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之師出埃及,埃及史書上有記載嗎?

百萬之師出埃及,埃及史書上有記載嗎?
「百度知道網站」有一則問答:[29]
讀者提問:「埃及歷史中有沒有聖經記載的那事?」 最佳答案:「神學有。歷史沒有。」 回答時間:2009 年 5 月 25 日

這個答案反映了一個普遍的看法。迄今,埃及正史中,沒 有關於以色列人出埃及的記載。為甚麼呢?為回答這個問題, 需要簡略談談埃及的史記。
古埃及文明大約出現在主前五千年;約在主前三千年,埃 及成為統一的國家。主前三三二年,埃及被亞歷山大大帝征服, 古埃及時代宣告結束。目前沿襲的斷代,是將古埃及的歷史劃 分成三十或三十一個王朝,每個王朝可能相繼有多位國王;這 些王朝分為早王國、古王國、中王國、新王國和後王國五個時 期。在古、中、新王國時期之間,有中間期(The Intermediate Period,亦譯為「中衰期」或「衰微期」)相隔。前王國時期是 埃及統一之前的文明初期;古、中、新王國時期是國家統一、 文明繁榮時期;第一、二、三中間期,則是國家分裂、或被外 族侵略、法老權力沒落的時期;後王國時期,是埃及受到外族 侵略和統治、逐漸被其他民族征服的時期。古埃及的年表,可 簡示為:
早王國時期(第一~二王朝) 古王國時期(第三~六王朝)   第一中間期(第七~十王朝) 中王國時期(第十一~十二王朝)   第二中間期(第十三~十七王朝) 新王國時期(第十八~二十王朝)   第三中間期(第廿一~廿五王朝) 後王國時期(第廿六~卅一王朝) 希臘化時期由於資料殘缺和年代久遠,古埃及年表中,各王國、王朝 或國王的時間跨度、在位年代等,學術界一直有爭議,並無統 一的意見。新王國時期的時間差異可能在十年範圍以內,古王 國時期則可達幾百年。「埃及學」是十八世紀才形成的、相對 年輕的學科。
陳慶真指出,以色列人在埃及的歷史考證非常困難的原因, 一是埃及文與希伯來文的人名、地名的翻譯、對照,難以準確, 莫衷一是;二是,古埃及人有「除憶情節」,要刻意遺忘某些 史實:
古埃及是一個祭拜多神的國家。埃及人將戰爭的勝 負、國運的昌隆,作為祭奉諸神的祭物。若逢五穀未能豐 收,土地被外族佔領,他們將「無顏」面對諸神。表現出 來的行為,就是將那些使得埃及人沒面子的無能法老「除 譜」,將有辱國體的事蹟滅跡,將征服者的名字塗抹、 雕像「去臉」,眼不見為淨,以洩心頭之恨。歷史學家 舒曼(Alan Schulman)將這種心態稱之為「除憶情節」 (damnatio memoriae)。[30]
前面提及的「中間期」,正是處於災害頻繁、農產歉收、國家分裂、外族入侵的「國恥」時期。在此期間,埃及的歷史記載往往是支離破碎、幾近中斷的。陳庭真認為,按照以色列人早期(1446 BC)出埃及推算,以色列人寄居埃及,正值「第二中間期」。這樣,對以色列人在埃及的史料的匱乏,就在情 理之中了。[31]
一個傳統觀點是,《聖經》與埃及歷史有兩大連接點。一個連接點是,下令修建「比東「和「蘭塞」兩座積貨城的埃及 法老(出一:11),就是新王國時期第十九王朝的蘭塞二世。 另一個連接點是,猶大國羅波安王第五年,劫掠所羅門神廟的 埃及法老示撒(王上十四:25-26),就是第三中間期第廿二王 朝的創建者塞桑克一世(King Hedjkheperre Shoshenk I)。然而, 英國埃及學家大衛.羅爾(David M. Rohl,1950-)經過長期的考 證後,認為這兩個連接點都是不正確的。他構建了新的古埃及 年表,把古埃及的時間跨度縮短了幾個世紀(詳見「附錄 古埃 及的年表」)。
按照大衛.羅爾的年表,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間(1446 BC),從第十八王朝提早到第十三王朝。第十三王朝是第二中 間期的起始期。這個王朝歷時一百八十年左右,共有卅 一位國 王,其在位的時期,平均只有五年左右! [32] 第十三王朝的動盪 時局,可見一斑。耶和華上帝在埃及降下十災,令埃及人祭拜 的諸神自愧弗如,羞辱難當,不得不允許以色列人離開埃及。 這種「國恥」,埃及史學家不予記錄是很自然的。再說,在當 時那樣的動盪、紛亂中,人人自顧不暇,恐怕也無人顧得上記 錄以色列人出埃及這個史實。
以色列人寄居和離開埃及,即便埃及正史不記載,總會 在埃及留下些印痕吧?但是,這樣的證據,考古學家們在埃及 找了兩個世紀,都無功而退。大衛.羅爾認為,這是因為考古 學家們的考察,是在正確的地點,卻在錯誤的年代(第十八、 十九王朝)。他主張,以色列人寄居埃及,始於第十二王朝的 後期,並貫穿第十三王朝的大部分時間,屬於中青銅時代 IIA 期。[33] 在這一時期,以色列人寄居埃及的證據開始浮現。現略 舉一、二。

1)在布魯克林博物館(the Brooklyn Museum)有一卷編號為布魯克林 35.1446(Brooklyn 35.1446)的殘缺紙莎草紙卷軸,時間為第十三王朝索貝克霍特普三世(Sobekhotep III,約主前1543 年在位)。這個卷軸上,有這位國王的一份赦令,允許埃及一個莊園轉讓一批家奴(共 95 人)的所有權。經分析,這批家奴的名字中,一半以上是閃族人,被稱為「aamn」(埃及語的「亞洲人」)。而且,其中有「以薩迦」、「亞設」等以色列十二支派名字的變體。在第十三王朝,埃及在西亞並沒有軍事行動。也就是說,這批閃族家奴,不像是被擄的戰俘,而是受法老欺壓的外國人 —    「希伯來人∕哈比魯人∕阿皮魯人」。 [34]
2)由曼弗雷德.比特克(Manfred Bietak,1940- )率領的 奧地利考古隊,從二十世紀七○年代起,在尼羅河三角洲東部 的特爾.達巴村(Tell ed-Daba)進行長期、深入的考古發掘。 在這裏發現的迦南村莊遺址,屬於「中青銅時代 II 期」,被認 為是第十四王朝時、位於蘭塞地的城市阿瓦里斯(Avaris)。
與住房相連的一些墳墓裏,有青銅典禮匕首、銅裝飾腰帶、 陶器等葬禮的祭品,是西亞定居人的一面鏡子;從舊約《聖經》 可知,他們應是早期的以色列人。這些發現,被認為是以色列 人寄居埃及的直接證據。[35]
考古學家們還注意到,這些墳墓有些特別之處。第一,成 年婦女比成年男人多;第二,墓中埋葬的,65% 的都是十八個 月以下的嬰兒。這些與《出埃及記》關於埃及王殘殺希伯來男 嬰的記載(出一:15-16)相合。[36]
1987 年,弗雷德.比特克的考古隊還在這個遺址挖掘出一 個很大的墓。根據其底座,可確定這座墓曾有金字塔凌駕其上。顯然,這是一位高官的墓地。但是,挖到墓穴底部時,他們驚 訝地發現,裏面既沒有遺體,也沒有隨葬品。他們很快發現了 一個盜墓的坑道,遺體和隨葬品只能經此轉移。但是,墓穴得 到了小心、仔細的清理,不像是通常的洗劫。同時,在祈禱室 與墓室之間的通道中,發現了一尊破碎的石像,只剩下頭、頸 和肩膀,比真人大兩倍。埃及法老手中握的是曲柄杖(the crook and flail);但這石像右胸前卻是「投擲棒」(「throw-stick」), 是埃及人用來表示外國人的形象標記。石像的面部被塗上淺赭 色,顯然是亞洲人,臉剃得光光的,沒有蓄鬍。
《聖經》記載:「法老遂即差人去召約瑟,他們便急忙 帶他出監,他就剃頭、刮臉、換衣裳,進到法老面前。」(創 四十一:14)「約瑟死了,正一百一十歲;人用香料將他薰了, 把他收殮在棺材裏,停在埃及。」(創五十:26)「所以神領 百姓繞道而行,走紅海曠野的路。以色列人出埃及地,都帶著 兵器上去。摩西把約瑟的骸骨一同帶去,因為約瑟曾叫以色列 人嚴嚴的起誓,對他們說:『神必眷顧你們,你們要把我的骸 骨從這裏一同帶上去。』」(出十三:18-19)
這是一座埃及亞裔高官的墓;如此恢宏,卻又空空如也。 聯繫上述經文,將它視為以色列人的祖先、宰相約瑟的墓室, 是一個比較合理的推論。[37]
隨著對埃及年表的不斷矯正和考古工作的繼續深入,以色 列人寄居埃及和出埃及的證據,一定會越來越多。

喜爱: 
0
您的评级:
0
无人评级
疑问: 
0
您的评级:
0
无人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