用的例子、證據,不可能都一一核准,或全都找到原 始出處。但如果例子、證據本身的可信度值得懷疑,就須特別 謹慎。幾年前,有弟兄姊妹傳給筆者一些挖掘出的迦南地亞衲 族巨人(民十三:33)的骸骨的照片。開始,筆者也很興奮,並立即查詢這些照片的出處,但一直查不到。這樣重大的發現, 怎麼會不注明來源呢?筆者心中頓時生疑,就沒有傳遞這些照 片。不久,就證實,這些骸骨原是一些藝術家製作的攝影作品!
在基督徒圈子裏,也曾流傳達爾文晚年信主的故事。多年 前,就這則報導的真實性的問題,筆者曾請教一位在他的書中 引用過這個故事的作者。對方回答說,他也是從別的書中引來 的。然後,他問道:「你為甚麼一定要查詢它的原始出處呢? 達爾文晚年信主不是很好嗎?」筆者默然無語。當然,如果達 爾文晚年真的悔改、信主了,對那些仍相信進化論的人,肯定 有幫助。但問題是,達爾文晚年真的信主了嗎?使徒保羅說:「我 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 猶太人,後是希利尼人。」(羅一:16)基督徒不能保證所使 用的例子、見證都真實、可靠。但是,一旦發現它們的可信性 有疑問,就當立即查證或停止使用。繼續使用一些明知不太可 靠的見證傳福音,實際是對福音的大能缺乏信心。
一些基督徒熱切地想用科學證明《聖經》的正確,是出於 一種擔心,惟恐別人說基督教「反科學」。其實,這是沒有必 要的。基督教信仰不是反對科學,乃是超越科學。《聖經》的 許多啟示,是與人的理性、科學知識相合的。因為人的理性和 科學是上帝的恩賜,使人能理解和回應上帝的啟示。由於上帝 的憐憫,挪亞洪水之後、主耶穌再臨之前,祂承諾不再用普世 性的神蹟來懲罰人的罪惡,使祂所創立的自然規律能正常運作。 這使科學研究成為可能。[27] 但是,上帝的啟示和作為,不會局 限於人的理性和科學之內。為了祂最高的純全旨意,祂仍會行 局部的神蹟。在這種情況下,科學的論證、解釋是鞭長莫及的。 人的理性、科學不可能解釋上帝的所有啟示、作為,除非祂不是上帝,或世人變成了上帝。筆者以為,對於「約書亞長日」, 基督徒憑信心接受、相信就行了。
有人把「約書亞長日」說成是《聖經》的「死穴」,是「《聖 經》無誤」教義的「一支痛腳」。按照這種說法,凡理性、科 學不能證實的經文就是「死穴」,就表明《聖經》一定有錯誤。 如果真是這樣,從《創世記》到《啟示錄》,整本《聖經》充 滿了這樣的經文,《聖經》豈不「死穴」遍佈、從頭痛到腳, 早該被人棄如敝履了嗎?
使徒彼得說:「第一要緊的,該知道經上所有的預言,沒 有可隨私意解說的;因為預言從來沒有出於人意的,乃是人被 聖靈感動說出神的話來。」(彼後一:20-21)保羅「一切的信上, 也都講論這事;信中有些難明白的,那無學問不堅固的人強解, 如強解別的經書一樣,就自取沉淪。」(彼後三:16)「聖經 無誤」的教義,不是基於對《聖經》難解經文的解答,乃是基 於它是上帝的話語。在面對「約書亞長日」這類的超然事件時, 筆者惟願一切追求永恆真理的人,能謙卑地來到上帝面前,使 自己的屬靈的眼睛被開啟,從形而下的禁錮中解脫出來,實現 世界觀的突破和飛躍。

如何理解「有惡魔從耶和華那裏來」?

《撒母耳記上》記載:
撒母耳就用角裏的膏油,在他諸兄中膏了他。從這 日起,耶和華的靈就大大感動大衛。撒母耳起身回拉瑪去 了。耶和華的靈離開掃羅,有惡魔從耶和華那裏來攪亂 他。掃羅的臣僕對他說:「現在有惡魔從神那裏來攪亂你。我們的主可以吩咐面前的臣僕,找一個善於彈琴的來,等 神那裏來的惡魔臨到你身上的時候,使他用手彈琴,你就 好了。」⋯⋯從神那裏來的惡魔臨到掃羅身上的時候,大 衛就拿琴用手而彈,掃羅便舒暢爽快,惡魔離了他。(撒 上十六:13-16,23)
次日,從神那裏來的惡魔,大大降在掃羅身上,他就 在家中胡言亂語。大衛照常彈琴,掃羅手裏拿著槍。掃羅 把槍一掄,心裏說:「我要將大衛刺透,釘在牆上。」大 衛躲避他兩次。(撒上十八:10-11)
從耶和華那裏來的惡魔,又降在掃羅身上(掃羅手裏 拿槍坐在屋裏),大衛就用手彈琴。掃羅用槍想要刺透大 衛,釘在牆上;他卻躲開,掃羅的槍刺入牆內。當夜大衛 逃走躲避了。(撒上十九:9-10)
惡魔怎麼會從上帝那裏來呢?上帝剛剛讓先知撒母耳膏抹 了大衛、要大衛接續掃羅作王,怎麼又會一再派惡魔驅使掃羅 去殺害大衛呢?如果從上帝那裏來的惡魔使掃羅要殺大衛,那 麼,掃羅的這一惡行,又該由誰負責呢?
這個問題涉及面較廣,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思考。
第一,「有惡魔從耶和華那裏來」似不應理解為「耶和華 差遣惡魔來」。這有兩個理由。首先,是惡魔激動掃羅槍殺大衛。 掃羅自己也承認他殺大衛是惡行。掃羅追殺大衛時,大衛本有 機會殺死掃羅,但他卻沒有傷害掃羅。故此,掃羅對大衛說:「你比我公義;因為你以善待我,我卻以惡待你。」(撒上廿四:17)但耶和華上帝不試探人,不會誘使任何人行惡。正如經上 所說:「人被試探,不可說:『我是被神試探。』因為神不被 惡試探,祂也不試探人。」(雅一:13)[28] 其次,大衛是上帝 揀選的以色列未來的君王,上帝不可能藉掃羅的手殺害他。
第二,有人主張,「有惡魔從耶和華那裏來」可理解為「耶 和華容許惡魔」。這種解釋,有類似的經文為依託,比如:
耶和華對摩西說:「你回到埃及的時候要留意,將我 指示你的一切奇事,行在法老面前,但我要使 [ 或作任憑。 下同。] 他的心剛硬,他必不容百姓去。」(出四:21)
我是耶和華你的神,曾把你從埃及地領上來;你要 大大張口,我就給你充滿。無奈我的民不聽我的聲音,以 色列全不理我。我便任憑他們心裏剛硬,隨自己的計謀而 行。(詩八十一:10-11)
他們既然故意不認識神,神就任憑他們存邪僻的心, 行那些不合理的事;裝滿了各樣不義、邪惡、貪婪、惡毒[或 作陰毒 ];滿心是嫉妒、兇殺、爭競、詭詐、毒恨。又是饞 毀的、背後說人的、怨恨神的 [ 或作被神所憎惡的 ]、侮慢人 的、狂傲的、自誇的、捏造惡事的、違背父母的、無知的、 背約的、無親情的、不憐憫人的;他們雖知道神判定,行 這樣事的人是當死的,然而他們不但自己去行,還喜歡別 人去行。(羅一:28-32)
當埃及法老心裏剛硬、藐視耶和華上帝時,耶和華就容許他心裏剛硬,以便彰顯獨一上帝的大能。當以色列民悖逆上帝、 或外邦人故意不認識上帝時,耶和華就任他們憑邪僻、昏暗的 心而行,以致將面對上帝更嚴厲的審判。掃羅一再違抗上帝的 命令,導致耶和華廢棄他作以色列的王。耶和華的靈離開了他; 上帝就任憑或容許惡魔去攪亂他。上帝的恩典和眷顧既不能臨 到,就只能任憑惡魔攪擾了。[29]
第三,如果「惡魔從耶和華那裏來」可理解為「耶和華容許惡魔」,為甚麼經文不直接使用「容許」這個希伯來字(例如,撒上十八:2,廿四:7)呢?有學者指出,「有惡魔從耶和華那裏來」的表述方式,顯示了舊約的歷史觀:1)耶和華是獨一上帝,對宇宙萬物有絕對的統治權,惡魔只能在上帝允許的範圍內活動;2)在歷史中,上帝要保全屬祂的人,並藉他們使萬 國得福。[30]
「惡魔從耶和華那裏來」的表述,是不讓人們產生誤解, 以為掃羅悖逆上帝後,上帝就失去了掌管能力,只能無可奈何 地坐到一邊,「容許」或「任憑」惡魔去攪亂掃羅。這個表述 也要告訴外邦人,以色列第一個王的失敗,又被惡魔攪擾,不 是迦南的神靈得勝了;上帝子民的前途和人類的歷史,仍掌握 在耶和華上帝手中。「有惡魔從耶和華那裏來」的「從......那 裏來」的原文,是「有關」的意思,不一定指地點。「有惡魔 從耶和華那裏來」可以理解為「耶和華管轄的惡魔」,是上帝 對歷史的絕對掌管的「直接語法」。[31]
《聖經》還有類似的例子。比如,《撒母耳記下》廿四章 1、 10 節記載:「耶和華又向以色列人發怒,就激動大衛,使他吩 咐人去數點以色列人和猶大人。......大衛數點百姓以後,就心 中自責,禱告耶和華說:『我行這事大有罪了。耶和華啊,求祢除掉僕人的罪孽,因我所行的甚是愚昧。』」既是耶和華激 動大衛數點百姓,為甚麼大衛卻說數點百姓是「大有罪了」呢? 後來的經文解開了謎團:「撒但起來攻擊以色列人,激動大衛 數點他們。」(代上廿一:1)真正激動大衛數點百姓、犯了大 罪的,是撒但。「耶和華......激動大衛」(撒下廿四:1)可解 讀為「耶和華管轄的撒但......激動大衛」。[32]
第四,關於耶和華上帝與惡魔的關係,須說明兩點。
首先,耶和華上帝與惡魔的關係,不是像多神宗教中那種 善、惡平等對立、勢均力敵、平分秋色的二元論的關係。耶和 華上帝與惡魔的關係是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關係。福音書記載, 當主耶穌來到被鬼附的人前時,污鬼就喊著說:「神的兒子, 我們與你有甚麼相干?時候還沒有到,你就上這裏來叫我們受 苦嗎?」(太八:29)《啟示錄》記載,使徒約翰聽見天上有 大聲音說:「所以諸天和住在其中的,你們都快樂罷!只是地 與海有禍了!因為魔鬼知道自己的時候不多,就氣忿忿的下到 你們那裏去了。」(啟十二:12)可見,在上帝審判魔鬼的日 子到來之前,上帝允許魔鬼在一定範圍內活動。但惡魔的最終 結局是:「那迷惑他們的魔鬼,被扔在硫磺的火湖裏,就是獸 和假先知所在的地方;他們必晝夜受痛苦,直到永永遠遠。」(啟 二十:10)
其次,耶和華上帝是造物之主,祂以外的任何存有(包括 惡魔),都是受造之物。有人因此推論說:「所以,魔鬼也是 上帝創造的!」但這只是人的邏輯。人的邏輯有用,卻有限, 必須接受上帝的啟示的檢驗和矯正。在前面引用的經文(撒上 十二~十六)中,「惡魔」的「魔」和「耶和華的靈」的「靈」, 在原文是同一個字。所以,「惡魔」直譯是「惡的靈」;而「惡的靈」與「耶和華的靈」在經文中是相對立的,「惡的靈」代表邪惡勢力。[33] 耶和華上帝「就是光,在祂毫無黑暗」(約壹一:5),祂不說謊(撒上十五:29),祂聖潔、公義,祂「必不作惡」(伯卅四:12);而惡魔是「管轄這幽暗世界的」(弗六:11-12),是「說謊人的父」(約八:44),是「從起初就犯罪」(約壹三:8)。所以,耶和華上帝不可能是惡魔(或任何惡) 的創造者。[34]
世人都是罪人,都是受造之物;但人們不能因此說:「上 帝創造了罪人。」創造之初,按上帝的形象和樣式造的人,上 帝看著「甚好」(創一:31)。因著始祖對上帝的悖逆,罪「從 一人入了世界」(羅五:12),世人就都犯了罪。所以,上帝 創造了人,卻沒有創造罪人。同理,雖然關於惡魔的起源,《聖 經》沒有明晰的啟示,但可以肯定地說,惡魔是受造物,但不 是上帝直接創造的受造物。
第五,如果掃羅因受了惡魔的攪亂而要殺大衛,掃羅還須 為自己的惡行負責嗎?答案是肯定的。在《出埃及記》中,「法 老 心 裏 剛 硬 」出 現 了 十 次( 七:1 3 、1 4 、2 2 ,八:1 5 、1 9 、3 2 ,九: 7、34、35,十三:15),「神使法老心硬」也出現了十次(四: 21,七:3,九:12,十:1、20、27,十一:10,十四:4、8、 17)。除了兩次上帝預言「神使法老心硬」(四:21,七:3) 外,耶和華上帝降頭五災時,都是「法老心裏剛硬」,越降災, 他心越硬;從第六災(瘡災)起,才是「神使法老心硬」。也 就是說,「法老心裏剛硬」在先,「神使法老心硬」在後。[35] 上帝使法老心硬,以便在埃及地降更多的災禍,使法老受罰並 最後降服下來。這被稱之為「法定裁決性的剛硬」或「審判性 的剛硬」(judicial hardening),將以被剛硬者的受罰而告終。[36]

掃羅的情況也相似。是他首先屢次違背上帝的律法,擅自 獻祭(撒上十三:12-13),違令不滅絕亞瑪力的人、畜(撒上 十五:20-23)。所以,耶和華上帝廢棄他作王,耶和華的靈離 開了他,這才導致惡魔去攪亂他。再者,面對惡魔的攪亂,人 的反應是不同的。[37] 約伯被惡魔攪亂,財產頓失、兒女喪盡、 全身長瘡;但約伯卻仍稱頌耶和華的名,不以口犯罪(伯一: 1-22,二:1-10)。可是,掃羅本來就嫉妒百姓對大衛的讚揚, 對大衛心生敵視和仇恨。惡魔的攪亂,只是激發他把仇視的心 態變成槍殺的行動罷了。蒼蠅不叮無縫的蛋。「但各人被試探, 乃是被自己的私欲牽引誘惑的。」(雅一:14)掃羅對耶和華 的悖逆,致使惡魔臨到;他經不住惡魔的試探,要殺大衛,是 他對大衛的嫉恨引發的。所以,在用槍刺殺大衛的事件上,掃 羅有不可推諉的責任。
順便提一句,常有人問:重生得救的基督徒會不會被邪靈 攪擾?神學上仍有爭議。有人認為不會:「有聖靈進駐,哪有 邪靈活動的空間呢?」但實際情況是,重生的基督徒是可能被 邪靈攪擾的。當基督徒陷在罪裏、又拒不認罪、悔改時,尤其 是這樣。

銅海周長的計算是否有誤?

《列王紀上》記載,所羅門王差銅匠戶蘭打造所羅門王宮 的銅器。「他又鑄了一個銅海,樣式是圓的,高五肘,徑十肘, 圍三十肘。」(王上七:23)銅海像一個大園盆,用以儲水, 供祭司事奉前潔身之用。[38]
圓的周長是直徑與圓周率(π=3.1416)的乘積。銅海的直 徑是十肘,那麼,銅海的周長(「圍」)應該是 31.416 肘,而不是三十肘。是《聖經》記載有誤嗎? 《聖經》的記載沒有錯誤。這可從兩方面來看。 首先,從歷史角度看。 圓周率(π)是圓的周長與圓的直徑的比值,也等於圓的面積與圓的半徑的平方的比值。圓周率是一個常數,也是一個 無理數,即,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
古希臘學者歐幾里德(325-265 BC)在《幾何原本》中, 提到圓周率是常數。第一個用科學方法尋求圓周率數值的人是 古希臘學者阿基米德(287-212 BC)。他在《圓的度量》(主前 三世紀)中,用圓的內接多邊形和外切正多邊形的周長,確定 圓周長的上、下界。他從正六邊形開始,逐次計算到正九十六 邊形,得到圓周率介於 3 + 0 ∕ 71(3.140845)與 3 + 1 ∕ 7 (3.1428571)之間的結論,開創了圓周率計算的幾何方法,π 值精確到了小數點後兩位。
在中國,古算書《周髀算經》(約主前二世紀)中有「徑 一而週三」的記載。魏晉時的劉徽(約生於主後 250 年)在注 釋《九章算術》時,只用圓內接正邊形(後人稱為「割圓術」), 計算出 π 值為 10 的平方根(3.1623)。南北朝時期的祖沖之和 他的兒子(主後五世紀下半葉),求出圓周率約為 355 ∕ 113 (=3.1415929),這個精確度,一千年之後才被歐洲人突破。現 在,借助電腦,π 值已可計算至億位數。一般,π 值用 3.14 或 3.1416 即可;精密的計算,也只須計算二十位數。[39]
可見,人們對圓周率和它的值,有一個逐漸認識的過程。 如果在主前第二、三世紀,科學家們才對圓周率的值才有較準 確的認知,那麼,比這些科學家早幾百年的《列王紀》(成書 於主前第六世紀 [40])就已經有了「徑一而週三」的記載,已是相當了不起了。 其次,從數學角度看。 前引的經節(王上七:23)記載了銅海的高度和直徑;接
著,經文又記載了它的厚度和容量:「海厚一掌,邊如杯邊,又如百合花,可容二千罷特。」(王上七:26)舊約時代,「肘」 (ammah,Cubit)、「掌」(tophach, Handbreadth)是長度單位, 「罷特」(bath,Bath)是容量單位。隨著時空的變遷,猶太人 的度量衡也不斷改變,故難以與當今的度量衡單位準確換算。
按有關資料,一肘 ≈ 45 公分,一掌 ≈ 8 公分,一罷特 ≈ 22 公升。 [41] 據此,銅海高約 2.25 米,徑約 4.5 米,厚度約 8 公分,容量 約 44,000 公升,是一個巨大的儲水器。這兩節經文的要點,是記載銅海的容量。[42]

因此,可以合 理推測,「徑十肘,圍三十肘」(王上七:23)中的「徑」是 指包括厚度在內的外徑(與銅海的體積相關),而「圍」則是 指內圓周長(與銅海的容量相關)。這樣,銅海的外圓周長是 31.416 肘(十肘 × 3.1416),而內圓周長則是 30.299 肘(〔十 肘- 2×8 公分〕 × 3.1416);按照小數點之後的數位「四捨五 入」的原則,就是三十肘,即「圍三十肘」。更何況,《聖經》 不是用科學術語,而是用日常語言對世人說話呢。[43]

如何看待舊約先知預言的應驗?

以色列的信仰是啟示性的。以色列的信仰與同時代鄰國的 宗教迥異,是因為耶和華上帝透過歷史而呈現的啟示,並不是 憑臆測、迷信或哲學推論。上帝在舊約時代的啟示是藉著眾先 知宣告的(來一:1)。先知是上帝所指派的道德和倫理的宣講 者,是真信仰的教導者和守望者。在他們的宣講中,交織著許多關於以色列人、外邦人,以及將要發生的事情的預言,論及審判、救恩、彌賽亞和祂的國度的信息。先知的神學重點是:
耶和華上帝不僅是以色列人的上帝,也是外邦人的上帝,是全類人的上帝和人類歷史的主宰;先知異口同聲地宣告,人類歷史的導向,就是要建立「上帝的國」 — 上帝在地上至尊的王 權和治理。[44]
預言是事先寫下的歷史嗎?
先知的預言是事先寫下的歷史嗎?這是福音派和自由派詮 釋《聖經》的基本分歧之一。自由派神學家向「科學主義」和「理性至上」妥協,只把 《聖經》當作一部人寫的書。他們認為,《聖經》的作者不可 能預先知道將來要發生的事件,因此,《聖經》中的預言都是「事 後的補記」。[45] 福音派神學家則堅信,上帝是人類歷史的掌管 者;人類的歷史是「上帝的故事」;先知的預言是事先講述「上 帝的故事」,是事先寫下的歷史。[46]
自由派神學家企圖貶低先知預言的可靠性,並以此否認 「《聖經》無誤」的教義。這是福音派不能認同的。另一方面, 福音派也不宜將先知的預言,簡單地理解為「倒流的歷史」或 按準確的日期、細節寫成的編年史或「劇本」,好像按照先知 的預言,就能寫出未來的相關歷史事件的所有細節和始末似的。 有學者指出,舊約和新約的一些預言有難明之處,雖是指向未 來的歷史事件,但又沒有將事件完全啟示出來。更何況,先知 預言中常使用不同的文體和象徵性語言。
考察先知預言時,注意不要被現今的事件牽著走。陳宏博 指出,「事先寫下的歷史」這個概念可能被誤用來推測未來事件的準確日子。但是,如果基督徒因此而不敢理直氣壯地宣稱, 先知的預言是事先寫下的歷史,就因噎廢食了。[47] 解釋先知預 言時,須謹慎、謙卑,要按解經原則,注意確定背景,辨別文體, 聯繫上下文,細嚼文脈,和對照同期歷史。[48]
先知預言應驗的重要性
先知預言的應驗很重要,是分辨真假先知的依據之一:「先 知託耶和華的名說話,所說的若不成就,也無效驗;這就是耶 和華所未曾吩咐的,是那先知擅自說的,你不要怕他。」(申 十八:22)判斷真假先知,需要全面、綜合的考核。比如,真 先知:只奉獨一真上帝耶和華的名發言;只憑啟示或靈感發言, 不借助任何異術;道德行為正直、高尚;傳講的信息與從前的 啟示和諧一致;預言的事將被驗證是真實的;有明確的蒙召經歷; 有神蹟、奇事相伴;等等。這些方面須彼此配搭,不能將其中 一部分抽離出來,用以鑑別真假先知。也就是說,一個自稱是 先知的人,即便他偶爾能行神蹟,他說的有時也能應驗,但若 不符合其他考核標準,他仍是假先知。[49]
一個人發的預言被證實了,他不一定是真先知;如果一個 人所發的預言被證實是錯的,他肯定不是真先知。先知預言應 驗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先知的預言被歷史驗證,是預言 的屬天來源的標誌之一。[50] 耶和華是獨一的上帝。祂不僅是宇 宙的創造者,也是人類歷史的掌管者。「王的心在耶和華手中, 好像隴溝的水,隨意流轉。」(箴廿一:1)一切假神,既不是 宇宙的創造者,也不能掌控人類的歷史。所以,耶和華對假先 知提出一個嚴肅的挑戰:

耶和華對假神說:「你們要呈上你們的案件;雅各 的君說:你們要聲明你們確實的理由。可以聲明,指示我 們將來必遇的事,說明先前的是甚麼事,好叫我們思索, 得知事的結局,或者把將來的事指示我們。要說明後來的 事,好叫我們知道你們是神。你們或降福,或降禍,使我 們驚奇,一同觀看。看哪!你們屬乎虛無,你們的作為也 屬乎虛空,那選擇你們的是可憎惡的。」(賽四十一: 21-24)
所以我從古時將這事給你說明,在未成以先指示你, 免得你說,這些事是我的偶像所行的,是我雕刻的偶像 和我鑄造的偶像所命定的。你已經聽見,現在要看見這一 切,你不說明麼?從今以後,我將新事,就是你所不知道 的隱秘事指示你。這事是現今造的,並非從古就有;在今 日以先,你也未曾聽見,免得你說,這事我早已知道了。 (賽四十八:5-7)
耶和華上帝掌管歷史,惟有祂能預告將來要發生的歷史事 件,其他所謂的「神明」則不能,更不是拜偶像的人所能行的。 「你們要追念上古的事,因為我是神,並無別神;我是神,再 沒有能比我的。我從起初指明末後的事,從古時言明未成的事, 說:『我的籌算必立定,凡我所喜悅的,我必成就。』」(賽 四十六:9-10)這是真上帝和假神明的重要區別。《聖經》預言 的準確性,是「《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提後三:16)的 重要佐證。先知奉耶和華的名發言,若他們的預言一再應驗, 不僅表明耶和華是獨一的上帝,而且表明他們的信息確實是從耶和華上帝來的,顯明他們是上帝的「傳令官」。
舊約先知預言應驗的類型
先知預言和應驗的關係,不像實物和它在鏡中的映射之間 的關係那樣直接、單一,而是複雜、多元的,本書不能一一論 及。筆者擬從時間和內涵這兩個方面,對舊約預言應驗的類型, 予以簡述。
從時間的角度看,舊約先知預言的應驗,有近期應驗、長 期應驗、一次性應驗、雙(多)重應驗、尚未應驗,等等。
近期應驗
這方面的例子很多,現略舉一二。
以色列士師以利的兩個兒子是惡人,任意搶掠獻祭人的祭 物,又與會幕門前侍候的婦人苟合(撒上二:12-22)。耶和華 責備以利:「尊重你的兒子過於尊重我」(撒上二:29a)。耶 和華差遣一個神人對以利說:「在你家中必永遠沒有一個老年 人。......你家中所生的人都必死在中年。你的兩個兒子何弗尼、 非尼哈所遭遇的事,可作你的證據:他們二人必一日同死。」(撒 上二:32b-34)後來,以色列人與非利士人打仗,「以利的兩個 兒子何弗尼、非尼哈,與神的約櫃同來」;結果,「神的約櫃 被擄去,以利的兩個兒子何弗尼、非尼哈,也都被殺了」;得 知惡訊後,「以利就從他的位上往後跌倒,在門旁折斷頸項而死; 因為他年紀老邁,身體沉重。」(撒上四:4,11,18)神人的 預言全部應驗了。
大衛王與有夫之婦拔示巴行淫、並藉敵軍的手殺害了拔示 巴的丈夫烏利亞以後,耶和華上帝差先知拿單去譴責大衛的罪 行,並宣告對大衛的懲治:

拿單對大衛說:「你就是那人!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 此說:『我膏你作以色列的王,救你脫離掃羅的手;我將 你主人的家業賜給你,將你主人的妻交在你懷裏,又將以 色列和猶大家賜給你;你若還以為不足,我早就加倍的賜 給你。你為甚麼藐視耶和華的命令,行祂眼中看為惡的事 呢?你借亞門人的刀,殺害赫人烏利亞,又娶了他的妻為 妻。你既藐視我,娶了赫人烏利亞的妻為妻,所以刀劍必 永不離開你的家。』耶和華如此說:『我必從你家中興起 禍患攻擊你;我必在你眼前,把你的妃嬪賜給別人;他在 日光之下,就與她們同寢。你在暗中行這事,我卻要在以 色列眾人面前,日光之下,報應你。』」(撒下十二:7-12)
不久,大衛的兒子押沙龍叛變,大衛逃離耶路撒冷,大衛 家人,兵戎相見;押沙龍進入耶路撒冷後,「人為押沙龍在宮 殿的平頂上,支搭帳篷。押沙龍在以色列眾人眼前,與他父親 的妃嬪親近。」(撒下十六:22)耶和華藉先知拿單所宣告的 對大衛的懲罰,完全兌現。
又如,先知以利亞預言旱災:「基列寄居的提斯比人以利亞, 對亞哈說:『我指著所事奉永生耶和華以色列的神起誓,這幾 年我若不禱告,必不降露不下雨。』」(王上十七:1)果然, 以色列地就出現旱災。「過了許久,到第三年,耶和華的話臨 到以利亞,說:『你去,使亞哈得見你,我要降雨在地上。』」 (王上十八:1)在迦密山上,經以利亞祈禱,「霎時間,天因 風雲黑暗降下大雨。」(王上十八:37-45)

長期應驗
舊約先知的預言,尤其是對一個民族、國家的預言,有時 要經很長的年日才能應驗。發預言的先知,不一定能看到預言 的應驗。舊約先知對彌賽亞的預言,關於祂的降生、事工、受 難和復活,都屬於長期應驗的預言,比如:
因此,主自己要給你們一個兆頭,必有童女懷孕生 子,給祂起名叫以馬內利 [ 就是神與人同在的意思 ]。(賽七: 14)
伯利恆以法他阿,你在猶大諸城中為小,將來必有一 位從你那裏出來,在以色列中為我作掌權的;祂的根源從 亙古,從太初就有。(彌五:2)
從耶西的本 [ 原文作不 ] 必發一條,從他生根的枝子必 結果實。耶和華的靈必住在祂身上,就是使祂有智慧和聰 明的靈,謀略和能力的靈,知識和敬畏耶和華的靈。⋯⋯ 到那日,耶西的根立作萬民的大旗,外邦人必尋求祂,祂 安息之所大有榮耀。(賽十一:1-2,10)
主耶和華的靈在我身上,因為耶和華用膏膏我,叫我 傳好信息給謙卑的人 [ 或作傳福音給貧窮的人 ],差遣我醫好 傷心的人,報告被擄的得釋放,被囚的出監牢;報告耶和 華的恩年,和我們神報仇的日子;安慰一切悲哀的人。賜 華冠與錫安悲哀的人,代替灰塵;喜樂油,代替悲哀;讚 美衣,代替憂傷之靈;使他們稱為公義樹,是耶和華所栽的,叫祂得榮耀。(賽六十一:1-3)
祂在耶和華面前生長如嫩芽,像根出於乾地。祂無佳 形美容,我們看見祂的時候,也無美貌使我們羡慕祂。祂 被藐視,被人厭棄,多受痛苦,常經憂患。祂被藐視,好 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樣,我們也不尊重祂。祂誠然擔當我 們的憂患,背負我們的痛苦;我們卻以為祂受責罰,被神 擊打苦待了。哪知祂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 傷;因祂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祂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 我們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華使我們眾人的罪 孽都歸在祂身上。祂被欺壓,在受苦的時候卻不開口 [ 或 作他受欺壓,卻自卑不開口 ],祂像羊羔被牽到宰殺之地,又 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祂也是這樣不開口。因受欺壓 和審判祂被奪去。至於祂同世的人,誰想祂受鞭打,從活 人之地被剪除,是因我百姓的罪過呢?祂雖然未行強暴, 口中也沒有詭詐,人還使祂與惡人同埋;誰知死的時候, 與財主同葬。
耶和華卻定意 [ 或作喜悅 ] 將祂壓傷,使祂受痛苦。耶 和華以祂為贖罪祭 [ 或作祂獻本身為贖罪祭 ]。祂必看見後裔, 並且延長年日,耶和華所喜悅的事,必在祂手中亨通。祂 必看見自己勞苦的功效,便心滿意足。有許多人,因認識 我的義僕得稱為義,並且祂要擔當他們的罪孽。所以,我 要使祂與位大的同分,與強盛的均分擄物。因為祂將命傾 倒,以至於死,祂也被列在罪犯中;祂卻擔當多人的罪, 又為罪犯代求。(賽五十三:2-12)

我的神!我的神!為甚麼離棄我?為甚麼遠離不救 我?不聽我唉哼的言語?⋯⋯犬類圍著我,惡黨環繞我。 他們扎了我的手,我的腳。我的骨頭,我都能數過;他們 瞪著眼看我。他們分我的外衣,為我的裏衣拈鬮。(詩廿 二:1,16-18)
義人多有苦難,但耶和華救他脫離這一切;又保全他 一身的骨頭,連一根也不折斷。(詩卅四:19-20)
因此,我的心歡喜,我的靈 [ 原文作榮耀 ] 快樂,我的 肉身也要安然居住。因為祢必不將我的靈魂撇在陰間,也 不叫祢的聖者見朽壞。(詩十六:9-11)
我在夜間的異象中觀看,見有一位像人子的,駕著天 雲而來,被領到亙古常在者面前,得了權柄、榮耀、國度, 使各方、各國、各族的人都事奉祂。祂的權柄是永遠的, 不能廢去;祂的國也必不敗壞。(但七:13-14)
雙(多)重應驗
宋朝文學家蘇軾提寫在廬山西林寺牆壁上的《提西林壁》, 被千古吟誦:「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 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從正面看(橫看),廬山高嶺橫 空,渾然成為一體;從側面看,奇峰峭拔,遠近高低各異。實 際上,山峰之間有深谷相間,彼此是有距離的。[51] 先知的預言, 也有類似的情況。上帝「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彼後 三:8)。上帝啟示先知時,有時是把整個歷史事件放在一起的;而先知得到的亮光有限度(彼前一:10-12)。[52] 先知看有 些將來要發生的事件時,有時只看見了開頭和結尾,卻看不清 中間的過程和時間上的巨大間隔,就像正面觀山,分不出山峰 的遠近、距離一樣。有學者稱這種狀況為「猶太人疊進式的時 間觀」(the Jewish concept of the telescoping time)[53] 或「減縮」 (foreshortening)的原則。[54] 在這種情況下,一個預言應驗的 時候,會按時間順序逐漸地應驗,而不會「一攬子」地一次應驗。 現舉幾個例子。
1)關於「上帝國度降臨」的預言的應驗 [55]
但以理在為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講解王作的夢的時候,預 言上帝的國度將降臨:
王阿,你夢見一個大像,這像甚高,極其光耀,站在 你面前,形狀甚是可怕。這像的頭是精金的,胸膛和膀臂 是銀的,肚腹和腰是銅的,腿是鐵的,腳是半鐵半泥的。 你觀看,見有一塊非人手鑿出來的石頭,打在這像半鐵半 泥的腳上,把腳砸碎;於是金、銀、銅、鐵、泥,都一同 砸得粉碎,成如夏天禾場上的糠秕,被風吹散,無處可尋。 打碎這像的石頭,變成一座大山,充滿天下。⋯⋯當那列 王在位的時候,天上的神必另立一國,永不敗壞,也不歸 別國的人,卻要打碎絕滅那一切國,這國必存到永遠。你 既看見非人手鑿出來的一塊石頭,從山而出,打碎金、銀、 銅、鐵、泥,那就是至大的神把後來必有的事給王指明。 這夢準是這樣,這講解也是確實的。(但二:31-35,44- 45)

作為舊約時代最後一位先知,施洗約翰對上帝國度的降臨,
是這樣宣告的:
現在斧子已經放在樹根上,凡不結好果子的樹,就砍 下來,丟在火裏。我是用水給你們施洗,叫你們悔改;但 那在我以後來的,能力比我更大,我就是給祂提鞋,也不 配;祂要用聖靈與火給你們施洗。祂手裏拿著簸箕,要揚 淨祂的場;把麥子收在倉裏,把糠用不滅的火燒盡了。(太 三:10-12)
施洗約翰宣講的上帝國度的降臨,將帶來雙重的洗禮:聖 靈的洗使人經歷天國中彌賽亞的救贖,藉聖靈的重生而領受了 上帝的生命,成為基督身體的一部分(林前十二:13);火的 洗禮帶來最後的審判。在他的宣講中,似乎更強調最後的審判: 「斧子已放在樹根上」,要「丟在火裏」;簸箕已拿在手裏, 要揚淨,「把糠用不滅的火燒盡」。
可以窺測,在舊約先知心目中,「上帝國度」將帶著極大 的榮耀和全能從天而降,剷除一切敵對的政權和勢力,結束黑 暗、罪惡的現今時代,進入榮耀、公義的將來時代。上帝國度 的降臨,既是指歷史內上帝的臨到,也是歷史外的末世事件; 既是人類歷史的終結,又是完美的將來世代的開始。
因此,舊約先知把上帝國度的降臨和世代的交替,視為一 個突發的單一事件:

但是,耶穌基督宣講的上帝國度的降臨,卻不是這樣。
主耶穌說:「日期滿了,神的國近了。你們當悔改,信福 音!」(可一:15)「信福音」是世人得救之路,突出了上帝 的拯救;同時,上帝的國度不是將要來才來到;藉著祂的事工, 上帝的國度亦來到!
主耶穌最清楚地論到上帝的國已經臨到的經文,起碼有兩處:
第一處經文是:「法利賽人問神的國幾時來到;耶穌回答說: 『神的國來到,不是眼所能見的;人也不得說:「看哪!在這裏, 看哪!在那裏;」因為神的國就在你們心裏 [ 心裏或作中間 ]。』」
(路十七:20-21)筆者以為,譯為「神的國就在你們中間」(思 高譯本,呂振中譯本)似更恰當。因為上帝的國是與救恩歷史 和末世實踐緊密相連的,不僅是個人內在的屬靈經歷;再者, 主耶穌是對著法利賽人說話,「你們」顯然是指(起碼是包括) 法利賽人,但是,上帝的國當然不會在拒絕悔改的法利賽人心 裏;第三,「不是眼所能見的」可理解為:上帝國度的榮耀和 全能在當時還是隱藏的。
另一處經文是:「我若靠著神的靈趕鬼,這就是神的國臨 到你們了。」(太十二:28)
但是,主耶穌一次在會堂讀經時,讀了《以賽亞書》一段 關於彌賽亞的預言:
耶穌來到拿撒勒,就是祂長大的地方;在安息日,照 祂平常的規矩,進了會堂,站起來要念聖經。有人把先知 以賽亞的書交給祂,祂就打開,找到一處寫著說:「主的 靈在我身上,因為祂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 得自由,報告神悅納人的禧年。」於是把書卷起來,交還 執事,就坐下;會堂裏的人都定睛看祂。耶穌對他們說: 「今天這經應驗在你們耳中了。」(路四:16-21)
主耶穌引用的是《以賽亞書》六十一章 1 至 2 節的經文, 並說:「今天這經應驗在你們耳中了」,宣稱祂自己就是彌賽亞。 但是,祂只引用到《以賽亞書》六十一章 2 節經文的前半句就 中止了,沒有引用後半句「和我們神報仇的日子;安慰一切悲 哀的人」。也許,「神報仇」不是祂當時的使命,要待祂再臨時, 才會實現。
本來,施洗約翰已篤定拿撒勒人耶穌就是以色列人久盼的 彌賽亞(約一:29-36),但他後來似乎又疑惑了:「約翰在監 裏聽見基督所做的事,就打發兩個門徒去,問祂說:『那將要 來的是祢麼?還是我們等候別人呢?』」(太十一:2-3)
有的解經家認為,作為彌賽亞的先鋒,施洗約翰被監禁, 彌賽亞不僅沒有設法營救他,甚至沒有探監安慰他,於是他開 始懷疑耶穌的真實身分,這體現了施洗約翰人性軟弱的一面。 這種解釋有可能的,但似乎與他的「祂必興旺,我必衰微」的 宣 稱( 約 三:3 0 )和 主 耶 穌 對 他 的 稱 讚( 太 十 一:7 - 1 1 )不 太 相 符 。 另一種可能的解釋是:主耶穌並沒有帶來施洗約翰所企盼的聖 靈與火的雙重洗禮,沒有帶來最後的審判;羅馬人的強權仍如 日中天,暴戾的希律仍坐著為王;主耶穌的言行與他心目中的 彌賽亞差距太大。施洗約翰的這種疑慮在當時是很符合情理的。 因為,施洗約翰尚未完全明白上帝國度的奧祕。
主耶穌用施洗約翰已知道的、祂所施行的神蹟回復他的門徒,表明自己就是《以賽亞書》預言的彌賽亞,同時提醒說:「凡 不因我跌到的,就有福了。」(太十一:6)當時,彌賽亞的榮 耀還是隱藏的,這是容易使人跌到之處。
上帝國度的奧祕,是耶穌基督在救恩史上首次顯明的。上 帝的國度要分為兩個階段在世人中工作。一方面,上帝的國度 終將以舊約先知所預言的那種方式降臨,一切世俗的政權將要 被上帝的國度所取代,使世人看到上帝的榮耀和大能。另一方 面,上帝的國度藉著耶穌的道成肉身,已經以一種完全出人意 料的方式臨到世人:它不是現在就要摧毀一切人為的政權,而 是要敗壞撒但的權勢;不是現在就要改變這個世界的政治秩序, 而是正在改變屬靈的秩序和世人的生命。上帝的國度已悄悄地、 安靜地來到,在世人中動工而不為多數人察覺。祂帶給人因上 帝作王而來的祝福,使世人從罪惡和撒但的權勢中被釋放。上 帝的國度是賞賜,是禮物,世人可以接受,也可以拒絕。上帝 的國度在此時此刻,是勸化人心,而不是強力征服。[56]
所以,上帝國度的降臨,以及所帶來的現今時代與將來世 代的轉換,並不是單一的突發事件,而是一個過程、一個時期。 上帝的國度和世俗的國度,現今的世代和將來的世代,是有重 疊的。也就是說,上帝國度的降臨,處於「已然」和「尚未」 (already but not yet)的張力中:

因此,耶穌基督降世,上帝的國度降臨的預言已經開始應 驗;然而,直到耶穌基督再來以後,上帝國度降臨的預言才能 完全應驗。
2)先知以賽亞關於耶穌基督降生和掌權的一個預言:
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有一子賜給我們,政權必擔 在祂的肩頭上。祂名稱為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 父、和平的君。祂的政權與平安必加增無窮。祂必在大衛 的寶座上,治理祂的國,以公平公義使國堅定穩固,從今 直到永遠。萬軍之耶和華的熱心,必成就這事。(賽九: 6-7)
以賽亞預言,大衛最偉大的子孫的出生與作王,並將永遠 作王。這應該是應驗彌賽亞的降生和統治。但是,在以賽亞眼 中,這嬰孩的出生與永遠作王,都發生在祂的一生之中。實際 上,耶穌基督的降生和永遠作王並不是同時發生的,其間起碼 相隔兩千年。[57] 彌賽亞降生的預言,已經應驗;彌賽亞永遠作 王的預言,則要等到耶穌基督再來以後才能應驗。
3)先知撒迦利亞發預言:
錫安的民哪,應當大大喜樂;耶路撒冷的民哪,應當 歡呼。看哪,你的王來到你這裏!祂是公義的,並且施行 拯救,謙謙和和的騎著驢,就是騎著驢的駒子。我必除滅 以法蓮的戰車和耶路撒冷的戰馬,爭戰的弓也必除滅;祂 必向列國講和平,祂的權柄必從這海管到那海,從大河管 到地級。(亞九:9-10)

新約作者認為,第九節的經文已經應驗在耶穌基督榮進耶 路撒冷的事件(太廿一:1-11;約十二:12-16)上。然而,第 10 節的經文的應驗,則須等到耶穌基督再臨的時候。[58]
尚未應驗
《聖經》中尚未應驗的預言,很多都在新約《聖經》,舊 約《聖經》也有;大都與末世有關,比如:
為你本國之民和你聖城,已經定了七十個七。要止住 罪過,除淨罪惡,贖盡罪孽,引進 [ 或作彰顯 ] 永義,封住 異象和預言,並膏至聖者 [ 或作所 ]。你當知道,當明白, 從出令重新建造耶路撒冷,直到有受膏君的時候,必有七 個七和六十二個七。正在艱難的時候,耶路撒冷連街帶 濠,都必重新建造。過了六十二個七,那受膏者 [ 那或作有 ] 必被剪除,一無所有,必有一王的民來毀滅這城和聖所, 至終必如洪水沖沒。必有戰爭,一直到底,荒涼的事已經 定了。一七之內,他必與許多人堅定盟約;一七之半,他 必使祭祀和供獻止息。那行毀壞可憎惡的 [ 或作使地荒涼的 ] 如飛而來,並且有忿怒傾在那行毀壞的身上 [ 或作傾在那荒 涼之地 ],直到所定的結局。(但九:24-27)
學者對「七十個七」的解釋並不完全相同。有人認為,最 後三個七尚未應驗;[59] 有的人則認為,只有最後一個七尚未應 驗。[60] 也就是說,學者大都認為,這個預言的完全應驗,尚須 時日。
又如:

那時保佑你本國之民的天使長 [ 原文作大君 ] 米迦勒, 必站起來;並且有大艱難,從有國以來直到此時,沒有這 樣的。你本國的民中,凡名錄在冊上的,必得拯救。睡在 塵埃中的,必有多人復醒。其中有得永生的,有受羞辱永 遠被憎惡的。(但十二:1-2)
這是預言末日大災難後,死人復活得永生或受永刑,須待 末日大審判時,方能應驗。當然,「雙重(多)應驗」中那些 還未應驗的部分,也屬於尚未應驗的預言。
從內容上看,預言的應驗又可分為字義應驗、重點應驗、 條件應驗、靈意應驗,等等。
字義應驗
字義應驗(literal fulfillment)是說,先知的預言按照其字面 意思成為歷史事實。上文「近期應驗」中的很多應驗都屬於字 義應驗。比如,對士師以利的預言,對大衛犯罪的懲罰的預言, 和關於彌賽亞(祂出生的支派、地點,為童女所生,在世上的 事工,受難的許多細節,等)的預言。此外,再舉幾個例子。
1)先知亞希雅預言以色列王國必將分裂:
耶羅波安是大有才能的人,所羅門見這少年人殷勤, 就派他監管約瑟家的一切工程。一日,耶羅波安出了耶路 撒冷,示羅人先知亞希雅在路上遇見他。亞希雅身上穿著 一件新衣,他們二人在田野,以外並無別人。亞希雅將自 己穿的那件新衣撕成十二片,對耶羅波安說:「你可以拿 十片。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此說:『我必將國從所羅門手 裏奪回,將十個支派賜給你。(我因僕人大衛和我在以色列眾支派中所揀選的耶路撒冷城的緣故,仍給所羅門留一 個支派。)因為他離棄我,敬拜西頓人的女神亞斯他錄、 摩押的神基抹,和亞捫人的神米勒公,沒有遵從我的道, 行我眼中看為正的事,守我的律例典章,像他父親大衛一 樣。』」(王上十一:28-33)
後來,聯合王國果真一分為二:猶大和便雅憫兩個支派為 南國猶大國,其餘十個支派成為以耶羅波安為王的北國以色列 國(王上十二:1-20)。
2)北國以色列國的第一任君王耶羅波安一登基,就鑄造了 兩個金牛犢,將它們視為領他們出埃及的神,讓眾人敬拜,使 他和百姓都陷在罪裏(王上十二:25-30)。耶和華派一位先知 宣告對耶羅波安的警告:
那時,有一個神人奉耶和華的命從猶大來到伯特利。 耶羅波安正站在壇旁要燒香。神人奉耶和華的命向壇呼 叫,說:「壇哪!壇哪!耶和華如此說:『大衛家裏必生 一個兒子,名叫約西亞,他必將邱壇的祭司,就是在你上 面燒香的,殺在你上面,人的骨頭也必燒在你上面。』」 當日,神人設個預兆,說:「這壇必破裂,壇上的灰必傾 撒,這是耶和華說的預兆。」耶羅波安王聽見神人向伯特 利的壇所呼叫的話,就從壇上伸手,說:「拿住他罷!」 王向神人所伸的手就枯乾了,不能彎回。壇也破裂了,壇 上的灰傾撒了,正如神人奉耶和華的命所設的預兆。(王 上十三:1-5)

三百年後(北國以色列國已為亞述國所滅)[61],南國約西 亞王登基,施行革新,廢除偶像,拆毀邱壇(王下廿三:4-20), 先知對耶羅波安的警告,按字面應驗了:
他將伯特利的壇,就是叫以色列人陷在罪裏尼八的兒 子耶羅波安所築的那壇,都拆毀焚燒、打碎成灰,並焚燒 了亞舍拉。約西亞回頭,看見山上的墳墓,就打發人將墳 墓裏的骸骨取出來,燒在壇上,污穢了壇,正如從前神人 宣傳耶和華的話。約西亞問說:「我所看見的是甚麼碑?」 那城裏的人回答說:「先前有神人從猶大來,預先說王現 在向伯特利壇所行的事,這就是他的墓碑。」約西亞說: 「由他罷!不要挪移他的骸骨。」他們就不動他的骸骨, 也不動從撒瑪利亞來那先知的骸骨。從前以色列諸王在撒 瑪利亞的城邑建築邱壇的殿,惹動耶和華的怒氣,現在約 西亞都廢去了,就如他在伯特利所行的一般;又將邱壇的 祭司都殺在壇上,並在壇上燒人的骨頭,就回耶路撒冷去 了。(王下廿三:15-20)
3)撒瑪利亞被亞蘭王的軍隊圍困,城內饑荒甚重,物價飛 漲,「一個驢頭值銀八十舍客勒,二升鴿子糞值銀五舍客勒」。 有的婦人甚至想殺吃孩子以充饑腸!萬般無奈,一向敵視先知 以利沙的以色列王,不得不移尊向以利沙求助(王下六:24- 33)。以利沙預言,一天以後,百姓即有食物:
以利沙說:「你們要聽耶和華的話,耶和華如此說: 明日約到這時候,在撒瑪利亞城門口,一細亞細面要賣銀一舍客勒,二細亞大麥也要賣銀一舍客勒。」有一個攙扶 王的軍長,對神人說:「即便耶和華使天開了窗戶,也不 能有這事。」以利沙說:「你必親眼看見,卻不得吃。」 (王下七:1-2)
因著耶和華的威嚇,亞蘭王圍城的軍隊,在黃昏時棄營倉 皇撤離,於是:
眾人就出去,擄掠亞蘭人的營盤。於是一細亞細面賣 銀一舍客勒,二細亞大麥也賣銀一舍客勒,正如耶和華所 說的。王派攙扶他的那軍長,在城門口彈壓,眾人在那裏 將他踐踏,他就死了,正如神人在王下來見他的時候所說 的。(王下七:16-17)
先知以利沙關於撒瑪利亞的人得食物和那軍長的結局的預 言,照字義完全應驗。
要點應驗(essential fulfillment)
這一類型的應驗,是應驗預言的核心部分,對預言的細節 則不詳述。下面是幾個例子。
1)《列王紀上》廿一章記載,耶斯列人拿伯有一塊葡萄園, 靠近撒瑪利亞王亞哈的王宮。亞哈想換取或購買拿伯的這塊園 子,但拿伯不允。在王后耶洗別的策劃、慫恿下,亞哈王指使 人用石頭將拿伯打死。當亞哈正要下去得拿伯的葡萄園時,先 知以利亞去見亞哈,並發了預言:
亞哈聽見拿伯死了,就起來下去,要得耶斯列人拿伯的葡萄園。耶和華的話臨到提斯比人以利亞說:「你起來, 去見住撒瑪利亞的以色列王亞哈,他下去要得拿伯的葡萄 園,現今正在那園裏。你要對他說:『耶和華如此說:你 殺了人,又得他的產業麼?』又要對他說:『耶和華如此 說:狗在何處舔拿伯的血,也必在何處舔你的血。』」(王 上廿一:16-19)
後來,亞哈在進攻基列的拉末的戰爭中被殺:
以色列王和猶大王約沙法上基列的拉末去了。以色列 王對約沙法說:「我要改裝上陣,你可以仍穿王服。」以 色列王就改裝上陣。先是亞蘭王吩咐他的三十二個車兵長 說:「他們的兵將,無論大小,你們都不可與他們爭戰, 只要與以色列王爭戰。」車兵長看見約沙法,便說:「這 必是以色列王。」就轉過去與他爭戰,約沙法便呼喊。車 兵長見不是以色列王,就轉去不追他了。有一人隨便開 弓,恰巧射入以色列王的甲縫裏。王對趕車的說:「我受 了重傷,你轉過車來,拉我出陣罷!」那日,陣勢越戰越 猛,有人扶王站在車上,抵擋亞蘭人。到晚上,王就死了, 血從傷處流在車中。約在日落的時候,有號令傳遍軍中, 說:「各歸本城,各歸本地罷!」王既死了,眾人將他送 到撒瑪利亞,就葬在那裏。又有人把他的車,洗在撒瑪利 亞的池旁(妓女在那裏洗澡),狗來舔他的血,正如耶和 華所說的話。(王上廿二:29-38)
以利亞對亞哈說:「狗在何處舔拿伯的血,也必在何處舔你的血。」但是,事實上,拿伯被殺於耶斯列城外,而亞哈則 死在基列的拉末,他的血流到戰車上,被狗舔於撒瑪利亞的池 旁。拿伯與亞哈並沒有死在同一個地方;狗舔拿伯血和狗舔亞 哈的血,也不在同一處。這個預言應驗了嗎?應驗了;是要點 式應驗:狗舔亞哈的血,正像狗舔拿伯的血一樣!也就是說, 這個預言的要點是:亞哈殺害無辜平民拿伯,他必須以命償命, 他自己必將被殺。至於狗在「何處」舔血,則不是預言的關注點。 [62] 有學者認 ,因亞哈的悔改,耶和華上帝推遲了部分惩罰(王 上二十一:27-29);後來,亞哈的兒子約蘭的尸體被拋在拿伯 的田間(王下八:16,九:24-26)(參見:更新版研讀本《聖 經》,2008 年,653-654,679 頁)。但是,在約蘭的死亡記載中, 並沒有出現「狗舔血」。
2)傅理曼(Hobart E. Freeman)舉證,寫道:
另一個要點的應驗的例證,見載於《以賽亞書》十七 章 1 節,是關於大馬色的神諭:「論大馬色的默示。看哪, 大馬色已被廢棄,不再為城,必變著亂堆。」然而,大馬 色城至今仍存。這項預言不應按絕對應驗來解釋,僅能作 要點應驗解釋。先知不一定是按字面指該城永遠消滅,而 是指嚴厲的審判即將來臨。事情發生於亞哈王與提革拉毗 列色聯盟,要救拔猶大脫離亞蘭與以色列的威脅。亞述毀 滅大馬色,並長期奪取該城的要位及亞蘭的霸權(比較王 下十六:5-9)。 [63]
3)關於約西亞的死的預言。約西亞是南國猶大國的好王之 一。「約西亞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行他祖大衛一切所行的,不偏左右。」(王下廿二:2)「在約西亞以前,沒有王像 他盡心盡性盡力的歸向耶和華,遵行摩西的一切律法;在他以 後,也沒有興起一個王像他。」(王下廿三:25)女先知戶勒 大向約西亞王差派來求問她的臣宰說:
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此說:「你們可以回復那差遣 你們來見我的人說,耶和華如此說:我必照著猶大王所讀 那書上的一切話,降禍與這地和其上的居民。因為他們離 棄我,向別神燒香,用他們手所作的惹我發怒,所以我的 忿怒必向這地發作,總不止息。」然而,差遣你們來求問 耶和華的猶大王,你們要這樣回復他,說:「耶和華以色 列的神如此說:至於你所聽見的話,就是聽見我指著這地 和其上的居民,所說要使這地變為荒場,民受咒詛的話, 你便心裏敬服,在我面前自卑,撕裂衣服,向我哭泣,因 此我應允了你。這是我耶和華說的。我必使你平平安安的 歸到墳墓到你列祖那裏;我要降與這地的一切災禍,你也 不至親眼看見。」他們就回復王去了。(王下廿二:15- 20)
新興的巴比倫在尼布甲尼撒率領下,征服亞述國,亞述城、 尼尼微城相繼陷落,亞述的餘民在哈蘭頑抗。主前 609 年,埃 及出兵支援亞述,力圖遏制巴比倫的氣焰。但是,埃及軍隊要 借道米吉多;而亞述是猶大國的宿敵。無論埃及或亞述的勢力 增強,都會威脅猶大的獨立。因此,約西亞出兵攔截埃及軍隊, 不幸被埃軍射殺:[64]

約西亞年間,埃及法老尼哥上到伯拉河攻擊 [NIV 和新 譯本把「攻擊」譯作「幫助」— 筆者注 ] 亞述王;約西亞王去 抵擋他。埃及王遇見約西亞在米吉多,就殺了他。他的臣 僕用車將他的屍首從米吉多送到耶路撒冷,葬在他自己的 墳墓裏。⋯⋯(王下廿三:29-30)
約西亞是被埃軍殺死的,這怎樣與「我必使你平平安安的 歸到墳墓到你列祖那裏」的預言協調呢?這需要聯繫上下文, 著眼於更廣闊的歷史場景。
約西亞王的祖父是瑪拿西:
瑪拿西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效法耶和華在以色 列人面前趕出的外邦人所行可憎惡的事。重新建築他父希 西家所毀壞的邱壇,又為巴力築壇,作亞舍拉像,效法以 色列王亞哈所行的,且敬拜事奉天上的萬象;在耶和華殿 宇中築壇。⋯⋯並使他的兒子經火,又觀兆,用法術,立 交鬼的,和行巫術的,多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惹動 祂的怒氣⋯⋯(王下廿一:2-6)
於是,耶和華定意降罰:
耶和華藉祂僕人眾先知說:「因猶大王瑪拿西行這些 可憎的惡事,比先前亞摩利人所行的更甚,使猶大人拜他 的偶像陷在罪裏;所以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此說:我必降 禍與耶路撒冷和猶大,叫一切聽見的人無不耳鳴。我必用 量撒瑪利亞的準繩和亞哈家的線鉈,拉在耶路撒冷上,必擦淨耶路撒冷,如人擦盤將盤倒扣。我必棄掉所餘的子民 [ 原文作產業 ],把他們交在仇敵手中,使他們成為一切仇敵 擄掠之物。」(王下廿一:10-14)
耶和華怎樣審判北國以色列(「撒瑪利亞」、「亞哈家」), 也將同樣審判南國猶大國(「耶路撒冷」)。北國以色列國於 主前 722 年被亞述國滅亡後,南國猶大國是耶和華「所餘的子 民」。瑪拿西行惡、使猶大人陷在罪裏。雖瑪拿西後來有所悔 改(代下卅三:11-17),但他的兒子亞門(約西亞的父親)繼 位後,又恢復了偶像崇拜(王下廿一:18-22)。故此,耶和華 藉外族施行審判、南國將被外邦人所滅,已成定局。[65] 因著約 西亞王在耶和華面前自卑,所以耶和華上帝施恩於他,推遲了 毀滅南國的時間。[66] 約西亞陣亡於主前 609 年。[67] 二十多年後 (主前 587 ∕ 6 年),耶和華的懲罰終於來到,南國猶大國為 巴比倫王尼布加尼撒的大軍所滅亡(王下廿五:1-21)。
駐足於這樣的歷史大背景,可以把耶和華對約西亞「平平 安安的歸到墳墓」的應允(預言)理解為:耶和華沒有使猶大 亡國被擄的審判在約西亞在位時臨到;約西亞雖是戰死,但卻 不是耶和華對他和猶大國的審判;約西亞是在與耶和華上帝保 有的一個良好的關係裏、在討耶和華喜悅的平安心境中去世的。 [68] 這應是關於約西亞「平平安安的歸到墳墓」的預言的要點式 應驗。這樣理解約西亞「平平安安的歸到墳墓」,沒有局限在 約西亞一個人身上,而是將他的命運與他所治理的猶大國的命 運緊密相連。由於約西亞的謙卑,上帝對猶大國的審判推遲了, 也使他避免經歷國破家亡的慘劇。這樣理解「平平安安的歸到 墳墓」,似更符合這個預言的歷史脈絡。因此,單單屬於約西亞個人層面上的問題,比如,他是自然死亡還是非自然死亡, 他死的時候身體經歷痛苦還是無疾而終,應不是這個預言所關 注的。
條件應驗
先知的預言,有些是無條件的。有些則是條件性的, 而不是絕對的。條件性預言的應驗是條件應驗(conditional fulfillment),即,它如何應驗,將取決於世人與上帝的關係是 否發生改變。預言發出後,如果這種關係發生改變,預言就不 會按原來的宣告應驗。這樣,這些預言並非沒有應驗,而是它 們一開始就帶有條件。[69] 先知摩西和耶利米都講得很清楚:
看哪!我今日將生與福,死與禍,陳明在你面前。吩 咐你愛耶和華你的神,遵行祂的道,謹守祂的誡命、律例、 典章,使你可以存活,人數增多,耶和華你神就必在你 所要進去得業的地上,賜福與你。倘若你心裏偏離不肯聽 從,卻被勾引去敬拜事奉別神,我今日明明告訴你們:你 們必要滅亡,在你過約旦河進去得為業的地上,你的日子 必不長久。我今日呼天喚地向你作見證,我將生死、禍福 陳明在你面前,所以你要揀選生命,使你和你的後裔都得 存活。且愛耶和華你的神,聽從祂的話,專靠祂,因為祂 是你的生命。你的日子長久,也在乎祂。(申三十:15- 20a)
我何時論到一邦,或一國說,要拔出、拆毀、毀壞。 我所說的那一邦,若是轉意離開他們的惡,我就必後悔, 不將我要施行的災禍降與他們。我何時論到一邦,或一國說,要建立、栽植。他們若行我眼中看為惡的事,不聽從 我的話,我就必後悔,不將我所說的福氣賜給他們。(耶 十八:7-8)
耶和華上帝對以色列的不少預言,都屬於條件應驗的預言。 此外,對尼尼微的預言,也是一個典型例子。
先知約拿(事奉的時期從主前 800-750 年)[70] 奉耶和華上 帝的差遣,去尼尼微城。「約拿進城走了一日,宣告說:『再 等四十日,尼尼微必顛覆了。』」(拿三:4)但是,四十日後, 尼尼微城並沒有顛覆。為甚麼呢?原來:
尼尼微人信服神,便宣告禁食,從最大的到至小的, 都穿麻衣 [ 或作披上麻布 ]。這信息傳到尼尼微王的耳中,他 就下了寶座,脫下朝服,披上麻布,坐在灰中。他又使人 遍告尼尼微通城說:「王和大臣有令,人不可嘗甚麼,牲 畜、牛羊,不可吃草,也不可喝水。人與牲畜,都當披上 麻布,人要切切求告神。各人回頭離開所行的惡道,丟棄 手中的強暴。或者神轉意後悔,不發烈怒,使我們不至滅 亡,也未可知。」於是神查看他們的行為,見他們離開惡 道,祂就後悔,不把所說的災禍降與他們了。(拿三:5-10)
因此,尼尼微城免遭滅頂之災。但是,多年後,尼尼微人 又離善行惡。耶和華上帝差遣先知那鴻再次警告:
尼尼微人哪,設何謀攻擊耶和華呢?祂必將你們滅 盡,災難不再興起。你們像叢雜的荊棘,像喝醉了的人,又如枯乾的碎稭全然燒滅。有一人從你那裏出來,圖謀邪 惡,設惡計攻擊耶和華。耶和華如此說:「尼尼微雖然勢 力充足,人數繁多,也被剪除,歸於無有。⋯⋯」耶和華 已經出令,指著尼尼微說:「你名下的人必不留後;我必 從你神的廟中,除滅雕刻的偶像和鑄造的偶像;我必因你 鄙陋使你歸於墳墓。」⋯⋯尼尼微阿,那打碎邦國的上來 攻擊你。⋯⋯尼尼微王招聚他的貴胄。他們步行絆跌,速 上城牆,預備擋牌。河閘開放,宮殿沖沒。王后蒙羞,被 人擄去;宮女捶胸,哀鳴如鴿。此乃命定之事。(鴻一: 9-12,14,二:1,5-7)
然而,尼尼微人狂傲、悖逆,不思悔改。不久,照著先知 那鴻的預言,上帝的懲罰降臨,尼尼微城於主前 612 年為巴比
倫所滅。[71]
屬靈應驗
這一類型的應驗是說,舊約先知對歷史人物或歷史事 件的預言,被新約作者從屬靈的視角,引申應驗在別的歷史 人物或歷史事件上。威廉.克萊因(William W. Klein)等學 者,稱這類應驗為「歷史性∕屬靈性應驗(historical/spiritual fulfillment)」。其實,筆者以為,這類應驗,與被這些學者稱 為「歷史性∕象徵性的應驗」的,基本可視為同一類型的應驗。 [72] 現用幾個例子來說明。
1)《以賽亞書》記載:
烏西雅的孫子、約坦的兒子,猶大王亞哈斯在位的時 候,亞蘭王利汛和利瑪利的兒子、以色列王比加上來攻打耶路撒冷,卻不能攻取。⋯⋯耶和華又曉諭亞哈斯說:「你 向耶和華你的神求一個兆頭:或求顯在深處,或求顯在高 處。」亞哈斯說:「我不求,我不試探耶和華。」以賽亞 說:「大衛家阿,你們當聽。你們使人厭煩豈算小事,還 要使我的神厭煩麼?因此,主自己要給你們一個兆頭,必 有童女懷孕生子,給他起名叫以馬內利 [ 就是神與我們同在的 意思 ]。到他曉得棄惡擇善的時候,他必吃奶油與蜂蜜。因 為在這孩子還不曉得棄惡擇善之先,你所憎惡的那二王之 地,必致見棄。」(賽七:1,10-16)
這段經文包含有關於彌賽亞降生的著名預言。但是,仔細 讀這段經文,「童女懷孕」將要生的孩子,在他具有「棄惡擇善」 的能力(猶太人認為一般要年滿十二歲才有)之前,亞哈斯所 憎惡的二王,即,亞蘭王利汛和利瑪利的兒子、以色列王比加, 「必致見棄」;「在這小孩子不曉得叫父叫母之先,大馬色的 財寶和撒瑪利亞的擄物,必在亞述王面前搬去了。」(賽八:4) 事實上,這兩位王在主前 732 年都已敗亡。目前,對「童女」、
「這孩子」是誰,學術界尚無一致看法,[73] 但可以肯定的是,「這 孩子」是處於當時的歷史框架之中的,也就是說,「童女生子」 [74] 是在亞哈斯作王時已經發生了的歷史事件。[75]
新約作者是這樣引用的:
耶穌基督降生的事,記在下面:祂母親馬利亞已經許 配了約瑟,還沒有迎娶,馬利亞就從屬靈懷了孕。她丈夫 約瑟是個義人,不願意明明的羞辱她,想要暗暗的把她休 了。正思念這事的時候,有主的使者向他夢中顯現,說:「大衛的子孫約瑟,不要怕,只管娶過你的妻子馬利亞來; 因她所懷的孕,是從聖靈來的。她將要生一個兒子;你要 給祂起名叫耶穌;因祂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裏救出了。」 這一切的事成就,是要應驗主藉先知所說的話,說:「必 有童女懷孕生子,人要稱祂的名為以馬內利」(以馬內利 翻出來,就是神與我們同在。)約瑟醒了,起來,就遵著 主使者的吩咐,把妻子娶過來;只是沒有和她同房,等她 生了兒子 [ 有古卷作等她生了頭胎的兒子 ],就給祂起名叫耶穌。 (太一:18-25)
可見,新約作者是將先知以賽亞關於「童女生子」的預言,
屬靈地引申應驗在馬利亞生耶穌的偉大事件上了。耶穌基督才
是「上帝與我們同在」最完全表彰。也有學者稱此為「多次應 驗」。[76]
《以賽亞書》七至十二章被有些學者統稱為「以馬內利預 言篇」:除了七章 14 節預言了彌賽亞的名字外,九章 6-7 節預 言彌賽亞以嬰兒樣式出現,生為大衛的後裔,要實現上帝對大 衛的應許;十一章 1-10 節預言彌賽亞雖是君王大衛的後裔,但 出身寒微,稱為只有平民身分的「耶西的本」,卻碩果累累。[77] 據此,也有學者主張,以賽亞預言的童女所生的孩子,不是一 個普通的人,而是像上帝一般的人;以賽亞的這個預言,不是 多次應驗,而是單單在耶穌基督降生的事上應驗。[78]
2)先知耶利米發預言說:
耶和華說:「日子將到,我要與以色列家和猶大家, 另立新約。不像我拉著他們祖宗的手,領他們出埃及地的時候,與他們所立的約。我雖作他們的丈夫,他們卻背了 我的約。這是耶和華說的。」耶和華說:「那些日子以後, 我與以色列家所立的約,乃是這樣:我要將我的律法放在 他們裏面,寫在他們心上。我要作他們的神,他們要作我 的子民。」(耶卅一:31-33)
「以色列家」和「猶大家」原是一家,將要重新和好,以 一個完整的以色列民族,作上帝的子民。西奈之約的律法,寫 在石版上;新約的律法,將寫在人心上。這與摩西的預言相符: 「耶和華你神必將你心裏和你後裔心裏的污穢除掉,好叫你盡 心盡性愛耶和華你的神,使你可以存活。」(申三十:6)[79]
新約作者在引用這個預言時,這樣寫道:
我當日傳給你們的,原是從主領受的,就是主耶穌被 賣的那一夜,拿起餅來,祝謝了,就擘開,說:「這是我 的身體,為你們捨的 [ 捨,有古卷作擘開 ],你們應當如此行, 為的是紀念我。飯後,也照樣拿起杯來,說:「這杯是用 我的血所立的新約;你們每逢喝的時候,要如此行,為的 是紀念我。」你們每逢吃這餅,喝這杯,是表明主的死, 直等到祂來。(林前十一:23-26)
因為祂一次獻祭,便叫那得以成聖的人永遠完全。聖 靈也對我們作見證;因為祂既已說過:「主說:那些日子 以後,我與他們所立的約乃是這樣,我要將我的律法寫在 他們心上,又要放在他們的裏面。」以後就說:「我不再 紀念他們的罪愆,和他們的過犯。」這些罪過既已赦免,就不用再為罪獻祭了。弟兄們!我們既因耶穌的血,得以 坦然進入至聖所,是藉著祂給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 從幔子經過,這幔子就是祂的身體。(來十:14-20)
顯然,在新約作者看來,耶和華上帝與以色列民族所立的 新約,已經引申應驗在耶穌基督的救贖上了。與上帝立新約的 人群,也從以色列一個民族擴大到所有以信為本的各族、各方 的人。[80]「新約」這兩個字後來演變成了《聖經》從《馬太福音》 至《啟示錄》這廿七卷書的總稱。[81]
3)先知阿摩司預言以色列將要復興,說:
「到那日,我必建立大衛倒塌的帳幕,堵住其中的破 口;把那破壞的建立起來,重新修造,像古時一樣。使以 色列得以東所剩餘的和所有稱為我名下的國。」此乃行這 事的耶和華說的。(摩九:11-12)
上帝懲罰之後,不會棄絕以色列人。「帳幕」可指大衛王 朝或包括十二個支派的聯合王國。上帝應允以色列將統治以東 和多國。這是要應驗上帝與亞伯拉罕和大衛所立的約。[82]
但是,新約作者卻是這樣引用的:
他們住了聲,雅各就說:「諸位弟兄!請聽我的話。 方才西門述說神當初怎樣眷顧外邦人,從他們中間選取百 姓歸於自己的名下。眾先知的話,也與這意思相合;正如 經上所寫的:『此後我要回來,重新修造大衛倒塌的帳幕, 把那破壞的,重新修造建立起來;叫剩餘的人,就是凡稱為我名下的外邦人,都尋求主;這話是從創世以來,顯明
這事的主說的。』」(徒十五:13-18)
有學者認為,使徒雅各是將先知阿摩司關於大衛王朝的未 來統治的預言,屬靈地應驗在相信耶穌基督的非猶太人,和耶 穌基督對非猶太人基督徒的屬靈統治上了。[83]
上面關於舊約先知預言的應驗類型的討論,遠未涵蓋預言 應驗這個複雜議題的所有內容。尤其當舊約先知使用象徵性的 語言、圖像時,對於先知預言的解釋和應驗,會更困難。要多 留心《聖經》自身的解釋,要考察相關的歷史、文化背景,須 十分謙卑、謹慎。

以西結關於推羅的預言應驗了嗎?

先知以西結對推羅發預言,說:
第十一年十一月初一日,耶和華的話臨到我說:「人 子阿,因推羅向耶路撒冷說:『阿哈,那作眾民之門的, 已經破壞,向我開放;他既變為荒場,我必豐盛。』所以 主耶和華如此說:推羅阿,我必與你為敵,使許多國民上 來攻擊你,如同海使波浪湧上了一樣。他們必破壞推羅的 牆垣,拆毀他的城樓。我也要刮淨塵土,使他成為淨光的 磐石。他必在海中作曬網的地方,也必成為列國的擄物。 這是主耶和華說的。屬推羅城邑的居民 [ 城邑的居民原文作 田間的眾女。八節同。] 必被刀劍殺滅,他們就知道我是耶和 華。」主耶和華如此說:「我必使諸王之王的巴比倫王尼 布甲尼撒,率領馬匹車輛、馬兵、軍隊、和許多人民,從北方來攻擊你推羅。他必用刀劍殺滅屬你城邑的居民,也 必造台築壘舉盾牌攻擊你。他必安設撞城錘攻破你的牆 垣,用鐵器拆毀你的城樓。因他的馬匹眾多,塵土揚起遮 蔽你。他進入你的城門,好像人進入已有破口之城。那時, 你的牆垣必因騎馬的和戰車、輜重車的響聲震動。他的馬 蹄必踐踏你一切的街道,他必用刀殺戮你的居民,你堅固 的柱子 [ 或作柱像 ] 必倒在地上。人必以你的財寶為擄物, 以你的貨財為掠物,破壞你的牆垣,拆毀你華美的房屋, 將你的石頭、木頭、塵土都拋在水中。我必使你唱歌的聲 音止息,人也不再聽見你彈琴的聲音。我必使你成為淨光 的磐石,作曬網的地方;你不得再被建造,因為這是主耶 和華說的。」(結廿六:1-14)
以西結關於推羅的預言的要點是:推羅必成為列國的擄物; 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將率軍攻擊推羅;推羅將成為淨光的磐石, 作曬網的地方;推羅不得再被建造。
以西結的預言應驗了嗎?至今眾說紛紜。許多福音派人士 認為,這個預言按字義完全應驗了,是《聖經》預言的一個「亮 點」;《聖經》批判學者則聲稱,這個預言沒有完全應驗,表 明以西結預言錯了,進而顯示《聖經》是有錯誤的;反對基督 教的人,有的甚至說這個預言是「胡言」、「謊言」。在舊約 先知的預言中,很少像這個預言這樣,爭論如此激烈,觀點如 此對立。現在,就這個預言的應驗問題,作如下分析。

推羅的歷史和現狀 [84]

推羅(Tyre,Tyrus)今日稱為 Sûr(希伯來文:sôr;亞述文:Sur(r)u;埃及文:Daru;希臘文:Tyros),阿拉伯人稱為蘇 爾(Sour),中文譯為泰爾,也可能是亞述碑文所指的 Uššu; 這名字來源於這座城市所建基的「磐石」。推羅位於地中海東 岸,黎巴嫩南部海濱,離首都貝魯特以南約八十公里。
按照著名希臘古史學家希羅多德(Herodotus,c.490-430 BC)的記載,推羅約在主前 2700 年興建;從埃及出土的咒詛禱 文(約主前 1850 年),曾提及推羅。推羅可能由島嶼和內陸部 分組成,很早就發展了與埃及的海上貿易。當時,腓尼基人統 治著一些海域,建立了西班牙卡底斯和北非迦太基這樣繁榮的 殖民地。推羅曾經是腓尼基的貿易、文化中心,後受埃及統治。 到了主前 2000 年,推羅曾被列為以色列亞設支派領地的一座防 禦堅固的城市(書十九:29)。
隨著埃及的衰落,推羅得以獨立,並控制了腓尼基大部分 沿海城市,也包括黎巴嫩的內陸地區。推羅和以色列保持著友 好關係。推羅王希蘭一世(Hiram I)是以色列大衛王的朋友, 向大衛提供建造耶路撒冷王宮所需的材料(撒下五:11;代上 十四:1),後來也向所羅門王提供建造聖殿所需的木材、石塊, 以換取糧食及土地(王上五:1-12,九:10-14;代下二:3-16)。 希蘭一世協助所羅門發展海上通道,他們的船隻可直達遠方(王 上九:27-28);推羅進入黃金時代,成為地中海東面的商業王 子(賽廿三:8),並以航海本領著稱於世。推羅的主要貿易物 品是自產的玻璃和一種稱為「泰爾紅紫」(Tyrian Purple)的染 料。這是從當地的骨螺(Murex)中提取的特別染料,專供王公 貴族享用,又稱「帝王紫」。因為來之不易,故價格昂貴,據 說十克黃金只能購買一克泰爾紅紫。
「暗利的兒子亞哈,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比他以前的列王更甚,犯了尼八兒子耶羅波安所犯的罪;他還以為輕,又娶了西頓王謁巴力的女兒耶洗別為妻,去事奉敬拜巴力。」(王上十六:30-31)「謁巴力」又稱「伊索巴力」(Ethbaal[Ithobal]),是「巴力活著」的意思。猶大史學家約瑟夫說,這個「謁巴力」殺了推羅王希蘭一世的後人而奪得政權,同時成為推羅和西頓 的王。[85]
後來,推羅被亞述征服。巴比倫崛起後,尼布甲尼撒王曾 率軍攻打推羅,久攻不克。推羅被圍困十幾年,但沒有當時的 記錄流傳下來。猶太史學家約瑟夫記載圍城十三年(573-585 BC);但許多《聖經》學者認為圍城十五年(571-586 BC)。[86] 推羅終於降服,接受巴比倫的統治和保護。西元前 538 年,推 羅城與腓尼基附近各城又轉歸波斯統治。
主前 332 年,希臘亞歷山大三世擊敗波斯王大流士三世 (Darius III,即大利烏王)後,揮師南下直撲埃及。他規勸腓 尼基各城自動歸降,以便阻止他們為波斯航隊提供援助。但推 羅城拒絕他的要求。於是亞歷山大開始圍攻推羅。由於沒有艦 隊,他首先摧毀推羅陸上部分,然後築了一道兩百尺長的防波 堤,橫跨陸地與海島之間的海峽。據記載,當時築堤所用的木 料是從利巴嫩山下採伐來的,而所需的石頭和土則是從古推羅 城運來的。七個月之後,推羅海島上的港口被攻陷。從此,推 羅的島嶼和大陸連結一起,成為了半島。
主前 63 年,推羅臣服羅馬。城市中建造了護城河、凱旋門 和競技場等許多重要的、有紀念性的建築。現在的一些遺址, 主要是羅馬時期留下的,有戰車競技場、列柱大街、跑馬場等。 戰車競技場位於港口的東北側,長五百公尺,寬一百六十公尺, 可容納兩萬名觀眾。列柱大街與戰車競技場相鄰,是推羅城主幹道之一,大街上建有凱旋門。 主 耶 穌 傳 道 期 間, 講 道 中 提 到 推 羅( 太 十 一:21-22; 路十:13-14);推羅人也曾去聽主耶穌的講道(可三:8;路六: 1 7 ); 主 耶 穌 還 親 自 到 過 推 羅 、 西 頓 的 境 界 ( 太 十 五 : 2 1 - 2 8 ; 可 七 : 24-31)。主後一世紀,基督徒在推羅似乎也相當活躍(徒廿一: 3-6)。
主後 634 年,阿拉伯穆斯林軍進佔推羅,政權和平轉移新 的統治者。隨著阿拉伯統治的衰落,主後 1124 年,推羅城被十 字軍攻陷。後來,推羅又多次落入伊斯蘭教信徒手中。這座城 市在逐漸衰落中進入十六世紀。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推羅 劃歸黎巴嫩的版圖。
今天的推羅,人口十一多萬,是黎巴嫩的重要漁業、旅遊 和港口城鎮。推羅的歷史地位雖已衰落,但由於保留許多羅馬 時期和主後 1291 年城市陷落時的遺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 1984 年,將推羅城考古遺址列入文化遺產名單。
艾基新曾寫道: 至於推羅海島,經一次陸地沉降過程而被地中海掩 蓋了;在那次陸沉過程中,希律花費大量金錢建成的該撒 利亞港,亦一同沉入海中。到現在,推羅城對面的淺海尚 餘一連串黑色的珊瑚礁;這串珊瑚礁肯定不會形成於主前 一、兩千年,否則就極不利該處的航運,港口也不會在那 裏興建。現時由岸向海伸出的岬角,可能就是以前亞歷山 大所築長堤的遺跡,被海浪沖刷成現在的樣子。[87]
艾基新沒有提供進一步的證據或文獻索引。也許,推羅城對面淺海的黑珊瑚礁是原推羅海島下沉留下的痕跡的說法,只 是一個推論,需要進一步考察,才能下結語。
另有報導說,1973-1974 年間,考古學家在被認為是推羅的 原島嶼部分的區域,發掘出一些永久性的住址的遺跡,被認為 是主前 2700 年留下來的。但地層保留不連貫、完整,可能與羅 馬時期的大興土木有關。[88]
因此,在腓尼基時代,最初的推羅在大陸部分的準確位址, 目前尚難確定。古推羅的島嶼部分是否還存留在半島上,目前 也不清楚。現今的推羅城似更靠近內陸。再往南,是羅馬時期 留下的推羅廢墟。腓尼基時代的推羅,是坐落在羅馬時期的廢 墟上,還是在現代推羅城的地方,或者在半島(古推羅的島嶼) 與現在的內陸之間?考古學還無法回答。[89]
先知以西結預言時的推羅,耶穌時代的推羅,和現今的推 羅,它們在地理位置上的關係是怎樣的?目前沒有也清晰、準 確的答案。

以西結對推羅發預言的時間
《以西結書》廿六章 1 節說,以西結對推羅說預言,是因 「第十一年十一月初四日,耶和華的話臨到」他。希伯來《聖 經》原文沒有「十一月」這幾個字,而是「第十一年初四日」; 有學者主張,「十一年」轉換為現代年曆,是主前 587 年 4 月 至主前 586 年 4 月。這裏似乎出現了一個衝突:以西結宣告此 預言,是因為推羅人對耶路撒冷被毀幸災樂禍;但有學者認為, 耶路撒冷直到主前 586 年 7 月才淪陷(王下廿五:1-4;結卅三: 21),到同年 8 月才被焚(王下廿五:8)(參見:更新版研讀 本《聖經》,2008 年,第 1625-1626 頁)。這樣,推羅人幸災樂禍耶路撒冷「既變為荒場」之後幾個月,耶路撒冷才淪陷。 時間順序似乎顛倒了。
為化解這個衝突,許多解經家主張,此節希伯來經文或許應該讀作「第十二年十一月初一日」;「第十二年」可能被抄錄的人無心漏掉了(這種遺漏稱之為「半抄」[haplography])。[90]
但是,另一些學者則認為,此節經文並沒有抄漏。因為,耶和華的話臨到以西結,不一定非得在耶路撒冷陷落以後;祂完全可能在耶路撒冷陷落之前的「第十一年」,要以西結預言兩件事:
1)耶路撒冷將被攻陷;2)推羅人必會因耶路撒冷的陷落而幸 災樂禍。[91]
筆者以為,《聖經》抄本中確有少數被誤抄的地方,[92] 但 是,主張此節經文漏抄的根據似嫌不足。也有學者計算,耶路撒冷城是主前 587 年夏天陷落的(參見: 更新版研讀本《聖經》,2008 年,第 718 頁)。如果 个計算準確, 上述的張力就不複存在了。

對有關推羅預言應驗的一些觀點的評估
第一,目前,爭論最激烈的兩方,有兩個共同點,和一個 分歧。他們的共同點是:

1)都主張按預言的字義來考察應驗;

2) 都同意這個預言的許多部分已經應驗。
分歧在於,不少福音派人士一再宣稱,隨著希臘亞歷山大 王築堤攻陷推羅的島嶼,推羅已成為淨光的磐石和漁夫曬網的 地方;「不得再被建造」;在推羅舊址現只有一些小漁村,因 為需要有漁夫「曬網」。所以,這個預言完全應驗了。筆者查 閱了許多基督教文獻,大都如是說。比如:

當亞歷山大大帝清理舊推羅城,建造他那條出海到島上的行車道後,舊推羅城變成了像那光禿的岩石。漁民在那裏曬乾漁網。你可以去看看那一地方,自己親眼看看聖經預言的逐字應驗。在過去的二千三百多年中,舊推羅城還沒有重建,正如神所說的判斷那樣。聖經確實是神所啟 示的話語。[93]
一部知名的基督教著作,2006 年第二次印刷、發行時,仍 這樣寫道:
有些人仍然不肯相信「不得再被建造」這項預言已 經實現,也不相信古推羅城如今只是一個小漁村的事實, 但其實只要回溯推羅城的歷史,就可以明白。預言說這城 要成為曬網的地方,現在果真實現。如果漁夫們拿漁網在 這裏曬,那麼他們必然住在附近,沒有漁夫會住在十哩之 外,每天拿網在此曬的,推羅城必然已成了漁村。推羅城 自 1291 年被回教徒徹底摧毀之後,就真的從此失去光彩, 沒有再被建造過。以前或許有某些建築在同一舊址興起 過,但已永遠無法在恢復當年輝煌的情形。 [94]
不少基督教書籍,涉及這個預言應驗時,幾乎都是這個口 徑。也許,實地到過推羅、或瞭解推羅現狀的作者並不多,都 是互相引用而已。於是,廣大讀者心中便形成了一個印象:推 羅現在只是一個小漁村。
但是,近年來,網路信息快速發展。推羅的現狀很容易藉 網路查到,文圖並茂。人們發現,現在的推羅並不是一個小漁村,而是一個現代化都市!近年來,在網路上,不少人激烈地 批評推羅「不得再建造」的預言落了空,進而聲稱《聖經》有 錯誤,甚至否認基督教信仰的真實性。由於推羅的「真相」被 揭露,很多基督徒感到困惑。筆者從網路上看到一位去過推羅 的基督徒的發問:
關於《聖經》中推羅城不會被重建的預言,我有疑問 阿。我剛剛從黎巴嫩回來,到過那個推羅城。據當地人講, 古代的推羅城雖然被外族佔領過,但從來就沒有被「刮淨 塵土」,成為「淨光磐石」。這個城市現在還是黎巴嫩南 部著名的海港城市,不過它已經改名叫「蘇爾」了。是不 是一個城市僅僅是因為改了名,就不是原先的城了呢?現 在蘇爾城有十一萬人口,有高樓大廈,有發達的集貿市 場。我們到那裏是開辦車展的。您可以利用 Google 地球 清楚地看到這個城市的每一條街道和每一棟房屋(它絕對 不是「小漁村」)。我非常願意相信《聖經》是沒有錯的, 可是《聖經》上明明說「我必使你成為淨光的磐石,作曬 網的地方。你不得再被建造,因為這是主耶和華說的。」 是哪裏錯了呢?
當代推羅城並不是「小漁村」,使這位基督徒相當困惑:「是 哪裏錯了呢?」不是以西結的預言錯了,而是後人對以西結的 預言的理解可能有不確切之處。
第二,基督教界內,一個傳統的觀點是,以西結對推羅的 預言的應驗,是分階段逐步應驗的。第一步,耶路撒冷陷落不 久,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和多國統治者入侵和搶奪推羅,使之「成為列國的掠物」;第二步,幾百年後,希臘亞歷山大大帝 築堤攻擊推羅海島,將推羅城的「石頭、木頭、塵土都拋在水 中」,使推羅「成為淨光的磐石,作曬網的地方。」
有學者注意到,《以西結書》廿六章 8-11 節的主語是「他」, 顯然是指第 7 節的尼布甲尼撒王;但第 12 節的主語變成了「人」: 「人必以你的財寶為擄物,以你的貨財為掠物,破壞你的牆垣, 拆毀你華美的房屋,將你的石頭、木頭、塵土都拋在水中。」 而這個「人」在原文是複數「他們」。[95] 因此,一些學者將這 節經文的預言歸結於希臘亞歷山大大帝或多國的多種族軍隊的 作為。當然,有學者認為,「他們」也可指尼布甲尼撒的多種 族軍隊。[96] 其實,不論這節經文的「人」(他們)指誰,如前 一個問題所闡述的,預言都可能是雙重或多重逐步應驗的。
但是,這種傳統的解釋,在宣講推羅「成為淨光的磐石, 作曬網的地方」(結廿六:14a)之後,嘎然而止;對該節經文 的後半句「你不得再被建造」(結廿六:14b)常輕聲細語,或 含糊其辭,很少提及推羅城的現狀。這容易給人一種錯覺,以 為自主前 332 年亞歷山大破城之後,或自中世紀伊斯蘭軍攻佔 推羅之後,推羅就一直是「淨光的磐石,曬網的地方」。這樣, 不僅使相信《聖經》的基督徒感到困惑,而且授人以柄,成為 有些人否定「聖經無誤」的教義,或反對基督教信仰的口實。
既然許多學者認為這個預言是按字義的多重應驗,就可以 徹底一點:1)主耶和華藉尼布甲尼撒和亞歷山大,使以西結對 推羅的預言已經部分應驗了。2)前文談到,舊約先知發預言時, 有時像「橫看成嶺側成峰」:同一預言中,看似同時發生或緊 接著發生的事件,其實有很大的時空阻隔。也就是說,在推羅「成為淨光的磐石,作曬網的地方」與它「不得再被建造」之間,也可能有很長的年代間隔。成為淨光磐石以後,推羅城可能一 度被興建;但從最後的結局看,它終將被毀滅。「不得再被建造」 的預言尚未應驗,還有待時日。這樣,這個預言與《以賽亞書》 關於耶和華要再眷顧推羅的預言(賽廿三:15-18)也不矛盾。
第三,在這個預言中,兩次出現「推羅城邑的居民」(結廿六:6,8)的短語,而「城邑的居民」的原文為「田間的眾
女 」; 新 國 際 版 本 《 聖 經 》( N I V ) 則 將 「 田 間 」 譯 為 「 大 陸 」( t h emainland)。據此,有學者主張,以西結預言要毀滅的,只是推羅的大陸部分;如果這樣理解是對的,那麼,預言已經完全應 驗了。[97]
筆者以為,這一立論比較牽強。首先,「田間」一詞在舊 約《聖經》原文中,使用過很多次,絕大部分被譯為「田間」、 「田地」,少數被譯為「地」,但沒有譯為「大陸」的;田間 也可以在島嶼上,並不特指大陸。其次,《以西結書》描寫推 羅 「 在 海 中 豐 富 及 其 榮 華 」( 結 廿 七 : 2 5 b ); 這 裏 的 「 海 中 」( 和 合本)的原文是「海的心」(「the heart of the sea」,NIV)。 98 也就是說,推羅城的核心部分似為它的島嶼,而非大陸部分。 如是,耶和華上帝降罰的主要部分應在推羅的島嶼。因此,預 言的應驗的重點在島嶼部分似更合理。
第四,「你不得再被建造」(結廿六:14b),究竟該如何 理解?
聯繫上半節經文「成為淨光的磐石,作曬網的地方」,很 自然會理解為:推羅城被毀以後,這個城市將永遠成為廢墟, 不再存留。
但是,如果通觀整個廿六章的經文,讀者應不難明白,耶 和華上帝為甚麼要降禍於推羅。這一章一開始就說:「第十一年十一月初一日,耶和華的話臨到我說:『人子啊,因推羅向 耶路撒冷說:「阿哈,那作眾民之門的,已經破壞,向我開放; 他既變為荒場,我必豐盛。」』所以主耶和華如此說:推羅啊, 我必與你為敵,使許多國民上來攻擊你,如同海使波浪湧上了 一樣。」(結廿六:1-3)耶和華宣告與推羅為敵,是因為推羅 人對耶路撒冷的陷落幸災樂禍、手舞足蹈。「阿哈」這個感歎詞, 把推羅人的心態刻畫得惟妙惟肖。《以西結書》記錄了推羅的 國際地位和及其豐富、榮華(結廿七:12-25)。耶路撒冷的陷 落,推羅人少了一個貿易上的競爭對手,故此,他們心高氣傲, 彈冠相慶。
耶和華上帝非常厭惡渺小、污穢的人的驕傲、自義。祂所 恨惡的七樣東西,第一樣「就是高傲的眼」(箴六:16-19)。 世人為仇人遭報而歡喜,也使耶和華不喜悅:「你仇敵跌倒, 你不要歡喜;他傾倒,你心不要快樂;恐怕耶和華看見就不喜悅, 將怒氣從仇敵身上轉過來。」(箴廿四:17-18)何況,耶路撒 冷的陷落,是耶和華上帝對祂的子民的管教,豈容拜偶像的外 邦人在一旁指手畫腳、幸災樂禍呢!因此,耶和華懲罰推羅, 是要從根本上搖撼推羅的自信,摧毀他們的自義和驕傲。祂要 讓推羅人知道,耶和華上帝處罰猶太國,是在祂的定意和掌控 下的,不容外人說三道四。祂要使推羅人明白,惟有耶和華是主; 耶和華不僅是以色列人的主,也是全人類的主,和推羅人的主! 祂要使推羅人明白,他們的成功、富足或失敗、荒涼,都在耶 和華上帝手中,「他們就知道我是耶和華」(結廿六:6b)。
從這個層面看,耶和華上帝藉以西結預言,說推羅「不得 再被建造」,不是說推羅這座城將永遠消失,而是使它不再擁 有國際貿易中心和商業王子的地位;雖然推羅的城市可能再被建造、人口可能再增長,但是,它卻永遠不能再創昔日的豐富、 繁榮和輝煌。[99] 也有人認為,以西結預言以後,推羅成為列國 的擄物,推羅作為一個城市,雖然再建了,但作為一個國家 — 推羅國 — 卻永遠不存在了。[100] 這就是前文談到的預言的「要 點應驗」。在這個意義上,以西結關於推羅的預言,現在已經 完全應驗了。
有人聲稱,以西結的這個預言是不真確的,因為以西結本 人也自知他的預言有錯誤。他們的根據是:
廿七年正月初一日,耶和華的話臨到我說:「人子阿, 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使他的軍兵大大效勞,攻打推羅, 以致頭都光禿,肩都磨破;然而他和他的軍兵攻打推羅, 並沒有從那裏得甚麼酬勞。所以主耶和華如此說:我必將 埃及地賜給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他必擄掠埃及群眾,搶 其中的財為擄物,奪其中的貨為掠物,這就可以作他軍兵 的酬勞。我將埃及地賜給他,酬他所效的勞,因王與軍兵 是為我勤勞。」這是主耶和華說的。(結廿九:17-20)
有人因此論斷,這段經文是先知本人對他早些時候發的預 言(結廿六:7-14)的自我否定。他們說,以西結曾說尼布甲尼 撒 攻 打 推 羅 , 使 推 羅 的 「 財 寶 為 擄 物 」 ,「 貨 物 為 掠 物 」( 結 廿 六 : 12);可是,廿九章又說,尼布甲尼撒「和他的軍兵攻打推羅, 並沒有從那裏得甚麼酬勞」,故耶和華特將埃及地賜給尼氏, 作為補償。這不是以西結預言的自我否定嗎! [101]
筆者以為,這種論斷是難以立足的。首先,從字義上看, 廿九章的經文是說,尼布甲尼撒圍困推羅城十幾年,人力、物力耗費極大,他和他的軍兵的耗損遠大於他從推羅城所掠取的, 而並非說尼布甲尼撒沒有從推羅得到任何財物。其次,尼布甲 尼撒只是耶和華手中的工具。耶和華使用尼氏的軍兵,其主要 目的是使推羅和埃及受到懲罰,而不是為了尼氏從中有所「斬 獲」。從「要點應驗」的視角研讀這個預言,才可避免駐足細節、 忽視整體,「撿了芝麻,丟了西瓜」。[102]
第五,按照舊約《聖經》,尼布甲尼撒的軍隊攻陷耶路撒 冷和圍困推羅城之後,先知撒迦利亞(從主前 520 年左右開始 事奉)說推羅人仍在積財、發展:「推羅為自己修築保障,積 蓄銀子如塵沙,堆起精金如街上的泥土。」(亞九:3)波斯王 古列允准部分被擄的猶太人回歸、重建耶路撒冷城的時候(始 於主前 538 年),文士以斯拉記載,推羅人與猶太人仍有貿易 活動。猶太人為重建聖城預備木料,「把糧食、酒、油,給西 頓人、推羅人,使他們將香柏樹從黎巴嫩運到海裏,浮海運到 約帕,是照波斯王古列所允准的。」(拉三:7)[103]
如前所述,到了新約時期,按照新約《聖經》,在耶穌時 代和初期教會時期,推羅城仍然存在。主耶穌講道時,有推羅 人前來聽道(可三:8;路六:17)。主耶穌講道時也論及推羅 (太十一:21-22)。不僅如此,主耶穌還親自去過推羅,並在 那裏醫治了一個迦南婦女的女兒的病(太十五:21-28;可七: 24-30)。使徒保羅在巡迴佈道途中,曾在推羅上岸,並在那裏 住了七天(徒廿一:1-7)。
主耶穌明確地宣稱:「莫想我來要廢掉律法和先知;我來 不是要廢掉,乃是要成全。」(太五:17)如果因著推羅城的 繼續存在,就證明先知以西結關於推羅「不得再被建造」的預 言錯了的話,主耶穌就該對推羅的存在諱莫如深。可是,為甚麼祂不但講論推羅,而且還親自去推羅呢?使徒保羅信耶穌以 前,曾在迦瑪列門下受過嚴謹律法的訓練,非常熟悉舊約《聖 經》,是熱心的法利賽人。他的「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提 後三:16a)的著名立論,是「聖經無誤」教義的重要依據。如 果以西結關於推羅「不得再被建造」的預言是錯誤的,那麼, 「聖經無誤」的教義就不攻自破。保羅對推羅城的繼續存在, 理應避忌才是。可是,在巡迴佈道途中,保羅偏偏在推羅上岸, 住在那裏,而且一住就是七天(徒廿一:1-4a)。更有意思的是, 保羅在推羅受到當地基督徒的熱情接待(徒廿一:4b-6)。也許, 很少有人像推羅人那樣,熟悉先知對推羅的預言,詳知推羅城 的滄桑。如果以西結的預言落空了,這些推羅人可能相信《聖 經》、歸向基督嗎?合理的解釋是,主耶穌、《聖經》的作者 和新約時代的推羅人(起碼是推羅的基督徒),都不認為以西 結的預言和推羅的繼續存在,有任何矛盾。
因此,把推羅「不得再被建造」的預言當作「要點應驗」 來理解,似更符合整本《聖經》的脈絡。
第六,前面的討論,主要集中在《以西結書》廿六章。但是, 《以西結書》廿六至廿八章,都是關於推羅的預言。有學者發現,
如果把這三章連起來讀,立即有不同的領悟。第廿八章關於推 羅王的預言,明顯具有啟示文學(apocalyptic literature)的特點, 包含著末世警告;不單局限於地上的推羅王,似更指向屬靈世 界(詳見下一個問題的討論)。
為此,學者們提醒讀者,要注意這三章經文的多種文體或 包含亞文體(subgenres)的特點。比如,有的部分有具體日期, 對尼布甲尼撒指名道姓,可按字義理解;有些經文有神話般的 想像,有的是隱喻(metaphors)、暗示(allusions),或末世宣告(eschatological announcements),等等。即便在預言尼布甲 尼撒等多國的軍兵攻擊推羅的經文(結廿六:7-14)中,像「我 必使你唱歌的聲音止息,人也不再聽見你彈琴的聲音」(結廿六: 13)這樣的經節,恐怕也不宜按字面意思理解。
不同的文體,須使用相應不同的解讀方法,不能將這三章 都按字義解釋,應該為屬靈深度留下空間。[104] 雖然要區分這三 章經文的不同文體,並不容易,亦無一致見解,但是,不宜將 這三章經文完全按字面意思解釋,卻已成為許多學者的共識。
小結
先知以西結對推羅的預言,沒有落空;現在的推羅是一座 現代都市,也是事實。如何化解這個張力呢?解鈴還須系鈴人。 這個張力是由「一次應驗」和「字義應驗」的解釋引發的。化 解張力亦須從預言應驗的解釋入手。
一是以「雙(多)重應驗」解釋這個預言。推羅遭遇尼布 甲尼撒和亞歷山大的兩度攻打後,「成為淨光的磐石,作曬網 的地方」的預言,已經應驗。但是,在推羅「成為淨光的磐石, 作曬網的地方」與它「不得再被建造」之間,可能有相當長的 年代間隔。成為淨光磐石以後,推羅城可能一度被興建;但從 最後的結局看,它終將被毀滅。「不得再被建造」的預言,尚 未應驗,還有待時日。
二是用「重點應驗」解釋這個預言。推羅「成為淨光的磐石, 作曬網的地方」後,該城雖被興建,但推羅卻「不得再被建造」, 亦即,永遠不能再建昔日的豐富、榮華和輝煌。在這個意義上, 以西結對推羅的預言已經完全應驗了。
考慮到主耶和華懲罰推羅的緣由、這個預言文體的多樣性,筆者更傾向於「重點應驗」的解釋。 由於以西結這個預言的文體的複雜性,這樣解釋也許不是最後的定論。但是,這兩種解釋似較「一次應驗」和「字義應 驗」的解釋更合理。起碼,可以肯定地說,「一次應驗」和「字 義應驗」解釋,不是對這個預言的惟一解釋。
有人說:「諷刺的是:耶穌本人亦曾遍訪推羅四周;但是, 推羅既是『淨光的磐石』,又『永不再被重建』,何來拜訪呢?」 [105] 想來也覺得奇怪。兩千年前,人們認為那麼自然、合理的事 情,兩千年後,有人卻覺得如此荒謬、諷刺。究竟哪兒出了問 題?難道當代人不應該作一些換位思考嗎?一位基督徒說得好: 「我做了一些查詢,得知這是一個歷來兩派有爭議的問題,因 為涉及到西元前具體的歷史年代和推羅城準確的地址,現在我 們都不可能得到其他第一手資料,對我來說,沒有比那時的當 事人先知以西結的話更為可靠的了。」[106] 上帝話語的博大精深, 加之幾千年的時空阻隔,在解釋舊約先知的預言時,當代人應 該更加謹慎,更加謙卑。

以西結譴責的推羅王是撒但嗎?

《以西結書》廿八章 1-19 節寫道:
耶和華的話又臨到我說:「人子阿,你對推羅君王說, 主耶和華如此說:因你心裏高傲,說:『我是神,我在海 中坐神之位。』你雖然居心自比神,也不過是人,並不是 神!(看哪,你比但以理更有智慧,甚麼秘事都不能向你 隱藏。你靠自己的智慧聰明得了金銀財寶收入庫中。你靠 自己的大智慧和貿易增添貲財,又因貲財心裏高傲。)

「所以主耶和華如此說:因你居心自比神,我必使 外邦人,就是列國中的強暴人,臨到你這裏;他們必拔刀 砍壞你用智慧得來的美物,褻瀆你的榮光。他們必使你下 坑,你必死在海中,與被殺的人一樣。在殺你的人面前你 還能說,我是神麼?其實你在殺害你的人手中,不過是 人,並不是神。你必死在外邦人手中,與未受割禮 [ 或作 不潔。下同。] 的人一樣,因為這是主耶和華說的。」
耶和華的話臨到我說:「人子阿,你為推羅王作起哀 歌說:主耶和華如此說,你無所不備,智慧充足,全然美 麗。你曾在伊甸神的園中,佩戴各樣寶石,就是紅寶石、 紅壁璽、金剛石、水蒼玉、紅瑪瑙、碧玉、藍寶石、綠寶 石、紅玉,和黃金,又有精美的鼓笛在你那裏;都是在你 受造之日預備齊全的。你是那受膏遮掩約櫃的基路伯,我 將你安置在神的聖山上;你在發光如火的寶石中間往來。 你從受造之日所行的都完全,後來在你中間又查出不義。 因你貿易很多,就被強暴的事充滿,以致犯罪,所以我因 你褻瀆聖地,就從神的山驅逐你。遮掩約櫃的基路伯阿, 我已將你從發光如火的寶石中除滅。你因美麗心中高傲, 又因榮光敗壞智慧,我已將你摔倒在地,使你倒在君王面 前,好叫他們目睹眼見。你因罪孽眾多,貿易不公,就褻 瀆你那裏的聖所。故此,我使火從你中間發出,燒滅你, 使你在所有觀看的人眼前,變為地上的爐灰。各國民中, 凡認識你的,都必為你驚奇。你令人驚恐,不再存留於世, 直到永遠。」
一般都認為,整段經文(1-19 節)的主題是對推羅和推羅王的審判;但是,11-19 節的經文是否指向推羅王背後的另類的 人或物?卻至今沒有共識。[107]
有學者指出,從初期教會開始,已經有一個釋經傳統, 將這段經文理解為撒但墮落的經過。宗教改革家(如加爾文) 則認為這段經文是論述推羅王的,並竭力反對將《以賽亞書》 十四章 12-14 節也理解為是撒但墮落。但是,初期教會的這一釋 經傳統,依然存留到現代。[108] 因此,對這段經文的解釋,常常 是和對《以賽亞書》十四章 12-14 節的解釋聯繫在一起的。關於 《以賽亞書》十四章 12-14 節的解釋,凱瑟(Walter C. Kaiser, Jr.)寫道:
一些早期的教父,像特土良(Tertullian),與大貴格 利(Gregory the Great)以及學者型的注釋家,都把以賽亞 的預言,與《路加福音》十章 18 節,《啟示錄》十二章 8 節互相聯繫。其結果是,他們認定這段經文是提到路西 弗(Lucifer)的墮落。然而,宗教改革時期的解經家,都 不這樣認為。他們把它看成是一個世俗的墮落。在他們心 目中,這段經文談論的是人的驕傲,並不是天使的驕傲, 雖然這是極大的驕傲。那麼,究竟哪一種詮釋是正確的 呢?這段經文所記載的是撒但像閃電一樣自天上墜落的時 刻呢,還是單單對巴比倫王的一個描述? [109]
幾種不同詮釋
概括地說,對於《以西結書》廿八章 11-19 節,有幾種解釋: (一)是外邦神話中的一個神祗;(二)是推羅及推羅王;(三)
是撒但;(四)是(二)與(三)的結合。

先知以西結的宣告,是來自上帝的啟示,不可能借用外邦 宗教;所以,筆者對(一)不著筆墨。現分述(二)、(三)、 (四),及其各自的依據。
一、認為這段經文是談論推羅和推羅王;「推羅王」不一 定實指哪一位君王,也可能是對推羅人或推羅城的擬人化描述。 依據是:
1)有學者認為,以色列對撒但的認識遠比新約有限,即使 在《約伯記》中,「撒但」也不是名字,而是職權;直到主前 第二世紀,「撒但」才被視為邪靈之首的名字;到基督教教義 發展後,「撒但」才得到萬惡的源頭的地位。因此,以西結寫 這卷書(主前第六世紀)時,不大可能影射撒但。[110]
2)經文本身的證據:
「耶和華的話又臨到我說:『人子阿,你對推羅君王說, 主耶和華如此說......』」(28:2a),寫明是論及推羅王;
「你雖然居心自比神,也不過是人,並不是神!」(廿八: 2b)「其實你在殺害你的人手中,不過是人,並不是神」(廿八: 9b),可見,經文論及的是「人」,而不是靈體;
「因你貿易很多,就被強暴的事充滿,以致犯罪,所以我 因你褻瀆聖地,就從神的山驅逐你」(廿八:16a),推羅王高 傲是「因貿易很多」;靈體不可能從事貿易。
3)描寫推羅王的一些詞藻只是非常誇張而已,不必是另有 所指。
4)新約作者從未證實這段經文是論及撒但的墮落。
二、認為這段經文是論及撒但。其依據是:這段經文中的 許多描述,是遠遠超越任何屬世的君王的。比如,[111]
1)「你曾在伊甸神的園中」(廿八:13a)。無論是指天上的伊甸,還是地上的伊甸,都不是世俗的君王的住所。 2)「你受造之日」(廿八:13b,15a),經文兩次提及他 的受造。《聖經》論到亞當和夏娃是「被造」的,他們的後裔 都是被「生」的。所以,「受造」的「他」,不應該是推羅王(亞
當的後裔),而是靈體 — 天使。 3)「你是那受膏遮掩約櫃的基路伯」(廿八:14a);基
路伯是靈體,所以「你」也是靈體。 4)「你在發光如火的寶石中間往來」(廿八:14b),表
示上帝的榮耀與他同在。聯想到以西結在上帝的腳前得以瞻仰 那「彷彿火的形狀」(結一:27),和摩西所描述的情景:「他 們看見以色列的神,祂腳下彷彿有平鋪的藍寶石,如同天色明 淨」,「耶和華的榮耀在山頂上,在以色列人眼前,形狀如烈 火。」(出廿四:10,17)所以,這個「你」,更像是天使, 而不是人。
5)「你從受造之日所行的都完全,後來在你中間又查出不 義」(廿八:15),這個「你」不可能應用在推羅王身上,因 他既不「完全」,又非「受造」。「你因美麗心中高傲,又因 榮光敗壞智慧」(廿八:17a);「你」的墮落是因為「美麗」 和「榮光」,不單因「你貿易很多」。
三、綜合前面兩個觀點,認為這段經文,既是描述屬世的 推羅王,又揭露了推羅王背後的屬靈權勢 — 撒但的墮落。前 兩個觀點和依據,都對,但都不全面,有以偏概全之嫌。將二 者結合起來,似更有說服力。
傅理曼認為,與以賽亞的筆法相似,以西結也是「超越歷 史中的君王,而遙指撒但」。既然是描寫撒但,為甚麼又針對 歷史中的君王呢?傅理曼給出的理由是:1)從歷史中的君王,可窺測撒但的作為;2)撒但藉歷史中的君王彰顯自己的邪惡;3) 巴比倫王、推羅王與撒但一樣,竊取上帝的榮耀和特權。[112]
凱瑟認為,舊約《聖經》有一條「彌賽亞線」和一條「敵
基督和撒但線」。每一個屬彌賽亞線的人,都彰顯將要來的彌
賽亞的一部分,但他們自己又都不是彌賽亞。同樣,世俗敵基
督的君王,都是敵基督線上的一分子。從歷史的角度看,《以
賽亞書》十四章講論的是巴比倫王,《以西結書》廿八章談及
的是推羅王;但終極的應用,則指涉敵基督線的終結者 — 撒 但。[113]
筆者的考量
第一,在上述三種詮釋中,筆者傾向於第三種詮釋,即,
這段經文既有論及推羅王的部分,又有論及撒但的部分。以西
結的筆法是,論及歷史中的推羅王,卻在揭示推羅王背後的撒
但的犯罪,並預表敵基督的墮落,[114] 即,是先知預言的一種屬
靈的應驗。因此有學者說,「《以西結書》內有一道末世的暗 流。」[115]
第二,先知預言的這種屬靈的應驗,在《聖經》中還有別 的例子。例如,在上述的「如何看待舊約先知預言的應驗」中 已經談到過,先知以賽亞關於「童女生子」的著名預言(賽七: 14),一方面,是一樁在亞哈斯作王時已經發生了的歷史事件; 另一方面,又屬靈地應驗於主耶穌的降生。又如,福音書記載: 當主耶穌指示門徒,祂必須上耶路撒冷去,受苦、被殺、第三 日復活時,彼得就拉著祂、勸祂不要去耶路撒冷;這時,主耶 穌對彼得說:「撒但!退我後邊去罷;你是絆我腳的;因為你 不體貼神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太十六:21-23)主耶穌的批評,既是針對彼得,更是針對利用門徒的軟弱來阻攔上 帝的事工的撒但。
第三,先知以賽亞也運用了類似的筆法:
明亮之星,早晨之子阿,你何竟從天墜落?你這攻 敗列國的,何竟被砍倒在地上?你心裏曾說:「我要升到 天上,我要高舉我的寶座在神眾星以上;我要坐在聚會的 山上,在北方的極處;我要升到高雲之上,我要與至上者 同等。」然而你必墜落陰間,到坑中極深之處(賽十四: 12-15)。
根據上下文,這段經文是論及巴比倫王的。但是,其中的 五個「我要」,運用在屬世的君王身上是不合宜的。所以,這「明 亮之星」(原文為 Hēlēl,七十士譯本譯為希臘文 Heõsphoros) 也可視為兩個實體:巴比倫王及其背後的撒但。這與先知以西 結論述推羅王很相似。
艾基新(Gleason L. Archer)指出,主耶穌曾說:「我曾看 見撒但從天上墜落,像閃電一樣。」(路十:18);這句話的 希臘文的某些字,與「明亮之星,早晨之子啊,你何竟從天墜落」
(賽十四:12)是相同的,只是用「閃電」(astrapē)取代了「路 西菲爾」(Heōsphoros)。為此,艾基新推論,主耶穌也是將「明 亮之星」等同於撒但的。[116]
第四,如果撒但的墮落是因為它的驕傲,企圖「與至上者 同等」,這對世人和基督徒都是深刻的啟示和警戒。無論是天 使還是世人,作為受造物,面臨的最大試探和誘惑,莫過於企 圖僭越自己的受造本位,與造物主平等。人類始祖墮落的重要誘因,是希望「如神能知道善惡」(創三:5b)。罪人的胎記 就是漠視上帝、自比上帝。對基督徒來說,在生活、工作、事 奉中,不遮擋、偷竊上帝的榮耀,是時時需要警惕和自省的。
第五,在論及預表時,筆者曾提及蘭姆的三點忠告:第一, 新約觸及預表時,大都與基督和祂的聖工、基督徒的道德和屬 靈方面的真理有關,會幕和曠野漂流是預表的兩個主要範圍; 第二,在一個預表中,要分辨預表部分和非預表部分;第三,「除 非有新約權威的支持,不可引用預表來支持某種教理。很明顯, 《希伯來書》使用預表來證明某些神學立場。但是,我們不可 以這麼做,因為我們並未受聖靈的默示。」接著,筆者經寫道:
筆者認為,使用預表法時,應著重於《聖經》指明的 預表;新約沒有指明的,也可能還有預表,但就需要特別 謹慎。還是蘭姆說得好:「要避免受到新奇、聰明、原始 或震撼的試探。預表往往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因為有些 研究預表的學者走得太極端,以致引起其他學者對預表的 反感。」「新約明確指明的預表,我們可以放手解釋。超 越這一點,就應該自我約束。」[117]
雖然有讀者認為,將「新約《聖經》指明的」作為識別預 表的一個條件,是過於謹慎了,但筆者至今仍堅持這樣的觀點; 謹慎一點,總是好的。
比較《以西結書》廿八章 11-19 節與《以賽亞書》七章 12-15 節這兩處經文,其寫作的手法很相似:既指歷史中的君王, 又指這些君王背後的屬靈權勢;但是,巴比倫王遙指撒但,新 約《聖經》似也指明,但推羅王預表撒但或敵基督,卻沒有新約《聖經》的支持。鑑此,將《以賽亞書》七章 12-15 節解釋為 撒但的墮落,筆者心裏較為踏實;將《以西結書》廿八章 11-19 節詮釋為揭示撒但的墮落和預表敵基督的覆滅,筆者傾向於同 意,但仍存謹慎的心。艾基新雖主張《以賽亞書》十四章 12-15 節是指撒但,但卻認為《以西結書》廿八章 11-19 節僅僅是對推 羅王的描述 [118];也許,是出於類似的考慮。
最後,即使能確定《以西結書》廿八章和《以賽亞書》 十四章都是遙指撒但和敵基督,信徒對撒但的原始和墮落經過, 仍知之甚少,因為《聖經》對此並沒有明晰、詳盡的啟示。「我 們如今彷彿對著鏡子觀看,模糊不清 [ 模糊不清,原文作如同猜謎 ], 到那時,就要面對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時就全知道, 如同主知道我一樣。」(林前十三:12)對這兩處經文的詮釋, 可以見仁見智,存謙卑的心,彼此探討,並求主光照;但若太 強調一己的觀點,以致耗費過多精力,爭論不休,恐怕不是明 智之舉。若要用這兩處經文建造「天使論」的相關教義,則更 須慎重。

如何理解「智慧人的心居右, 愚昧人的心居左」(傳十:2)?

無論智慧人還是愚昧人,心臟的位置都是一樣的。《傳道 書》這句話該怎樣理解呢?
首先,「居右」這個希伯來字在舊約《聖經》出現過很多次, 多數譯為「右」、「右手」,也被譯為「向右」。[119]
其次,這裏的「右」、「左」,不是指心臟在身體的「位置」, 應當作寓意解。「右」表示公義、榮耀、尊貴;相對的,「左」 則寓指不義、暗昧、卑賤。主耶穌是坐在父神的「右」邊:
「大衛並沒有升到天上,但自己說:『主對我主說: 你坐在我的右邊,等我使你的仇敵作你的腳凳。』」(徒 二:34-35)
「所以你們若真與基督一同復活,就當求在上面的 事;那裏有基督坐在神的右邊。」(西三:1)
「祂是神榮耀所發的光輝,是神本體的真像,常用祂 權能的命令托住萬有,祂洗淨了人的罪,就坐在高天至大 者的右邊。⋯⋯所有的天使,神從來對那一個說:『你坐 在我的右邊,等我使你的仇敵作你的腳凳?』」(來一: 3,13)
大衛和詩人認為上帝在右邊蔭庇他們:
「我將耶和華常擺在我面前,因祂在我右邊,我便不 至搖動。」(詩十六:8)
「保護你的是耶和華,耶和華在你右邊蔭庇你。」(詩 一二一:5)
所羅門王也是請他母親拔示巴坐在他右邊:
「於是拔示巴去見所羅門王,要為亞多尼雅提說。王起來迎接,向她下拜,就坐在位上,吩咐人為王母設一座
位,她便坐在王的右邊。」(王上二:19) 在主耶穌的比喻中,代表義人的綿羊是在右邊:
「當人子在祂榮耀裏,同著眾天使降臨的時候,要坐 在祂榮耀的寶座上;萬民都要聚集在祂面前;祂要把他們 分別出來,好像牧羊的分別綿羊山羊一般;把綿羊安置在 右邊,山羊在左邊。」(太廿五:31-33)
第三,瞭解了「右」、「左」的寓意後,就不難理解,這
節經文的「心」不是指人體的「心臟」,而是指人的心靈、心
思、意念。上帝在右邊;智慧人的心「居右」,表示親近上帝、
熱愛上帝和敬畏上帝;愚昧人的心「居左」,表示遠離上帝和 沉溺罪惡。[120]
「居」給人一種靜態的「位置」的感覺。聯繫上下文,將「居 右」譯為「向右」似更貼切。事實上,中文思高本、呂振中譯 本、新譯本和英文新國際版本(NIV)等譯本,都將「居」譯為 「向」或「傾向」。筆者以為,新譯本把這節經文譯得很傳神: 「智慧人的心向右,愚昧人的心偏左。」
究竟要不要照愚昧人的愚妄話回答他?
《箴言》說:「不要照愚昧人的愚妄話回答他,恐怕你與 他一樣;要照愚昧人的愚妄話回答他,免得他自以為有智慧。」 (箴廿六:4-5)這兩節經文似相互矛盾,該如何解釋?
首先,看一看《聖經》中「愚昧人」的特點。《聖經》中的「愚人」的共同特點是「愚」,不是天分不高,而是靈性愚拙。 [121] 有學者將「愚人」分為愚蒙人、愚昧人、愚妄人、愚頑人和 褻慢人等幾類,一類比一類更差。但《箴言》最常提及的是「愚 昧人」,比如:

 

「愚蒙人哪,你們要會晤靈明;愚昧人哪,你們當心裏明白。」(箴八:5)

「凡通達人都憑知識行事,愚昧人張揚自己的愚昧。」(箴十三:16)

「智慧人的舌,善發知識;愚昧人的口,吐出愚昧。」(箴十五:2)

「一句責備話,深入聰明人的心,強如責打愚昧人一百下。」(箴十七:10)

「寧可遇見丟崽子的母熊,不可遇見正行愚妄的愚昧人。」(箴十七:12)

「愚昧人既無聰明,為何手拿價銀買智慧呢?」(箴十七:16)
「愚昧人不喜愛明哲,只喜愛顯露心意。」(箴 十八:2)

「愚昧人張嘴啟爭端,開口招鞭打。」(箴十八:6)
「愚昧人行愚妄事,行了又行,就如狗轉過來吃牠所 吐的。」(箴廿六:11)

「你見自以為有智慧的人麼?愚昧人比他更有指望。」(箴廿六:12)

可見,愚昧人的特點是好高騖遠,以愚為食,張揚愚昧,自以為是、不以為非。愚昧人雖難以對應與改變,但仍有棄惡 從善的可能。[122] 所以,不應棄絕愚昧人;但與他們打交道時, 需要有智慧。

對愚昧人有了概念後,現再回頭看《箴言》廿六章 4-5 的 經文。這兩節經文是教導人們,如何智慧地與愚昧人相交。使 人們困惑的是「不要照」和「要照」的矛盾。在這裏,關鍵是 對「照」的理解。這兩節經文的「照」雖是同一個希臘字,但 含義卻有差別。
「不要照愚昧人的愚妄話回答他,免得你與他一樣」(箴 廿六:4)的「照」是「仿照」、「模仿」的意思,即,不要以 愚昧還愚昧、以惡還惡。愚昧人靈性愚鈍,又自以為是,是很 難與之論理的。猶太諺語說:「愚昧人在一小時內所問的問題, 十個智慧人花一年時間也回答不完。」[123] 有學者說:「應對愚 昧人最好的策略是保持沉默,言語寡少。讓愚昧人不停發言, 最後必會顯露自己的愚昧,智慧人則因而獲得一場不必爭戰的 勝利。」[124] 用愚昧人的態度、邏輯與之交鋒,企圖說服他、改 變他,結果只能是:瞎子領瞎子,兩個人都掉在坑裏(路六:39)。

「要照愚昧人的愚妄話回答他,免得他自以為有智慧。」(箴廿六:5)的「照」是「按照」、「針對」的意思,即,要以智慧還愚昧,以善報惡。也就是說,針對愚昧人的情況,每次都以誠實、智慧回答愚昧人,免得他們自以為是;每次都以誠實、智慧回答他們,但不受他們的影響,免得像他們一樣愚 昧。[125]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