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
那时,天下人的口音、言语都是一样。他们往东边迁移的时候,在示拿地遇见一片平原,就住在那里。他们彼此商量说:「来吧!我们要作砖,把砖烧透了。」他们就拿砖当石头,又拿石漆当灰泥。他们说:「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耶和华降临,要看看世人所建造的城和塔。耶和华说:「看哪,他们成为一样的人民,都是一样的言语,如今既作起这事来,以后他们所要作的事就没有不成就的了。我们下去,在那里变乱他们的口音,使他们的言语彼此不通。」于是耶和华使他们从那里分散在全地上;他们就停工,不造那城了。因为耶和华在那里变乱天下人的言语,使众人分散在全地上,所以那城名叫巴别【就是变乱的意思】。11:1-11:9
注释:
●「口音、言语都是一样」:「一种语言、一种话语」。跟「口音」并没有关系。
●「往东边迁移」:如果由亚拉腊山移到动巴比伦,应该是「向南迁移」。此处说「往东」,可能是圣经中「往东」多半是被惩罚或不受祝福的迁移创3:244:16。也有可能是指着「宁录由非洲远征到米所波大米」。
●「示拿地」:范围大概由巴格达到波斯湾。
◎「就住在那里」:有些学者认为这种举动跟创9:1上帝要人「生养众多,遍满了地」冲突。不过遇到平原这种好生存的地点,「定居」似乎是很正常的举动,我们可能不必要猜想太多。
●「石漆」:「沥青」。
●一座「城」:具有防卫设备(城墙)的城市。
●「一座城和一座塔」:不仅仅是建造我们熟悉的「巴别塔」,应该还包括建造「巴比伦城」。
●「塔顶通天」:「塔顶到达诸天」(当时的人认为「天」是神的居所)。暗藏着「与神同等」的意图。
◎现代的考古学家在巴比伦附近发现很多「圣塔」,称为ziggurats,塔顶有神圣的房间。这很可能就是模仿巴别塔的样式造成的。
◎建造巴别塔的目标是「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
●「降临」、我们「下去」:原文是相同的「下去」、「下来」。
●「世人」:「人的儿子」、「人的后裔」。
◎虽然人希望能够建造通天的塔,不过上帝得要「下去」才能看清楚塔(塔太低了),这是一种讽刺。
●「成为一样的人民」:「同属一个民族」。
●「如今既作起这事来」:「这是他们所开始做的事」。
●「所要作的事」:「意图」、「决定」、「图谋」。
●「没有不成就的了」:「不能拦阻」。
●「以后他们所要作的事就没有不成就的了」:「现在,他们所图谋要作的,就没有什么能拦阻他们的了」。
◎11:6讲出上帝采取行动的原因:人开始决定以自我为中心,挑战上帝的旨意(犯罪),那以后犯罪的事件就会更变本加厉,无可阻拦。可能根据洪水灭世的经验,上帝决定不要等人类败坏到极点了才采取行动,而在人叛逆之初就阻止人的意图。与其说「变乱言语」是上帝对人类「与上帝同等」心态的惩罚,不如说是上帝对人类集体犯罪的预防。
●「变乱」:「搀和」、「混杂」、「混合」。
●11:5的「降临」是「单数型态」,11:7的「下去」与「变乱」都是复数型态,指的仍然是上帝(尊贵的复数)。
●「巴别」:与希伯来文「变乱balal」读音与字型相近,巴别是babel。「巴别就是变乱的意思」是和合本译者加上去的注解,圣经作者没有这样表示。此字亚喀得文的字义是「神的门」。10:10此城与含的后裔宁录有关。
◎今日的人类社会,倚重物质文明,物质文明会不会成为我们想要「与神同等」的凭藉?当日上帝混乱示拿地人们的语言,今日上帝是否也要采取行动?
◎此段经文中,也说明了「用语言沟通」、「团结合作」,是人们完成大事的重要工具,拿来做敌对神的事当然很不好(使得神必须采取行动),拿来做正确的事情却应该是很有效的。我们愿意沟通、合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