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James I. Packer著,《基要主义与神的道》,周天和译 (香港:福音证主协会出版部,1977年), 第24 - 26页。
[2] Roger E. Olson著,《神学的故事》,吴瑞诚、徐成德译 (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2002年), 第659页。
[3] 同[2],第660 - 661,666页。
[4] 同[2],第669 - 672页。
[5] Francis Agust Schaffer著,《众目睽睽下的今世教会》,李陈长真译 (香港:中华基督翻译中心,1975年),第108页。
[6] 同[2],第672页。
[7] 此部分的资料主要取自:谢扶雅编辑、修译,《祁克果的人生哲学》,谢秉德译 (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0年四版),第7 - 26页,谢扶雅所写的‘导论’;其他来源将另加注明。
[8] 同[2],第676页。
[9] 参见:赵中辉编著,《英汉神学名词辞典》,台北:基督教改革宗翻译社,1990年增订再版,第403 –
404页;杨牧谷主编,《当代神学辞典》(下) ,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1997年,第649页。
[10] 谢扶雅编辑、修译,《祁克果的人生哲学》,谢秉德译 (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0年四版),‘导论’,第16页。
[11] 同[9]。
[12] 同[9]。
[13] 同[10],第8 - 9页。
[14] 同[2],第676页。
[15] 同[10],第11页。
[16] 同[10],第19页。
[17] 同[10],第10页。
[18] 同[10],第21页。
[19] 赵中辉编著,《英汉神学名词辞典》,台北:基督教改革宗翻译社,1990年增订再版,第405页。
[20] 参见:[19],第279, 403页;[10],第12 - 13页。
[21] 杨牧谷主编,《当代神学辞典》,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1997年,第379页。
[22] 同[19],第280, 636页。
[23] 同[10],第22页。
[24] S. A. Kierkegaard, Attack upon “Christendom”, London, 1944, p. 237; 转引自[21], 第650页。
[25] Robert Bretall, ed., A Kierkegaard Antholog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1, p. 448; 转引自 [2], 第677页。
[26] 同[10],第25页。
[27] Paul P. Enns著,《慕迪神学手册》,Kam-sun Yiu译 (香港:福音证主协会,1994年再版), 第542页。
[28] 同[2],第679页。
[29] 参见: [27],第540页;[2],第673 - 674页。
[30] 同[27],第449,540页。
[31] Stanley J. Grenz and Roger E. Olson著,《二十世纪神学评论》,刘良淑、任孝琦译 (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1998年), 第74页。
[32] 同[2],第679页。
[33] 同[31],第77 - 78页。
[34] Karl Barth, The Epistle to the Romans, trans. Edwyn C. Hoskyns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33), p.10; 转引自 [31], 第79页。
[35] 同[31],第79页。
[36] 同[31],第81 - 82页。
[37] 同[21],第105页。
[38] 同[31],第80 - 81页。
[39] 同[31],第84页。
[40] 同[31],第88 - 89页。
[41] 同[2],第689页。
[42] 同[2],第689 - 690页。
[43] 赵中辉编译,《基督教与现代神学思潮》,台北:基督教改革宗翻译社,1979年再版,第133 –134
页。
[44] 参见:[31],第91页;[43],第135页。
[45] 同[31],第94页。
[46] 参见:[31],第91- 92页;[43],第135页。
[47] 同[31],第93, 98 - 100页。
[48] 同[2],第680页。
[49] 同[31],第90页。
[50] Karl Barth, Church Dogmatics, 2 Vols, ed. G. W. Bromiley,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 513, 492; 转引自Norman Geisler著,《历史上十大派别的圣经观》,陈宗清、误文秋译 (台北:财团法人基督教、橄榄文化事业基金会,1986年),第90页。
[51] Karl Barth. Church Dogmatics. I/I, The Doctrine of The Word of God, trans. G. W. Bromiley, Edinburgh, U. K. : T & T Clark, 1957, p. 241; 转引自[2],第684页;参见[31],第83页。
[52] 同[51],p. 113; 转引自[31],第83页。
[53] 同[51],I/2, p. 529; 转引自Norman Geisler著,《历史上十大派别的圣经观》,陈宗清、误文秋译 (台北:财团法人基督教、橄榄文化事业基金会,1986年),第93页。
[54] 同[51] ; 转引自Norman Geisler著,《历史上十大派别的圣经观》,陈宗清、误文秋译 (台北:财团法人基督教、橄榄文化事业基金会,1986年),第95页。
[55] 同[51] , p. 509; 转引自Norman Geisler著,《历史上十大派别的圣经观》,陈宗清、误文秋译 (台北:财团法人基督教、橄榄文化事业基金会,1986年),第95页。
[56] Karl Barth, The Word of God and the Word of Man, trans. Douglas Horton, Boston: Pilgrim, 1928, p. 43; 转引自[2],第681页。
[57] 同[2],第685页。
[58] Karl Barth, Church Dogmatics, I/I, p. 287; 转引自[31],第84页。
[59] 同[2],第685页。
[60] 赵中辉编著,《英汉神学名词辞典》,台北:基督教改革宗翻译社,1990年增订再版,第667页。
[61] 转引自[60],第440 - 441页。
[62] 唐佑之著,《唯独圣经》,李巧玲编辑,香港:宣道出版社,1995年,序言。
[63] 同[31],第80 - 81页。
[64] Karl Barth, Church Dogmatics, I/2,The Doctrine of the Word of God, Part 2, trans. G. T. Thomson and Harold Knight, Edinburgh: T. & T. Clark, 1956, p. 534; 转引自Stanley J. Grenz & Roger E. Olson, The 20th Century Theology, Downers Grove, IL: InterVarsity Press, 1992, p. 71.
[65] Stanley J. Grenz & Roger E. Olson, The 20th Century Theology, Downers Grove, IL: InterVarsity Press, 1992, p. 71;参见[31],第84页。
[66] 同[2],第674页。
[67] Stanley J. Grenz & Roger E. Olson, The 20th Century Theology, Downers Grove, IL: InterVarsity Press, 1992, p. 83;参见[31],第97页。
[68] Emil Brunner, Dogmativs, Vol. I: The Christian Doctrine of God. trans. Olive Wyon, London: Lutterworth, 1949, p. 34; 转引自[31],第96页。
[69] 同[68],p. 28; 转引自[31],第96页。
[70] Emil Brunner, The Word of God and Modern man, trans. D. Cairns, Richmond: John Knox, 1964, p. 32; 转引自Norman Geisler著,《历史上十大派别的圣经观》,陈宗清、误文秋译 (台北:财团法人基督教、橄榄文化事业基金会,1986年),第96页。
[71] Emil Brunner, Revelation and Reason, trans. O. Wyon, Philadelphia: Westminster, 1946, p. 290;转引自Norman L. Geisler著,《历史上十大派别的圣经观》,陈宗清、误文秋译 (台北:财团法人基督教、橄榄文化事业基金会,1986年),第99页。
[72] 同[70], p. 36; 转引自Norman L. Geisler著,《历史上十大派别的圣经观》,陈宗清、误文秋译(台北:财团法人基督教、橄榄文化事业基金会,1986年),第99页。
[73] Emil Brunner, The Christian Doctrine of God, trans. O. Wyon, London: Lutterworth, 1949, p. 48; 转引自Norman L. Geisler, Decide for Yourself: How History Views the Bible, Grand Rapids, MI: The Zondervan Corporation, 1982, p. 84.
[74] 同[2],第690页。
[75] 参见[31],第97页。
[76] Charles C. Ryrie著,《基础神学》 (简体字初版) ,杨长慧译 (香港:角石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第87页。
[77] 同[2],第680,675页。
[78] 同[31],第73页。
[79] 同[2],第683页。
[80] 同[79]。
[81] 同[79]。
[82] Francis A. Schaeffer著,《福音派的危机》,程澄浦译 (台北:中华福音神学院出版社,1988年),第32页。
[83] 同[82],第39 - 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