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 喻

比喻在中国文学中是很重要的修辞方法。比喻就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i] 比如:

“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系辞上》,《十三经注疏》第79页)。臭:味。[ii]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五代南唐.李煜《虞美人》,《全唐诗》第10047页)。[iii]

“人生一世,如白驹之过隙”(汉.班固《汉书.张良传》,《汉书》第2037页)。白驹:白马;隙:缝隙。形容人生短促,如同白马掠过小缝一般。[iv]

“食言多矣,能无肥乎”(《左传.哀公二十五年》,《十三经注疏》第2182页)。食言:吞吃诺言,言而无信。[v]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晋.傅玄《太子少傅箴》,《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1724页)。朱:朱砂。比喻接近好人可变好,接近坏人会学坏。[vi]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故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园》)。乐游园:在长安南,地势高而宽阔;向晚:傍晚;意不适:不遂心意。诗人用夕阳象征个人的沉沦迟暮和大唐帝国奄奄一息的趋势,用笔巧妙,比喻贴切。[vii]

《圣经》中,比喻的重要性凸显的一个原因,是它们大多出耶稣基督之口。有人统计过,在符类福音书中,主耶稣的教导有三分之一是用比喻。[viii]

比喻(parables)的希伯来文是ma\s=a\l,希腊文是parabole\ma\s=a\l 可能源自动词“相似”,也有“箴言”或“谜语”的意思,但基本意思是作比较。事实上,箴言的形式常有比较的性质。parabole\ 由“para”(“旁边”或“并列”)和“ballein”(“抛扔”)组成:故事与真理并排,以说明真理;它不单是指故事,同时也指短语。[ix] 兰姆写道:

陶德(Dodd)给比喻所下的定义是:“用最简单的方法说,比喻是从自然界或普通生活中,以活泼或奇异的方式,举出明喻或暗喻,吸引听者的注意力,并给听众心中留一个问题,到底讲者所要表达的教训是什么,以引起听者主动的思想。”因此比喻不同于寓言(fable),因为比喻既不重细节,也不想入非非;比喻不同于神话(myth),因为比喻不是杜撰的、容易被接受的民间故事;比喻也不同于寓意故事(allegory  -- 笔者注),因为比喻并不是每一个细节都含有特别意义。[x]

《圣经》中的比喻的一个简洁定义是:“以地上的故事来讲天上的事。”[xi]

 




[i]刘翼凌著,《圣经与修辞学》,美国加州:福音文宣社出版,香港宣道出版社总代理,1988年,1页。

[ii]参见:刘兰英等(主编),《中国古代名言隽语大辞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271页;刘翼凌著,《圣经与修辞学》,美国加州:福音文宣社出版,香港宣道出版社总代理,1988年,3页。

[iii]参见:刘兰英等(主编),《中国古代名言隽语大辞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297页;刘翼凌著,《圣经与修辞学》,美国加州:福音文宣社出版,香港宣道出版社总代理,1988年,3页。

[iv]参见:刘兰英等(主编),《中国古代名言隽语大辞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23页;刘翼凌著,《圣经与修辞学》,美国加州:福音文宣社出版,香港宣道出版社总代理,1988年,3页。

[v]参见:刘兰英等(主编),《中国古代名言隽语大辞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529页;刘翼凌著,《圣经与修辞学》,美国加州:福音文宣社出版,香港宣道出版社总代理,1988年,10页。

[vi]参见:刘兰英等(主编),《中国古代名言隽语大辞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359页;刘翼凌著,《圣经与修辞学》,美国加州:福音文宣社出版,香港宣道出版社总代理,1988年,16页。

[vii] 莫中(选编)、秀龙、陆浑(注析),《唐宋绝句选注析》,山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72-273页。

[viii]参见: Grant R. Osborne著,《基督教释经手册》,刘良淑译(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1999年),第318页;Roy B. Zuck著,《基础解经法》,杨长慧译(香港:宣道出版社,20012版),第241页。

[ix]参见: Grant R. Osborne著,《基督教释经手册》,刘良淑译(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1999年),第318-319页;Roy B. Zuck著,《基础解经法》,杨长慧译(香港:宣道出版社,20012版),第237241页。

[x] Bernard  Ramm著,《基督教释经学》,詹正义译(美国加州:美国活泉出版社,1989年),第257页。

[xi] Grant R. Osborne著,《基督教释经手册》,刘良淑译(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1999年),第318页。

 

喜爱: 
0
您的评级:
0
无人评级
疑问: 
0
您的评级:
0
无人评级