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罗马帝国亡”至“东西方教会分裂”(1054年)
中世纪起始
西罗马帝国亡于蛮族的入侵,许多文物遭到毁损,文化与社会经历一场浩劫。虽然失去了政府的保护,但是基督教会在西部仍然屹立。在此战乱痛苦时期,教会刚跨进中世纪门槛,即肩负艰钜的使命,双重的任务:一方面,感化信奉异教或亚流异端的蛮族,带领他们成为正统信仰的基督徒;另一方面,教育未开化的蛮族,复兴罗马文化。教会在接下来约一千年之久的“中世纪”时期,创下了辉煌的佳绩。蛮族所成立的新兴国家,在入侵后五百年内,先后都成了基督教国家;再五百年之后,这些国家都各自发展出其基督教文化的民族特色,奠定了中世纪之后欧洲现代文明发展的基础。
教会在中世纪是如何靠主恩典处变不惊,完成时代使命,回应社会所需?主要是三大运动的兴起,带来了教会的“三化”:
(1)修道主义 Monasticism 深化灵命;
(2)教皇制度 Papacy 强化组织;
(3)宣教运动 Missionary Movements 普化差传。
修道主义
修道主义最早起源于东方教会。在第三世纪中期起,由于罗马政府逼迫教会,一些基督徒隐居沙漠旷野;到了第四世纪教会又有世俗化的危险,更多人放下世俗财物离群索居潜心修道。修士中最出名的是在埃及的安东尼 Anthony,被称为“修道主义之父”。后来,在埃及的巴科米斯 Pachomius 与撒加利亚的巴西流 Basil 的带领下,修士们发展成群居,过修道院团体生活。亚他那修写作『安东尼生平』,将修道主义引进西方。安伯若修与奥古斯丁都受此书影响,走上修道之路。耶柔米与马丁 Martin of Tours 皆是著名的修道领袖。本笃 Benedict of Nursia 约于525年在意大利的卡西诺山建立修道院,并约于540年制订著名的『本笃法规』,按照欧洲的环境需要,立下完善的修院管理规则,奠定了往后修道主义的发展基础,被尊称为“西方修道之父”。
修道主义的目标在于:脱离世俗环境,藉着实行“贫穷、贞洁、顺服”三誓愿,每日从事灵修与圣工,追求圣洁生活。修道院的工作原先局限于手工劳动,再来就是抄写圣经、教父古卷及其他经卷。后来发展成农艺、工艺、教导、音乐、学术研究的所在。修道院保存了古代文明,承载了中世纪文明的发展。修道院更成为训练与差遣宣教士进入未得之民的基地。
教皇制度
在早期教会中,罗马教会具光荣的传统(传说使徒彼得是首任主教),罗马主教又身居领导地位,在保守纯正教义的发展上有很大的贡献,成为众主教之首。利欧一世 Leo I 于440-461年任职罗马主教时,表现卓越的领导,是他的『大卷』领导教会制订“迦克敦信经”,解决了“基督论”的争议;是他在罗马城452年将倾覆时,出面与匈奴王阿提拉 Attila 求和,才保住了罗马。利欧是第一位成功将罗马教皇权建立在“继承彼得论”的人。到了教皇大贵格利 Gregory the Great 在位时(590-604),这位才华杰出的领袖自行与伦巴人签订和约,派遣官员治理意大利的城镇,扩张教皇的世俗权力。他也在西欧全境推行修道运动,改进崇拜仪式,差派奥格司丁 Augustine of Canterbury 赴英格兰宣教;著作颇丰,对中世纪影响很大。
贵格利之后的历任教皇,渐与伦巴人及东罗马皇帝发生冲突,于是寻求法兰克人的支持,双方越走越近。皮平 Pepin 于751年获教皇支持成为法兰克王,在756年捐献土地给教皇,从此教廷拥有领土。皮平之子查理曼 Charlemagne 于800年被教皇利欧三世 Leo III 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此举表明教皇之权高过世上君王。然而好景不常,封建诸侯各自割据一方,后来教皇的继承人选就成为罗马权贵家族的派系斗争的产物。直到十一世纪,此混乱黑暗局面才告结束,教皇制度中兴且渐次迈向颠峰。
宣教运动
基督教会自起始就注重宣教,即使在受罗马帝国逼迫时期,也将福音传扬至帝国的全境边界。第四世纪时,原为哥特人的乌非拉 Ulfilas (约311-383)被亚流派的优西比乌(后任康士坦丁堡主教长)按立为哥特人的主教,受差向自己的同胞传福音,并将圣经翻译成哥特文。由于他的影响,哥特族及邻近的其他蛮族,都归信了亚流主义。第五世纪时,涅斯多留派东传福音至波斯,后来甚至远达中国。当蛮族势力崛起,对罗马帝国造成极大威胁时,大公教会才觉醒奋起从事向异教异端传扬正统福音的宣教大业。被称为“爱尔兰使徒”的帕提克 Patrick (约390-460)原是不列颠 Britain 人,一生致力于爱尔兰的宣教,在该地建立修道院,训练许多修士成为宣教士。柯伦巴 Columba (约521-597)乃爱尔兰的修士,在爱欧那 Iona 岛建修道院,差出许多修士至苏格兰宣教;柯伦班拿 Columbanus (约543-615)也是爱尔兰修士,在高卢与意大利北部建修道院与宣教;艾达恩Aidan(死于651)是爱欧那的修士,在英格兰(原属罗马的“不列颠”,被蛮族盎格鲁人与撒克逊人入侵后,便称为“英格兰”)北部宣教;教皇大贵格利所差派的奥格司丁(约死于604)则在英格兰南部传福音。被称为“荷兰使徒”的威利伯罗 Willibrord (658-739)从英格兰赴今日之荷兰与卢森堡地区宣教,也在当地建立宣教中心,他的工作也延伸至丹麦等地;被誉为“德国使徒”的波尼法修 Boniface (680-754)原是威利伯罗的助手,先整合了德国地区的原有教会,后越过莱茵河向日耳曼人异教徒传福音,砍倒“雷神橡树”破除迷信,带领许多群体归向基督,最后在荷兰殉道。被誉为“北方使徒”的安斯卡 Anskar (801-865)也是宣教修士,赴丹麦与瑞典宣教,建立了瑞典的第一间教会。
综合以上所述,英伦三岛的宣教修士对欧洲大陆的福音化,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特别自第八世纪起,他们梯山航海从事跨文化宣教,以福音征服西欧与北欧的蛮族,在宣教史上写下辉煌的一页。
东方教会的状况
罗马帝国在东部仍延续至1453年,也被称为“拜占庭帝国”。在东罗马帝国境内,政府的力量较强,可抵御蛮族的入侵,维持较为安定的局面。虽然回教势力自第七世纪初日渐兴起,造成对东方教会的极大威胁,然而,教会仍靠主恩典奋力做工,以康士坦丁堡主教长为领导中心,差遣宣教士入斯拉夫民族传扬福音,带来保加利亚(于第九世纪末)与俄罗斯(于998年)全体归主。其中以被誉为“斯拉夫使徒”的希腊两兄弟区利罗 Cyril (826-869)与美索迪 Methodius (约815-885)最为出名,他们赴莫拉维亚宣教,区利罗为当地人民造字母,翻译斯拉夫圣经,制订斯拉夫崇拜仪式,为斯拉夫文学创始人。修道主义起源于东方,在拜占庭帝国发展兴旺,随着宣教士也传入斯拉夫民族,著名的修道院在各处被建立。
在东罗马皇帝的主持下,教会于553年在康士坦丁堡举行第五次大公会议,定罪『三章』(即三位神学家的作品),继续否定“基督一性说”;680-681年也在康士坦丁堡举行第六次大公会议,定罪“基督一志说”(认为基督只有一意志,间接否定基督具有神人二性);787年在尼西亚举行第七次大公会议,宣布图像的使用是合法的,解决长久以来的争论。
在此时期,回教势力的崛起,对教会造成极大的威胁。穆罕莫德 Mohammed (约570-629)死后不久,回教徒征服阿拉伯全地,不断扩张地盘,攻陷安提阿、耶路撒冷、亚历山大、迦太基等教会重镇,甚至西班牙也于711年沦陷。最后,法兰克人在732年都尔之役 the Battle of Tour 击败回教军队,遏阻了回教势力进攻西欧。然而,西欧也与上述这些文化古城隔绝了,西方与东方贸易之路中断。商业经济转为内向,从此“土地”成为财富的最主要资源。君王论功行赏,分封土地给诸侯,造成了“封建制度”,地主的阶级大小成为势力划分的尺度。可悲的是,连教会的主教们不少人也成为封建地主,卷入世俗利益之争。因这缘故,教会就失去了属灵权柄与道德见证。
东西方教会的分裂
由于东西方教会的地理环境语言文化各有不同,加上罗马大主教与康士坦丁堡主教长历年以来互争长短,彼此之间误会猜忌层出不穷,早就埋下分裂的种籽。罗马教皇自从获得法兰克王国的有力支持后,就不再需要国势渐弱的拜占庭的支持。到了第九世纪时,康士坦丁堡主教长方提尔 Photius 与罗马教皇尼古拉一世 Nicholas I之间发生剧烈争执,互相开除教籍。西方教会早先在尼西亚信经“圣灵由圣父所出”此句中加添 Filioque (与圣子)此字,成为“圣灵由圣父与圣子所发出”。东方教会则反对此项加添,方提尔正式提出此点作为神学上的指控,然而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这两大主教职位之间的长久竞争造成的裂痕。最后的分裂发生在1054年,教皇的代表红衣主教韩伯特 Humbert,在康士坦丁堡宣布康士坦丁堡主教长为异端,断绝了西方与东方教会的关系。
■ 作业(讨论题目):
1. 蛮族入侵罗马帝国后,教会面临什么新的挑战?教会如何完成艰钜的使命?
2. 说明“修道主义”在东西方兴起与发展的过程。
3. “教皇制”是如何兴起的?教皇与君王之间的政教关系是如何发展的?
4. 说明“英伦三岛”与“欧洲大陆”的宣教运动,以及相互的关联。
5. 叙述东西方教会在中世纪初期的状况,以及后来分裂的原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