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神的性格

绪言

加尔文说,人的全部知识,可以分为两部分,即认识神和认识自己; 而这两部分知识乃是互相连系的。人若观察自己,熟思自省,就必会看出,他一切的才干智慧,不是出于自己,而是出自创造万物的神。

另一方面,人若默思神,面对他的荣光,必会发觉自己的渺小无用,卑鄙不洁,就不再会以圣洁高贵自豪。这两方面的知识虽是不能分开,但按次序而言,神学的论说应以论神为先,然后论人。(1: 1: 1,2)。

神学的主题和中心内容乃是论到神。基督教神学的主题和中心内容乃是论到圣经中所启示的,自有永有,有着完善自觉,并具有位格的神。神学其它部门的研究,乃是以神为出发点,并它们对神的知识之关系而定。

「神」似乎是一个空洞和虚幻的名词。我们在直觉上认为,神是高高在天,与人有着无限的距离,摸不着,看不见,与世界并无关系。从一方面来看,世人的确无法认识神。「你考察,就能测透神么?你岂能尽情测透全能者么?」(伯十一: 7)。

神是无量无际的神,岂是有限之世人所能研究测度的呢?我们能论到神的性格和作为,完全是因他的自我启示。所以,我们对认识神的知识,也是限于他所启示的范围之内; 凡神没有启示的,人当然无法知道了。

此外,神的生命和人的生命,在品质上也有着基本的不同。神是自有永有,生命在于他自己; 而人则是神所造的受造之物,他的智慧和知识,都是与受造之物的品格相称,有范围,有限制,与神的智慧和知识,截然不同。

如经上所言: 「耶和华说: 我的意念,非同你们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们的道路。天怎样高过地,照样我的道路高过你们的道路,我的意念高过你们的意念」(赛五十五: 8-9)。 「深哉,神丰富的智慧和知识。他的判断,何其难测; 他的踪迹,何其难寻!」(罗十一: 33)。

我们对神的性格和他作为之知识,在今日完全是根据圣经中的描述。我们的信仰,完全是建于圣灵在内心作的见证, 而我们在生活的经验中,也陪证圣经中的见证。

神的属性是论到神各方面的品性。 然而神的属性是完满的,而不是分部组合而成的。 但是人的思想并他的理解力和分析力都是有限的,他无法避免利用有限的言语,表达无限之神的属性。并且,由于人的本性是有限的 ,他只能按着次序分析解释神的属性,虽然这些属性在本质上并不是可以分类的。

一、 自有永有

天地万物都有起源,但神是自有永有,永远存在的。「诸山未曾生出,地与世界你未曾造成,从亘古到永远,你是神」(诗九○:  2)。当神呼召摩西带领以色列民出埃及前,摩西叩问他的称呼。神回答他说,他的名字是「自有永有的」一位(出三: 14) 。

他的生命并不依赖外在的因素和力量, 而是自发的(约五:26)。

神也是自给自足的,他并不缺乏什么,也不需要其它的陪衬和供养。如保罗对雅典人所说:「神既是天地的主,就不住人手所造的殿,也不用人手服事,好像缺少什么。 自己倒将生命、气息、万物,赐给万人」(徒十七: 24-25)。

神虽是永远存在,超乎时间的限制,但「永远」并非是一种抽象的静止不动的状态。 人因为生存在时间之下,没有经历过「永远」的情况,但可从神与人间的关系上看出,他虽超乎时间之上,但也在时间之下与人交往,拯救并照顾世人(诗廿三篇)。所以,在人的知觉上,神的作为是有着先后因果的。

神既是自给自足的,他的行动也必然是完全独立,不受外界之影响的(诗卅三: 9)另一方面,其他一切生命和物质,却都是依靠他而存在,因为一切都是他所造的(约一,3; 徒十七: 24-26)。

二、 灵性

神是灵; 他没有外表的形体,而具有灵性的品格,如自觉,知识,意志等(罗十一: 33-34; 弗一: 5)。神曾一再晓谕摩西,禁止以色列民用画像、塑雕,或任何形体的方式来代表他,免得他们触犯敬拜偶像之罪。

摩西对百姓说: 「你们要分外谨慎,因为耶和华在何烈山,从火中对你们说话的那日,你们没有看见什么形像。惟恐你们败坏自己,雕刻偶像,仿佛什么男像,女像,或地上走兽的像,或空中飞鸟的像,或地上爬物的像,或地底下水中鱼的像。又恐怕你向天举目观看,见耶和华你的神为天下万民所摆列的日月星辰,就是天上的万象,自己便被勾引敬拜事奉它,你们要谨慎,免得忘记耶和华你们神与你们所立的约,为自己雕刻偶像,就是耶和华你神所禁止你作的偶像」(申四: 15,19,23)。

到了新约时代,耶稣也曾对撒玛利亚妇人谈话时指出:「神是个灵,所以拜他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他」(约四: 24)。

然而为了适应人的了解能力,圣经有时也用形体来描述神的作为。例如论到以色列民出埃及的奇迹时,摩西对众百姓说: 「神用大能的手和伸出来的膀臂领我们出了埃及」(申廿六: 8; 参耶廿一: 5)。犹大王希西家因亚述王的威吓,就求告神说: 「耶和华阿,求你侧耳而听; 耶和华阿,求你睁眼而看」(赛卅七: 17)。诗篇中充满着用耳目来形容神看顾并垂听信徒之言词(诗十七: 6-8; 卅四: 15; 一三九: 16)。

神有时也在异象中用形体显露于人,如古时但以理在作梦时,从异象中见到神坐在宝座上,「他的衣服洁白如雪,头发如纯净的羊毛」(但七: 9)。先知以赛亚在异象中见到神「坐在高高的宝座上; 他的衣裳垂下,遮满圣殿」(赛六: 1)。此外,神有时也以人的形态向世人显露(创十八章)。

但这些暂时和特殊的显现,只是为了适应人的思想,而神本性则是一位没有任何形体的灵。

三、 无限性

神既是超乎万有,并且创造时间和空间,他本身必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是无所不在的。大卫承认,他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无论白日黑夜,也无法躲避神的面(诗一三九: 7-12)。

不但信徒时刻在他看顾之下,即是全世界的人都无法逃避他的鉴察。「耶和华说,我岂为近处的神呢,不也为远处的神么?人岩能在隐密处藏身,使我看不见他呢?耶和华说,我岂不充满天地么?」( 耶廿三: 23-24)。

使徒们的祝福,也表明神是无所不在的。他们与受信人虽不在同一地方,但却能坚信,那位「赐平安的神,必与你们同在」(腓四: 9; 太廿八: 20)。

信徒的祈祷,是个非常恰当的实例,说明神的无限性。人无论在何处,都可以求告神。如先知约拿在大鱼的腹中(拿二: 1,9),使徒保罗在监狱中(腓一: 4,9); 或在病榻前,或面对敌人时(雅五: 14-16; 王上十七: 17-24。王二上十八: 36-38)。凡求告耶和华的,必蒙垂听(诗,四五: 18-19)。

四、 不变性

神的属性是完全无瑕,故不需要改良,因为改良表示以前有不完善之处。他也不会退化,因为退化后就必失去完善的品格。「天地都要如外衣渐渐旧了……惟有你永不改变」(诗一0二: 26-27; 来一: 11-12引证)。雅各论到神对信徒之恩赐说,他是一位「没有改变,也没有转动的影儿」的神(雅一: 17)。

神的不变性并非意指他是如泰山之屹立不动,无声无息。反之,他永远活动。犹太人因耶稣在安息日治愈一个病人,批评他犯安息之律。耶稣回答他们说: 「我父作事,直到如今,我也作事」(约五: 17)。

神的属性不但不会有内在的变化改动,也没有任何外来的力量能改变它(伯卅五: 6-7)。

五、 全智性

人只要对宇宙结构之奇妙,稍有一些了解,就不得不承认造物主的智慧。正如诗人所说: 「耶和华阿,你所造的何其多,都是你用智慧造成的,遍地满了你的丰富」(诗一0四:24)。神乃是智慧的源头(雅一: 5)。它有百般的智慧(但二: 20; 弗三: 10)。他是全智的,毫无欠缺之处(罗十六: 27)。他的一切决定和作为,都是最聪明并合宜的。论到十字架的道理,保罗指出,这是神智慧的安排(林前一: 24-25)。

神的智慧也包括他的知识。他晓得一切的事,不但是必会发生的事,也包括一切的可能性,因此他能选择最佳美的方法,以实行他的旨意和计划。所以保罗能说: 「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罗八: 28)。

神的知识包罗万象,无一例外。先知以赛亚说: 「谁曾作他的谋土指教他呢?他与谁商议,谁教导他,谁将公平的路指示他,又将知识教训他,将通达的道指教教呢?」(赛四○: 13-14)。就是世人的一切心思意念,也无法在他面前隐藏(代上廿八: 9; 来四: 13)。

神的知识是内在的,因为他是永存之神,而在永远之中并无其它任何事物的存在。它对世界上会发生的事,早在创世之前已经知道; 在他永远的计划中,已经为一切将要发生之事预作准备。例如关于救恩的计划和实施,保罗明言: 「神从创立世界以前,(已经)在基督里拣选了我们……用诸般智慧聪明……都是按他旨意的奥秘」(参弗一: 4,8-9)。故此,我们可以说,神对一切事物的知识,都是在同时全部晓得的; 而不如人一般,须要逐渐获致的。

神的全智和全知,很自然地使我们联想到他的真实。他既是满有智慧,又知晓万事,他的智能必然是可靠无误的(申卅二: 4; 罗三: 4)。因此,他的启示是可靠的,他的应许也是信实的(来六: 18; 参来十三: 8)。

六、 德性

神的德性包括慈爱,圣洁和公义。

A、慈爱──「神是爱」(约一四: 8)

圣经里最显著的一个主题是关于神的爱。在永远中,神已显明父子之爱。耶稣在受难前的祷告中曾说: 「父啊,创世界以前,你已经爱我了」(约十七: 24)。这爱在基督道成肉身后,继续彰显(约三: 35; 十: 17; 十五: 19)。

神的爱也特别在信徒身上显明。他因爱的缘故,差遣基督到世上来,拯救罪人(约三: 16,弗二: 4,约壹四: l9)。在旧约时代,神充分表明对以色列选民之爱,说: 「我以永远的爱爱你,因此我以慈爱吸引你」(耶卅一: 3; 参赛六十三: 7,9; 诗一: 6。「知道」是「爱」的意思)。

基督对门徒的爱,在牧人与羊群的关系中,深刻地描写出来。耶稣称自己为好牧人,他为羊舍命(约十: 14-15)。又指着自己说: 「人为朋友舍命,人的爱心没有比这个大的」(约十五: 13; 参启一: 5)。

论到基督徒应存彼此相爱之心,保罗提出耶稣作我们的榜样。他因爱我们而道成肉身,为罪人舍身(腓: 5,8)。

神的爱也在选民以外显露出来,一个显著的实例是他差遣约拿向尼尼微人传扬悔改之道(拿四: 2,10-11)。他的慈爱普及全世界(太五: 45; 诗一0四: 10,28; 一三: 7; 一四五: 9,15-16)。

圣经中充满着神爱人的历史记事,教训和见证。他的救赎之爱确然只是对信他的人显露,但我们也不应当忽视他对世人一般性的慈爱和怜悯。保守派人士往往过于强调神的公义和审判,用自以为是的态度指着别人发「义怒」。这种态度引起许多教外人士之反感,也是自由派兴起的一个因素。而且,为着要反对自由派之单单讲传神的慈爱,有意无意地更加强调神的 公义。先知约拿的祷词,我们应当记在心里,免得我们的怒气比神的义怒更烈。「耶和华啊……我知道你是有恩典,有怜悯的神,不轻易发怒,有丰盛的慈爱」(拿四: 2)。

B、圣洁

圣洁的原意是隔离。圣经清楚教训说,神是一位圣洁的神。以赛亚在异象中看见神的荣华,并听见在旁侍立的天使口呼说: 「圣哉,圣哉,圣哉,万军之耶和华」(赛六: 3)。他恨恶罪恶,命令选民应当追求圣洁(利十九: 2)。人若非圣洁,就不能见神之面(来十二: 14)。

神的圣洁是一切道德标准的根据。他赐下十诫,禁止选民与外教人通婚,并在旧约时代利用礼仪,教导以色列人圣洁之道。在新约时代,这些礼仪虽已因基督之功的成就而废除,但道德标准仍无改动,因为神的圣洁之性格,并不因时代的变迁而更改。

然而圣洁的含意并不限于恨恶罪恶和远离罪恶,因其真谛乃是正面性的。故此,十诫的文字虽是强调禁例,而十诫的总纲却是「爱」(申六: 5; 利十九: l8; 太二十二: 37-40)。

C、公义

圣洁的神必然也是公义的神,因为圣洁的对照乃是邪恶,一位圣洁的神必会赏善罚恶,也就是说,它必会施行公义。圣经一再提到,神是一位公义的神(诗八十九: 14; 赛四十五: 21,24; 启十五: 3)。

神的公义品性和他的慈爱品性,并无冲突。因为它是公义的,他必须惩罚罪恶; 同时,因为他是慈爱的,他亲自预备赎罪之法则。保罗说: 「神的义,因信耶稣基督,加给一切相信的人,并没有分别,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如今却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稣的救赎,就白白的称义。神设立耶稣作挽回祭,是凭着耶稣的血,藉着人的信,要显明神的义」(罗三: 22-25)。

七、 权能

圣经很显著地论到神的权能。他是宇宙的创造者(创一: 1; 诸卅三: 6-9),并且统管万有(代上廿九: 12; 诗一○三: 19; 一○四篇; 林前十五: 24-25)。他的旨意乃是万事实现的最终原因(罗十一: 36)。无论是国家和个人的命运(诗卅三: 10-11; 但二: 37-45; 加一: 15),基督的受难(徒二: 23)和罪人的救赎(罗九: 11-16; 雅一: 18),甚至一切微小之事,如麻雀的存殁,人的头发之多寡,也即在他的旨意之内(太十: 29-30)。

然而,神在创立宇宙时,也制定一些自然定律,如因果定律,地心吸力定律等。因此,世上发生之事,大多并非是突然或不可理解的。反之,许多事情之发生,都能推归到因果的定律。

我们要重新申述,圣经中启示的神,并不是一位抽象的神,而是与人有密切关系的神,并是在耶稣基督里显明的神(约一: 18)。人的言语和思想有着严格的限制,更因受到罪之后果的影响,在许多知识上,「彷佛对着(古时)镜子观看,模糊不清」(林前十三: 12)。更何况是关于神的品性之了解,更是只知其一二,无法彻底看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