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别(十一1~9)

上古历史的巅峰,是人类体察到自我的新能力之后,便团结努力,预备荣耀自己,巩固自己,结果却一无所获。这个故事的各项要点,刻划出历世历代世界的精神。所定下的计划总是宏伟无比;大家兴奋得争相传告,好像这将是人类最终极的成就──现代人对于太空计划的得意,与此极为相仿。同时,他们聚集要保存他们的名,掌握他们的财富(4下),也透露出他们缺乏安全感。

  这个故事传神地表达出此事件的荒谬和严重。不仅如第3节所示,那些建材不过是代用品,而且建造的人更是软弱。他们匆忙喧嚷着:「来罢……来罢……」,神则以讽刺语气回应说:「来罢,我们下去……」;而结果却是反高潮:「他们分散……。」这座半途而废的建筑,太适合作人类这方面的记念了。

  可是这件事很看重。第6节下完全切合现代人:「这只是起头……;现在他们所要作的事,没有不可能成就的了」(RSV)。这句充满预感的话,流露出创造主与天父的关怀,而不是以对头的身分说的;正像我们的主所说:「他们既向青翠的树如此行……」(路二十三31)。此处显明,合一与和平并非终极的善:分散比集体背叛还好一些(参路十二51)。

  这事件的终局显明神对人类决定性的干预。不错,互不了解会由自然因素造成,第4节(这句话正像现代国家主义的口号!)所流露的骄傲与恐惧的态度,正可能促成这点;但是最终而言,这是神对不守规矩的族类恰当的管教。

  五旬节为这故事开启了新的一页;使同一个福音透过许多方言传讲出来。最后翻转这事的,为西番雅书三9的应许:「那时,我要改变万民的言语,成为纯一的言语,使所有的人都能求告上主的名,并且同心合意事奉祂」(RSV)。

  1. 一样的话AVRV;直译为「一(种)言语」)比 RSV 少数言语更可取,虽然两种译法都有可能(见希伯来文的以西结书三十七17及创世记二十七44)。这事件可能是在洪水之后不久发生(参十5等),否则就是局限在某一种人当中,如果这里的天下earth)是翻译作「一地」的话。(由24节下看来,这是一定居下来,怕遭到攻击之人,因此第二种解释也不无道理。)

  9. 巴别(巴比伦)自称为 Bab-ili,「神的门」(这可能是将它原来的意思再夸大的解释)193;可是圣经却以文字游戏为它加上更真实的称号:~ba{lal(「他混乱」)。圣经中,这座城愈来愈成为不敬虔社会的象征,它自命不凡(创十一章)、逼迫杀害(但三章)、负图享乐、犯罪作恶、充满迷信(赛四十七813)、财富万贯、最终灭亡(启十七、十八章)。这城的名景之一,是那巨大的西古拉特ziggurat),一座顶上有寺庙的人工山丘,其名字,伊特门南奇(Etemenanki),意为天与地相连。不过她「达于天」(启十八5)的,乃是她的罪。在启示录中,她与「从天而降」的圣城成为对比,圣城敞开的门则与万国结合(启二十一102427)。

 

193 I. J. Gelb, JIAS, I, 1965, pp.1-4

喜爱: 
0
您的评级:
0
无人评级
疑问: 
0
您的评级:
0
无人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