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教 (Protestantism) 早期多称“抗罗宗”,其名是根据英文Protestant (源自Protestatio),即“抗议”或抵抗。历史背景是1529年,在德国诸侯的斯拜耳会议 (Diet of Speyer) 上,占少数的改革派对归服罗马教庭的天主教徒的多数派所作的决议的抗议。此词最早是指信义宗,但很快就包括了信奉加尔文主义 (Calvinism) 和慈运理主义 (Zwingli) 的教会。它是指一种接受改教运动 (Reformation) 信仰,拨乱反正,重返使徒信仰的运动,与天主教教会不同,故又可称为复原教、更正教或基督教。[24]
麦葛福指出:“对启蒙运动和其后的新思潮最开放的,不是罗马天主教或东正教,而是复原教的神学。”他认为,有四种因素可能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部分原因。[25] 首先,复原教没有教皇之类的集权结构,能比天主教更自由地回应地方上的知识、政治潮流。其次,抗议精神是复原教的“胎记”之一,有向宗教权威提出挑战的倾向。这种态度易与启蒙运动的理念发生共鸣,故许多复原教作者站在该运动一边,愿意吸收其方法和观点。第三,从一开始,复原教就重视高等教育以培养优秀的神职人员,日内瓦学院和哈佛学院是著名的例子。德国的大学成为反对旧制的中心,德国神学家 (几乎全是复原教的) 便与启蒙运动结盟,受其方法论的影响。最后,启蒙运动在各地的影响力不同。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已在西欧、中欧蓬勃发展;但直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它才在俄国和南欧各国 (如西班牙、意大利和希腊) 扎根,而这些国家乃是罗马天主教和东正教的大本营。所以,罗马天主教和东正教都避开了启蒙运动的强劲势头,没有遭遇到复原教受到的那种巨大压力和挑战。
另外,由于各国的信仰背景的差异,启蒙运动引发的后果也不同。敬虔主义 (Pietism) 于十七世纪已在德国打下基础;十八世纪才在英国发展;法国则完全没有接触。所以,法国的启蒙运动作家视基督教为压迫者,力主推翻基督教。1793年,理性女神在巴黎圣母院被加冕,成为此运动在法国的象征。在英国,启蒙运动出现在敬虔主义之前;而后的敬虔运动大大阻止了理性主义对宗教的影响。在德国,情况则恰恰相反,启蒙运动出现在敬虔主义之后。这样,理性主义对信仰发出了严峻的挑战。但由于有敬虔主义的根基,德国启蒙运动最主要的力量不是拒绝或扬弃基督教信仰,而是试图运用理性主义的原则重塑基督教信仰。[26] 下文将简要介绍三位重塑基督教的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康德、黑格尔和士莱马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