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希伯来诗

 

诗是人类心灵思想和感觉一种最高和最深表达方式。我们可以一眼认出,可是无法给它下定义。它是一种文学形式;在英文的特征是:行数一定,有节律,而且大多押韵文字常常是美丽而崇高。

圣经有很多是诗:不止诗篇、箴言是诗;约伯记、雅歌、耶利米哀歌以及大部分的先知书也是诗;甚至有些耶稣说的话也是用诗写的。(参看太七6和约六35)在钦定本圣经里面,除了诗篇、箴言以外,其他地方的诗都没有用诗的体裁、形式印刷,所以不容易认出是诗。校订本和其他近代的版本就都有印成诗体的形式。

诗的体裁

在希伯来文圣经里面,诗的体裁很清楚。但我们的译本里面,有些因着翻译失去了,有些还保存着。为了帮助解经,我们需要认识那些仍保存的部分。

一、对偶Parallelism):希伯来诗的主要特征是它的对偶形式,但主要是思想的节律,而不是声调的节律。简单地说,对偶体是以两行为一组写的,行与行之间有意义上的关联。偶尔也有三行一组的(赛四十一5),甚至有四行一组的(诗廿七1)。可是,大部分是两行一组,例如:

求你将我的罪孽洗除净尽,

并洁除我的罪。(诗五十一2

行与行之间的彼此关系不是每次都一样。事实上,为了表达各种不同的意念,诗有不同的对偶形式。这些形式有各自的名称。行与行之间的关系有下面几种:

1)重复Repetition):这种体裁叫做同等或同义对偶体(Identical,or synonymous)。两行以不同的字表达相同或相似的意思。以赛亚书一章三节是很好的例子:

以色列却不认识,

我的民却不留意。

第二行重复第一行的思想,使意思更清楚、更强调。诗篇三十三篇二节是一个思想相似的例子:

你们应当弹琴称谢耶和华,

用十弦瑟歌颂他。

这里,所用的乐器、运作虽然不一样,但是表达的基本意念相同。

常常,一行可以光照另一行(又是上下文原则……)。以赛亚书四十五章七节,第一行的光和暗是相对的字,所以第二行的平安和灾祸也是相对的字。这样,我们就明白这不是道德上的灾祸,而是混淆或混乱的意思。所以,这句话并不是说神是罪的原作者。

2)相反Contrast):这种体裁叫做对比的对偶体(Antithetic  parallelism)。两行的意义是相反或相矛盾的,使得所说的真理更有力、更加强。箴言有很多这种对偶体。第二行常用“但是”(but)起头,表示相反的意思。例如箴言十五章一节:

回答柔和使怒消退,

言语暴戾触动怒气。

(另外可以看箴言第十章,前面的十四对经文都是对比的对偶体。)

3)添补Addition:这种体裁叫做综合对偶体(Synthetic  parallelism.第二行是为着添补第一行的意义。有时候是第一行的理由,那么就以“因为”开头(诗九10)有时候是第一行的目的,而以“使”、“所以”开头(例如诗一05)。有些学者说,这不是真正的对偶体,可是因为两行有彼此关系,而且构造相似,所以我认为可以算作对偶体。

4)扩充Expansion):这种方法表现在顶点对偶体中(climactic Parallelism,第二句和第一句有一部分重复,但是另外中上新的或更进一步的意义。例如诗篇三十四篇四节:

我会寻求耶和华,他就应允我,

救我脱离了一切的恐惧。

第一句里面那一部分的意思被扩充了?

5)转化Transformation:这种体裁叫象征式对偶体(Emblematic parallelism)。这里说象征式,意思是表记的或代表的。一行是照字面的意义,另一行是照比喻的意义。因为两行通常都讲同一件事情,所以一般也叫做同义对偶体。有些带有明喻在内,例如诗篇四十二篇一节:

神啊,我的心切慕你,

如鹿切慕溪水。

渴慕这个明喻把作者切慕神的心优美生动地表达出来。有时候也会用到隐喻,例如以赛亚书四十六章十一节:

我召鸷鸟从东方来,

召那成就我筹算的人从远方来。

按照神所说的,这里那成就他筹算的人是只鸷鸟。如果我们明白对偶体的用法,就知道这“鸷鸟”不能按字面解释。

圣经上有许多对偶体似乎不能纳入上面的任何一种。如果你遇到难以归类的对偶体,不必担心,因为意思通常很容易明白(例如诗四十七4.9

对偶体有许多的变化形式,有些不易辩明。有些行的思想或构造并不完全。圣经的作者写诗时不是机械化的,常常这里两对、那里三对地写成一个大对偶诗。你会在圣经里读到这些不同的形式。

怎样解释对偶体?因为诗的行与行彼此间有关系,所以不可以一行一行地单独解释,应该找出彼此的关系。我们已经学过一些不同形式的对偶体,所以,不明白诗的意义时,可以参照这些不同形式的对偶体来解释,看看哪一种较为适合。

我们举诗篇廿二篇十六节试试看:

犬类围着我;

恶党环绕我;

他们扎了我的手、我的脚。

如果说诗人是被许多真正的狗围绕着,虽然奇怪,但也不是没有可能。如果象征式对偶体,那么这些犬可能是比喻第二行的那些恶党。从整篇诗(这节经文的上下文)中,我们还看到其他的动物(6节,我是虫)。所以,这节经文是象征式对偶体的诗。

另外,再看诗篇六十篇三节。这里的喝酒是真的喝酒还是比喻的说法呢?除非把这节经文当作象征式对偶体解释,否则就是神使他的百姓真的喝酒了。这篇诗的其他地方也有比喻的词句,所以这一行诗可能是比喻的说法。

二、意像Imagery):所有的诗都含有许多美丽、醒目、大胆的比喻。圣经中的诗也用了各种不同形式的比喻。关于比喻的形式,我们已经在前面讨论过了。

三、夸张Hyperblic Ianguage):夸张是比喻的一种,但是因为在诗里面特别重要,所以有分出来说明的必要。诗常常用来表达强烈的情感,而诗人具有的强烈感觉也驱使他使用夸张的词句。如果我们不明白这一点,会觉得圣经有许多地方难以了解。

约伯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知道他要说的话可能会夸张,所以在约伯记六章二六节说:“绝望人的讲论,既然如风,”看看他在十六章十二至十三节所用的词句:“掐住我的颈项,把我摔碎……把我的胆倾倒在地上。”他在第一章、第二章说的话,可以照字面解释,可是这里不一样,这里他是在发泄深处的强烈感觉。有了这种理解,就能明白他的话。同样的例子,也可在诗篇、耶利米哀歌和耶利米书看到。

圣经的诗篇里有一种特别的夸张词,叫做咒诅诗。作诗的人要求神的咒诅或审判临到他的敌人。下面的诗篇中有些内容就是咒诅诗:五十八篇六至十一节;五十九篇五、十三节;六十九篇二二、二三节;一0九篇六至十五节;一三七篇八至九节;一三九篇十九至二二节;一四三篇十二节。

这些经文在解经上有一个大问题,因为诗人表现的态度似乎跟神向着罪人的慈爱和怜悯相矛盾。如果说诗人只是把自己的思想诚实表达出来,跟神的旨意无关,那么我们就要怀疑诗篇的其他部分,到底哪些是神的意思,哪些只是人自己的想法。这是一个不容易回答的问题。我们必须仔细地看经文;特别要注意它的背景,这通常记在诗的标题处。下面几点可能有帮助:

1)有些严厉的话不能接字面解释,要按比喻解释。正好像约伯向神所说的那样厉害的话,诗篇的诗人也说:“愿他们的眼睛昏蒙,”“敲碎他们口中的牙,“在恶人的血中洗脚”“拿你的婴孩摔在磐石上的,那人便为有福。”跟约伯记一样,如果你照字面上的意思来解释这些经文就有失公平了。诗人因着爱神的缘故,深深地关切他的荣耀、真理和圣洁;而那些人却背叛了他,而且拒绝他的怜悯。强烈的感觉使得他言词激烈。我们实在没有像他们那样,因着神的缘故那样地嫉恶如仇,也许这就是我们难了解这些经文的原因之一。

2)诗人所指的,不单是他个人的敌人,更是神的仇敌。换句话说,这不是诗人自己的私斗。诗篇一三九篇特别可以看到这一点,诗人说他恨恶那些恶人,因为贫僧莽撞神。新约圣经中也有这种wgbb_adgcd基督所说的话里面。例如马太福音十八章五、六节;哥林多前书十六章二二节;加拉太书一章八、九节;启示录六章十节;十八章二十节。

3)看看大卫的诗里面怎样说到他的敌人,包括扫罗,然后注意他实际上怎样对待扫罗。在诗篇十八篇四十节他说:“剪除那恨我的人。”注意这篇诗的题目。可是我们在撒母耳记上廿四章一至七节和廿六章一至十一节,看到他连续两次以忍耐和克制自己的态度对待扫罗;甚至禁止自己恨他。这样以经文互相比较,就证明了这些不过是夸张的说法。

圣经里面的诗深深感动我们的心,因为写的人和我们一样是罪人,需要神的 恩慈;而且他们藉这些诗把自己的心意倾吐在神面前,充满了羞愧、爱、感激和虔敬。像圣经的任何部分一样,圣经里面的诗教我们看见自己,也看见神。

解经指引

一、分析每一组对偶句,看看行跟行之间的关系。对对看,到底是哪一种对偶体。注意同义字、反义字,以及关键字“但是”,“所以”等。看看是不是一行要按字面解释,而另一行要按比喻 的意思解释。

二、看看有没有比喻的词句。依照前面第十三章的方法加以分析、解释。

三、解释所有激烈的、严厉的或粗暴的话时,记得这个事实:诗所用的辞句,散文不会用。而且记住,作者说这样的话,不是只对他自己的敌人而已,也是对神的仇敌说的。


喜爱: 
0
您的评级:
0
无人评级
疑问: 
0
您的评级:
0
无人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