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一:1 和創一:2 之間有時間間隙嗎?

「起初神創造天地。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創一:1-2)

有人主張,創一:1 是上帝的第一次創造,創一:2 是上帝的再創造,所以,這兩節經文之間有漫長的時間間隔。這種觀點被稱為「間隔論」(the gap hypothesis)或「重造論」(the recreation theory the ruin-reconstruction hypothesis)。

「間隔論」可追溯到主後十七世紀。荷蘭抗羅宗神學家伊皮斯科比烏(Simon Episcopius,1583-1643AD)想確定撒但墮落的時間,率先提出此觀點。但此假說的創立者和宣導者應該是蘇格蘭神學家錢莫士(Thomas Chalmers,1780-1847AD)。二十世紀初,藉著美國的牧師兼律師司可福(Cyrus Ingerson Scofield,1843-1921AD)所編注的《司可福串注聖經》(The Scofield Reference Bible),「間隔論」得以廣泛傳播。直到 1970 年代,仍有學者著書支持「間隔論」。[1]

「間隔論」的立論與依據

「間隔論」主張:創一:1 是上帝的第一次創造;由於撒但的犯罪、墮落,上帝的懲罰使地變成「空虛混沌,淵面黑暗」;上帝在此基礎上重新建造。所以,在創一:1 與創一:2 之間,有一段漫長的時間間隔(the gap);不過,間隔期有多長,則無法確定。

「間隔論」的主要依據如下:

1) 主後十八世紀和十九世紀初葉,地質學家和古生物學家發現,有些地層被扭曲、翻轉(老地層覆蓋在新地層上面),有的地層甚至被挪移;火山爆發和地殼板塊的擠壓、碰撞;許多生物物種的突然絕滅;等等。這些現象與上帝的仁慈、大能不協調,似與受造物的悖逆、犯罪有關。

2) 創一:2 的「空虛混沌」的原文是兩個希伯來文的名詞 tōhû bōhû;在聖經中 tōhû 單獨出現過多次,但 tōhû bōhû 聯在一起出現,或在同時在一節經文中出現,在舊約《聖經》 中只有三次,除創一:2 外,另兩處是:「耶和華必將空虛的準繩,混沌的線鉈,拉在其上。」(賽卅四:11b),和「先知說:『我觀看地,不料,地是空虛混沌;我觀看天,天也無光。』」(耶四:23)[2] 聯繫上下文,在後兩處經文中,「空虛混沌」或「空虛」 與「混沌」都是負面的,與人犯罪有關。此外,先知以賽亞說: 「創造諸天的耶和華,製造成全大地的神,祂創造堅定大地,並非使地荒涼(tōhû),是要給人居住。」(賽四十五:18) 因此,創一:2 中的「空虛混沌」和「黑暗」不是上帝的創造,而是罪惡帶來的後果。

3) 支持「間隔論」的人認為,創一:1 中「神創造天地」的「創造」的原文是 bārā  ́,是從無到有的「創造」;而「因為六日之內,耶和華造天、地、海,和其中的萬物」(出二十:11)的「造」的原文是`āsāh,是「重新建造」。

4)「地是空虛混沌」中的「是」的原文字是動詞 hāyâ;「間隔論」的支持者中,有學者稱,這個動詞在舊約《聖經》中出現過一千多次,大多是「變成」之意,只有二十幾次是「是」的意思。[3] 因此,「地是空虛混沌」應是「地變成空虛混沌」,即,第一次創造已被上帝的懲罰摧毀。

「間隔論」值得商榷之處

1)「空虛」(tōhû)和「混沌」(bōhû)是押頭韻的同義詞(alliterative synonyms),是可以通用或互換的。[4]《和合本》把tōhû譯為「空虛」,《思高本》和《現代中文譯本》卻譯為「混沌」,《呂振中譯本》則把它譯為「沒有定形」。

「空虛」(tōhû)一詞在舊約出現多次,基本意思是「虛空」 (伯廿六:7)、「虛無」(撒上十二:21;賽廿九:21)、「荒涼」(申卅二:10;伯六:18)。耶和華「創造、堅定大地,並非使地荒涼(tōhû),是要給人居住」(賽四十五:18),tōhû 可看著與「有人居住」相對映,意指無人居住的荒蕪、不毛之地。

「混沌」(bōhû)的中文意思是「不分明」、「界限不清楚」;如上所述,該詞的原文 bōhû 在《聖經》中只出現過三次,而且都與 tōhû 聯用,其基本意思可能也是「空無一物」。《和合本》將它譯為「混沌」,可能是受到英譯本和七十士譯本的影響。總之,「空虛混沌」最基本的意思是「荒蕪」,「不適合人居住」。[5]

「空虛混沌」是描述一種狀態,它的成因要根據上下文來判斷。聯繫上下文,賽卅四:11、耶四:23 兩處的「空虛混沌」都與上帝的審判有關,都是負面的。但是,創一:2 的「空虛混沌」的上下文沒有提到受造物的犯罪,連一點暗示都沒有。所以,不能因為前兩處經文的「空虛混沌」與罪有關,就推論此處的「空虛混沌」一定是撒但犯罪的結果,而不是上帝的創造。

創一:2 中,「淵面」(tehôm),基本意思是「深淵」(伯廿八:14;賽五十一:10)、「深水」(出十五:5;結廿六:19)、「深洋」(詩卅三:7,一四八:7),就是包圍著地球的大水。[6]「淵面黑暗」的意思是:在大水之上,是一片黑暗。《聖經》中,「黑暗」常與「罪惡」、「審判」、「死亡」連在一起,是「邪惡」的象徵;但這卻不是「黑暗」的惟一意思。「黑暗」也可能是上帝創造的一部分。上帝曾宣告:「我造光,又造暗;我施平安,又降災禍;造作這一切的是我耶和華。」(賽四十五:7)

上帝在第一天造了光以後,「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開了。神稱光為『晝』,稱暗為『夜』。有晚上,有早晨,這是頭一日。」(創一:4-5)「晚上」的基本特徵就是「黑暗」。約伯論及上帝創造大海時說:上帝「用幽暗當包裹它的布」(伯卅八:9)。詩人也說:「祂以黑暗為藏身之處,以水的黑暗,天空的厚雲,為祂四圍的行宮。」(詩十八:11)。[7]「黑暗」的含義,是正面還是負面的,根據上下文才能確定。

2) 創一:1 的「創造」(bārā  ́)這個字本身不明確含有「從無變有」的意思;但在《聖經》中,它的主語大都是上帝自己。[8] 此處的上下文提到上帝只是用祂的話語創造,沒有提及任何材料;因此,這似乎賦予了創一:1 中的 bārā「從無變有」的含義,是任何受造物不能相比的。但是,bārā  ́還有其他含意,比如,它有時指造出「嶄新」的事物。《創世記》第一章的後半部分記載:第五天「神就造出大魚和水中所滋生各樣有生命的動物」(創一:21a);第六天「神就照著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照著祂的形象造男造女」(創一:27)。《聖經》沒有提及上帝是怎樣造的水生生物,但清楚說明第一個人亞當是上帝用塵土造的(創二:7),不是「從無到有」的創造。但是,「神就造出大魚」和「神就照著自己的形象造人」兩節經文的「造」的原文都是 bārā  ́。可能的一個理解是,水生生物是上帝在六天的創造中,首先創造的能活動的生物,而人更是祂的嶄新創造。[9]

希伯來字 ‘āsāh 是舊約《聖經》的常用動詞,其主語有時是上帝 ,有時是人;常被譯為「作」、「行」、「造」、「製造」、「建造」、「創造」、「遵行」、「施行」,等等,沒有「重新建造」 的含義。[10] 而且,在一些平行經文中,bārā  ́和` āsāh 似乎是被當作同義詞、被交替使用的。比如:

「神賜福給第七日,定為聖日,因為在這日神歇了祂一切創造(bārā ’)的工,就安息了。」(創二:3)

「因為六日之內,耶和華造(‘ āsāh)天、地、海,和其中的萬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華賜福與安息日,定為聖日。」(出二十:11)

這兩節經文的「創造」和「造」都是指上帝的六天創造,但創二:3 使用 bārā  ́,出二十:11 卻使用` āsāh[11] 又如:

「祢,惟獨祢,是耶和華。祢造(‘ āsāh)了天和天上的天,並天上的萬象,地和地上的萬物,海和海中所有的,這一切都是祢所保存的;天軍也都敬拜祢。」(尼九: 6)

「創造(bārā ’)諸天,鋪張穹蒼,將地和地所出的一併鋪開,賜氣息給地上的眾人,又賜靈性給行在其上之人的神耶和華,祂如此說:⋯⋯」(賽四十二:5)

這兩節經文論及神創造天、地、海和萬物,應該指上帝的六天「創造」;同樣,《聖經》的作者分別使用了 bārā  ́及 `āsāh[12] 可見,bārā  ́與`āsāh 的含義的差異不是絕對的,不宜用以推論是「第一次創造」或「重新建造」。

3) 有學者指出,「地是空虛混沌」(創一:2)中的「是」的原文字是動詞 hāyâ,一般應解讀為「是」;當 hāyâ 後面的名詞有前置詞 le 時,hāyâ 可被解讀為「成為」、「變作」。但是,創一:2 中,hāyâ 後面的名詞沒有前置詞 le,故應解讀為「是」。 [13] 不過,對這一觀點,學者的意見似不完全相同。《和合本》、 《思高本》、《新譯本》等中文譯本,都將創一:2 hāyâ 譯 為「是」;英王欽定本(KJV)、美國新標準修訂版(NRSV)、 猶太研讀本聖經(Jewish Study Bible),也將 hāyâ 譯為「是」(was being);但是,華人信徒廣為使用的新國際版(NIV)雖將hāyâ 譯為「是」(was),但同時又加了一個註:「或可能『成為』(or possibly became)」。

4) 有學者指出:科學研究發現,火山活動、地殼板塊擠壓、 碰撞,並非只造成災難、破壞,它們在提供地球上的生物的生存條件方面也有積極作用。[14]

對「間隙論」的評估

「間隙論」的長處是:

1) 相信《創世記》第一章關於神的六天創造是真實的歷史。

2) 努力按字義解釋《聖經》經文。

3) 有較強的護教意識。在「間隙論」問世的十八世紀中葉,正是進化論崛起的時候。按照「間隙論」,進化所需要的時間都可以塞到創一:1 和創一:2 之間,這就緩解了《聖經》與進化論的張力。司可福說:「把化石交給遠古的創造,科學與《創世記》的宇宙起源論述沒有衝突。」[15] 德克(Finis Jennings Dake)在他編寫的《德克注釋聖經》(Dake's Annotated Reference Bible)中也寫道:「當人們最後同意了地球的年齡後,把很多年(超過歷史的 6000 年)置於《創世記》一章 1 節與一章 2 節之間,《創世記》和科學就沒有衝突。」[16]

間隙論」的短處:

1)「間隙論」的短處是缺乏強有力的《聖經》依據。

2) 護教是必要的,但必須立足於嚴謹的釋經。《聖經》不是科學著作。過分強調《聖經》與科學的協調,容易誤解《聖經》,是不足取的。

結論

創一:1 與創一:2 之間,看不出有時間間隔。「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可以理解為是上帝創造的一部分,是上帝的創造的一個階段。「祂創造堅定大地,並非使地荒涼,是要給人居住。」(賽四十五:18) 所以,當大地的一切條件都預備妥當後,上帝最後才造了人。

有人也許會質疑:全能的上帝為甚麼不一下子就把地造好呢?答案是:不知道。因為,人們同樣可以問:上帝完全可以在一瞬間造好天、地、萬物,為甚麼卻要用六天呢?新約《聖經》 記載,主耶穌醫治病人時,所用的方法也不盡相同。比如,主耶穌醫治瞎眼的人:有時,主耶穌對瞎眼人說:「你去罷;你的信救了你了。」病人的眼立即能看見了(可十:51-52);有時,祂用手摸病人的眼睛,他們的眼就開了(太九:27-30); 有時,祂用唾沫和泥抹在病人眼睛上,要病人到西羅亞池去洗,一洗就能看見了(約九:6-7);有時,祂會吐唾沫在病人眼睛上,並按手在他身上,使病人有了模糊的視力,然後再按手在他眼睛上,使他的視力完全(可八:22-25);等等。我們的上帝是無所不能和憑己意行萬事的。作為渺小的受造物,我們沒有權力置疑造物主的行為,更不可能規範造物主的行為。

喜爱: 
0
您的评级:
0
无人评级
疑问: 
0
您的评级:
0
无人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